羅馬尼亞軍隊的調整很快,在埃德爾下達命令不久,被調整的將領就紛紛各自上任了。
作爲新任的總參謀長,費列伊特上將終於坐上自己夢寐已久的位置上了。傳承至德國的軍事體制中,總參謀部的作用費列伊特當然一清二楚。當然目前德國總參謀部已經被改名爲部隊局,而羅馬尼亞總參謀部這個基本複製者,則成爲最原汁原味的德系總參謀部。
當上總參謀長的費列伊特上將,自然是是希望能新人新氣象。所以在擔任總參謀長一個月後,費列伊特拿出了自己第一份參謀部的改進計劃。首相是加大對新武器的研發,如坦克、裝甲車、機槍、火炮、飛機等新式裝備的研發工作。
因爲在費列伊特看來未來羅馬尼亞主要威脅,就是紅色的蘇俄。而目前羅馬尼亞軍隊能形成對蘇俄的碾壓,未來蘇俄一定會改正過來。畢竟蘇俄繼承了俄國的地大物博,將來在數量一定不是蘇俄的對手,那麼必須在質量上形成壓制,所以羅馬尼亞對新武器的研製刻不容緩。
尤其是對於新出現的坦克和飛機,更是應該是研發的重中之重(目前沒羅馬尼亞還沒有獨立的空軍)。爲此他還特意找到霍夫曼商議未來坦克的研發方向。
而在與霍夫曼少將交流後,費列伊特下令對羅馬尼亞下一代坦克進行研發。其標準是18噸的總重量,車體護甲要達到40毫米,炮塔裝甲則是50毫米,配備一門47毫米坦克炮以及兩挺機槍,時速需要達到40公里,最大航程250公里,並且便於維護。尤其要求是,新坦克的故障率必須降低到每60公里維修一次。爲了給予研發部門充足時間,其研發期則是3年。
從性能上來說,與目前羅馬尼亞裝備的胡狼坦克提升不大,不過這次招標主要是是放在可靠性上,主要是目前羅馬尼亞的胡狼坦克故障率依然居高不下。別看胡狼坦克在對蘇俄作戰時威風凜凜,這不過是建立在其龐大的修理工作上的。
目前霍夫曼統帥的裝甲旅,其維修配置是每四輛坦克一個維修班,可想而知其故障率有多高。很明顯霍夫曼被這個大傢伙的故障快搞崩潰了,所以纔要求提高可靠性上。
除此之外,對於新飛機的研發,費列伊特也是做出要求。對於戰鬥機要求210公里每小時時速,航程爲450公里,並且要求新飛機要有良好的轉彎半徑利於纏鬥。而費列伊特的方案目前羅馬尼亞也只有一家飛機制造公司能接下,那就是科安達飛機制造廠。作爲目前羅馬尼亞主要飛機制造商,科安達飛機制造廠目前聚集了羅馬尼亞最好的飛機設計人才。
目前亨利·科安達和費拉伊庫不過才40歲不到,依然擁有出色的設計能力。而且在戰爭結束,他們還從英法德等國引進技術,試圖建造最好的飛機。不過聽說最近兩人將重心放在飛機的運輸上,就是不知道他們還能不能完成上將閣下的指標。
至於火炮和機槍,費列伊特也是下發了研發新式的命令。
其中在機槍上,對於目前羅馬尼亞使用的麥德森,他也不是太滿意。主要是麥德森結構複雜、造價高,尤其是它不僅零件多而且是小零件特別多,拆裝過程要藉助專用工具是相當繁複。戰場很多發生故障的麥德森機槍,只能先放棄使用等打完後再慢慢修理,這在費列伊特看來其對未來戰爭非常態不合適。在他看來,未來羅馬尼亞的新機槍必須要求可靠性利於戰場修護,然後纔是考慮射速和射程。
而重機槍方面,費列伊特則希望新式重機槍能夠在保持射速和威力上進行減重。目前羅馬尼亞使用的MG08式重機槍,全槍重62kg(含H形槍架),槍身重26.4kg,這非常不利於快速部署。而費列伊特希望新槍能將全重降低到40KG左右,方便拆卸後兩個人抱着就能跟上部隊的進攻。
至於火炮研發方面,費列伊特就只提出一個要求,更輕(重量)更遠(射程)更快(部署)。主要是目前羅馬尼亞的火炮研發能力太弱,費列伊特也不好提出太高的要求。
而除了對新式武器研發的重視之外,費列伊特對目前羅馬尼亞師級改制更爲關心。根據唯一一個改變編制的第24師戰鬥情況來看,目前這種三步兵團制編制的師級部隊,在戰鬥中表現不錯。尤其是在反應速度和部署上,比目前主流的兩旅四團制師要好了很多。
而且根據總參謀部對其戰鬥的分析,這樣一個三團制師級部隊,不僅利於部署而且還能減少人員數量,其戰鬥力基本沒什麼消減。
就光是減少部署時間和人員數量這兩條,就夠讓費列伊特下定決心將改編軍隊的事進行下去。因爲目前一個標準的兩旅四團制師人數爲17000人左右,而一個三團制的新式師則是15000人左右(主要是減少的一線步兵數量,在技術兵種反而有所提高)。
足足2000人的差距,這可是一大筆人員經費。要是依舊保持目前部隊的編制,這就相當於近13%的裁軍,其省下的經費完全可以貼補做武器研發。
目前軍隊預算的主要花費分爲幾個大類。第一類是人員的津貼和生活花費,這也是軍隊支出的最要花費,軍人的衣食住行和工資(或者叫津貼)都需要算在裡面。第二類就是訓練花費,主要是武器彈藥的消耗花費。第三類是武器的採購花費(後世三哥武器採購費用一直看不懂,養那麼多兵還能擠出如此多的錢買武器)。第四類則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武器研發費用。
其中第一類花費在軍隊中佔據大頭,以目前羅馬尼亞爲例,其人員花費佔據一直以來佔據預算總額的40%以上。而訓練花費則根據各國訓練強度的不同,花費也不同,其中羅馬尼亞則一直保持在18%左右。而武器採購費用,因爲之前戰爭的原因,羅馬尼亞也是保持在30%上下,目前戰爭結束後降低幅度很大。而武器研發上羅馬尼亞則不到10%,主要原因還是軍事工業研發能力不足。不過隨着德國人才的引進,相信未來可能大幅度增加。
目前羅馬尼亞進行的師級改制也可以說是在縮減人員花費,也在變相消減訓練花費(人少了訓練花銷而言就少了)。所以面對將6-7%之間軍費拿到手上重新分配的軍隊改制計劃,費列伊特怎麼可能不熱心。
不過改歸改,但是去不可能一擁而上全部改掉。因爲多出來的軍官安置將考驗着他。所以費列伊特打算花費五年左右的時間,逐步將軍隊編制改過來。不過其中需要引發多少人的痛罵,打破多少人的飯碗,他也是顧不得了。不過一切都必須在可控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