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

兩位膽大妄爲傢伙的所作所爲,目前埃德爾還不清楚,不過羅馬尼亞的鄰國日子不好過,他倒是有着瞭解。

與蒸蒸日上的羅馬尼亞相比,保加利亞就顯得那麼的悲催。

作爲巴爾幹戰爭的發起國以及一戰的同盟國陣營,保加利亞這些年過了不少苦日子。尤其是一戰結束後,保加利亞日子更加難過了。

尤其是關於一戰戰敗的《訥伊和約》,更是讓保加利亞雪上加霜。根據訥伊和約的條款,保加利亞需要割讓西北馬其頓地區給塞爾維亞王國,並且將半個薩洛尼卡地區以及西色雷斯地區割讓給希臘。薩洛尼卡地區以及西色雷斯地丟失,讓保加利亞失去了愛琴海的出海口。

這份條款讓保加利亞損失了21%的領土,損失了24%的人口。更爲重要的是,愛琴海沿岸都是富饒的地區,被割讓給希臘之後,對保加利亞的經濟將是沉重的打擊。

除此之外,保加利亞還需要對兩國做出經濟賠償。其中保加利亞需要對塞爾維亞王國賠償價值1.5億美元的糧食以及物資,而對希臘也需要做出1.7億美元的糧食以及物資賠償,該賠款年限是15年。

另外,爲了限制保加利亞的武裝防止其威脅鄰國,保加利亞軍隊也被限制在3萬人。

面對施加在身上的重重條款,讓本就快支持不住的保加利亞經濟更是徹底崩潰了。其貨幣單位列弗的匯亞歷山大·詹科夫率,從1905與羅馬尼亞列伊1換1,跌到一戰前的1.54換1。等到一戰結束後,列弗與列伊的匯率更是跌到了15.47換1,而《訥伊和約》的簽署更是讓列弗跌到了24.15比1。

大量保加利亞民衆的積蓄在這期間化爲烏有,讓保加利亞國內顯得有些動盪。國內金融體系崩潰讓大量的工廠破產,工人們完全找不到工作。而賠償所需要的糧食等農產品又讓農民收入大減,不少農民資不抵債,只能在鄉間城市流浪。失業的工人和農民又引起了治安惡化,今年保加利亞國內的犯罪率就提升了246%,着又引起了有產階級的擔憂。

保加利亞國內的經濟治安等惡化的情況,讓不少人發泄心中的不滿。亞歷山大·詹科夫這位首相,被不少人在私下指着應對失當。

而保加利亞民衆除了指責政府失當之外,也發現有過得不錯的地方,那就是羅馬尼亞佔據的原保加利亞領土。這片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生活着三四十萬保加利亞人(有些是戰爭爆發偷渡而來,有些則是被生活所迫)。

這些羅馬尼亞境內的保加利亞人,目前享受着羅馬尼亞的戰爭紅利。他們不少從政的被派到新領土,而商人也在其中掙到了錢。而普通民衆雖然要稍微差一點,不過新領土的建設依然帶動他們富裕起來。

因爲這裡才被羅馬尼亞割讓時間不長(不到十年),與保加利亞聯繫也沒有被阻斷。所以該地區的生活情況、治安狀況、以及經濟形勢等,都源源不斷的呈現在保加利亞國內民衆面前。

對比自己國內的混亂,再比比鄰國保加利亞人的生活情況,讓不少保加利亞人內心失落不已。原本在他們看來,這些留在羅馬尼亞境內的保加利亞人應該飽受欺壓,時時刻刻都在期待祖國光復他們(保加利亞國內報紙也有一份功勞)。

可惜的是,這些羅馬尼亞境內的保加利亞人,生活比自己好,收入比自己高。連在政治都能獲得與羅馬尼亞一樣的權力,而且還不受欺壓。這怎麼不讓他們這些人感到失望呢。

有人對比兩方後發憤圖強,勢要讓保加利亞重新取得在巴爾幹的地位。而有人則對此心生嚮往,恨不得身爲羅馬尼亞公民。

那些要強的保加利亞我們不去管他,而這些心生嚮往的保加利亞人,則引起了某些人的主意。(別以爲一個民族的習性一直不會變,用經濟利益誘惑能改的人很多,賣國無門可不是一句笑話。)

在特爾諾沃,這個曾經和羅馬尼亞戰鬥過的城市裡,有些人悄悄在此舉行一場聚會。

在特爾諾沃的沃科裡區,這裡主要生活着保加利亞的中產階級。

博爾克斯這個名字在特爾諾沃還算較爲出名。因爲他在當地報紙上刊登過好幾篇直指政府弊端的文章,其犀利的文筆和略顯幽默的風格讓不少讓人喜歡看他的文章。而他也成爲該地區小有名氣的知識分子,而他也藉此勉強算個文化名人。

今天在他家,一場小型的文化沙龍也正在展開,慶祝他旅行歸來。能參加他文化沙龍的人都和他參不多的文化名人,也喜歡抨擊政府的失當舉措。

“諸位,感謝參加這場文化沙龍。在我這裡希望大家暢所欲言,爲保加利亞共謀美好的明天。”

作爲主人的博爾克斯率先舉杯說着開場白。

“沒問題,誰不知道博爾克斯的文化沙龍最是自由。”

“沒錯。”

在他人的帶領下,在場的其他人都開口說了起來。

一杯酒喝過之後,有人開口說道:“博爾克斯你旅行的的怎麼樣?”

“不錯,只有到處看看才能知道我們和別人的差距。”

博爾克斯以一個舒適的方式坐下後,開始說起自己的見聞。“我乘車一路向康斯坦察而去,在過了邊境線之後才發現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巨大差距。在羅馬尼亞境內,農民勞作基本都用機械。而根據我的瞭解,使用機械的農民一個人就能耕作3-5公頃,這耕作量比保加利亞高出好多倍。”

這時有人說道:“那不是羅馬尼亞國內糧食比較便宜。”

“沒錯,在羅馬尼亞國內糧食價格比保加利亞要低上5—10%。”

博爾克斯在回答有人的問題後繼續說道:“你們想,羅馬尼亞糧食比保加利亞便宜,可以讓國人更好的生活。而且他們工人的工資也比我們這邊要高多了。”

看到友人們被自己這個話題吸引住了,博爾克斯更加得意的說出自己的見聞。“羅馬尼亞一個熟練工能每月掙160-180列伊,一個人掙得前就能滿足一家所需,比我們這邊好太多了。而且羅馬尼亞公共交通也很發達,也很便宜,每一個普通人都能乘坐。要是一大早,就能看到一片的人在站臺上等着這些車輛。這些公共交通車輛,將城市每一個地方連接起來,並且縮短了他們的距離。”

隨着博爾克斯的開口,關於最新的羅馬尼亞狀況不斷的涌現在他們面前。尤其是聽到羅馬尼亞不僅有報紙、電臺,還有各種文化活動。而且在博爾克斯的講述中,他還參加過好幾起羅馬尼亞的文化沙龍,那些羅馬尼亞的名人對他都很客氣。

總之在他的話語裡,羅馬尼亞一切的表現的蒸蒸日上,經濟有活力,人民安居樂業,士兵保家衛國。報紙上刊登着各式招聘的信息,而且時不時還能在上面找到羅馬尼亞又創造了歷史新高的文章。

簡直是讓他們身心向往,恨不得親自去遊歷一番,將這些見聞寫出來讓民衆都看一看。

第662章 保羅合併(中)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655章 訪問(上)第367章 鯨吞(六)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434章 利沃夫(上)第647章 西班牙黃金(二)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311章 後續第503章 遠東行(三)第220章 隱形擴編(下)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697章 戰爭爆發第159章 戰爭花銷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二十八章 海軍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656章 訪問(中)第166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下)第265章 羅馬尼亞的條件第129章 奧德支持的保加利亞第382章 匈牙利革命第300章 德瓦保衛戰(一)第270章 談判泄露(下)第705章 英法的宣戰第四十六章 新總裁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171章 裝甲試驗營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540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第312章 後續(二)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341章 喀山黃金(五)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452章 華沙戰役(三)第451章 華沙戰役(二)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九十一章 奧匈行 下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159章 戰爭花銷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三十六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上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169章 合成氨工廠第541章 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第123章 奧斯曼求和第三十一章 金融動盪 上第六十三章 投機前的準備第613章 揭露第501章 美國行(六)第105章 軸轉式星型氣冷發動機第187章 一戰開幕第782章 貝魯特(上)第219章 德國的要求第772章 北非第一戰(中)第三十二章 金融動盪中第173章 懷孕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782章 貝魯特(上)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304章 德瓦保衛戰(五)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155章 布加勒斯特談判(一)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645章 卡魯斯特的新安排第758章 北非軍團(求票)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445章 威廉皇家造船廠第453章 坦克騎兵會戰(上)第十八章 演習 下第331章 薩洛尼卡停戰協議第517章 潛伏的卡爾·摩爾利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172章 新編部隊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398章 特里亞農條約第204章 工會(中)第341章 喀山黃金(五)第469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下)第236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下)第204章 工會(中)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407章 羅烏合並(上)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285章 準備(五)第三十九章 福特T型汽車第195章 新的生命 (二更求月票)第九十六章 回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