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

bookmark

果然局勢正如海因萊因首相預計的一樣,在卡爾接受了威爾遜總統的十四條建議後。

背後的政治勢力立刻就宣稱,這是哈布斯堡家族爲了保證自己的地位所做的無奈之舉,是在逃避這次戰爭責任。更爲重要的是,協約國沒有對卡爾一世的話進行表態,這讓不少人都感到憂心忡忡。

就在卡爾對外宣佈接受威爾遜十四條建議後的第三天。同樣是在議會大樓內,一場新的提案正在進行最後表決前的辯論。

“我反對將奧地利更改爲共和國制。”

一名議員聲嘶力歇大聲發表着自己的意見。

而這名議員的話立刻就引來的反擊。

“難道你要繼續留在王國內,你能保證哈布斯堡家族不從新奪取權利。或者說你可以爲了自己的私慾,給哈布斯堡家族留下操作的空間。”

這名保皇派的議員,看到反駁自己的是一名共和派議員後立刻辯解道:“這不是要留下空間,我的意見裡已經包含了對皇權的限制。哈布斯堡家族將放棄對政府和軍隊的效忠權,而將這項權利交給我們議會,並且只保留名義上的國家領袖。這怎麼會是留下操作的空間呢?”

這名保皇派的議員說出的話,贏得有些中立議員的認同。

這次關於政治結構的提案,保皇派爲了讓哈布斯堡家族不被懲罰,做出了重大的讓步。首先他們依照瑞典王國的政治結構爲依據,將目前哈布斯堡所擁有的的權利進行了劃割。他們把軍權劃給了政府,而將政府的領導和監督權,他們劃給了議會。自己只保留名譽上權利,而且還將哈布斯堡家族不少財產交給政府,以對苦難民衆們需要救濟的名義。

不過保皇黨的建議,被共和黨給反駁了。他們的理由是這些年哈布斯堡家族從政府手上拿了不少的財產,這些都是屬於人民的,所以需要將哈布斯堡家族的財產都劃歸政府。另外對於哈布斯堡的權利,這些人連名義上的君主都不願意給。以共和制適合目前的奧地利爲由,直接給否決了。所以保皇派只能先行否定共和制,不然哈布斯堡家族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但是你怎麼保證協約國不會追究哈布斯堡的責任。要是他們依然是君主,這些責任不會由政府來承擔嗎。”

面對共和派逼迫性詢問的語言,這名議員也反駁道:“那你怎麼知道協約國會追究哈布斯堡的責任。”

“我這是爲了民衆考慮。”

“你這是胡攪蠻纏。”

“你纔是胡攪蠻纏。”

“你說什麼。”

“說的就是你”

“找死。”

WWW⊙ ttκā n⊙ ¢ ○

“哎呀。”

好好的一場辯論,立刻變成了一場拳擊比賽,這讓議會大廳內變得更加熱鬧了。

“拉開他們。”

伯利克議會長看着兩位因爲政見不同引起爭吵,進而發生肢體接觸的議員,連忙讓衛兵拉開了他們。

兩位被拉開的議員都衣冠不整,一位左眼有些淤青,一位嘴角有些流血。

看着兩人的舉動,議會長伯利克自己也有些浮躁的情緒涌上心頭。只見他走上演講臺,對在場的議員們說到:“這次的提案非常的重要,它關乎我們今後的體制問題。而且我們一輩子也很難遇到一次做這樣重要的決定,所以我懇求各位都心平氣和的討論,不要再讓這個神聖的議會喧鬧的像市場一樣。”

伯利克的話並沒有讓兩方放下爭執的場面,只是儘量減少了肢體上的接觸。而伯利克議會長對於這個場面也無能爲力,這一年以來,議會商討問題就沒有安寧過。不過自己也沒幾天議會長當了,由他們去吧。

想到這裡,伯利克議會長感到自己也是心灰意冷。

辯論、爭執終有結束的時候。當辯論時間到了,由伯利克議會長宣佈投票開始後。這些議員們也只能在投票後,安靜的等待結果的降臨。這一刻彷彿議會終於迴歸了它本來的面目,只剩下點票員在報着票。

“共和制一票。”

“王國制一票。”

“王國制兩票。”

“共和制兩票。”

“共和制三票。”

……

“本次投票一共有263人蔘加。經過點票,贊成共和制167票,王國制96票。”

清點完票數後,唱票人說出了投票的的結果。這結果自然讓共和派歡呼雀躍,而保皇派垂頭喪氣。

在唱票人說完後,議會長伯裡克上臺用沉穩的語氣說道。“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希望在場的所有人,都尊重這次神聖的投票結果,我的話講完了。”

在議會長伯裡克講完後,保皇派領導人叫來一個年輕人說道:“告訴陛下結果吧,這次我們真的沒有辦法了。”

這名年輕人點點頭後,立刻就趕往霍夫堡趕去。今天哈布斯堡家族的人,都在那裡焦急的等待着議會投票的結果。

當結果被傳遞到霍夫堡之後,在場等待消息的哈布斯堡家族的人,都一副驚恐不安像是末日來臨的表情。

當場就有人哭訴出來。“這可怎麼辦纔好。”

想到一直都養尊處優的自己將來要爲生活而奔波,這引起在場不少人都流下了眼淚。

在場哈布斯堡家族的哭聲,對於這些族人的舉動讓卡爾一世煩惱不已。

“好了,別哭了。先想想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吧。”

卡爾的話讓哭啼的族人都止住了聲,擡頭看着年輕的族長。

一個年齡有點大的族人提議道:“要不讓我們再去遊說一下,讓議會重新投一次票。”

這個不靠譜的提議,不等卡爾回答就被一位年輕的族人反駁了。“這不可能。你當議會是什麼,那些共和分子還能讓我們再投一次票。要我說讓目前還忠於我們的軍隊控制住議會,直接推翻這個結果才行。到時候賠償英法多一些損失,相信他們會同意的。”

卡爾聽到差點一頭栽倒,這個提議比上一個更不靠譜。這都什麼時候了,自己這些族人還捨不得這些權力。爲此他只好講到。“看來我們不能在奧地利繼續住下去,先想想暫時搬到哪裡去好吧。”

而卡爾承認議會決定的話,讓在場的哈布斯堡的族人也沒了其他主意。這時有人提議去德國避一下,而有人反駁道,去德國還不如去西班牙。一時間關於去處在場的人都爭論不休,甚至還有人提議去羅馬尼亞,理由是卡爾姐姐蘇菲·瑪麗是羅馬尼亞王后。

卡爾被這些人的提議搞得暈頭漲腦,對提出去羅馬尼亞的族人更是呵斥不已。羅馬尼亞目前可是和奧匈交戰狀態,自己跑去羅馬尼亞算什麼,哈布斯堡家族的驕傲使他不能接受這個提議。

在衆人都被卡爾呵斥一頓後,這時纔有一位明白人說道:“先看看哪個國家願意接收我們再說吧。”

而到了這時候,衆人才意識到目前不只是他們願意去的問題,誰願意接收他們這個燙手山芋纔是問題所在。

卡爾這時做出決定。“就這樣決定吧,先問問哪個國家願意讓我們暫時避避。”

隨後哈布斯堡家族向目前中立國家發出避難的申請,結果許多國家都沒了回信,結果只有寥寥幾個國家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而卡爾在綜合考慮後,拿出一份同意他們避難的回執講到。“就這份了。”

衆人一看,這是瑞士的回執。作爲歐洲著名的中立國家,這也是哈布斯堡家族最好的選擇。

而卡爾在心中有一句話沒說出來。“瑞士離奧地利最近,將來只要有機會,哈布斯堡家族就能最快返回維也納。”

看來卡爾對於哈布斯堡交出權力,內心也是相當不甘。

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761章 空降塞浦路斯(下)第647章 空軍(中)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297章 德瓦戰役(七)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647章 西班牙黃金(二)第750章 克里特戰役(六)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239章 葬禮第650章 進軍萊茵第343章 流感來了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一章 不一樣的霍亨索倫家族第650章 劫船(下)第482章 趁火打劫(上)第181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上)第682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中)第262章 謝洛夫(下)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286章 準備(六)第674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下)第109章 巴爾幹同盟初現第101章 婚禮 上第九十二章 新首相第154章 停戰第376章 被救濟的德國第485章 準備出行第802章 中東戰役(二)第173章 懷孕第748章 克里特戰役(四)第143章 出擊,王國利劍(三)第354章 戰前準備(下)第736章 奪島(上)第117章 戰爭對經濟的影響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762章 奪取機場(上)第223章 嬰兒潮(上)第666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三)第129章 奧德支持的保加利亞第539章 腰斬的造艦計劃第317章 德軍的攻勢(下)第376章 被救濟的德國第673章 不一樣的慕尼黑會議(中)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753章 薩拉丁計劃(上)第238章 諜影重重(中)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二十六章 起步的大衆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360章 奧匈的戰敗(上)第644章 擴軍計劃第326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上)第743章 美援?第402章 彩虹行動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450章 華沙戰役 一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461章 里加條約第331章 薩洛尼卡停戰協議第681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上)第458章 蘇軍的崩潰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678章 意外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276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下)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211章 1914年結束第287章 錯過第五十七章 新的施利芬計劃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105章 軸轉式星型氣冷發動機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624章 向索菲亞進軍(三)第373章 流感爆發第303章 德瓦保衛戰(四)第266章 科爾尼洛夫叛亂第161章 新型載重汽車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125章 奧斯曼政變第434章 利沃夫(上)第708章 會師華沙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八十九章 五年總結第239章 諜影重重(下)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416章 羅蘇衝突(八)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橡膠危機 四第158章 軍隊嘉獎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159章 戰爭花銷第669章 德羅同盟第178章 夢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