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事實上英法現在已經在跳腳了,他們對羅馬尼亞的重視是超過了埃德爾的估計。

主要還是蘇俄和同盟國簽訂了停戰條約,這讓一直在西線打的很艱苦的英法恐懼萬分。一想到德奧數百萬軍隊從東線騰出手來,這怎麼不讓巴黎和倫敦大爲頭疼。現在英法對於其駐羅馬尼亞大使館傳回來的消息,也是連夜磋商。

在巴黎,法國總理克列孟梭正在召集內閣商議此事。

在這場戰爭中,因爲戰場在法國境內,所以其蒙受了巨大都損失。根據後世的資料顯示法國在一戰打完後財政赤字達到180多億法郎,此外,法國還拖欠美國160億法郎、英國130億法郎。除了這些欠款,更重要的是人口損失。這場戰爭造成140多萬法國人死亡,還有300餘萬法國人負傷,這佔到法國人口的10%。儘管還沒有到戰爭結束時,但是現在法國傷亡人數已經達到350萬人。

根據年初接替尼維爾擔任法國總司令的貝當的說法,現在法國軍隊上下,對於戰爭成悲觀狀態。在今年開小差和厭戰的情緒在軍隊中蔓延,任憑軍官們怎麼宣傳,士兵們的情緒都不夠高,還有的軍官也被士兵的情緒感染,抗拒軍令的情況。

法國軍隊中糟糕的消息,讓總理克列孟梭更是對羅馬尼亞參戰倍感興趣。

克列孟梭作爲法國總理被稱爲法蘭西之虎,作爲法國激進派的領袖可在法國政壇有不小的影響力。在今年法國前線失利,傷亡很重,士氣低落。俄國退出了戰爭。法國政府內部以前總理卡約爲代表的一派,主張立即議和,實現“沒有勝利者的和平”。

在這緊急情況下,主戰的雷蒙·普恩加萊總統決定請克列孟梭組閣。在今年接替前總理卡約是克列孟梭第二次擔任總理。在他第一次出任總理是1906年,而且他還兼內政部長,他在內閣中設置了勞工部,這在法國曆史上是第一次。他的施政綱領中列入了幾項社會改革措施,如8小時工作制、徵收累進所得稅等。

所以作爲強硬派的代表人物克列孟梭現在需要迅速穩定法國民衆和軍隊的信心。在國內他保持自己獨斷專行的特性,保留議會的情況下實行了個人獨裁。他殺伐果斷,威重令行。他多次親赴前線,重振士氣,在國內強力鎮壓反戰力量,並對他們一概斥之爲“失敗主義分子”。他還以此爲藉口,大肆鎮壓工人運動。

當然僅僅是這樣還是不夠的,爲了鼓舞民心和士氣還需要看到獲勝的希望。所以大西洋彼岸的美軍,就成爲他口中的救世主。不過鑑於現在美國軍隊還在其國內組建和訓練,並沒有來到歐洲。那麼羅馬尼亞就是其補充措施。

再加上羅馬尼亞軍隊不像美國軍隊沒有接受過現代戰爭的洗禮,在巴爾幹戰爭的表現也被看在眼中,所以對於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集團,克列孟梭是指在必得。

現在發生的俄國大使館泄密事件,讓羅馬尼亞處境艱難,也讓克列孟梭心情緊張。他生怕羅馬尼亞承受不住壓力倒向同盟國。這意味德國可以抽調出高達上百萬的軍隊加強西線,這將讓法國處境更加艱難搞不好會被德軍奪取巴黎,這對於法國來講將是一個巨大的災難,那麼和談將不再是變得不可能。

所以克列孟梭要阻止這樣的事發生,在政府的會議室內,他對在場的內閣成員們說出這次會議的主題。“現在因爲俄國使館的泄密,羅馬尼亞在面臨德奧的威脅。我們需要想辦法讓其不能屈服他們的要求,諸位對此有什麼看法。”

克列孟梭的話音落下,在場的內閣人員紛紛看向外交部長皮雄。現年才60歲的皮雄知道這是大家在等他的說辭,這件事就是完全就是需要外交部來主導。不過和克列孟梭同樣屬於激進派的皮雄,也是進入外交部擔任部長不久,但是現在他必須拿出辦法讓大家商議,不過還好他之前就已經有了準備。

“我們外交部對於這次的事情看法是,羅馬尼亞必須要拉攏,但是怎麼拉攏這就需要技巧。”

皮雄在說話的時候讓人將巴爾幹和東歐的地圖掛了起來。他指着羅馬尼亞發表着說辭。“大家看,羅馬尼亞的位置相當關鍵,完全處於同盟國包圍當中,可以說想要羅馬尼亞加入我們需要付出發代價很大。不過幸好羅馬尼亞對於加入我們有很大興趣,直視他們的胃口也相當不錯。”

皮雄的話在場的人都有所瞭解,對於羅馬尼亞胃口他們當然也瞭解過。皮雄也不廢話繼續說到。“儘管羅馬尼亞胃口不小,但是我們外交部認爲現在這時候很合理。羅馬尼亞所處的位置能夠幫我們拖住上百萬敵軍,避免他們增援到西線威脅到我們。而且只要我們只要注意就能看到,羅馬尼亞所處的位置對於我們將來也是非常重要。在他們東面離蘇俄這個紅色政權不遠,我們必須考慮干預這個紅色魔鬼政權失敗的可能性,那麼羅馬尼亞可以成爲阻擋其蔓延的可靠保證。”

對於紅色蘇俄在場的人沒有一個會喜歡,更別說總理克列孟梭可以帶頭組建俄國干預軍的人物,只是這場大戰拖住了他們的手腳。

“那麼我們該如何讓羅馬尼亞和蘇俄相互敵視?”

一位內閣人員詢問起皮雄的計劃。

“這個很簡單。”皮雄在烏克蘭上比劃一下講到。“我們可以讓羅馬尼亞獲得烏克蘭的領土,我認爲同盟國能給的領土,我們依然能給,而且我們應該在烏克蘭給他們更多。例如在加利西亞地區也可以給他們一部分。”

皮雄的話讓內閣其他成員也是議論紛紛,其中軍需部長盧舍爾提出不同看法。“對於外交部長皮雄的觀點,我有些不同看法。按照這樣的條件羅馬尼亞在戰爭後將獲得大量的領土,以後我們該如何制衡他們?”

盧舍爾的話也是英法衆多反對意見的代表,能做到現在的地位都是人精。對於羅馬尼亞的條件和想法,他們不用腦袋想都能知道三分,之前就是對於羅馬尼亞胃口太大,讓俄國堅決反對。現在俄國退出了戰爭,可不帶表沒人反對。

只要明眼人都知道,在德奧戰敗之後中歐和巴爾幹地區的勢力範圍將進入真空,而到時候獲利很大羅馬尼亞很有可能成爲法國進入當地的阻力,在倫敦這樣擔心的人也不少。所以盧舍爾的話也是代表不少英法官員的觀點。

第403章 工業的缺口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第700章 波蘭戰役(三)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304章 德瓦保衛戰(五)第548章 羅蘇局部戰爭(一)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464章 新首相第355章 飲馬蒂薩河(上)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十九章 汽車工業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412章 羅蘇衝突(三)第272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上)第三十九章 福特T型汽車第三章 採購 下第412章 羅蘇衝突(三)第二十三章 展望第737章 奪島(中)第四章 家事第639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上)第390章 莫諾爾決戰(中)第675章 薩洛尼卡(上)第426章 和平降臨?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641章 1935年編制(上)第326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上)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694章 雷達第704章 騎兵大戰坦克(下)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188章 被影響的羅馬尼亞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365章 鯨吞(四)第679章 青黴素第129章 奧德支持的保加利亞第385章 干預匈牙利(三)第708章 會師華沙第122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完第743章 美援?第635章 海軍假日結束第393章 戰敗第五章 普洛耶什蒂第473章 華盛頓會議第八十四章 小人物的改變(爲長老天若W有情加更)第428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下)第269章 談判泄露(上)第165章 喀山黃金的準備 (上)第450章 華沙戰役 一第216章 毒氣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462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上)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603章 截胡(中)第414章 羅蘇衝突(六)第793章 勾心鬥角第332章 多骨米牌第119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二第786章 插曲第543章 赫爾梅克衝突(二)第659章 爆發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646章 西班牙黃金(一)第706章 七日下華沙(二)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214章 保加利亞參戰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638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下)第509章 裝甲師第313章 後續(三)第447章 羅波友好協定 (上)第775章 海中刺客(上)第750章 克里特戰役(六)第404章 烏克蘭亂局第607章 羅斯福上臺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659章 爆發第283章 準備(三)第299章 增員計劃第213章 發展的動力實驗室第八十八章 拖拉機貸款第313章 後續(三)第173章 懷孕第131章 羅馬尼亞的計劃(求訂閱)第538章 德國的政治變局第299章 增員計劃第400章 間隙第394章 奪取布達佩斯第383章 干預匈牙利(一)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756章 塞浦路斯作戰計劃第531章 大蕭條來了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