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這些奧斯曼帝國的混蛋。”

在王儲的辦公室裡傳出一聲怒吼,門外的侍衛們都面面相覷,不知道奧斯曼帝國怎麼惹到了王儲殿下,讓他發那麼大的火。

埃德爾當讓有理由發火,在辦公室裡,他將手裡最新的奧斯曼局勢電報拍在辦公桌上。

看到埃德爾發那麼大火,將電報帶進來的侍衛長卡魯斯特安慰到他。“殿下,奧斯曼哪怕發生政變也沒有多大作用,他們亞洲軍隊比比歐洲被殲滅的還差,不會是巴爾幹各國的對手。”

看到侍衛長會錯了意,埃德爾依然不算太平靜的講到。“巴爾幹各國的實力相信會勝利的,可是我們羅馬尼亞的經濟損失找誰賠。現在不能通過海運,費用又要高漲不少,而且我們還有兩條船被奧斯曼給扣押了。”

埃德爾說的羅馬尼亞的兩條船是隸屬於兩家航運公司的貨輪,一艘叫克咯號的散裝船,上面運載着大約6000噸的糧食。一艘叫比亞克號的汽車運輸船,上面有五層運輸空間,運送有1087輛汽車。現在兩艘船都在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時候被奧斯曼給扣押了。不過萬幸的是,可能處於對羅馬尼亞的顧慮只是簡單的扣押,沒有沒收兩艘船和貨物。要是貨物跟船被沒收,能讓羅馬尼亞損失六七百萬列伊。要是真被這樣沒收了,埃德爾都要考慮一下是不是派點軍隊教訓奧斯曼人。

卡魯斯特沒有想到王儲殿下關心的是羅馬尼亞的經濟,還以爲他關心的是巴爾幹戰爭的局勢。不過這也和羅馬尼亞在這場戰爭中的利益有關,本來就只有那麼點利益,而且還和奧斯曼不搭邊,再加上該拿的好處已經談妥了,所以王儲不關心局勢也說得過去,反正奧斯曼軍隊也翻不了天。

隨後的結果還真是如他所料,在奧斯曼青年黨政變後,他們黨魁恩維爾出任了奧斯曼軍隊的總參謀長。

2月3日在德國顧問團團長奧托·利曼·馮·桑德斯將軍的幫助下,帶着奧斯曼陸續抵達的亞洲軍隊發起對保加利亞防線的攻擊。最終保加利亞軍隊憑藉高昂的士氣,相對先進的武器,還有完備的防禦工事抵擋住了奧斯曼軍隊的進攻。並且依託工事的保加利亞軍隊大量的殺傷了奧斯曼軍隊的兵力。

既然奧斯曼還不死心,巴爾幹各國也是不客氣。3月5日,希軍攻克亞尼納。3月26日,保、塞聯軍攻陷亞得里亞堡。4月22日,斯庫臺奧斯曼帝國軍隊投降。

其中亞得里亞堡的淪陷是對奧斯曼帝國最大的打擊。戰爭再一次爆發後,在尼古拉·伊萬諾夫將軍的總指揮下,包圍的保加利亞第二集團軍和塞爾維亞援軍發動了對亞得里亞堡的攻擊。最後的戰鬥包括兩次夜間襲擊。戰鬥準備包括制服和武器的所有金屬部分用紙巾,以消除任何光芒或噪音。參加圍攻的幾支軍隊被聯合指揮,創造了前線原型。一些由馬匹拖曳的輕型火炮跟着前進的部隊,扮演着步兵支援的角色。企圖擾亂所有奧斯曼帝國的無線電通訊,以隔離和挫敗被圍困的人。

從1913年3月24日開始,外部防禦工事在一晚攻破,第二天晚上堡壘本身落入保加利亞手中。 1913年3月26日清晨,堡壘的指揮官穆罕默德·蘇克呂帕夏向塞爾維亞軍隊投降,從而結束了對阿德里安堡的圍困。

投降之後,該市的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和猶太人的房屋遭受了三天的搶劫。但是,實際上是誰進行了搶劫是有爭議的;一些人指責保加利亞軍隊在搶劫,其他來源指責是來自當地希臘人。土耳其戰俘遭到嚴重對待,其中一些人喪生。根據事後的報告,對保加利亞人提出了兩項主要指控:他們對奧斯曼戰俘犯下極大的殘酷和殘酷行爲;保加利亞當局允許在該城投降後三天內掠奪阿德里安堡內土耳其人的財產。

保加利亞人在這一點上取得的成就已經被英國戰地記者相當概括:“一個人口少於五百萬,軍事預算少於兩百萬英鎊的國家在動員軍隊的十四天內被安置在野外在四個星期的時間裡,這支軍隊在敵方領土上移動了160多英里,佔領了一個堡壘並攻打了另一個堡壘,與二千萬居民的國家的武裝力量戰鬥並贏得了兩場大戰,在敵對首都的大門口,除了日本人和廓爾喀人之外,所有部隊的保加利亞人都以至少殺死一個敵人的固定意圖進行戰鬥。“有大量記者報道了阿德里安堡圍城,他們的報道提供了關於這個事件的豐富細節

圍城的勝利結束被認爲是一場巨大的軍事成功,因爲城市的防禦工事由德國領先的攻城專家精心研製並被稱爲“不可戰勝”。保加利亞軍隊在經歷了5個月的圍困和兩次大膽的夜間襲擊後,佔領了奧斯曼帝國的據點。

在圍攻期間,一架飛機早期使用了轟炸機:保加利亞人從一架或多架飛機上投擲特製手榴彈,以造成土耳其士兵恐慌。許多參加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決戰的年輕保加利亞軍官和專業人士後來在保加利亞的政治,文化,商業和工業界扮演重要角色。

奧斯曼帝國再一次的戰事中依然一敗塗地,到4月23日斯庫臺奧斯曼帝國軍隊投降後,他們在一次向巴爾幹同盟各國提出停戰請求。而歐洲列強也要求停戰,其中俄國的反應最爲強烈。他們不希望巴爾幹同盟拿下對他至關重要的君士坦丁堡,這是俄國多年曆代沙皇的宿願,明顯尼古拉二世想在自己手中完成。

面對這種情況,巴爾幹各國也試過在伊斯坦布爾的防禦強度,明顯是拿不下來,也就同意了奧斯曼帝國的請求。

時隔三個月後他們再一次相遇倫敦,不過奧斯曼帝國這次已經沒有任何的底氣拒絕巴爾幹同盟的條件。

PS :饅頭這章寫的有點晚,124章沒有標題的情況,早就改過了可是沒效果這讓饅頭也很鬱悶,饅頭現在除了上班和睡覺,其他時間都在碼字,連勾搭妹子時間都沒有,看到饅頭這麼拼命的份上來波訂閱吧,都掉到400多了。

第532章 羅馬尼亞的新政(一)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177章 夢想(上)第四十三章 俄國的應對第705章 英法的宣戰第104章 意土戰爭爆發第九十六章 回家上第681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上)第699章 波蘭戰役(二)第677章 鈾礦第652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下)第319章 蘇恰瓦淪陷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401章 新編第24師第304章 德瓦保衛戰(五)第522章 貝凱什喬包暴動(上)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十九章 汽車工業第370章 敖德薩條約(上)第441章 未來的佈局(上)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422章 潰敗(上)第326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上)第604章 截胡(下)第627章 無題第234章 卡拉圖裡的野望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七十八章 第十二師第153章 保加利亞求和第278章 英法的應對第八十三章 艦長人選第361章 奧匈的戰敗(下)第133章 塞羅談判第442章 未來的佈局(下)第443章 大衆新產品第一章 不一樣的霍亨索倫家族第616章 國會縱火案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第316章 德軍的攻勢(中)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400章 間隙第202章 糧食採購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192章 石油爭奪戰(中)第741章 逃離的希臘政府第四十二章 波黑問題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338章 喀山黃金(二)第659章 爆發第400章 間隙第九十九章 軍隊要經費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146章 特爾諾沃戰役(一)第137章 修改計劃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714章 艦載機出擊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503章 遠東行(二)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425章 影響第697章 戰爭爆發第489章 德國訪問(下)第553章 羅蘇局部衝突(六)第197章 國王的逝世第758章 北非軍團(求票)第795章 突尼斯角海戰(中)第624章 向索菲亞進軍(三)第425章 影響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541章 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第360章 奧匈的戰敗(上)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第226章 國民教育(上)第701章 波蘭戰役(四)第331章 薩洛尼卡停戰協議第334章 還鄉(中)第490章 嗨,希特勒(上)第368章 鯨吞(七)第五十九章 危機纏身第346章 喀山黃金(九)第667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四)第778章 霍夫曼上將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401章 新編第24師第273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中)第637章 代號H的海軍造艦計劃(中)第341章 喀山黃金(五)第304章 德瓦保衛戰(五)第387章 羅匈合併?第423章 潰敗(下)第630章 丘吉爾上臺第497章 美國行(二)第九十章 奧匈行 上(二合一大章)第651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上)第五十一章 柴油機的發展方向第309章 目標克盧日(四)第三十五章金融戰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