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瓦爾納變奏曲(四)

“真的是在瓦爾納……”

“在瓦爾納也很正常,作爲在奧斯曼佔領區中十分重要的港口城市,不僅是交通要道,而且溝通着黑海沿岸的貿易,要不是當初衛戍軍團的人數實在緊缺,喬萬尼還真不一定打下布爾加斯堡就率軍回君士坦丁堡了。”

約翰的設想中,沒有了穆拉德二世的指揮,奧斯曼人在歐洲騎士的衝擊下很有可能潰不成軍。

爲了保證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歷史領土不受到西方世界的掠奪,必要的時候,撕毀停戰協定也是選項之一。

更何況十字軍的海軍正準備從海上強攻埃迪爾內城,如果十字軍到時候不將這座原稱哈德良波利斯的帝國古城歸還,那與繼續被奧斯曼人佔領沒有任何區別。

“我們真的要參與進去嗎?君士坦丁堡裡目前的駐軍捉襟見肘,鳳凰軍團守城的能力可不那麼強。”

“如果到時候十字軍有機會圍攻埃迪爾內城,我們……必須要以援助十字軍的名義出征!埃迪爾內絕對不能落到任何人手裡,這是打通帝國目前領土的最後機會!”

“哥哥,你有沒有想過……這一切的假設,是建立在瓦爾納之戰勝利的前提下。”

約翰手中的書信忽然掉落在了地上。

是啊,他砍了穆拉德二世,奧斯曼繼承危機爆發,十字軍兵力士氣正旺,突厥人又剛經歷了一場失敗……

他本能地看好着十字軍。雖然在御前會議上他分析了種種奧斯曼人勝利的可能,但是歷史上的瓦爾納戰役本身,十字軍就是因爲一點意外才會潰敗,這一次十字軍在擁有更加強大的兵力的情況下,獲勝的可能只會更加高……

可萬一呢?

十字軍一旦失敗,帝國會迎來什麼?

約翰比誰都清楚。

“快!快去叫喬萬尼和弗朗西斯科提督去皇宮!”

……

其實瓦迪斯瓦夫和匈雅提心裡都清楚,奧斯曼擁有這個數量的兵力後,騎士列隊衝鋒的場景一定是看不到了。

雙方在瓦爾納湖畔,一定會爆發一場陣地式的拉鋸戰。總兵力超過十萬的戰爭,這在匈雅提的征戰史上也是少有的。

“陛下,就算出現任何情況,您也請不要離開大營!十字軍需要您來穩定軍心!”

瓦迪斯瓦夫象徵性地點了點頭。他對這場戰爭期待已久,這是奠定匈雅提在歐陸地位的關鍵一戰,而且也是一個將王國的領土向東大肆擴張的機會。

已經深夜,十字軍終於趕到了瓦爾納城附近。

臨時行營搭建得十分迅速,匈雅提立刻召見了所有參與十字軍的將領,進行最後的戰前佈置。

思考再三,爲了陣型的穩定,也爲了國王的安全,匈雅提決定由自己親自率領匈牙利騎士,瓦拉幾亞騎兵與匈牙利國王衛隊一起坐鎮中軍,保護瓦迪斯瓦夫三世,這樣就算瓦迪斯瓦夫想要做出什麼衝動的決定,自己也能及時把他拉回來。

中軍佈置在瓦爾納城附近的芙蘭嘉高地上,從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到遠處奧斯曼人的一舉一動,而且這裡也易守難攻,奧斯曼人就算髮動強攻,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突破國王衛隊的防守。

十字軍的左翼,匈雅提交給了波蘭名將茲皮西科與自己的妹夫,同樣擁有出色指揮才能的米海爾指揮。

十字軍的右翼戰線最長,而且面前是一塊光禿禿的平原。需要佈置大量騎士,匈雅提有所預料,右側的戰鬥,將成爲瓦爾納戰役最關鍵的部分。

思慮再三之後,匈雅提選擇了來自教宗國的軍事顧問塞薩里尼與主教多米尼克,同時率領十字軍右翼。

塞薩里尼的戰術理念和自己相同,匈雅提相信塞薩里尼不會做出任何衝動以至於傷害到十字軍的決策。而經驗豐富的主戰派將領多米尼克,也可以幫助他堵上軍中其他主戰派成員的嘴。

最後,是作爲預備隊的教廷騎士和僱傭騎兵,安置在中軍後方。

因爲奧斯曼人手握兵力上的優勢,匈雅提決定儘量加寬戰線,防止絞肉機現象與包圍圈的出現。於是,在瓦爾納城以西,三萬多人的十字軍整整拉出了三千八百米的戰線。凌晨十分,觀測到十字軍動向的奧斯曼人,也將戰線擴展到了對應的長度……

由於芙蘭嘉環形高地的存在,奧斯曼人與十字軍的陣線均是居高臨下,這種地形,非常適合騎兵衝鋒,這給了匈雅提極大的自信。

雖然奧斯曼的陣線同樣易守難攻,但匈雅提相信,第一波衝鋒,奧斯曼人就會被十字軍重騎兵擊潰。

……

“蘇丹大人,準備好了。我們隨時可以發起對那羣不知死活的十字軍的攻擊。”

穆罕默德二世坐在王帳之中,微閉着眼睛。從昨夜斥候發現十字軍的動向直到現在,他仍然無法安心入睡。

“卡拉查……軍團的指揮重任,我交給你。”穆罕默德二世站了起來,打開王帳的門簾,凝望着遠處十字軍色彩不一的戰旗,“你是父親手下最得力的將軍,我希望這一次,你能代替父親,幫助奧斯曼……取得勝利。”

與卡拉曼的戰役中,卡拉查一戰幾乎全殲了卡拉曼主力軍團,讓卡拉曼人聞風喪膽,此刻,他也將領導這六萬餘奧斯曼軍隊,與十字軍展開血戰。

“蘇丹大人,我們緊握着人數優勢,一萬禁衛步兵將誓死保衛您的安全,接下來,您只需要等待勝利的消息即可。”

卡拉查十分明確,十字軍的優勢在於士兵的質量遠超出帝國數倍。奧斯曼想要贏得這場戰爭,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集中優勢兵力,突破十字軍的部分防線,然後將十字軍分割包圍,逐個擊破。

於是,他將十字軍相對薄弱,陣型相對更長的右翼作爲目標。卡拉查在奧斯曼的左翼部署了大量的精銳騎兵,這些來自小亞細亞的精銳騎兵是奧斯曼人與十字軍騎士抗衡的唯一資本,也是奧斯曼人取勝的關鍵。

相對的,奧斯曼的右翼薄弱了很多,所以,卡拉查決定,在十字軍反應過來,做出調整之前,立刻先率領軍隊,發起進攻。

第二章 地中海上吹來的消息第二百九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二百六十五章 維羅妮卡·露婕希·馮·哈布斯堡第一百二十八章 金葵條約第二百九十五章 僞善的面具第一百零一章 貢布里涅—收尾第一百四十四章 誘人的陷阱第二百九十二章 暴雨第二百七十章 任命的爭執第七十二章 伊庇魯斯在召喚第五十章 血色演說第六十五章 瓦爾納港大撤退(一)第七十章 紙王冠之變(三)[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六章 卑劣下作但正義(求月票求打賞qwq)第三百三十七章 切什梅:最後準備第二百十五章 佈局第七十章 紙王冠之變(三)[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三章 榮耀或火藥第二章 地中海上吹來的消息第二百七十四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二)第二百九十章 刺殺計劃(二)第四十章 大希臘——戰後第一百五十章 三方會談第一百四十三章 尼羅河之賜第五章 瓦爾納十字軍第八十六章 備用方案第一百零八章 擴散第二百四十三章 普羅庫普列反擊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珀涅修斯大海戰第三百零一章 驚變(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巴爾幹——宣戰第四十章 大希臘——戰後第二十七章 艦隊構想第五十四章 科穆寧的遺產(上)第九十四章 鷹巖堡(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拉鋸(求訂閱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對立的階級第一百二十八章 金葵條約第四十五章 利用的價值第一百三十七章 海軍之花第三百二十四章 逝往英傑(三)第八章 第一步棋第十章 拯救第三百零六章 驚變(七)第四十八章 衛戍軍團改制第二百十四章 第一道鎖(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絕望的雪第六十二章 瓦爾納變奏曲(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衣無縫第一百三十四章 珀涅修斯大海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丁香與醋栗第兩百零三章 荒蕪第二十八章 秋季攻勢的序曲第二百六十四章 有杜卡特好辦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對攻第一百十五章 身後黃雀第三百零一章 驚變(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七)第二百十五章 佈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誘人的陷阱第三百三十二章 小亞細亞之戰(三)第八十五章 規劃[求推薦!]第一百零五章 瘟疫!瘟疫!第四十九章 利益統合第一百六十九章 巴爾幹—受降第二百十七章 人選第二百十一章 謹慎的抉擇第五十四章 科穆寧的遺產(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逝往英傑(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四十八章 衛戍軍團改制第一百五十一章 巴爾幹——宣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於微末第一百七十章 巴爾幹—光復凱旋!第六十九章 紙王冠之變(二)第三十九章 大希臘——光復凱旋第二百九十五章 僞善的面具第三百三十八章 切什梅:閉幕第三百二十二章 逝往英傑(一)第兩百零一章 戰局擴散第一百七十五章 無聊的反抗第三十章 備戰大希臘第二十四章 得與失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衣無縫第一百零五章 瘟疫!瘟疫!第二百九十章 刺殺計劃(二)第三百十六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六十七章 巴爾幹—擒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伊芙蕾·杜卡斯-科穆寧第四十八章 衛戍軍團改制第一百三十四章 珀涅修斯大海戰第二百六十章 大國外交第三百二十二章 逝往英傑(一)第一百九十章 上帝之願禮拜堂第一百三十八章 東愛琴諸島光復凱旋第三百二十二章 逝往英傑(一)第四十章 大希臘——戰後第一百七十七章 港口突襲第三百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