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小亞細亞之戰(一)

幾個士兵從割喉堡地下倉庫中成捆成捆地向外搬運着箭支和草料。但隨着城堡前廳中央,被整理出的物資壘砌起一定高度,一股木料腐敗的味道也隨之蔓延開來。

第四軍團的軍需官一路小跑地來到約翰與奧西尼面前,擦了擦額頭的細汗,朗聲彙報道:“陛下,堡壘裡還勉強能夠使用的箭矢恐怕也不會超過千支,分配下去,甚至不夠每個士兵裝滿一個箭壺。有很多箭矢的箭身已經被蠹蟲蛀爛了,一掰就斷,根本無法當做武器。”

約翰與奧西尼對視了一眼,隨後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鎖定在了牆角瑟瑟發抖的帕尼託身上。

“其他東西呢?”索菲雅瞟了一眼門外還在辛勤搬運的士兵。這裡曾經是奧斯曼人最重要的一線要塞。帝國當初憑藉巨炮的威勢佔領這座城市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穆罕默德自然也不會有太多時間轉移物資。只不過,剩下的這些玩意兒,對帝國的士兵來說,和廢鐵也沒什麼區別。

“如果說有些價值的,還在地窖裡面……一些成色不錯的彎刀,刀身沒有什麼豁口,至少有七八成新,應該是剛剛拿來補給軍隊的。這些東西在賬目上也有,應該是存留下來的物資裡損耗最少的了。”

軍需官口中的彎刀,即是盛行於中亞,造型如同新月一般的舍施爾彎刀。經驗豐富的波斯工匠所鑄造的彎刀削鐵如泥,在奧斯曼的軍隊中廣泛裝備。曾經帝國軍隊逐漸走向傭兵化的過程中,舍施爾彎刀的使用技巧也在民間被推廣過。這些彎刀簡便耐用,很受一些廉價傭兵的歡迎。

約翰接過軍需官遞上來的一柄彎刀,隨手掂了掂。這東西比想象起來更加輕便,上手起來應該難度不大。

“從割喉堡向外,如果要佈置一條完整的防線,我們的兵力捉襟見肘。這兒是我們在馬爾馬拉海以東的最後一座要塞,絕對不能讓奧斯曼人輕易接觸到城牆。”約翰回頭看了一眼牆上的地圖,“我們要儘量利用上我們能利用的資源,延緩穆罕默德的進攻鋒芒,一味防守就是在等死。”

雖然通常時候索菲雅對於約翰的決定都不會發表意見,但這一仗是帝國徹底立足亞細亞的關鍵一戰,強行依靠有限的兵力拉長戰線,是風險很大的選擇。

“哥哥……太分散的話……會不會被奧斯曼人逐個擊破?我們可以期待喬萬尼將軍帶着援軍前來馳援。就算第四軍團沒有休整多少時間,死守一座工事相對完備的堡壘,成功的可能性應該更大一些。”

“陛下……兵力分配還是應該等斥候的消息再做決定。”

“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時間再充裕我們也不能在這兒坐以待斃吧?”

一輪秋收剛過,存糧不是問題。奧西尼當然也明白了過來,約翰這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農兵和民兵身上。清點出來的劣質物資不適合軍團,但是落到農民手中,短期內形成一點值得期待的戰鬥力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只是舉起彎刀或者長矛而已,要不了什麼特殊的技巧。就算把箭鏃拔下來,裝在一根木棍上,人數只要夠多,那也是能夠讓奧斯曼騎兵退避三舍的超長槍方陣。

“軍餉讓國庫先給着,幾海里的補給線而已,君士坦丁堡的壓力應該也不會那麼大……除了補給線,周圍的村莊,讓事務官再去統計一輪適齡的兵役人口,不行就讓牧師去感化感化。既然裝備有盈餘,就別讓它們閒着。各自去準備吧。只要能攔下這次進攻,穆罕默德應該也玩不出其他手段了。”斯庫臺裡以東的廣袤海岸線彷彿正在向約翰招手,當然,這場攻守隨時可能發生轉變的戰爭,約翰還有自己的私心打算。

只要馬穆魯克的半吊子蘇丹還有一點威望和凝聚力,應該能夠湊出一支軍隊來爲奧斯曼人造成更大的壓力。甚至這個時候,在塞浦路斯等待多時的騎士團們,恐怕也會慌忙來參與這場盛宴——儘管這樣的狀況需要建立在帝國能夠取得初步勝利的前提下,但約翰自然不會只留下防守一條策略。

奧西尼帶着幾名軍官告退離去後,約翰才從口袋中拿出另一封信件。

“妹妹,你知道,苦守待援是一件很磨人性子的事情。但只要援軍還在路上,我們的軍隊自然會以高昂的士氣,來進行襲擾式的防守。”

“什麼意思?”索菲雅有些摸不準約翰的想法,外圍防守本來就已經有了相當的風險,如果沒有援軍的支持,軍隊崩潰和暴動很快就會發生。類似於游擊戰的戰術,補給也很難供應,有時候甚至需要士兵自行在荒野深林中尋找食物,這對士兵的意志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尤其是約翰還希望招募更多的農兵,他們一旦填不飽肚子,一定會成爲譁變的主力。

“索菲雅,你說,我們死守割喉堡的目的是什麼……或者換句話說,割喉堡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約翰隨手從桌上拿起了一支筆,將愛琴海綿延的東海岸圈了起來。

“割喉堡,當然是帝國進攻小亞細亞的橋頭堡……它本身而言,只是一座沒有什麼天險值得防守,也不適宜長期駐軍的堡壘而已。海岸線潮溼的空氣,讓保存在這裡的物資很快就會腐敗……”

“這就對了。奧斯曼人恐怕也期待和我們在這座所謂的橋頭堡展開決戰,最好的結果自然是拔掉他們眼裡的釘子。所以這個時候,奧斯曼人的主力艦隊,恐怕都在馬爾馬拉海,防止帝國海軍對東海岸發起全面支援。索菲雅……你應該還沒忘了,奧斯曼人對雅典城做了什麼吧”

約翰摸着胸口。隔着長袍,傷口結痂脫落之後的斑痕依然能讓手掌感受到恐怖的觸感。他手中的筆加重了幾分,在以弗所城與亞洛瓦城的上空,做下了一個巨大的標記。

“只要東海岸的缺口越來越多,割喉堡的價值就會越來越小。聖座衛隊與鳳凰軍團。喬萬尼與安傑洛,應該還不至於一座城,都拿不回來吧?”

第一百八十八章 神的旨意!第二十七章 艦隊構想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罐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小亞細亞之戰(四)第二百零五章 最後的衛城第十四章 佈局雅典第三百二十五章 逝往英傑(四)第三百零二章 驚變(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割裂第一百零二章 廢墟之上第一百十一章 塑聖第一百六十四章 巴爾幹—腥紅之城第二百四十一章籠中鳥第三百十九章 囚籠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二內閣(上)第二百十九章 刺殺第十章 拯救第一百八十章 物盡其用第二百五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的一個蘇丹朋友第二百五十章 遭遇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切什梅:閉幕第六十一章 瓦爾納變奏曲(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最後通牒第二百九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六十一章 瓦爾納變奏曲(三)第二十六章 修整第二百九十五章 僞善的面具第二百十三章 第一道鎖(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切什梅:染血之夜第二百四十六章 跨河衝山,頂城強拆第三十六章 大希臘——鳳凰降臨第一百四十九章 敲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下沉第二百三十一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上)第二百九十章 刺殺計劃(二)第六十一章 瓦爾納變奏曲(三)第八十章 比耶斯宣言(上)第三百十四章 安日旺的雷米(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二內閣(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上)第九十八章 貢布里涅—羅馬天徵第二百四十二章 鬥士第二百二十九章 泥淖第二百十二章 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金葵條約第一百七十二章 信仰與忠誠第八十六章 備用方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羅馬方陣第九十五章 鷹巖堡(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取消特權第一百七十六章 巧合或意外?第一百十三章 尾後螫(上)第四十八章 衛戍軍團改制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勢第六十章 瓦爾納變奏曲(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切什梅:染血之夜第二百十五章 佈局第五十六章 海權之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絕殺第二百十八章 分立第三百十二章 燼第三百零五章 驚變(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暴雨第二百八十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完)第一百十三章 尾後螫(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起如燎原第九十一章 土雞瓦狗的侵略第三百三十三章 小亞細亞之戰(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的思路第二百四十七章 後續處置第九十一章 土雞瓦狗的侵略第八十三章 雅典海之戰第四十三章 並不和平的和平第二百七十一章 鳳凰火第三百二十三章 逝往英傑(二)第十一章 死亡之門第一百五十六章 巴爾幹—“蝮蛇”斯坎培德第八十章 比耶斯宣言(上)第七十二章 伊庇魯斯在召喚第三百三十章 小亞細亞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朋友第六十章 瓦爾納變奏曲(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誘人的陷阱第二百三十四章 絕殺第一百十九章 伊庇魯斯教座第一百七十九章 取消特權第三百三十章 小亞細亞之戰(一)第三百零七章 驚變(八)第二十六章 修整第三十五章 大希臘——血與火第九十八章 貢布里涅—羅馬天徵第一百十六章生還第一百十一章 塑聖第一百八十七章 聖卡尼託大教堂第二百三十四章 絕殺第六章 預言第六十四章 瓦爾納變奏曲(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