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災民爲何而出現

自古以來,難民都是最可憐的,同時也是最可怕和最難以控制的,歷史上無數次揭竿而起,無數次改朝換代,都是因亂民而起,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餓的,災民吃不飽飯,快要餓死,什麼事情都能夠做的出來。

雖然是武將,但合上公函之後,王君臨也不得不打起了精神。

不說他是張掖郡的鷹揚郎將,此地的興衰和安定與他有着直接關係,僅憑心中不曾泯滅的天良,如今的特殊時期也容不得他置身事外,漠不關心了。

許敬宗急匆匆走進來的時候,王君臨正一臉凝重的盯着一張碩大的羊皮地圖,手指不停在地圖上劃拉着什麼,不時搖頭嘆氣。

“侯爺,州府刺史王通王大人派人送來緊急公文……”許敬宗將密封的公函遞過來,王君臨劈手奪過,粗略一掃,臉上頓時愁色愈盛。

許敬宗急聲問道:“侯爺,不知雪災……”

不等他將話說完,王君臨便將手中公文遞給許敬宗,後者看過之後,神色頓時變得肅然凝重。

王君臨鄭重說道:“總管大人在西平郡滅了白蘭王之後,便被皇帝召回京城述職,長史劉方老將軍在西平城最後一戰中受了箭傷,短時間內難以帶兵。而眼下雪災波及三郡,四十多萬百姓受災,刺史大人擔心有人趁亂生事,讓我前往金城坐鎮。”

……

……

金城州府內忙成一團,接連數日,無數道公函快馬入金城,很快又有無數個信使出金城,八百里加急前往京城,來往匆忙。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雍州從州府到郡、縣三級的官府轉動的節奏徒然加快,不僅糧草調撥頻繁,就連遠在石風寨的王君臨都被招至雍州總管府,代替魚俱羅坐鎮。

在魚俱羅不在,劉方重傷的情況下,爲何讓他坐鎮,王君臨心裡有數。站在官府的立場,對待難民首先要救,先把他們肚子管住,吃不吃得飽不敢保證,但不能餓死,其次,在糧草來不及到達災區前,兵馬首先要壓住場面,否則若發生騷亂暴動而無法壓制,則會造成大麻煩。

一切都因這次的雪災而起,從古至今,天災對民間和朝廷而言都是一樁很麻煩很可怕的事,因爲災難在無窮盡的挑戰着人性,誰都料不到衣食無着,生計全無的難民們會做出什麼事,會對朝廷造成怎樣的威脅和動盪。

華夏數千年來,處於底層的百姓其實是最勤勞,最有耐性,最能逆來順受的羣體,統治者長久的“治人”與“治於人”的洗腦,百姓們從來也不覺得天生被人統治有什麼不對,哪怕官吏惡劣,對他們又打又罵,或是苛以重稅,甚至搶掠奸.淫等等,百姓們都能無奈地忍下去。

可是有一條底線,是絕對不能觸碰的,那就是“飢餓”。

是的,飢餓是所有百姓的底線,當官的再作威作福,再苛以重稅,只要能讓他們吃個半飽,不至於活活餓死,他們就沒有起來反抗的勇氣,可是若遇到災年,或是苛政令他們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保證時,那時的百姓已不是百姓,而是瞬間變成了一羣眼冒綠光的狼,沒了活路的他們,就如同楚霸王破釜沉舟一般,反正已斷了後路,不如索性殺官造反,殺出一條活路來。

……

……

王君臨從石風寨出發時,只帶了隨他從張掖郡城來的三千人,周虎和上官虎在王君臨的整體謀劃和帶領下打敗薛延佗大軍,並斬殺薛乞羅之後,便已經各自帶兵回了高臺城和沙砰關駐守。

傍晚時分,隊伍走在一個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地方,於是王君臨下令找塊靠水的平地紮下營盤,埋竈做飯。

衆將士依令停下腳步,開始有條不紊地紮起了營盤。

離開石風寨已經有兩日,隊伍走得不快,甚至有點拖拉,這是沒辦法的事,因爲路不好走,路上積雪不化,結霜成冰,一不留神便人仰馬翻,隊伍只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般向前推進。

第三天,隊伍行至張掖郡最北面的西風縣城,縣令領全城官吏出城十里相迎,王君臨婉拒了入城的盛情邀請,隊伍只在城外紮營,第二日清晨悄悄拔營離去。

過了西風縣再往東南方向,不知是不是心理錯覺,王君臨總覺得天氣變得更寒冷了,一路上隨處可見未曾融化的大雪,明明已是立春的季節,可這裡仍然滿目蕭然,沒有春暖花開的燦爛景色,沒有春意盎然的綠樹紅花,更不見農戶滿懷喜悅結隊春播的欣欣氣象,觸目所及皆一片蕭瑟,土地又冷又硬,田地荒蕪,連野草都不見一株,放眼望去,遼闊的田地裡竟感受不到一絲生機。

走到這裡,王君臨的心漸漸往下沉,就連天性薄涼的許敬宗,此時臉上也看不見笑容了。

出西風縣繼續往東南,王君臨一行緩緩朝金城方向走去。

這裡已經屬於金城郡所瞎,雍州內相對而言算是比較富庶的地方了,畢竟是州府所在之地,以州府金城爲中心,許多國內的商賈和西域而來的胡商們爲了逐利,紛紛滿載貨物特產朝金城蜂擁而來,不管是路過,不是就地交易,都讓金城之地頗爲繁華,也是雍州百姓最爲密集之地。

可是,隋朝終究還是以農業爲主的時代,糧食作物決定民生,所以每年的春播,秋收,對大隋百姓來說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每年立春後,皇帝楊堅都要率領百官在皇宮的農壇祭天祈福,求得一年的風調雨順,每年秋收後,以前獨孤皇后還要領朝中諸臣的誥命家眷親自下田,將秋收時遺落在田裡的麥粒一顆顆揀回來,以此表示人間百姓的惜福,從開皇元年開始,獨孤皇后便親自主持這個儀式,每年皆是如此,一直到她去年去世。

由此可見,農耕對百姓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天下百姓絕大多數都是農戶,農戶所求不過溫飽,所以每天的氣候對農戶來說,便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竇建德的計劃第六百九十二章 古交城第一千零八十章 被楊空蟬忌憚的少女第九百八十三章 盧氏死士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特種游擊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風雲瘋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鬼衛雛形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如此打法第五百零五章 天子微服私訪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賊首們的想法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六)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王君臨和聶小雨的二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戰羅藝(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與生死爭奪時間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殺手之王和李世民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廝殺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其實都只是想活下去第六百四十五章 七把變態黑傘第四百七十一章 匱乏的精神食糧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心理戰之人和第六百八十二章 三天不眠不休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風雲瘋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三十九章 這是去送死第五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唐王李世民的活路第四百章 獵人與獵物的互換第九百二十三章 鹽場大匠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自信的大隋太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我要煉蟲人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三百二十六章 後怕之極第三百五十五章 鬼門關第四百八十五章 我們走吧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真的看見了鬼第四百四十二章 猞猁毛毛的線索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秦安王來了第六百零四章 密室與暗道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張金稱逃走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果兒的發現第四百四十章 龍宮覆滅(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子開科第一千章 如此尤物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兩百名奇怪的死士第八百四十二章 武林大會(一)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獨孤氏的陰謀第六百三十七章 裝瘋賣傻第五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九十七章 本宮要給你獎勵第七百零八章 幷州貴族們的想法第四十一章 鐘鼎文第五十七章 周虎的擔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隴西郡丞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北巡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二屍(第四更)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沈果兒與魚子默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圍殺一號殺手之王(一第七百九十八章 惹惱了皇后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投降也是死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林大會(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楊虎石的懼意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寵臣虞世基第七百五十五章 魔女張出塵的廣告代言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期待已久的刺殺第九十五章 樂平公主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部燒熟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二)第九十八章 城門衝突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嚇人嚇死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摧枯拉朽(一)第七十六章 九屍迎賓第四十七章 篝火晚會第六百八十八章 太原賭坊第一百五十章 王通登門第六百一十九章 高手盡出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受傷的羅士信第八百六十八章 狡兔三窟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六)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七)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強設遠東行軍總管府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五百二十五章 火燒漢王府第九百八十四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大火燎原之勢第九百二十四章 獠牙露了出來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夜會長公主楊麗華第三百八十章 劃出道來第二百四十八章 魚俱羅的殺機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讓突厥出現兩個可汗第一千零八章 熱火朝天的鹽場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遠東軍來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豹營和鋼刀營來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入宮第六百二十八章 力挽狂瀾第七百四十九章 都是老狐狸啊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一切都爲了殺死王君臨第六百二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山寨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