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宮旁邊大運河中,一艘長足有三十多米的戰船上,越王楊侗淚流滿面,他身後有兩個小公主和幾個妃子,她們同樣一臉驚恐,也流着眼淚看着遠處江都宮最高的那幢七層佛塔上燃起了大火。
楊侗知道皇祖父就在那幢佛塔上,而大火也是忠於皇祖父的幾個老太監點燃的。
跟原本歷史上楊廣在宇文化及謀反時服毒自殺不同,眼前歷史已經改變,宇文化及也早就被王君臨給弄死,甚至宇文家都幾乎被王君臨滅族。
但就因爲楊廣極力護着宇文家,才讓宇文智及活了下來。
而如今看來,真是世事無常,冥冥之中彷彿自有定律,宇文智及做了原本歷史上宇文化及做的事情,依然謀反,逼死了楊廣。
當然,與原本歷史大爲不同的是,因爲王君臨的存在和參與,楊廣其實可以不用死的,他可以跟着孫子楊侗乘坐黃少秋派來的五千水師逃走。
但不管是心中已經絕望,亦或是無臉面對天下人,也可能是不想被王君臨的人所救,然後淪爲王君臨的傀儡。
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畢竟人的思想真的很複雜,有時候生出死的念頭也只一瞬間的事情,說不定過了今天,楊廣就又不想死了。
更何況楊廣早在三年前精神和心理已經嚴重不正常了,有怎麼樣的想法都很正常。
所以,最後楊廣以死相逼,讓楊侗提前逃走了。
當然,楊侗完全可以將楊廣打暈了直接讓人帶走,但他沒有這膽量,也沒有這魄力。
楊廣雖然在天下人心中是昏君,是無能之君,但是在楊侗心中是敬愛和畏懼的皇祖父,長期養成的懼怕和敬愛讓他不敢動手。
當然,跟着楊侗身邊的王君臨的人可以替楊侗動手。
可是,楊廣活着對王君臨沒有任何的好處,只會帶來一些麻煩。
更何況,在王君臨眼中,如今的楊廣實在是該死,甚至死有餘辜。
不管怎麼說,大隋走到今天這樣子,天下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死傷上千萬,這與楊廣都有着直接的關係。
王君臨曾經問過聶小雨楊廣該當何罪,聶小雨說綜合人類歷史上所有法律,楊廣所犯的罪行,都足以處於最殘酷的刑罰。
要知道王君臨曾經將一些濫殺無辜的賊首大盜和梟雄奸賊施以千刀萬剮之刑,並且取得了非常好的震懾效果,讓天下很多賊首不再隨意濫殺無辜,此舉可以說功德無量,讓太多太多的百姓倖免於死。
所以,王君臨沒有親自派人將楊廣活捉,然後施以千刀萬剮之刑已經算是看在君臣一場了。
畢竟當年最開始的時候楊廣待他不薄,每次賞賜都不會忘記他。
當然,這是王君臨用赫赫戰功換的,是他應得的。
………
………
江都宮的七層佛塔頂上,楊廣站在窗戶前對着下面密密麻麻的叛兵大喝道:“朕是大隋皇帝,你們竟然膽敢犯上造反?”
佛塔下面一萬多名士兵一片寂靜,沒有人迴應。
楊廣又高喊道:“你們都是朕的禁軍,甚至是朕的侍衛,朕一直待你們不薄,你們爲何要謀反犯上?”
一萬多名士兵還是一片寂靜,沒有一個人有愧疚之心,所有人都冷冷地看着他。
這時,宇文智及走了出來,先是誇張的冷笑一聲,然後騎在一輛戰馬上,仰頭朗聲道:“陛下拋下宗廟不顧,常年在外巡遊,對外窮兵黷武,對內大舉工事,十幾年來從未停過,致使天下強壯男人死於刀兵,婦女弱者死於溝壑,盜賊蜂起,民不聊生,村莊荒蕪,千里赤野,難道陛下不該死嗎?”
楊廣默然,他又緩緩道:“朕是有罪於天下黎民,但朕對你們不薄,朕可以被天下黎民殺死,但不能死在你們刀下。”
宇文智及長笑一聲,彷彿聽到了最大的笑話,搖搖頭道:“楊廣,你就是一個大大的昏君,你不用再解釋了,今天你必須一死以謝天下,我宇文智及自會扶立皇孫楊侗爲帝,重振大隋江山。”
楊廣自然不會相信他,淡淡道:“宇文智及,你想讓朕孫兒爲傀儡,然後有朝一日再殺死他,如今你的想法要落空了,因爲朕的孫兒已經逃走,而且永遠不會被你抓住。”
宇文智及頓時臉色一變,向左右喝道:“再派一些人,刮地三尺,都要將楊侗給我找到。”
這時楊廣已經不理會宇文智及,他看着下面那一萬多昔日保護他的禁軍和侍衛,又遠遠看了一眼宮外數萬其他禁軍士兵,他心中長長嘆息一聲,一臉的想不通,最終望着塔下的上萬士兵,問道:“你們都希望朕死嗎?”
上萬士兵依然沒有任何的反應,所有將士始終沒有後悔和愧疚之意。
楊廣臉色灰暗,轉身離開窗戶前,進了頂層佛塔裡面。
此時,大火已經漸漸燃起,他活不了多長時間了。
宇文智及看着熊熊燃燒的高塔,看着塔頂上楊廣居高臨下的看着他,明顯是已經看破生死,等着被燒死的樣子,這讓他心中非常不爽。
特別是下面的人一直沒有抓住越王楊侗,更是讓他頗爲鬱悶。
這與他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想像中,他要當面羞辱楊廣,逼着楊廣給他跪下,向他求饒,但卻被他殘酷的殺死。
計劃中,他還要將越王楊侗活捉,在越王楊侗跪下百般求饒,放其一命之後,再假裝大義,扶持越王爲傀儡皇帝,而他當攝政王,最後再弄死楊侗,自己當皇帝。
可是,如今楊廣早先一步燒塔自殺,皇孫越王楊侗卻逃走了。
“啓稟將軍,楊侗已經逃到了大運河上,此時正乘船向北逃離。”這時有屬下將官跑來稟報。
宇文智及臉色更加難看了,吼道:“這怎麼可能,我們在運河中有五千水師,楊侗怎麼可能逃得了。”
一邊怒吼着,宇文智及已經帶着一羣人跑到了宮外,在大運河岸邊看着一支水師漸漸遠去,這支水師的戰船都非常大,在江南只有黃少秋的軍隊有這樣的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