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諫糊名制

國人對知識的敬畏,對功名的追逐,從古至今無出其右者。

若論讀書的初衷,其實大多數沒那麼高尚。

很簡單的一句話,讀書爲了考取功名,爲了做官。

至於做了官之後,當然是家族跟着雞犬升天,家業開始興旺,古人說的“家國天下”,“家”排在“國”的前面,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等到官位穩固了,步步爲營往上爬了,官場上有了利益同盟和黨羽了,那時再考慮忠君報國,爲民謀福的事。

不可否認,世上確實存在那種讀書爲了報效君國的人,不過數量非常少,大部分人讀書也好,做官也好,其實初衷都是爲了個人或家族的利益。

人性並沒有那麼美好,對想當官的人來說,要求他們爲報效家國而讀書,未免太不現實。

科舉的本質是遏制世家的勢力發展,提攜寒門子弟,收天下士子之心,所有這些本質裡,關於人性的部分,其實沒法去要求什麼。

寒門子弟讀書的初衷,大多也是爲了改變個人和家族的命運,終究也是追逐利益的。

追逐利益不可怕,英明的君主懂得如何利用人性,將利益變成他們效忠的動力。

李欽載話裡的意思,李治聽懂了。

“景初的意思是說,事實上民間的讀書人並不少,不過世家子弟讀書看起來比民間的多而已,對嗎?”

李欽載點頭:“是,大唐立國至今數十年,天下承平,民心思定,太宗先帝與陛下爲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盛世之兆,首先是溫飽,滿足了溫飽,人會產生慾望,對功名的慾望,對權色的慾望,無論貧富,人的慾望是沒有區別的。”

武后淡淡地道:“景初說民間讀書人其實也不少,爲何十餘年來科考所取者,大多是世家子弟?”

李欽載不慌不忙地道:“是因爲朝廷科舉取士的過程出了問題。”

李治眉梢一挑:“朕願聞其詳。”

“其一,能來長安參加科考的各地讀書人,是需要地方官府薦舉的,雖然陛下三令五申地方官府必須薦舉寒門子弟,但上令下達,中間難免被人鑽了空子。”

“所以地方官員推薦來長安科考的考生裡,摻雜了大量的世家子弟,世家子弟的基數龐大,高中功名被朝廷錄用的機率也就大了。”

“其二,長安朝堂批閱試卷的官員也有問題,朝臣大多出自世家,他們必須站在世家的立場上,爲各自的家族謀利。”

“同樣精彩優秀的兩份試卷擺在面前,閱卷官員首先看的是考生的姓名和出身,世家出身的考生,錄用的機率比寒門子弟更大,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李欽載頓了頓,道:“科舉制從朝廷而始,然而政令出宮廷,卻諸多阻礙,再好的制度若被有心人利用,政令下達地方,往往完全變了味道,最終人亡政息,一場徒勞。”

李治坐直了身子,沉聲道:“景初所言有理,朕今日振聾發聵,受教了。”

說着李治望向武后,武后也是一臉凝重,點頭緩緩道:“景初若不言,臣妾還不知科舉竟有如此多的弊端。”

李治突然冷笑起來:“可笑這些年來,朝中臣子竟無一人向朕當面直言弊病,他們表面唯唯諾諾,背地裡卻首鼠兩端,教朕心寒!”

李欽載緩緩道:“陛下,臣剛纔說過,朝臣大多出身於世家,他們不得不站在世家的利益上行事,這是無法避免的。”

武后笑了笑,道:“景初說,今日有諫進上,剛纔你說的科舉弊病,是否有解決之道?”

李欽載道:“有,雖不能完全解決,但臣以爲能緩治其弊。”

“快說!”李治急道。

“其一,科舉之前,調撥東西臺御史發赴各地州縣,監察地方官員薦舉考生事宜,力保薦舉名錄的公正,對世家和寒門考生的比率嚴格控制。”

“薦舉以寒門子弟爲主,同時爲了不徹底得罪世家,陛下也可許世家門閥少許官職,適當對他們妥協。”

“其二,爲保科舉閱卷的公正,臣請陛下采用糊名制,杜絕閱卷官員以考生出身籍貫而擇人取士的弊端。”

李治和武后迅速對視一眼,李治驚奇地道:“何謂‘糊名制’?”

李欽載用手比劃了一下,道:“考試過後,各考生的試卷放在一起,迭成一摞,在考生填寫姓名的地方用白紙暫時糊住,讓閱卷的官員無法看到考生的姓名籍貫,只能以考生試卷所答的內容擇優而取。”

“待成績排名定下來後,在監察官員的監督下,閱卷官再將試卷糊住姓名的地方打開,只憑成績而宣佈錄用的人選。”

“在這個過程裡,朝中各級官員層層監督,並立下嚴法禁止官員徇私舞弊,如此,可保證科舉考試的公正性,亦可服天下士子之心。”

李欽載說完後停頓下來,留足了時間讓李治和武后慢慢消化。

李治和武后咂摸着李欽載剛纔話裡的意思,半晌之後,二人眼睛越來越亮。

猛地一拍大腿,李治興奮地道:“景初高才,巧思如神,朕太佩服了!”

武后也含笑道:“景初所諫之法甚妥,如此可極大地避免科舉考試中官員和考生舞弊,杜絕世家門閥以權勢插手干預科考,甚善也!”

李治大笑道:“如此,朝廷科舉便是完完全全的擇才取士,再無權勢與人情舞弊徇私,同時,天下寒門子弟入仕的機會也大多了。”

說着李治起身,興奮地在殿內來回踱步,然後轉身指着武后,道:“皇后,記下來,剛纔景初說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

武后含笑點頭,眼神望向李欽載時,少了幾分怨恚,多了幾分善意。

私人恩怨放在一邊,這一次,李欽載站的立場與她一致,那麼,她與李欽載便是同盟。

成熟的政治人物不會被私人恩怨影響心智,盟友也好,敵人也好,因利而分,因利而合,是敵是友,立場不可能永不改變。

比如這一刻,武后便突然覺得,在科舉這件事上,她與李欽載又形成了暫時的同盟。

第744章 前朝秘辛第三百四十七章 堅不可摧第二百三十章 世家儀態第二百四十七章 狼牙棒怕不怕?第一百二十六章 曬太陽不宜聽冤情第四百三十章 新紮師妹第五章 反覆橫跳第三百零七章 鴻門夜宴(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敵人也是朋友第866章 塵埃落定第581章 驚險突圍第756章 師兄師弟第二百六十一章 國子監學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訓孫子一樣第一百一十二章 威嚴漸重的小先生第543章 火併第三百六十五章 政見不合第一百七十六章 行軍長史第二百七十五章 紈絝恩怨第558章 調動邊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他只是單純的鄙視你而已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教導主任?第850章 不共戴天第805章 好漢姓唐,虐到憂傷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溝裡的血人第703章 被偷了塔的滕王第674章 攻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孽緣必須掐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浮出水面第772章 刻骨相思第569章 禮尚往來第864章 諫言示警第五百三十七章 宗親遊說第644章 爲情所苦,愛者無懼第五百三十九章 食物中毒第608章 旨召歸京第六十章 揚眉吐氣第848章 仇殺,入甕第三百二十六章 中年夫妻,左手摸右手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婚(下)第883章 國寶名之第640章 牌桌也是江湖第四百七十六章 人比牡丹瘦第665章 盡心盡力第四十九章 煽風點火第735章 願與先生同進退第864章 諫言示警第四百七十三章 登門賠罪第599章 勸降,死戰第九十三章 爹,你爭點氣第三百七十章 又長又白又細第724章 武后急召第五百二十六章 敵人的敵人不一定是朋友第五十八章 萬物之理第四百五十一章 又是褲腰帶惹的禍第646章 長安傳聞第三百五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五十三章 兩塊滾刀肉第738章 勢不可擋第722章 深宮得訊第805章 好漢姓唐,虐到憂傷第四百八十七章 修橋補路金腰帶第659章 掌教登門第655章 胡商伊鐸第一百四十四章 善後餘波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步登天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獄面君第796章 禮成歸去第793章 獨一無二第631章 妾室進門第760章 義薄雲天第549章 王師待發第十一章 事有因果第九十七章 莊外有客第二百二十一章 賞罰之爭第一百九十四章 犟驢脾氣第二百零二章 該懲該賞?第四百五十章 堂兄的黑歷史第七十二章 絕對不可能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二十四章 來歷不明第571章 桃色糾紛第八十四章 無意間的功勞第791章 風靡長安第四百零一章 求告第二百四十五章 查不出就給我陪葬第八十五章 宮闈驟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步天塹第一百四十五章 度盡劫波第一百七十七章 臨行託付第674章 攻心第882章 弘壁第602章 開疆拓土第684章 新吃法第544章 後發制人第593章 相思不似相逢好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步登天第852章 掌櫃與僱工第一百一十一章 詐騙勒索第612章 君臣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