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定海神針

英國公李勣的到來,令金殿君臣震驚不已。

李勣快七十歲了,而且深諳官場爲臣之道,自從在李治廢王立武事件中說了關鍵一句話後,李勣便選擇了急流勇退。

一來不想給李治造成恃功而驕的印象,後宮的水太深,李勣當初說“此爲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這句話,從臣子的本分來說,其實已經算有些僭越了,事後當然要果斷抽身。

二來當初廢王立武事件,不僅是爲了肅清後宮,更重要是敲打關隴門閥集團,罷免長孫無忌褚遂良,更是警告關隴集團不要插手皇權。

李勣在這件事裡雖然只說了一句話,但這句話的分量很重,這句話代表了軍方的態度,給李治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他能夠放開手腳毫無顧忌地肅清後宮。

當然,李勣也因此與關隴集團有了嫌隙,當初鄭家設局李欽載賣掉白玉飛馬,便是關隴集團的報復之一,差點把整個李家拖下水。

李勣是絕對的聰明人,聰明人從來不會給自己埋隱禍,從那以後李勣便果斷退出了朝堂的權力和是非,基本處於退休狀態。

所以,平日無論任何規模的朝會,李勣通常是不會參與的,只有在每年末的天子祭天儀式上,李勣纔會出現一回。

今日此刻,一次尋常的朔望朝會,李勣居然出現了。這不得不令滿殿君臣震驚。

李治當即便起身,快步走到殿門外,恰好見到老態龍鍾的李勣,正佝僂着腰,在宮人恭敬的陪侍下慢慢地踱來。

李治伸出雙手攙住李勣的胳膊,嘆道:“朝中無事,怎敢勞大將軍親至,您受累了。”

李勣穿着正式的紫色朝服,頭戴樑冠,腰繫紫金魚袋,聞言輕輕掙脫了李治攙扶的手,執拗地朝李治躬身行臣禮。

腰剛彎下去,李治便急忙托住了他的手肘,苦笑道:“老將軍莫折煞朕了,免禮免禮,莫把您折騰出好歹來,朕的罪過可就大了。”

李勣搖搖頭:“君是君,臣是臣,君君臣臣,禮不可廢。”

李治急忙將李勣往殿內攙去,李勣跨入太極殿,殿內十餘名武將也站了出來,恭敬地朝李勣抱拳行禮,心悅誠服之態,連站在殿中的李欽載都看得羨慕不已。

這得是有多高的威望,才能得此高規模的禮遇啊。

從殿門往裡走,短短不到百步,李勣所過之處,無論文臣武將,皆畢恭畢敬地朝他行禮。

李勣卻像個鄰家慈祥的老頭兒,臉上毫無倨傲之色,一臉微笑地朝羣臣頷首致意。

然而目光瞥過孤獨地站在大殿中央的李欽載,李勣卻彷彿沒看到他似的,面無表情地從他身邊走過。

李欽載摸着鼻子苦笑。

這一幕自然也看在君臣眼中,頓時許多人露出意味深長之色。

李治眼中也閃過幾分莫測的光芒,從李勣走進大殿這一刻開始,他便隱隱明白了什麼。

攙扶着李勣走到殿首,李治吩咐宮人給李勣賜座,就坐在李治的下首不遠處,羣臣羨慕之餘,倒也無話可說。

以李勣的資歷和功績,還有他在大唐軍方的分量,值得被天子隆重禮遇,旁人也只能羨慕了。

李勣到來之前,殿內李治和李欽載原本已劍拔弩張,李勣再晚來片刻,說不定李欽載就會被李治下令亂棍趕出太極宮了。

然而此刻李勣的到來,卻彷彿給沸騰的水裡淋了一盆冰水,劍拔弩張的氣氛瞬間降溫。

當着人家爺爺的面,你好意思揍他孫子?心智正常的人都幹不出這事兒。

李治心中無奈,倒也對李勣沒什麼不滿,扭頭陪着笑道:“今日只是尋常的朝會,老將軍何必親至,朕倒有些不安了。”

李勣跪坐在蒲團上,朝李治揖手,道:“老臣多年未參與朝會了,今日早起聽到太極宮鐘鼓樓的鐘聲,心中頓時感慨良多。”

“當年老臣身子尚健之時,每日風雨無阻入宮與先帝和諸多賢臣同僚議事,如今先帝遠逝,同僚凋零,唯剩老臣苟活於世,思來不覺潸然涕零。”

李勣說着,渾濁的老眼頓時淚光閃動,表情也變得傷感起來。

“故而老臣厚顏入宮,聽一聽諸位同僚議事,追憶一下當年爾,陛下莫怪老臣唐突。”李勣擡袖擦了擦眼眶,揖手道。

李治急忙道:“不唐突,不唐突,老將軍雖年邁,憂國之心未減當年,朕既感到榮幸,又覺惶恐,位居廟堂之高,朕若有絲毫行差踏錯,還請老將軍及時棒喝,朕不勝感激。”

李勣捋須笑了笑,道:“君臣議事,老臣只是坐在殿中旁聽,不會插言,陛下放心。”

說完李勣面帶微笑,然後……竟然在大殿內闔上雙目,彷彿快睡着了。

這一下搞得李治很是尷尬,剛纔朕還打算教訓你孫子呢,現在這麼一搞,是繼續還是停止?

獨自站在大殿中央的李欽載嘴角微微一扯。

老狐狸果真不愧是老狐狸,一張嘴便是追憶先帝當年,滿滿的回憶殺,說完便承諾不插言不搗亂,就坐着聽聽。

面子裡子都給了李治,自己卻坐在一旁打起了瞌睡。

然而從李勣入殿的那一剎開始,誰會以爲他真是沒事來追憶先帝的?多年不參加朝會的老國公突然來了,他來幹啥,君臣心裡沒數嗎?

李治此時也是滿嘴苦澀。

李勣今日突然到來,說是來旁聽,但一張嘴便是追憶先帝,李治基本的情商還是有的,他知道這是李勣拿話點他呢。

人家進來便提起先帝,是爲了什麼?是在告訴他,要做個像先帝一樣英明的君主,你不是活在先帝的陰影下嗎?伱不是想在文治武功方面超越先帝嗎?首先你得英明呀。

又說什麼同僚凋零,意思是江山是先帝和老臣們拼了性命打下來的,你最好且行且珍惜,不要當敗家子。

李勣的幾句開場白,被君臣解讀得很深,夠寫一篇小作文讀後感了。

見李勣已坐在一旁看似打起了瞌睡,李治無奈地笑了笑,然後目光再次望向大殿中央站着的李欽載。

嘴角努力擠出一絲和藹可親的微笑,李治的嗓子都彷彿變了調,夾裡夾氣的,那叫一個柔情似水。

“景初愛卿,有事儘管奏來,朕雖不及先帝之胸襟博大,卻也自問能夠納諫如流,再逆耳的忠言,朕都聽得進去。”

李欽載聽得後背都炸了毛。

這稱呼……

要不你特麼還是打我一頓廷杖吧。

第一百七十四章 府兵歸建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想出了一個好東西第九百九十四章 破局之策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軍法無情第九百七十九章 軍閥割據第五百二十五章 餘波不息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島佈局第549章 王師待發第772章 刻骨相思第758章 東窗事發第四十九章 煽風點火第一千零九十章 無形之敵第917章 封賞之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社死千年第624章 疑竇頓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縣尉就是王法第二百三十四章 辦學宗旨第二百一十六章 惡奴欺主第一千零二十章 爸爸愛你第669章 提前被發現的新大陸第九百三十六章 又一個新玩意兒第661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一十四章 談判第一百一十五章 弟子誠心求學第701章 劉仁軌貶官第804章 死皮賴臉第881章 知書達禮第四百四十二章 國家棟梁很忙第四百六十五章 以陰謀制陰謀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十萬火急第一千零四十章 初戰告捷第690章 學子歸來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情急拼命第874章 賓客盈門第四百六十一章 避開敵人的戰場第546章 奄奄彌留第五百一十四章 談判第二百一十八章 彼之仇寇,我之英雄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子也不能跟錢過不去吧第847章 夜色下的鬼魅第二十三章 夸父追日第五百二十七章 一舞傾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腳再拖點地第806章 應諾,要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羣臣朝議第856章 朝會第734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三十章 冤案難雪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意外變故第二百零五章 援兵登陸第二百一十三章 雄奇偉岸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是天涯跪舔人第568章 打鬥廝殺第九百七十章 策馬奔騰第890章 先生亦未寢第三百五十二章 爲民立命第九十六章 誰都不準走第一百三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一十一章 詐騙勒索第六十六章 故人往事第545章 這不是巧了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星薈萃第九百六十六章 父子同心第898章 推搪庇護第二百一十六章 惡奴欺主第632章 姐弟來歷第九百二十七章 四方朝賀第三百三十四章 口嫌體直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孫媳參見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若動,敵必動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吃相優雅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是一聲巨響第十章 祖孫夜聊第四百一十五章 金鄉登門國公府第794章 除爵去號第620章 難免多情第三十四章 景初兄,自信點第五百三十四章 明正典刑第751章 夫妻夜話第九百五十六章 滿城吃瓜第604章 一夜魚龍舞第694章 裡外不是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第三百零二章 先兵後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苦難總會過去第四百六十六章 含蓄的談判第637章 賓客高朋第一千零六十章 城中火起第二章 大禍臨頭第二百七十九章 相思是病,得吃藥第705章 無丁可徵第九百七十九章 軍閥割據第三百九十四章 大理寺提審第二百零八章 戰後歸國第794章 除爵去號第二十五章 志向與親事第十六章 將門犬子第一千零二十章 爸爸愛你第六十章 揚眉吐氣第三百五十九章 秀夫秀一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