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友弟恭,時和歲豐。
君子飲酒,其樂無窮。
不是君子,飲酒也其樂無窮。
李欽載今日破例飲了不少酒。
這個年代的酒其實算不上美味,哪怕是貴族家慣飲的三勒漿葡萄釀,口味跟千年後也沒法比,所以李欽載不怎麼喜歡飲酒。
只是今日與堂兄飲酒,兄弟親密無間,不知不覺李欽載便飲了許多,最後已有七八分醉意。
李敬業總算知道了這一年多來,自己這位堂弟究竟幹了多少大事。
越聽越吃驚,想破頭都想不通,堂弟怎就如此厲害,以前那個肆無忌憚惹是生非的堂弟,如今搖身一變竟成了國朝棟樑,英國公一門因他而家運綿長。
作爲未來必然繼承英國公爵位的長房長孫,李敬業的心情其實有點複雜。
如果不是因爲他是長房長孫,最適合繼承英國公爵位的人應該是李欽載吧?
有那麼一剎那,李敬業心裡閃過一絲嫉妒,然而轉瞬便釋然。
醉眼望向李欽載,他仍是自己的堂弟,那個小時候又哭又鬧,長大後讓全家人不省心的小混賬。
夜深人靜,明堂孤燈。
搖曳的燈影下,兄弟倆勾着肩搖搖晃晃。
酒宴直至天明。
…………
長安城。
參劾李欽載的奏疏仍不見減少,每天仍如雪片般送進尚書省。
太原王氏的底蘊果真不凡,李欽載燒祖宅的舉動真旳就像捅了馬蜂窩,事情過了好幾日,不但沒有降溫,反而愈演愈烈。
朝堂內但凡與王氏有關的朝臣們都在義憤填膺地參劾李欽載。
更有意思的是,太原王氏祖宅被燒,其餘幾個世家門閥也不安分了,趁着羣情激憤,五姓七宗裡面除了青州崔氏,另外幾個世家紛紛指使門生參劾李欽載。
李欽載燒的不僅僅是太原王氏,他這個舉動已觸到了大唐所有世家的逆鱗。
千年門閥祖宅說燒就燒,若不嚴懲,以後是不是任何人都能來世家祖宅放一把火?
這是世家門閥絕對不能容許的,哪怕他是英國公的孫子,再強大的背景這次也必須弄下馬來。
當初李欽載賣掉先帝御賜的白玉飛馬,那麼混賬的事,後果也不及今日這般嚴重。
李欽載已有爵位官職在身,燒人祖宅已不是少年無知輕狂,對朝臣來說,李欽載已是成年人,該爲自己的所作所爲負責,承擔闖禍的後果。
這個後果,不僅是被罰俸祿那麼輕描淡寫,已有許多奏疏要求天子嚴懲,削爵罷官都不解恨,必須流徙千里甚至拿入大理寺嚴審問罪。
接連幾日,參劾奏疏越來越多,天子卻置若罔聞,就算有人在朝會上當面參劾,李治也是打幾個哈哈,然後右相許敬宗出來轉移話題。
一君一臣配合默契,這樁事便拖了下來,幾天下來都沒見結果。參劾的奏疏更是被許敬宗束之高閣,不聞不問。
朝堂上沸反盈天,民間也不消停。
國子監的學子不知被何人鼓動,竟集體來到英國公府門前靜坐,並朝國公府的門縫裡塞進了一封聯名書,請求老公爺清理門戶,勿枉勿縱,莫污了老公爺一生功勳一生清白。
英國公府大門緊閉,門口的部曲也被撤了回來,李勣打定了主意,任由這些不懂事的學子們胡鬧。
事態漸漸不可收拾的時候,太極宮終於傳出了消息。
首先是一張出自宮闈的告示,大明大亮貼在朱雀大街外的刑部官衙門口,供來往行人查閱。
告示上有太原王氏的長安管事王從安畫押的供狀,還有王氏暗中謀刺英國公之孫李欽載的所有細節,包括指使遣唐使,以及動用家族死士等等。
這張告示貼出來後,朝野震驚,民間市井驚詫。
事情有因必然有果,直到這時,人們才發現原來英國公之孫大老遠帶人燒王氏的祖宅是有原因的。
將心比心,易地而處,你被人暗中謀刺後,會不會報復回去?僅僅燒了個祖宅已經很客氣了好不好。
長安城的輿論瞬間反轉,肇事者變成了受害者,參劾李欽載的奏疏一夜之間減少了大半。
剩下那些仍在參劾的,大多都是與太原王氏有關聯的官員門生。
告示張貼兩天後,李治和武后終於動手了。
太極宮突然傳出一道旨意,嚴厲訓斥三省六部,參劾李欽載最歡實的御史臺更是被李治罵得狗血淋頭。
訓斥過後,李治責令三省六部官員自省反躬,自糾自察。
右相許敬宗心領神會,在朝會上帶頭向李治請罪,與許敬宗向來不對付的李義府這時也不知被誰授意,竟難得地與許敬宗站在一條戰線上,一同向李治請罪。
然後,朝堂突然變了風向。
自糾自察數日,三省六部莫名被爆出一些官員違法的證據。
這些證據真如神兵天降,來得莫名其妙,有的是同僚舉報背刺,有的是百騎司查出來的,還有的則是不知被封存多久的證據,猴年馬月的事被突然翻了出來。
前幾日還蹦達得歡快的朝臣們,此時全都懵了。
明明說的是英國公之孫燒太原王氏祖宅的事,爲何才過了兩日,竟引火燒身了?
有些聰明的朝臣咂摸咂摸嘴,頓時品出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從李欽載被刺,到李欽載燒王氏祖宅,最後三省六部許多官員被牽扯其中……這特麼咋越看越像個圈套呢?
多年前天子廢王立武的回憶再次浮現腦海,這麼一想,思路頓時清晰了。
尼瑪,這是要對世家動手的節奏。
李欽載被刺也好,燒人祖宅也好,根本就是個鋪墊。
天子和皇后真正要做的,是利用此事敲打世家,敲打的不僅是太原王氏,而是所有世家門閥。
是的,只是敲打,以李治和武后如今的能力,他們做不到將世家徹底剷除,但天家已表現出明顯的打壓世家的態度。
這次的風波,就是爲了讓各大門閥看到天家的態度。
隨着許多不法的證據浮出水面,與太原王氏有關聯的官員紛紛落馬。
這次重點打擊的是太原王氏,但其餘幾大門閥也被牽扯進來了,或多或少被貶謫了幾個,至於太原王氏,僅僅被拿入大理寺的官員就有二十多個,其中有幾個罪行嚴重,可能會被抄家問斬。
龍朔二年五月廿二。
數十名官員被拿入大獄後,太極宮再次傳了一道旨意。
祁縣王氏橫行不法,謀刺功臣,着令祁縣王氏一脈改姓。
祁縣王氏從此改姓“蟒”,族人從此不得以王姓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