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爲了讓中國人民迅速過上的幸福生活,在中國大力推行公有制,普天之下,皆歸公有,率土之濱,莫非國企,結果卻發生了三年災害。中國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停滯。1976年之後,鄧小平所推行的改革開放戰略的核心就是大力發展民營企業和市場經濟。30多年過去了,民營企業已撐起中國經濟的大半江山,貢獻了70%的就業、50%的稅收和50%以上的公益捐款。如今,中國人均GDP已步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民營企業由野蠻生長到理想豐滿的內因,即自我完善的歷程固然重要,但它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外部政策與體制環境也十分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例如保護私人財產權利的制度,倘若一個人拼命幹活、創業、創新,把企業做大做強,到頭來工作成果(具體表現爲個人財產或金錢)卻與自己毫無關係,或關係含混不清,要麼只有幾十年使用和支配權,要麼今天說是你的、明天有可能又被剝奪,那他立即會作出一個理性的決定:放下手頭的活不幹了,拔腿開溜。又比如充分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制度,如果沒有充分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制度,不讓市場在生產要素的配置方面起決定作用;如果一個微觀經濟活動不是由企業和消費者決策,而是任由政府行政權力無限延伸,用閒不住的手代替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既髮結婚證,又管姿勢,但就是不管有無和生不生孩子,那企業就只能野合(違規)或自宮(退出市場)。市場效率一方面取決於交易速度的快慢和交易成本的高低,另一方面也取決於市場對企業家創新能力的定價(即超額利潤的高低)。什麼叫好政府?什麼是有利於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好政策、好體制?關鍵要看它是否能提高交易速度,降低交易費用,以及提高對企業家創新能力的市場溢價。要做到這些,最好的辦法就是小政府、大服務,小管制、大市場。比如企業創造出利潤完成初次分配後,再通過繳稅或消費者購買以及公民個人公益捐款等方式完成財富的二次、三次甚至四次分配。分配過程必須有一整套兼顧公平與效率的良好制度,以及切實有效的自我調節機制。最後,還必須建立確保上述幾項市場經濟制度能夠有效運行的基本制度和法律體系、政治體系(民主與法制)及社會體系。總之,這些都是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空氣和水分。失去這些,民營企業就是無水之魚、無本之木,岌岌乎,危乎哉。
自清末以降,無論哪種民營企業(官助商辦、洋人買辦、海歸創業或草根生長),絕大多數都沒能活過20年。這其中最關鍵的原因,不是死於商業競爭或市場週期性波動,而是死於制度摩擦,即被一次次社會制度變革與震盪絞殺殆盡。而同一時期被我們在市場競爭中打敗,甚至被逐出市場的外國公司(如英資聯合利華等),100年後卻挾其新技術、新產品,堂而皇之地捲土重來。洋人的民營企業之所以長命,關鍵在於它們賴以存在的市場經濟的基本制度,如私人產權、自由競爭、合理分配及民主法制是一直存在並且不斷完善的。而在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雖逐步確立,但仍不完善,有時甚至還拉抽屜,往回退。在這過程中,民營企業的主要死因仍然是體制博弈而非市場競爭,這就是中國民營企業的歷史悲劇和宿命。
如果說5年前我敘述民營企業的"野蠻生長"時,主要是檢視民營企業在自改革開放以來的劇烈制度變遷中,所承受的從原罪到死亡的一系列痛苦經歷,和從痛苦中掙扎出來的逃生之路,那這本《理想豐滿》的重點,則是觀察民營企業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外部體制和社會生態。換句話說,理想豐滿是有前提的,即必須要有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和民主法制的政治體制,以及維護公平正義的社會體制。
我幼時塵飯塗羹,和小哥們兒叫板時就嚷嚷:"你能行,就你尿得高?!"及至成年,始知要想尿得遠,就必須要站得高,所謂從大處着眼,從遠處着力。民營企業經歷改革開放30年之後,要想跳出歷史的週期律,就只有更加主動地推進經濟、政治與社會體制改革,這就是"大處",也是民營企業要想尿得遠的"高處"。民營企業與市場經濟改革的進步程度休慼相關。對此,我們從未喪失信心,即使面對挫折也是"一直都想走,從來都是留",因爲我們深信"我喜歡你(祖國與市場經濟)是因爲你愛我"!
這本書的寫作,仍然採取口語體,恰逢萬通創立20年,公司內部先後組織過近20次講座,聽衆都是從網上報名來的員工,歷時5個月,總計有近400人次聽講,這是我和公司員工最廣泛的面對面交流。本書書稿是在演講記錄的基礎上改寫而成的。萬通公司品牌公關部張志喜、劉剛在組織方面用力甚勤,喻瀟瀟把所有錄音轉成文字記錄稿,殊爲不易,十分感謝。爲了和《野蠻生長》風格保持一致,這次仍然請著名動漫畫家聶峻創作了近40幅插圖。全書的初稿寫作、結構梳理及風格確定由我完成。我要特別感謝妻子王淑琪,她對全稿完成和最終釐定文字不遺餘力,貢獻良多。另外,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傳媒的黃雋青、王勇、一草諸君和我一起討論重要章節,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在此深表謝意。
書是生命的行狀,所以中國傳統士大夫的四大理想"起它一個號、坐它一乘轎、刻它一部稿、討它一個小"中就有"著書立言"一說。我未能免俗,而且還幻想站得高、尿得遠,終於授人以柄,幸好大家都知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是爲序。
馮侖
2011年11月2日於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