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展鵬驚了一下就反應過來:“別瞎說,這故家屯...民風淳樸,夜不閉戶,沒有賊。”
就是有賊,也不會來他家,他家絕對是故家屯裡墊底的人家,最窮的存在,剛剛擺脫了耗子進門哭着走的狀態。
說完,王展鵬也看到了被砸開的櫃子,狠狠皺了一下眉。
家賊難防啊。
王興國動動鼻子,就聞到了屋裡噴香的炒鴨蛋味。他一下子撲到櫃子邊,裡面的鴨蛋果然還在,只不過最上面那一筐,明顯少了幾個。
王展鵬是非常疼這倆孩子的,再說當初養鴨子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改善生活,而不是賺錢。所以他們家的鴨蛋留下了很多自己吃,並沒有都賣掉。
“爸,你看!”王興國不高興地朝東屋撅噘嘴:“竟然有人偷吃我們的鴨蛋!”
王展鵬看了看他,再看看東屋關閉的房門,想着屋裡那個半死不活的孩子,到底沒有說什麼。
王興中聰明,看看父親的臉色,就知道這件事不會如願了。
“算了,白阿姨剛生了小弟弟,小弟弟吃點也是應該的。”王興中說道。
“他還那麼小,會吃什麼!還不都是讓別人吃了!”王興國年紀小,不懂得大人吃和小孩子吃的道理。
王興中勸了半天,他纔不情不願地關上櫃門,看着壞掉的門鼻又犯愁了。這櫃子以後不能鎖了?
王興中看看東屋,估計鎖也鎖不住了,白阿姨可以砸開一次,就可以砸開兩次,他有一種預感,他和弟弟以後的日子不好過了。
他這後媽果然不是好相與的。
白小丹在屋裡,豎着耳朵聽外面的動靜,聽見他們三言兩語就把這事揭過去了,果然沒有找她發作,心裡鬆了口氣。
下次試探,尺度可以再大一點。
......
第二天一大早,一輛卡車停在了蔡家院子門口,蔡老太太叫人卸了一些東西下來,把她空了的倉房填滿,剩下的,叫樑青山拉到大隊裡,賣給村民們。
並且告訴樑青山,從這天開始,封華之前聯繫好的年貨車陸續就會到了,村民們想買年貨的也不用出去了,這裡應有盡有。
村民們自然是歡天喜地,特別是看見有大半卡車的羊肉。
“給我來半隻!”一個人喊道。
“我家人多,我要1只!”
“我家人更多,我要2只!”
“我要走親戚...”
一隻羊能出30-40斤肉,封華空間裡的羊肥,能出50-60斤,她賣得也貴,5塊錢一斤!是普通豬肉的六七倍。
但是經過昨天的香味一薰,衆人買起來眼睛都不帶眨的。一隻羊只不過200多300塊錢,算啥!
他們夏天養鴨子一家少得賺1000多,多的賺好幾千,花二三百根本不心疼。
而且故家屯的人受過60年瘋狂物價的洗禮,一點都不覺得貴,那時候一隻羊能賣兩三千!那才叫貴。
一車的東西一會兒就被搶光,甚至有很多人沒搶到自己想要的數量,直追問樑青山下次年貨什麼時候到。
“都有都有,這次年貨準備足足的,一次一卡車。”樑青山道。
“封華真是這個。”許多人豎起了大拇指,稱讚封華。
封華回來之前,他們已經開始進城搜刮年貨了,但是買回來的東西有限,因爲他們沒有票。
但是封華一回來,成卡車的年貨就跟着來了,而且都是市面上有票也買不到的緊俏物資。
這羊肉,在外面跪求也求不到啊。
接連幾天,幾卡車的各類物資都出現在大隊的院子裡,裡面甚至出現了奢侈品:各類果汁和白酒。
爲了回籠村民們手裡的資金,防止他們出去嘚瑟,封華也是想方設法了。
果汁是新成立的果汁廠生產的,她花錢內部**的.....白酒是她在空間裡自己用土方法釀的,這是第一次大批量面世。
那味道,就是不喝酒的人都想喝幾口,愛喝酒的人更是高興瘋了。
回籠資金的效果自然也是剛剛的,有些酒鬼差點傾家蕩產地買酒喝。
不是酒鬼的也好不到哪去。村民們最後一算賬,許多人恨不得剁手,因爲一年下來,剩到手裡能花的錢竟然只有百十塊!
要不是還有點理智在,留下了春天買鴨子的錢,他們得都花出去。
不過看看各類食品物品,他們又滿足了。辛辛苦苦忙一年,不就是爲了過個富足的年嗎?
錢嘛,花不出去跟沒有一樣!
......
第12天,下湯的正日子,蔡老太太又操辦了一場席面,招待封華的親朋好友。
封華抱着圓圓出來客廳露了個臉,跟大家坐了一會兒,就被衆人攆回去了。
月子還沒出呢,不能下地。
其實封華自我感覺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惡露甚至都停止三天了。在惡露停止之後,她甚至去空間裡好好泡了個澡,瞬間覺得人都輕鬆了許多。
客廳的桌子上地上都擺着很多大家送來的禮品,這是正日子,沒有空手來的道理,哪怕前面幾天送過了,這次還得送一遍。
而且掃蕩了幾卡車的年貨,他們現在手裡也有好東西了,也捨得拿出來一些了。
張老太太跟着封華進了屋,送給封華一個匣子,裡面裝着他們傳家的老物件,一個羊脂玉鐲。
“姥姥,她一個小孩子哪戴得着這玩意,您還是拿回去自己戴吧。”封華說道。這羊脂玉成色極品,將來得值個幾百萬上千萬的。
“圓圓怎麼戴不着?我一個老太太纔是戴不着呢。”張老太太說道:“我每天洗洗涮涮的,磕了碰了多不好。”
張御城和老伴自己過習慣了,所以現在即便是兒子都在身邊,他也是在他們旁邊單獨蓋了個房子居住,沒有跟他們生活在一起,每天做飯刷碗,也是張老太太自己做。
不過她身體好,又都不是重活,她也不覺得累,反而樂在其中。她覺得現在吃得比她曾經在城裡吃得還豐富。
“鐲子需要養的,等圓圓長大了再戴,就晚了。”封華還是執意不收。
“她不戴你戴,給你倆誰都是給。”張老太太道:“你也不要多想,拿這鐲子出來,你兩個舅媽和表姐們都是知道的,她們都沒意見。”
確實沒一個人有意見。一個鐲子跟封華給她們的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聽到姥姥這麼說,封華只好收下了。
這時,門被推開,劉小麗進來了,從兜裡掏出一個布口袋,打開,拿出了裡面的金項圈,遞給封華。
張老太太看着這個金項圈,再看看劉小麗,目光有些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