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天全家人起的很早,聽老人說誰家起的早,誰家過的日子好,不愁吃喝。雖然是代表了美好的祝願,仔細想來也是有道理的。俗語說的好,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點起牀什麼事情有條不紊的處理,有充分的時間去考慮。晚起牀則慌慌張張,忙中多錯事。
天明之前下上了水餃,北方人的最愛,水餃起源於東漢醫聖張仲景所創。起始是藥用以麪皮包裹祛寒食材,抵禦寒冷和防止耳朵生凍瘡。後漢三國時期餃子成爲了一種食品,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爲“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爲“角子”,元代、明代稱爲“扁食”;清朝則稱爲“餃子”。
餃子熟了先裝了一碗放在供桌上,孝敬列祖列祖,而後在裝一碗祭天地,在院子裡放上一張炕八仙,放上餃子在前面化紙錢,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給一家人送上最美好的祝願。人不求榮華富貴,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過的平安,一家人其樂融融,這是最基礎的幸福,最樸實無華的願望。
儀式結束之後一家人團座,隨着噼啪的鞭炮聲中,開始享用新年的第一頓飯,沒有大魚大肉,沒有山珍御饌,最多的是一家人洋溢着開心的笑,這也就足夠了。吃過飯等待着天明,還要去拜年。
路明哲沒有親兄弟,有堂兄弟幾人都是哥哥。天剛放亮打開大門,路明哲去了兩位大爺家去拜年,兩年沒見面圍系的紐帶就是同宗,大體的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問詢一下哥哥的情況,大爺大媽的身體。
堂兄弟幾個聚集全了,要去同家族去拜年,路上每個人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村子不大隻有五十幾戶,二百多口人。走下一圈來用了兩個多小時,回到家同族的兄弟在和爸爸說話,雖然是同輩,哥哥的年齡和爸爸年齡差不多。原來的說法是輩分越大,老輩越窮結婚時間晚,久而久之孩子的年齡差距太大,最後能拉來歷代人的距離。
“明哲,我剛纔看了寫的小說,題材是可以,但是情節過於的精簡!”哥哥說的是事實,路明哲很是贊同,“是的哥,寫這些也是練手,文憑有限,每個段落銜接也有問題!”“不要心急,故事的穿插,語言的能力都要加強,有這個愛好就要努力去做好!”哥哥給的意見很真切,年齡上的代溝,路明哲沒辦法去進一步的交流,去把心裡的想法合盤托出。
初二起早爸爸叫起路明哲,去送列祖列祖到墳地,在家裡引香拿着三掛鞭炮到在祖墳。爺爺輩兄弟三個葬在一起,每個墳頭前化了紙錢,放鞭炮也是對親人的哀思和心靈的寄託,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緬懷祖輩。
今天也是去姥姥家的日子,奶奶七十多了,身體很好,自從爺爺走後,奶奶自己住在前面的老宅子裡。路明哲對奶奶很是關心。每到初二奶奶換好新衣服,等着三位姑姑的到來。
路明哲心裡掛念的是二姑,從小路明哲在二姑家住的時間最長,姑姑拿自己當成兒子看待。感情上有些時候超過了媽媽,這次是表弟騎摩托車帶姑姑過來的。正月的天氣有點冷,摩托車飛馳風很大,所以穿的衣服也多,裡三層外三層,走起路來很笨重。路明哲趕緊的走上去,“二姑,快到屋裡暖和一會兒!”說着拉起二姑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