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暗涌(二)

徐氏的病很快就好了。

正月二十這一日,徐氏進宮覲見謝皇后。

福臨宮是建文帝年少時住過的寢宮,盛鴻住進福臨宮之前,這座宮殿曾被精心修繕過。如今成了帝后寢宮。

俞太后一直住在椒房殿裡,椒房殿亦是後宮最大的寢宮。福臨宮小了不止一籌。因帝后皆居於此,也日漸有了凌駕衆寢宮的氣勢。

謝皇后在內室裡見了徐氏。

所謂親近,不是看口中怎麼說,於細節處才能窺出一斑。

徐氏被領進內室後,一路忐忑不安的心很快落回原位。看來,謝明曦還是願意提攜孃家的。不然,她今日如何能進皇后內室?

“祖母前些日子病了,我心中頗爲掛念。”謝明曦含笑說道:“好在祖母身體痊癒,今日已能進宮,我心中頗爲安慰。”

徐氏臉皮也算老辣,低聲笑道:“這裡沒外人,娘娘就別臊我了。我委實是被嚇得不敢進宮了,唯恐給娘娘惹亂子。今日也是阿鈞讓我來的。”

“阿鈞這幾日輾轉難眠,着急上火。人都熬瘦了一圈。他讓我進宮來問一問娘娘,皇上爲何不肯給謝家封爵?是不是皇上對謝家有何不滿?”

徐氏說話坦白直接。

謝明曦也不繞彎子了,淡淡說道:“皇上對謝家並無不滿。只是,皇上想取締封爵的慣例。”

徐氏一驚,脫口而出道:“娘娘說的可是真的?”

“俞家的爵位,是三十年前先帝所封。皇上身爲人子,又顧慮着母后,不便削了俞家爵位。”

謝明曦不疾不徐地說了下去:“不過,俞家的榮光,也到此爲止了。”

“俞大人年過七旬,時常告病。待俞大人閉眼,承恩公的爵位就會被收回。俞家會重新成爲普通的官宦之家。至於日後如何,便如皇上所言,得看俞家子孫成不成器了。”

“梅家和謝家,於國朝並無大功。只憑着梅太妃和我這個皇后,便享幾十年榮華富貴,於朝中兢兢業業的朝臣而言,又是何等不公。”

“祖母今日來,我便給祖母一個準話。”

“封爵之事,不必再想了。”

“謝家的富貴,只能靠謝家兒郎努力而來。”

這一番話,對徐氏的衝擊着實不小。徐氏瞠目結舌,嗓子似被什麼堵住一般,久久說不出話來。

這一刻,謝明曦熟悉親切的面容,忽然變得遙遠陌生。

謝明曦脣畔依舊淺笑盈盈:“祖母也不必驚惶。皇上任人唯才,只能有本事肯努力,便有出頭之日。父親從四品的鴻臚寺卿,做到了如今的禮部尚書。或許,日後還有機會能更進一步。”

“元舟堂弟在蜀地,元蔚課業出衆,日後考科舉入仕不是難事。五弟頭腦也頗爲聰慧,細心教導,不難成才。”

“祖母坐等享福便可,無需憂慮。”

徐氏總算反應過來,擠出一個笑容:“娘娘說的是。”

……

徐氏在福臨宮裡待了半日,有幸和謝皇后一同用了午膳,然後纔回府。

徐氏回府之後,將謝明曦這番話原原本本地告訴謝鈞。

謝鈞心裡自然無比失望。可再失望,也無可奈何。謝家不是什麼名門大族,也沒什麼得力的同族。謝鈞能做到一部尚書,有大半都是女婿提攜之功。

盛鴻不肯爲妻族封爵,他只能做個空頭國丈。

好在謝明曦暗示了“日後還有機會更進一步”。若日後能入閣,倒也極好……偌大的胡蘿蔔吊在鼻子前,謝鈞心裡的怨氣退了大半。

至於梅家,連進宮探詢的底氣都沒有。

梅太妃只是太妃,天子的嫡母是俞太后,俞家纔是天子正經的外家!

再者,梅家人謹小慎微慣了,官職提了一級便已十分慶幸。爵位什麼的,沒有就沒有吧!日子總比過去好過多了。

俞太后坐鎮椒房殿,宮中大小消息,皆瞞不過她的耳目。

聽聞此事後,俞太后哂然冷笑。

在俞太后看來,盛鴻這一出是爲了對付俞家。

什麼永不封爵,都是屁話!

誰人沒有私心?身爲天子,惠及母族妻族纔是理所應當!盛鴻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聖人模樣來,無非是想借機彈壓俞家,進而壓制她這個太后罷了!

“太后娘娘,此事該怎麼辦?”俞太后的親孃早已病逝,今日進宮的,是俞太后的孃家弟媳周氏。

周氏年歲也不小了,今年四十多歲,保養再得當,額頭眼角也有了皺紋。

此時,周氏憂心忡忡,皺紋幾乎能夾住蒼蠅:“皇上連梅家謝家也不肯封賞,更未將我們俞家放在眼底了。”

俞太后面色沉沉。

周氏又低聲嘆了口氣:“公公自年後就病倒在榻,太后娘娘賞了太醫至府中。太醫頗爲盡心盡力,只是,公公到底年歲大了,怕是……”

所有的隱憂,都含在了意猶未盡的話語中。

俞大人活了七十歲,已是少見的高壽。現在一病不起,能熬多久委實不好說。看天子行事,俞大人一走,這承恩公的爵位怕是就要收回了。

俞太后略略皺眉,旋即放緩聲音:“放心吧!哀家不會袖手不理。”

周氏鬆口氣,忙笑道:“是是是,有太后娘娘在,皇上豈能薄待俞家。”

俞太后心中輕哼一聲,轉而問道:“四叔近來可還安分?”

俞太后口中的四叔叫俞光正,是俞大人的同族堂弟,也是死去俞淑妃的親爹。俞淑妃之死,在俞家也掀起了一陣風浪。好在被及時地壓了下去。

俞光正也“大病”了一場,極少在人前露面。

周氏委婉地應道:“還是老樣子。”

貪慾,是人的本性。

當年俞太后流露出要同族堂妹進宮之意,俞光正立刻動了心思,主動將女兒送進了宮。待到俞淑妃生下皇子,俞光正便做起了嫡親外孫爲帝的美夢。

這個美夢到底是實現了!

可惜,美夢太過短暫,也太過殘忍。沒到三年,建安帝被兄弟聯手殺了,往日勢力最弱的蜀王,一躍坐上了龍椅。

俞光正死了女兒,又死了嫡親的外孫,美夢盡數破碎,也只能繼續“養病”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交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測(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侍妾(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重擊(一)第七百五十七章 驚變(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算計(三)第九百六十三章 傳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藩王(二)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溫水第一百四十五章 緣由第八十三章 梅妃(二)番外之翁婿第八百四十章 謀算第三百一十七章 進宮(二)第七百零七章 刺客第五百三十九章 待嫁第六百一十四章 口角(二)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手(一)第七百四十八章 名氣第一百六十三章 家宅(二)第二百二十章 團聚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手(一)第七百五十三章 醉酒第九百二十八章 共死第二百七十四章 重罰(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後續(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光(二)第九百六十二章 宏願(二)第九百九十三章 青梅(一)番外之子衿(四)第七百五十章 分離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婦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心機第六百一十八章 病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春風(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封王(二)第三十五章 赴考(二)第三百零五章 跟蹤第二百七十八章 師徒(一)第二百二十章 團聚第八百六十章 兄嫂(二)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教導(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佳偶(二)第七十二章 院規第一百一十一章 射御(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懲治第五百七十九章 圓房(三)第一百零六章 疑心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不甘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大敗(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回報第六百零四章 親疏第一千章 志同(二)第七百零三章 野心(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禮物第三章 哀求第五百九十章 嚴懲第九百零四章 歡聚(二)第五十章 替考(一)第七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七百八十七章 改天(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姻緣(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嫡庶(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封王(二)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立功(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投誠(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餘波(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承諾第七百九十六章 夫妻(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黑鍋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添堵(一)第七百五十七章 驚變(二)第七十六章 同食(一)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慶功第七百二十一章 不願第九百五十五章 一步(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後宮(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笑談(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染墨第九百八十五章 道歉第三百一十九章 溫暖第七百三十五章 風波(一)第八百零三章 忠僕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訓斥第一百零六章 疑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新寵(一)第六百八十章 好友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生(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餘波(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姻緣(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落花第六百八十章 好友第八百一十六章 中宮(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投誠(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沾光(一)第六十五章 對陣(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集訓第三百六十一章 照料第六百一十五章 姐妹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安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