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過招(一)

俞太后在等端太妃送上門來。

謝明曦也在等着看熱鬧。

盛鴻爲天子之勢已不可擋。這等時候,端太妃便是仗着膽子跳出來,也沒有逆轉的可能,徒給人增添笑料罷了。

沒想到,等來等去,並未等到端太妃出醜。

直至建安帝安葬進皇陵,盛鴻率領羣臣歸來,端太妃一直安然未動。

謝明曦在盛鴻面前誇讚了安王一回:“這個安王,年齡不大,也不算特別聰明,心思倒是通透得很。”

唯一能勸住端太妃的,也只有安王了。

盛鴻目中也露出一絲笑意:“他正年少,遇事卻想得明白,不肯做人手中的棋子,這樣也很好。”

頓了頓又道:“這些時日,我一直忙碌,現在總算得了空閒,正好去看看他。”

改立天子,絕不是小事。兄終弟及,也總得有個過場。等着朝中重臣聯名上奏摺,等着俞太后主動來找他,他少說也得推讓個三四回纔像話。

這麼一算,他接下來倒是難得有一段清閒時光,不沾朝政不碰宮中諸事,以顯示自己無慾無求的“清白”。

謝明曦微微一笑:“我和你一起去看安王。”

夫妻兩人,聯袂去看安王。

安王死裡逃生,撿回了性命,身體也被這一場大病掏空了大半,需要慢慢靜養。

見了盛鴻和謝明曦,安王頗爲高興,命內侍自己扶着下榻行禮。盛鴻立刻出言阻止:“你身體還沒好,安心在牀榻上躺着養病便是。和自己兄長,何須這般客套多禮。”

謝明曦也含笑道:“是啊,你好生歇着便是。”

看着蜀王夫婦這般溫和親切,安王心中十分受用,笑着應道:“多謝七哥七嫂體恤,那我就厚顏一回,賴在牀榻上不起身了。”

一旁的端太妃,也暗暗放了心。

看來,安王所做的,纔是正確的決定。

俞太后再厲害,到底上了年紀,不知還能活幾年。眼前的蜀王夫婦,將來的大齊帝后,卻正值風華正茂之齡,萬萬開罪不得。

……

“啓稟太后娘娘,蜀王殿下和蜀王妃一起去探望安王殿下。待了盞茶功夫,送了些補品,便回了福臨宮。”

椒房殿裡,玉喬低聲稟報。

俞太后不知想到了什麼,冷笑了一聲。

玉喬心中一凜,垂下頭,不敢看俞太后略顯陰沉的臉孔。

半晌,俞太后才緩緩說道:“哀家知道了。你去一趟福臨宮,傳哀家的口諭,讓蜀王夫婦來陪哀家用膳。”

玉喬應聲而退。

當晚,蜀王夫婦來了椒房殿,陪俞太后一起用晚膳。

宮中內外連連變故,建安帝之死,幾位藩王聯手謀逆作亂,都給宮廷蒙上了厚厚的陰影。蕭語晗至今臥榻未起,趙長卿尹瀟瀟李湘如皆心思惶惶,沒俞太后的吩咐,連寢宮也出不得半步。

偌大的飯廳,只有俞太后和蜀王夫婦。

安靜地用了晚膳後,俞太后張口打破沉默:“先帝下葬之事,辛苦你了。”

盛鴻一臉正色地應道:“這都是兒臣分內之事,不敢當母后辛苦二字。”

俞太后目光沉沉,看不清喜怒,也看不出半分真實情緒:“國不可一日無主。哀家今日特意召你前來,是想和你商議另立新帝之事。”

盛鴻和謝明曦迅速對視一眼,各自不動聲色地看向俞太后。

“國朝大事,理應有母后和內閣重臣們商議再定奪。”盛鴻應對得體:“兒臣不敢枉言。”

俞太后扯了扯嘴角:“這裡又無外人。場面話不說也罷。魯王閩王寧夏王三人,合謀害死了先帝。他們三人定要被嚴懲治罪。新帝之位,怎麼也輪不到他們了。”

“如此,便只剩下你和安王。”

“你比安王年長,又已就藩兩年多,將蜀地治理得井井有條,頗見成效。又親自率兵鎮壓叛亂,立下大功一樁。這龍椅之位,理應由你來坐。”

盛鴻想也不想地推辭:“兒臣無德無能,豈敢居天子之位。還請母后另選賢明。”

俞太后瞥了盛鴻一眼,不動聲色地說道:“你覺得安王如何?”

盛鴻:“……”

身爲兒子,不便和嫡母口舌較勁。身爲男子,和女子爭鋒也落了下乘。且俞太后這一句來得突然,盛鴻一時啞然無語。

“母后有意於安王,不妨和內閣諸臣商議。”謝明曦不疾不徐地接了話茬:“殿下自無異議。”

盛鴻定定神,張口附和:“明曦說的,正是我所想。”

“天子之位,有能者居之。不必拘泥於年長年幼。安王雖然年少,不諳政事,不過,有母后細心教導,定然能擔當重任。”

“母后既有此意,不如早日召閣老們進宮商榷此事。待京城事了,我和明曦也能早日回蜀地。”

俞太后被這一番話擠兌得氣血翻涌。

盛鴻這席話,無疑是明晃晃地嘲諷她想攝政染指朝堂。

改立天子,是國朝大事。俞太后雖是一朝太后,也不能獨斷專行,想立誰就立誰。蜀王和安王放在一起,眼瞎的都知道要選誰。

她張口要選安王,豈不是將自己的私心野心擺到了明處?陸閣老等人,焉能點頭同意?

謝明曦看着俞太后不太美妙的臉色,淡淡笑道:“其實,還有一個法子。魯王嫡子,今年已有七歲。寧夏王魯王的兒子,也有四歲。可以挑一個,過繼給先帝,然後繼承帝位。這麼一來,母后便要多辛苦數年了。”

這一番話裡,滿是反諷。

魯王等人聯手殺了建安帝,理應嚴懲,或許還要牽累妻兒。真地從霽哥兒三人中挑一個過繼,建安帝在地下能再被氣死一回。俞太后欲染指朝政之意圖,也無所遁形。

俞太后面色又沉了幾分,目光冷厲的刮過眼前兩張從容不迫的臉孔,只覺得無比刺目。

他們兩個簡直是有恃無恐,真以爲帝位是蜀王的掌中物不成?

呵!

她一日不點頭,盛鴻一日就別想如願以償!

俞太后冷然道:“哀家今日有些乏了。這些事,待明日再商議吧!”

第六百二十五章 暗戀第七百二十三章 將傾(一)第一千零七十章 嚇唬第八百一十二章 雄心(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偶遇第七百八十四章 過招(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反目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歸來第八十三章 梅妃(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公道番外之滇南(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婦第三十章 挺身第一千零四章 進宮(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受傷番外之新婚第九百三十八章 碰面(二)第一千零三章 進宮(一)第一千零四章 進宮(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生女(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長史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爭執(二)第二百零四章 狼心(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武藝(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重傷第五百二十四章 苛待(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風波第十一章 故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高風第二百三十三章 隱秘(二)第五百章 相送(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抵京第七百四十四章 相聚(一)第八百一十九章 孝道(二)番外之遠行(三)第八十七章 無情(二)第九百八十七章 時光(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後續(一)第八百七十五章 荒唐(二)第九百四十六章 算計(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春風(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女將(二)第七百六十章 無恥(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刁難(四)第九百六十三章 傳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事發(一)第八百六十二章 夫妻(一)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心願(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笑話第五百九十七章 驚覺第四十章 不服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獵(二)第八百零八章 權謀(一)番外之大婚(四)第五百三十六章 伺寢第八百三十三章 親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刁難(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顧慮第六百四十八章 阿蘿(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落定(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用計第八百三十六章 鬥角第七百四十章 平王(三)第七十六章 同食(一)第七百一十章 舊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平藩(二)第七百七十章 揭穿第九百零一章 歸京(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制第九百九十章 時光(五)第五百二十八章 媒人番外之遠行(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處第一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四十三章 晨起第七百零五章 志向(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射箭第二百九十七章 無恥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春風(二)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求娶(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身份(一)第八百九十四章 衆叛第七十九章 同寢(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後續(一)第九百三十五章 生女(一)第八百四十五章 失蹤(一)第八百八十八章 病重(二)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窺破(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設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兄妹(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新婦第五百零四章 不捨(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暗涌第一百六十七章 不約第二百九十一章 兄妹(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棋子(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將傾(一)第九百二十六章 決裂(三)第八十一章 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