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交鋒(一)

天子喪禮,自有規制。

建文帝歸天時,停靈四十九日下葬。如今輪到建安帝,卻不便再照此操辦喪禮。皆因建安帝死了一月有餘,一直放在冰棺裡才未腐爛。如今得儘快下葬。

倒黴的禮部尚書已在皇陵裡被殺了,如今禮部諸事便落在了禮部侍郎謝鈞身上。

謝鈞強行按捺住心裡的竊喜和激動,正色求見蜀王殿下,將此事言明,請蜀王殿下定奪。

盛鴻也未擅作主張,去椒房殿見了俞太后。

滿頭白髮愈發蒼老的俞太后躺在牀榻上,並未起身,有氣無力地說道:“哀家老了,這些事,都由你做主便是。”

盛鴻恭敬說道:“這等大事,兒臣豈敢做主。還請母后示下。”

俞太后心中暢快,面上卻未流露出來,故作爲難地嘆了口氣:“停靈四十九日,是天子喪儀的規制。擅自更改,總會落下一個不敬天子的惡名。哀家雖是天子嫡母,亦不敢輕易做出決定。”

盛鴻不動聲色地應道:“既如此,還是停靈四十九日吧!便是有些異味之類,也無人敢吭聲多言。”

俞太后:“……”

要是任由建安帝的屍首腐爛再下葬,她這個太后不知要揹負多少罵名。

俞太后氣血翻涌,忍着怒意改口:“這如何使得。停靈二十一日便安葬吧!”

盛鴻拱手應下:“兒臣謹遵母后之意。”

待盛鴻走後,俞太后纔將胸口的濁氣吐了出來,目光也隨之陰沉。

建安帝死了,早在她意料之中。寧夏王魯王閩王聯手叛亂,也逃不過一個死字。安王年少不當用。蜀王竟成了繼承皇位的唯一人選……

俞太后再一次深深懊悔自己當日鬼迷心竅的舉動。

早知今日,真不該下鳳旨召蜀王夫婦歸京。

盛鴻崢嶸初露,謀略手段樣樣不缺。謝明曦更是精明狡詐,頗爲難纏。她預想中的諸王爭鋒一團亂象並未出現,反倒成全了盛鴻。

現在想來,真是可恨可惱。

不過,她也不是沒有壓制蜀王的辦法。

俞太后叫了芷蘭過來,低聲吩咐:“現在去寒香宮,將梅太妃帶進椒房殿來。就說哀家傷心過度,身邊需人陪伴。”

寒香宮到底離得遠了,還是將人軟禁在椒房殿,才能安心踏實。

芷蘭輕聲應了,退了出去。

……

小半個時辰後,芷蘭面色難看地回來了,跪在地上不敢吭聲。

俞太后心裡一沉,冷然問道:“怎麼回事?莫非梅太妃竟敢違抗哀家的旨意不成?”

芷蘭垂着頭,戰戰兢兢地答道:“啓稟太后娘娘,奴婢去了寒香宮,才知曉蜀王妃竟也在寒香宮,陪在梅太妃娘娘身側。”

俞太后幾日前下鳳旨,令梅太妃“靜養”。不過,到底沒明着禁足。蜀王妃身爲兒媳,堅持要進寒香宮探望梅太妃,寒香宮上下也沒人敢攔着。

俞太后冷哼一聲:“後來又如何?”

“奴婢傳太后娘娘口諭,蜀王妃卻張口怒斥奴婢……”

俞太后眉心微動,目中閃過怒火,聲音愈發冷厲:“她說了什麼?”

芷蘭硬着頭皮說了下去:“蜀王妃說,太后娘娘最是寬厚仁善,明知梅太妃娘娘病中孱弱,豈會不顧太妃娘娘身體召至椒房殿?蜀王妃還怒斥奴婢自作主張,給太后娘娘抹黑,有損太后娘娘名聲……”

芷蘭越說聲音越低。

她深諳俞太后性情脾氣。聽到俞太后略顯急促的呼吸聲,便知俞太后此時憤怒至極。

芷蘭也是滿心冤屈。

換了性情溫軟的蕭皇后,定會顧忌俞太后,對她客氣三分。

蜀王妃比起蕭皇后,厲害難纏數倍不止。笑裡藏着刀,冷言冷語時,更勝利箭,傷人於無形。

她在宮中再有體面,到了蜀王妃面前,也只有低頭的份。

等了半天,芷蘭纔等來俞太后咬牙切齒的低語:“罷了,哀家暫時不動梅太妃。你再去傳哀家的旨意,讓蜀王妃速去靈堂跪靈。”

身爲奴婢,只有聽令行事的份。

倒黴的芷蘭,硬着頭皮又去了寒香宮。

……

梅太妃此時的心情,也沒比芷蘭好到哪兒去。 шшш •ttκΛ n •C○

宮中消息一波接着一波,哪怕是被軟禁在寒香宮,梅太妃也知道了建安帝早已遇刺身亡一事。

還沒來得及爲蜀王慶幸歡喜,謝明曦便硬闖進了寒香宮。

梅太妃一見兒媳,反射性地有些發憷。沒等說幾句話,芷蘭便來了。

梅太妃在宮中多年,對危險的臨近直覺靈驗。一見芷蘭,便猜到了幾分,嚇得全身直哆嗦。

沒想到,還沒等大難臨頭的陰影徹底籠罩過來,謝明曦已三言兩語將芷蘭逼退。

芷蘭一走,梅太妃便坐不住了,一臉驚惶地問謝明曦:“你怎麼能呵斥芷蘭?”

謝明曦眸光一閃,淡淡反問:“她是宮女,我是王妃。她擅自揣摩主子心意自作主張,我爲何不能呵斥她?”

梅太妃:“……”

這份顛倒黑白是非的能耐,簡直超乎常人想象。

梅太妃怔忪片刻,才低聲道:“我知道你是一心要護着我。只是,太后娘娘絕不肯輕易放過我……你們做好最要緊的事,不必顧慮我了。”

最要緊的事!

就連梅太妃,也知曉蜀王登基之勢無可避免了。

謝明曦扯了扯嘴角,不知是否該自嘲。

做人果然不能太鐵齒。當日盛鴻言之鑿鑿,說對帝位毫無野心,她也毫無入主中宮的念頭。

時過境遷,眼下情形,卻是退也退不得。

夫妻兩個很有默契地避開了這個話題,心裡卻都清楚即將來臨的命運。

盛鴻忙着操持建安帝的葬禮,她在後宮亦不得清閒。沒去靈堂,卻進了寒香宮。梅太妃是盛鴻的生母。俞太后想拿捏住盛鴻,肯定先將梅太妃掌控在手中。

不出所料,俞太后果然迫不及待地要衝梅太妃動手。

“母妃不必憂心,只管安心在寒香宮靜養。”謝明曦神色淡淡,不疾不徐:“有我在,誰也動不動母妃半分。”

對着如此強勢的兒媳,梅太妃也不敢多說什麼,只得點頭。

第二百零八章 私塾第四百三十一章 惡行(三)第九百零六章 歡聚(四)第九百一十一章 教導(二)第九百四十六章 算計(二)第二百一十章 決裂第一百三十二章 父子(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刁難(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鄙夷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往(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風波(一)第七百二十章 好友第二百七十七章 過往(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兵(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頓(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新婦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不甘第八百一十七章 回報第五百六十五章 生女(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不願第六百二十章 權勢(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誰(一)第一百二十五 高手(三)第一千零九章 靜好(一)番外之立威第二百七十章 感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餘波(一)番外之生子(二)第七章 書院第十章 嫡姐第一百七十二章 嚴懲(一)第五百六十章 刁難(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及笄第一百九十一章 告狀(一)第一千零七十章 嚇唬番外之子衿(一)第八百八十八章 病重(二)第五十七章 鋒芒(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選擇(一)第八百五十五章 後續(一)第七十五章 舍長(三)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心思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天(三)第九百二十一章 頑童第一百零八章 綠綺(二)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定親(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心思第二百九十六章 交心(二)番外之大婚(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夫妻第六百八十九章 籌備(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集訓第四百二十二章 妙法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立威(一)第一百八十章 餘波(三)第一百零六章 疑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和離(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後宮(三)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藩王(一)第四百零四章 三秋第六百四十一章 夫妻第一百七十七章 絃斷(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癡心第五百零七章 變革第八百四十章 謀算第三百五十三章 相悅第三百九十九章 算計(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暗涌(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岳父(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餘波(二)第六十二章 謀算第七百零二章 野心(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庶弟第九百章 折磨第一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四百七十七章 堵心(二)第一千零五章 方慕(一)第八百六十五章 棋子(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光(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變天(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拜堂(一)第六百一十七章 落定(二)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春風(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心思第八百七十二章 壽宴(一)第九百五十章 病重第五百四十三章 求婚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平藩(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父子(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滋事(二)番外之傳位(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射御(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收拾(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女將(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七十八章 餘波(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知己第七百二十二章 患難第一百零三章 厭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