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

“文和,緣何諫主公南撤?”

“唉。”賈詡嘆道,“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且其糧草器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宛如神助。曹公屢敗其手,其勢難敵也。若強要與劉備決戰,恐我等皆爲其囚也。”

賈詡話音一轉,繼續說道:“然,劉備年老而其子少,劉備頗溺愛之,不使其子參軍事。待其子長成,勢必不堪。而曹公則不然,曹公數子皆聰穎,善曉軍機。

又劉備重商,治下之民多行商賈之事,致使良田荒蕪,民心思亂。待劉備亡,其治下必有大亂。屆時曹公之子可順勢北伐,一整中原。”

“文和之謀恐有不妥。”荀攸說道,“今棄關中、涼州之地,若江東又不可得,兗、豫二州再喪,荊州亦難保矣。如此,主公豈不只留巴蜀之地,那時巴蜀人心必亂,不可取也。”

“此時決戰若敗,無迴轉之機也。暫避鋒芒,事尚有可爲。”

與賈詡議論結束,荀攸一邊思慮,一邊踱步,不自覺的來到了曹操帳前。想要順勢入帳,沒想好怎麼說,一時有些徘徊。

“可是公達在外?”

“攪擾主公休息,攸之罪也。”

“公達不必在意,深夜來帳,所爲何事?”

荀攸將賈詡的後計解釋了一番,曹操沉默片刻,說道:“文和所慮有差。亂世各州之民多喪,惟劉備之民有增。當是時,我曹氏尚可與之戰,若待後人,勢將更微矣。”

劉備治下沒有飢餓,醫療體系也建設了好幾年,衛生觀念同時在進一步普及。對人口劉備特別關注,陳羣等人每兩年都有普查,初步估算,治下每年人口增長率都在15%以上。

爲了以後的長治久安,劉備治下一些郡縣內的公文匯報是向百姓公示的,公文內的一些數據能讓百姓直觀的明白所在城市治理的好壞。所以那些郡縣官員對於需要公示的條目非常在意,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人口增長。

或許劉備腦中不記得那些專業知識,但這麼多年以來,不經意間提出的處政方針,確實給予當世人許多啓發,劉備和曹操兩方的行政效率提高不少。

劉備治下人口增長多少,曹操知道,賈詡自然也知道。以賈詡的才智不可能看不出雙方的劣勢,賈詡還是建議曹操撤兵,要麼是認爲劉備治下出亂的機率大於曹軍守不住的機率,要麼就是有私心。

而賈詡確實有私心,他不能讓賈家在劉備在世時到劉備治下。

劉備定性賈詡爲無大義之人,在這個年代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指控。自從劉備說出這話之後,爲數不多和賈詡有交情的人,紛紛和賈詡斷絕了來往。

如果劉備有生之年統一中原,那他賈家即便沒有生命危險,以後的日子也一定困苦非常,還要受盡他人指責。

但只要劉備死的時候沒有統一,那賈家就能有機會投降漢室,到時候劉備的後繼之人,爲了千金買馬骨的效應,也不會過於追究賈詡的責任(投降前賈詡肯定死),賈家也能不愁溫飽。

賈詡的謀劃對曹操部下所有人都沒多大影響,唯獨對曹氏不利。依照夏侯淵和張飛的關係,即便曹操兵敗,曹氏也不會被劉備深究。如果時間拖到下一代,那時候曹氏子孫的處境,就沒人能保證了。

爲了自身的驕傲,爲了自家的榮辱,爲了個人的權欲,曹操不能退這一步。

明白曹操的雄心壯志,荀攸說道:“主公,攸有一計,或可以之取勝。”

“公達有何妙計,速速講來。”曹操眼前一亮

“潼關爲關中門戶,劉備欲得關中必攻潼關。華陰以南有太華山,此山險峻,可藏萬軍。主公可行文和減兵增竈之計,並使一涼州之人詐降劉備,告之劉備我軍主力轉攻江東之事,劉備必急攻潼關。”

“主公且看。”荀攸指着潼關地形,繼續說道,“潼關天險,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過也。欲下潼關,劉備必尋他法。潼關以南有禁溝,谷內十數座烽火臺互爲犄角。欲破潼關,必先破烽火臺,而後越禁溝,前後夾擊,潼關可破。

主公可將大軍一分爲二,分別伏兵太華山與禁溝之中。劉備分兵禁溝,起禁溝伏兵擊之。待破偏師,驅其敗軍衝擊中軍,劉備西撤時,起太華山伏兵,前後夾擊,此戰可勝。”

荀攸的想法很好,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糧道。潼關西南有禁溝,東南有遠望溝,雒陽的糧草只能從臨近大河的一條狹長道路運送。

曹操大軍埋伏後,禁溝的人馬可以從雒陽接收補給,太華山的兵馬就難了,沒有糧道可行。禁溝伏兵爲了擊敗劉備偏師,所以不用多。而太華山伏兵要包抄劉備主力,肯定不能少,不然就是送死。

那麼多士兵埋伏在太華山,糧草難以抵達,肯定堅持不了多久。若是劉備進攻潼關的時間有延誤,那這個計謀將加速曹軍敗亡。

“山中無糧無水,何以久持?”

“此間糧草尚可食二十日,便以二十日爲限,太華山伏兵便出,若劉備不分兵,便以兩面夾擊之勢與敵近戰。”荀攸說道,“潼關道路甚微,大軍無施展之地,即便無敗軍衝突中軍,劉軍亦無轉圜之地。劉軍多習遠戰,無近戰之兵,兩面夾擊之勢一成,敵可勝也。”

依照荀攸的想法,同樣是決戰,與其在開闊地和劉備騎兵硬拼,不如壓縮地形,抑制劉備騎兵的機動性,這樣更有利於己方。

“公達之言有理,然劉備若西向長安,不來取潼關,如之奈何?”

“劉備如攻長安,其糧道必遠,主公可起太華山伏兵急行北上,斷劉軍糧道,則劉軍自潰矣。”

“有公達相助,此戰可勝也。”曹操又問道,“詐敗之事,何人可往?”

“趙衢可往,此人與趙昂同宗,其與趙昂共殺馬超妻子至親十餘口,劉備納馬氏父子,趙衢必無私心。”

“善!”

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一章 高唐令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七章 初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一章 高唐令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