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元宵
大年初一扭一扭;大年初二新媳婦回門,辛家沙小云就帶着些禮物回去;初三,老鼠娶親,早早就寢,方母還很遵循傳統,在屋裡撒了一點點鹽和米,只可惜,在小貓乖乖來了後,方家就沒什麼老鼠動靜了;初四,恭迎竈神;初五,拜財神;初六,大掃除。
這六天中,鞭炮聲不斷,出門到哪兒都熱熱鬧鬧,見了面,不管認識不認識,經常有人上前拱手道聲‘過年好’。
方臨一家,這雖不是在小和村,但也有拜年走動,徐闊老那邊關係,方父、方臨一起去的,順帶再次感謝在桂花嫂一事上的幫助;董祖誥、劉掌櫃這邊,方臨自己的關係,自己去的。
初七,軒墨齋開門,回來做工。
黃荻、柴一葦都換上了新衣服,高高興興過來,一來就進入了快節奏,客人挺多,大概是這些天積壓的需求釋放,生意很是不錯。
這倆人不大適應得過來,一天下來,黃荻直喊着累,柴一葦也都有些懶散,不如平時勤快。
“你們這不行,瞧瞧方臨,向他學學啊!”店裡忙時,劉掌櫃都起身分攤了一些,給倆人開玩笑道。
“掌櫃的,這是年節後正常症狀,等過幾天好了。”方臨說着,他是有經驗,心態轉變得快。
果不其然,兩天忙碌過去,就很快重新適應了。
時間匆匆,轉眼來到了正月十四,這日中午。
劉掌櫃過來說:“明天元宵,正好也快到輪休,給你們放一天假,晚上去看看燈會。”
“聽說今年的鱉山燈,在月湖那邊,一條樓船上,城中富紳合夥湊出上萬兩銀子,又尋能工巧匠裝點……上萬兩銀子啊,不知道能搭出什麼來。”黃荻感嘆說着。
“肯定好看得很。”柴一葦接話:“就是普通人只能在岸上看,那樓船非得大富大貴的人才能上去。”
“是啊,可惜今年,也只能在岸上遠遠看了。”劉掌櫃都是嘆息。
“掌櫃的,你怎麼不租船?”
“不好租,都說定下了。”劉掌櫃搖頭說着。
“我這兒倒是有些位置。”方臨忽然道。
“哦?”
劉掌櫃、黃荻、柴一葦都是驚訝看來。
“厲害啊,臨子,不吭不響地就弄到位置了。”
“是徐闊老那邊關係?”
“還真不是。”方臨搖頭,沒細說:“我這兒還有兩三個位置,你們要去看的,明天一起啊!”
“我倒是想去,可還有事……”黃荻想到什麼,搖搖頭,遺憾拒絕了。
“方哥,我也要回去。”
“我家人多,算了。”劉掌櫃想想同樣拒絕。
“也行。”方臨點頭,並沒強求。
董祖誥和他說的是六七個位置,他們一家就有四人了,帶着兩三人過去還好,再多,就不是那個樣子了。
畢竟,人家請你,說好六七人,你一下子帶過去十來個,位置不夠,只會讓雙方都尷尬爲難。
……
正月十五這日,也是天公作美,晴朗的夜空中,明月皎皎,月色如紗。
今日元宵,晚上自是要吃湯圓的,方家的湯圓是糯米包的芝麻、碎花生等。
方臨吃着一個湯圓,說起聽來的消息:“今年的鱉山燈,據說花了上萬兩銀子……”
“上萬兩?”方母嚇了一跳:“我本以爲,咱家近來好過多了,都算有錢了,可現在這麼一聽,和人家真正有錢的人比起來,算個什麼呀!”
“有錢燒的,花上萬兩銀子搭鱉山燈。”方父搖頭。
“對那些豪紳來說,能登上搭載鱉山燈的樓船,是身份、面子,錢反倒不算什麼了。”田萱想了下,又是說道:“在樓船上搭的鱉山燈,可能過後,也不會拆掉。”
“是,萱姐聰明,在那些達官貴人眼裡,他們能近前看,咱們不能,這就是優越感。過後,那樓船的鱉山燈也不是拆了,聽說會當作花船,比以往在城中搭建鱉山燈再拆掉,其實還實惠些。”
方臨這麼說着,又道:“今晚,咱家雖登不上樓船,但也能近前些看……對了,等會兒出去少帶些錢,今晚燈會人多、熱鬧,扒手也不會少。” 方父、方母、田萱點頭之餘,心中多多少少也有着些期待,上萬兩銀子搭建的鱉山燈誰不好奇是什麼樣子呢?
在這種心情下,湯圓吃起來都不太有滋味了,這也是近來方家條件好了不少,又逢過年大魚大肉洗禮,不太稀罕了。
不過這般美味,小貓乖乖很是喜歡,吃得頭都不擡,耳朵不時動一下,尾巴也時而跟着晃悠。
也是因爲這些天方傢伙食格外好,它近來,飯點回來準時的很,就是吃過飯後,沒一會兒就不着家,不知去哪溜達了,想找它擼一擼都只能等飯點,方母都說,這養個貓和沒養也沒什麼區別。
吃過飯,一家人出門。
……
出了衚衕,到了街市這邊,能明顯感覺到,一下子喧囂、熱鬧起來,人流如織,燈火如晝,元宵燈會的氣氛撲面而來。
有行人踩着高蹺,悠悠然走在鬧市之中;
有高蹺馬,四個人騎在馬上,舞刀弄槍,不少人圍着觀看,大聲叫好;
有雜耍班子,兩名童子頭上頂着長長的木梯,木梯上一人坐着各種動作,周邊圍了許多人;
……
還有舞獅的、舞龍的。
叫賣聲也此起彼伏——不比除夕夜,今夜元宵燈會,可是做生意的好時機,官吏大多都放假了,街頭混混也要過元宵,沒人盤剝,路邊小販小攤都沒人管。
那一個個鋪子,一個個攤位,真是什麼好貨都擺出來了,有東西兩洋的貨物店,有西北兩地的皮貨店,還有川廣集貨等等。
海內海外,天南海北,天下貨物好似都集中於此。
路上,方臨還看到,一人從鋪子出來,戴着一副眼鏡,真個洋氣!
“真熱鬧啊!咱們小和村比不上,海寧縣城都不行。”方父感嘆。
“可不是?那年元宵,我和你爹,還有村人抄小道翻山越嶺,趕去海寧縣城看燈會,可比這差多了。”方母說着。
路上,方臨猜中了兩個燈謎,得到了一個狐狸面具、一個紅燈籠,方父、方母不要,便都給了田萱,她戴着狐狸面具,一手提着紅燈籠、一手拉着方臨,高興得眉眼彎彎。
當!當!
前面敲着鑼,竟是有說評書的,人好多。
時辰還早,一家人不急着去月湖,便湊過去。
因爲他們也有經驗了,一般來說人越多,越是說明這裡有好東西,果然,近前就聽到議論。
“是柳麻子說評書,那可得聽聽!”
“什麼,柳麻子是誰?要說這柳麻子,整日懶懶散散,跟沒睡醒似的,但就憑這一手說書的本事,就衣食不愁。”
“是啊,柳麻子說書,說得極好,每天只說一回書,每回定價一兩銀子,十日之前預約,都請不到。”
“一兩銀子,這麼高?”價格之高,讓這人都咂舌:“還好,今日元宵,幾家茶館聯合請來柳麻子在外說書,吸引人氣,不要錢也能聽。”
……
方臨拉着田萱,與方父、方母擠過去,向裡看去。
只見那柳麻子臉色燻黑,右臉有着大片麻子,下巴還有個疤,樣貌奇醜。
此時,他剪了燈芯,有小二送上素色茶盞,喝了一口,款款而言:“卻說那武松……”
今日這一出,正是景陽岡武松打虎,此人說來,疾徐輕重,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水滸傳》方臨自然看過,此人講的,與原本迥異,卻又拿捏得當,張弛有度,毫不絮叨,當說到武松到店中沽酒時,店內無人,倏地一吼,在場空缸空壇都甕甕有聲;說到虎來,那陣陣低沉吼聲,眼前都彷彿出現飛沙走石,腥風撲面的畫面,好像真的有猛虎一般……
‘這年頭說書,還要兼會口技,真卷啊!’
方臨想着,見方父、方母、田萱聽得入迷,又見不遠處一個熟人,便對他們道:“爹、娘、萱姐,你們在這等着,我去買些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