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

李密緊張的部署着對楊廣的圍殲戰,數十萬大軍沿着通濟渠的方向佈置了幾道防線和伏兵,甚至爲了防止楊廣棄舟從陸地上迂迴。還在戰略要害之處設立了幾處堅固的營壘。最後,爲了以防萬一楊廣衝破各個防線,成功跑回東都,他還徵集民夫,在滎陽東南不遠的地方堆積泥土,準備隨時填堵通濟渠。

當他想到大隋王朝將被自己親手摧毀,隋帝楊廣將被自己親手斬殺時就會激動不已。

每日的清晨,他都會準時來到將軍府的府邸之中等着前方傳來的消息。爲了掌控楊廣的行蹤,他命令前方探馬偵騎將敵情彙總以後每日一報,以驛站接力的形式加急送往他所坐鎮的滎陽。

……

清晨的曙光照耀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數百計的維京船夾雜着數十艘蜈蚣艦航行在蜿蜒水道中。淮河南岸就是有數千隋軍駐紮的盱眙,北岸不遠處就是通濟渠入淮河的渠口,在淮河與通濟渠交匯處有一仗餘高夯土圍城的小城,在大隋的行政版圖上,這個小土城只是一個小鎮。

此前,土城之中駐守着百十名隋軍兵卒,但是近日一支近千人的瓦崗軍突然來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了此處。

此時,數個瓦崗賊兵站在土城低矮的城牆上四處張望,觀察着河道中隋軍船隻的動向。他們驚訝的發現這些奇怪的隋軍戰船並沒如他們所料駛入通濟渠,而是繼續溯淮河而上,向西行去。

這些瓦崗賊兵此時做夢也沒想到,大隋的皇帝楊廣正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們。淮河河道正中的一支蜈蚣艦上,站立在甲板上的楊廣收起望遠鏡,指着那座土城,對身邊的將領說道:“此城我們必須克復,做爲聯通江都與東都水道上的支點之一,這條水道上我們每隔半日路程就應該有一個堅固據點,用作守護這條水道的依託。”

……

王二犬是鎮守這個土城的瓦崗軍頭目,手下人馬全在這土城之中。他這支軍隊本就是瓦崗的外圍武裝,在天下大亂之前就是一隻在泰山地區遊遊蕩蕩,靠綁票劫掠爲生的土匪。天下大亂之後,他們反而沒飯吃了,被各路雄起的反王趕的到處走。最後來到淮北,投在瓦崗軍的旗下,靠瓦崗主營接濟以及打劫一些莊屯塢堡過日子。

他不是不想佔塊郡縣城池過過諸侯的癮,只是這淮河以北的廣大地盤都被瓦崗旗下的羣雄瓜分光了,而淮南是隋軍的地盤,他也沒那個實力敢去。

所以他只能找找那些築塢結堡自據,而且沒有其他反王做靠山的豪門大戶一些晦氣。但這樣的大戶地主現在也基本沒有了。

就在他快找不到食,準備乾脆放棄“獨立自主”,帶着部隊投瓦崗本營之時。瓦崗軍統帥李密卻給他來了信箋,這把他激動的當晚都失眠了。他本以爲李密都把他和他這支部隊忘記了。

打開信箋才知道,原來是李密讓他屯駐通濟渠河口,並伺機襲擊隋軍。除此還許諾擊殺隋帝楊廣後,分一塊青徐之地讓他爲官。

看了信,他開始挺高興,可轉念一想【我草,這不是讓老子去送死嗎?楊廣要從通濟渠過,我守着通濟渠口,那楊廣不把我打死,能向北繼續走嗎?】

但是想明白也沒用,李密之命他不能違抗,若是公然違抗,以後斷無他立足之地了,甚至將自己賣給李密將部下交給李密整編,李密都會嫌他不忠了。

王二犬最終只得照着李密的軍令做,但也做好了溜之大吉的準備。反正李密只是要他守,並沒有要他戰至一兵一卒。

今天,王二犬在土城的城頭上看到隋軍的船隊並沒有駛入通濟渠,把他高興壞了,這意味着他不大可能再受到隋軍攻擊了。因爲淮河比通濟渠寬多了,他這座小城雖然也在淮河旁邊,但對隋軍的後勤部隊不大可能構成威脅。

“快,去通報驛站,就說隋軍並未進入通濟渠,而是順着淮河向西走了!”王二犬興高采烈的對親兵吩咐說。那親兵應承了一聲,就離城而去。

送信的親兵沒走多久,王二犬身邊突然傳來一聲巨響。土牆上的一個城垛被擊的粉碎,一個小粒沙土崩入王二犬的眼中。王二犬頓時淚流滿面,努力睜大另一隻眼睛四處觀察到底發生了什麼。

接二連三的石彈襲來,打在土城的城牆之上,那一排夯土泥糊的城垛被打的稀爛。土城牆在轟擊中微微顫抖。此時,王二犬的那隻獨眼纔看清,河道中,隋軍船隊尾部的兩隻蜈蚣艦對土城“投石”。

還沒等王二犬開口喊叫,他手下的兵卒就驚呼起來:“隋軍攻城了,隋軍要攻城了。”

眼見對方的石砲攻擊越來越猛烈,王二犬斷喝道:“大呼小叫個啥,只是隋軍投石而已,並不一定攻城。守城的弟兄們注意躲避飛石。”他邊說邊自己蹬蹬的先跑下了城頭,同一時刻,數百餘鐵盔鐵甲,人馬俱裝的鐵騎正向土城飛馳而來。

下了城的王二犬第一件事就是要手下將他的坐騎牽到北門來,並讓自己三百人的親衛馬隊集結在北門附近,這三百騎也是他最重要的家底。只要隋軍有攻入城中跡象,他就會打開北門逃逸而去。

數百王庭重騎已奔至城下,甩出飛爪軟索。還堅守在城頭上的幾百個賊兵高呼起來:“隋軍攻城了,隋軍真的攻城了。”邊喊邊向王庭重騎攻擊的牆段集結,有十幾名賊兵揮刀去砍飛爪後面的軟索,城下卻飛來上百支羽箭,將這些無甲無胄的賊兵當場射殺。

這個當口第一批王庭重騎已經順着軟索快速攀上低矮的城頭。同時那些賊兵也蜂擁而至,這二十餘名全身重甲的步戰重裝騎兵如同虎入羊羣一般大砍大殺,他們身邊不斷倒下賊兵的屍體。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王庭騎士攀上城頭。隨着更多的重甲騎士登上城頭,賊兵傷亡的速度更快了。

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六十章 伐周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五章 漢營第四十章 坑俘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九章 翻臉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一章 廢太子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十二章 易主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二章 浮海洲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二十章 毒計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六十章 伐周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