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1章 試營業(一)

黃耀民接過電話,原來是洪璜楠打過來的,說有要事和他相談。

“老洪,你不是在廣州嗎?怎麼又跑回來了?廣州開馬車4S店項目你弄到批文了?”

“批文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問題是隻給批文不給錢,他們當我是什麼?散財童子?!”

“哈哈哈,看你在臨高的那家4S據知道你賠了不少!”

黃耀民心想你就是好高騖遠。自打臨高車輛廠推出了人力車大賣之後,李赤騎他們就搞了人力車維保連鎖修車鋪,這項目你咋不參與呢!雖說看上去土,但是它掙錢吶!

“可不是嗎?就爲這事,不知被多少元老噴了。看來我在元老院的吃不開呀。”洪璜楠談了一會苦經。

“閒話少說,你這趟回臨高不是專程給我打抱怨電話的吧?”

“嘿嘿,那我就直接切正題了。”洪璜楠乾笑了幾聲。他回臨高自然是有公幹,但是找黃耀民主要是爲82號店和萬紫閣的事。

“……給拍些產品照片,我要做產品冊……”

“這個容易,你要拍什麼,模特呢?”

“具體我明天晚上請你吃飯,飯桌上咱們詳談。”洪元老不願意在電話裡多說。“我派車來接你。”

黃耀民給女僕拍完一套照片,已經到了傍晚時分。回到家裡吃完晚飯後,黃元老回到自己書房,打開電腦在BBS發出貼子“光學部門可能複製出舊時空哪個年代的鏡頭”。

眼下林漢隆的光學廠還不能製造鏡頭。包括現在照相館使用的溼法照相機雖然是本時空自己製造的,但是所用的鏡頭依舊是另一個時空帶來的存貨――和目前強力部門、宣傳媒體使用的相機一樣。

BBS如今已經人丁稀少,十天半月也沒一個帖子。之所以保留主要是一部分技術黨人需要它作爲一個平臺來進行不見面的交流。而且發帖回帖這種模式沒有時間限制,可以很好的利用閒暇時間。

所以IT部門在縮減了原本架設BBS所需要的大部分資源之後,依舊保留了一個輕量級,消耗資源極少的留言板系統。

他並沒有指望很快得到回答,因爲元老技術人員大多數在吃完飯之後還會繼續工作,要得閒的時候纔會來看看。

沒想到不到半小時,化學實驗室的徐奇就作出迴應:

“俺感覺只要是不涉及特殊玻璃以及多片鏡片的設計差不多都可以,畢竟發展數學計算的事情是不用重複做的。實際多半是照着二戰及二戰前的大中畫幅鏡頭設計生產鏡頭,畢竟現代設計中對特殊玻璃和鍍膜的使用是臨高跨不過去的檻。而天賽,雙高斯這些鏡片少,又成熟的結構在生產性上是沒有太多問題的,這些個相對更新些的結構倒是比較容易實現。不過多半是需要再爲大像場重新設計一下,但有軟件輔助總歸不是特別麻煩。”

至於鍍膜這件事,本時空的國產鍍膜機也是挺好用的,也不算貴。但是聖船上顯然沒人帶,其實就算帶了也然並卵,沒有高純的材料用於蒸鍍耗材。至於寨出鍍膜機的科技樹,卡在高真空的實現與保持上,又是相當時間乾瞪眼的問題。至於鍍膜設計,500廢裡似乎沒見幾家光機所等單位出身的兄弟。而俺雖然賣了不少產品,但自己動手做只玩過簡單的單層金屬膜,真要點開薄膜光學的科技樹又是無比的坑啊!順便說,印象中早期有用酸蝕的辦法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個腐蝕薄層來增透的手段,這個方法在臨高應該是可以實現的,但實際效果如何俺是真沒見過。

“鍍膜就算了,多片式鏡頭足夠了”這時李赤騎也加入討論

“嗯,沒有鍍膜八個空氣面就是實際能用的上限了。還好這個條件下也有一堆可用的結構。”

“手動鏡頭結構可以直接抄吧?都不用再設計?”

“可以,只要有對的上牌號的玻璃,像場相距匹配就直接照着生產就是。”林漢隆也發表意見了。

八個空氣面?黃耀民雖然不是學光學出身的,但也知道能做出多片式鏡頭也足夠了,他決定再找一下資料,找到一篇《大畫幅鏡頭的結構性能和選擇》這樣的超長文。他看了一下里面幾款大畫幅相機鏡頭的結構介紹,發現.dagor結構的鏡頭比較適合應用到臨高,就特意複製了這幾段文字:

1892年被設計出來的dagor結構可以說是現代光學的開始……Dagor鏡頭採用6片兩組結構,也是對稱型的正光鏡頭,它可以看作是海普崗結構的一種衍生,由於採用了膠合鏡片的技術,一片加工難度大的鏡片可以分成幾份由幾塊鏡片分別承擔,因此這個鏡頭是能夠大規模普及的第一款設計,也正由於多塊鏡片膠合成的鏡組可以利用不同的玻璃屬性進行更好的色散校正,dagor鏡頭結構實際上是處於廣角結構和標準鏡頭結構之間的一個結構,從海普崗那裡繼承來的廣角鏡頭的特性和多鏡片校正本身是有一定衝突的,大多數成品的dagor鏡頭都是在60-80度之間的,但因爲它能很好的校正基本的幾種高級相差,因此口徑可以做得比以前的鏡頭更大,一般極限是f6.8,因此這類結構的鏡頭絕大多數都是F6.8的……

Dagor鏡頭剛出現的年代,還沒有鍍膜工藝,這個結構在設計上也因此避免了過多空氣面造成的界面反射效應,僅有四個空氣面,光線的透過率算是非常高的。

他把這上面的文字發上論壇,期待光學部門的好消息,然後關機睡大覺。

第一臺實用性普及相機:旗幟牌溼版相機是哪位元老發明的,到現在還沒有歷史定論。我們今天也只是從某位的筆記中提到的“達蓋爾攝影法”來進行一些猜測。但帝國的第一款相機鏡頭問世卻有大量的資料記載,直到今天,我們看到這些資料不得不佩服帝國光學工業的科學元老,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成就,直到今天恐怕也無人超越,特別是他們自己設計的天賽鏡頭,到底是怎樣的才華才能激發出這種靈感,設計出這一支超凡脫俗細節的光學鏡頭,在當時獲得了鷹眼的美譽,由於其結構簡單,成本也比較低,直到今天還在廣泛應用,毫不客氣地說,應該是天賽鏡頭的出現才使攝影普及化成爲必然。

————《元老院相機發展史》

第二天黃元老起了個大早,今天起就是爲期七天的試營業的日子,爲此通過各個渠道向臨高的潛在消費羣體散發了二百多張免費攝影券和一千張參觀券。當然來不來照不照並不強制,主要是看看這個羣體中大概有多少人會響應。

雖說不強制,但是考慮到“看熱鬧”的人類天性,試營業期間來得人肯定不會少。所以參觀和攝影都是限號的,每天限多少號。黃元老還是不放心,專門又讓臨高警察局派了一組保安警察到場維持秩序。

此刻他正在大廳裡逡巡,看着外面漸漸排起的隊伍。今天是月中半休的日子,來得人真不少!而且來得很多都是扶老攜幼的家庭戶,看來,還是以看熱鬧的人居多。

不過,真要是第一天就涌入很多拍攝的客戶,這個新鮮出爐的照相館大概也會手忙腳亂。畢竟溼版攝影手續繁多,定影時間長。他測試過,整個流程,單人攝影的話至少需要十分鐘。如果是全家福之類的多人攝影,僅調整姿勢,指導表情的過程就需要十多分鐘,順利的話也需要二十分鐘左右才能完成。兒童的話時間更長。

所以他限定是休息日四十張券,平時三十張券。兩個攝影機位同時使用。看試營業之後的情況再酌情增加機位和人員。

“就看今天的情況了。”黃元老看着自己精心設計佈置的營業廳,從地磚的樣子到牆壁的顏色,擺放的綠植,傢俱的款式……一直頂部的照明方案,全是他自己挑選的,所以看起來多少有些電視臺演播大廳的韻味。漫步其中,讓黃耀明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

照相館的工作人員已經各就各位嚴正以待。黃耀民掃了一眼,發現一貫最積極的陳識新不在,不由眉頭一皺,問道:“陳識新呢?”

“他今天是公休日。”老張忙迴應道。

老張是他自個培養的第一個攝影師,和陳識新的爹算是同行,也是個彩畫匠人。畫畫的關係,對圖案造型什麼的就比較敏感。也算是他的得意弟子。

這麼個強戰鬥力今天居然休假了,黃耀民暗罵自己的沒考慮周全,今天是公休日,又是頭一頭,人肯定是最多的,應該讓他調休纔是。老張固然可靠,其他幾個可有點……

正想着,忽然他透過玻璃櫥窗,居然在外面越聚越多的看熱鬧的人羣中看到了陳識新,他今天穿着簇新的高級亞麻“幹部服”,頭髮梳得油光鋥亮,正和兩個年輕的女孩子在一起有說有笑呢!

第一百二十七節 林功勞和張機器第二百九十五節 五桅船的新用途第四十八節 出城第三百四十九節 濟州新貌(二)二百一十七節 抓捕(二)第一百七十九節 保安團第二百四十九節 榴彈試驗第四十七節 前夜第四百五十七節 門多薩小姐第十九節 鍛鍊鍛鍊第三十七節 清底2795.第2795章 會議第一百五十七節 幹部培養第一百一十七節 臺灣島第二百一十四節 獻計第四百三十節 送禮第一百九十九節 抓典型第二百零二節 罪證第一百二十七節 林功勞和張機器第八節 平板玻璃廠第四百三十六節 撤退第二百零二節 俘虜營地第一百一十四節 傳統第一百零一節 慶雲觀第八十三節 祭旗開戰2778.第2778章 京師(一百三十一)第三百二十二節 屺姆島危機第十四節 會議--第一次分組第二百節 深入敵穴第二百八十節 京師(三十七)第一百七十六節 參觀第一百七十五節 調查(三)第四百零九節 一網打盡第二十六節 羊城暗哨第一百二十六節 巡警李子玉第一百四十五節 賭咒發誓第一百零三節 工作隊與神父(二)第四百節 指紋第一百八十五節 農業裝甲聯隊第一百五十七節 海天號第四百一十六節 開價問題四百五十節 隔牆之言第2043章 新來的法官第一百五十四節 策反第九十三節 三山街第二百六十二節 來自澳門的消息第三百一十八節 東門第一百四十節 虔誠的人蘭度第二百零六節 進香第二百三十五節 回航第三十七節 戰鬥部署第一百七十一節 水災第一百九十節 甕中捉鱉第二十一節 進村第二百三十一節 擒獲解髡三百三十三節 分類機的運用第一百六十四節 錢塘江上第一百二十二節 盤根錯節第2810章 大雅村第2830章 演藝團體第四十九節 女奴第三百三十節 戰後第一百四十四節 補給車隊第三十節 中左所的炮擊第四百六十三節 專供大世界的核桃酥三百五十一節 執照第五十五節 江面救人第二節 臨高角第二十九節 竹把盾第一百二十七節 去廣州的路上第2835章 演習(一)第二百四十八節 引信第2812章 大雅村(三)第四十節 北部灣的漁民和海盜第七十二節 甜港風雲--破解之策第一百四十節 共建和諧臨高(一)第一百零八節 埋伏(二)第四百零七節 醫務科長第三十三節 救票(大改)第四百六十一節 招商會第四百四十八節 出走第三百八十七節 隔離帶第一百四十三節 蓬萊-1631第一百三十一節 花船第三十七節 下鄉筆記抄續三百八十二節 拜訪第二十七節 百仞城第二百八十五節 宴會三百五十一節 徵收籌備三百一十四節 數據公開第五十四節 卸任三百九十一節 當衆出醜第一百二十一節 房荒第一百八十七節 叛變第三百八十五節 八尺的野望 續二百六十五節 瘟疫籠罩下的廣州第二百四十九節 京師(六)第二百七十三節 清丈田畝第三百二十四節 浮出水面的問題第二十節 機械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