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5億美元?”
“全部收益拿出來分?”
全場譁然,衆人面面相覷。
雖然知道會分不少錢,但沒人想到,陸良選擇把所有收益全部拿出來分紅。
二號基金的投資人,也親身體驗了去年一號基金投資人,他們當時分紅的心情。
以二號基金每份兩千萬美元爲例,哪怕扣除20%管理費,到手也有3265.45萬美元的分紅收益。
半年時間,11億美元的鉅額資產管理規模,達到226.545%的收益率。
難怪溫超一臉驕傲,敢說他們公司的週期盈利率,全球無人能出其右。
一號的投資人心生羨慕,但也僅僅是羨慕,畢竟對他們來說,已經是第二次分紅。
當初一份200萬美元,第一次分紅所得572.8萬美元,現在又分326.54萬美元。
九個月,兩次分紅共899.34萬美元,收益率達駭人的349.67%,本金還在。
如果非要說有不滿意的地方,恐怕是痛恨自己實力不夠,得不到陸良的青睞。
就像郭昌廣、虞世榮,他們跟王曉聰孟常坤一樣,都拿到了兩份授權合同。
小王和老孟是陸良的合作者,拿到兩隻基金的分紅授權合同不足爲奇。
但郭昌廣和虞世榮也拿到了,足以說明陸良對認購資格,有靈活的判定標準。
所謂一號認購了,就別認購二號,也給別人參與的機會,全他媽都是瞎扯淡。
歸根結底,就是實力不足,他們的實力不足以讓陸良進行靈活的判定。
此時,陸良也拿到兩份授權合同,因爲他不止是基金管理者,也是投資人。
一號認購16份,本次分紅所得5224.64萬美元,二號認購五份,本次分紅所得1.632億美元。
總計分紅2.154億美元。
如果算上一號基金60%約2449.09萬美元的管理費,以及二號基金80%約3.265億美元的管理費。
今天過後,陸良持有的流動資金將達到5.663億美元,摺合軟妹幣36.24億。
顯然,不止他一個人意識到了這點,鄰座的小王和老孟都意識到了。
假如算上基金裡面的本金,以及陸良亂七八糟投資的產業,身家無限逼近50億。
半步百億。
小王實名狠狠地羨慕。
以沈鵬爲例,他在05年成爲紅杉華夏的創始及執行合夥人。
至今發展了11年,持有財富也只有132億,金沙江的朱虎則是更少,只有62億。
不是朱虎比沈鵬差很多,只是沈鵬在執掌紅杉之前,還是攜程、如家的創始人。
但他們現在的身份都是基金管理者,管錢的都這麼有錢,他們能夠調動的資金只會更多。
紅杉用了11年,金沙江用了9年,而陸良只用了一年,就能跟他們並肩。
王曉聰嘆氣,面露憂愁,小王這個帶有調侃的暱稱,恐怕要伴隨他的一生了。
而且極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別人還會狠狠地羨慕,畢竟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讓陸良親切的稱呼小王。
一想到這,他心裡就更難受了,想他堂堂首富之子,國民老公,娛樂圈紀檢委,何時需要去羨慕別人?
孟常坤收起復雜的神色,默默在兩份授權合同上籤署自己的名字。
他沒有一天不在後悔當初的決定,可是如果重來,他依舊會這麼做。
這些年發展,欠了下太多的人情債,有的人情債,甚至要用畢生去償還。
陸良神色自若,小口小口喝着熱騰騰的茶水,直到會議室最後一人停筆。
他讓溫超收起合同,走上講臺:“各位相信你們對這次收益應該是比較滿意。”
衆人露出和善的笑容,第一次分紅就收回本金,要是還不滿意,就該天打雷劈了。
“這次邀請大家過來,基金分紅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想跟大家共同商談三號基金的籌備事項。”
三號基,沒有衆人想象的那麼瘋狂,一次性募資百億美元,只有50億美元的規模。
但在細節上面,做出了很多變化,如週期,又如管理費,紛紛拉長,或是上調。
此言一出,在場衆人眉頭緊鎖,神色各異,議論紛紛。
一年變成了三年,如有100%盈利,每年將進行不少於一次的利潤分紅。
這個改變,他們沒有異議,甚至非常樂意見到,說明陸良改變了投資策略,未來將減少超短期的投機行爲,把側重點將放在中長期的投資項目上面。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這個決定無疑是明智的,也安撫一號基金的投資人,他們不用擔心因爲實力不足,被陸良靈活的判定標準排除在外。
只是讓衆人在意的點,在於基金管理費的上漲,從最初的2+20,變成5+25。
三號基金的50億美元資產規模,依舊分成50份,每份爲1億美元。
雖然很多,但陸良新開一隻基金就創建一家公司,他們也是如此。
每份1億美元很多,但細分成五份,或者十份,就會變得很少。
拿到認購份額的人,還可以藉此多交點朋友。比如自己出錢認購,送給一些人的一些親屬的一些乾股分紅。
等陸良以後分紅給他們,他們再分紅給那些人,路,就會越走越寬。
形成金字塔效應,陸良爲塔尖,在他下面分成五十份,五十份再分成五百份,構建出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關鍵5+25有點多。
一份要拿出五百萬美元的入場費,他們倒也沒有意見,畢竟是三年週期,還算合理。
關鍵是25%的收益管理費,假如未來盈利100%,本該到手8000萬,就現在就剩下7500萬。
少賺了500萬,多虧了500萬,四捨五入就是一千萬的虧損,計算單位還是美元,也就是大約6400萬軟妹幣,再四捨五入就是一個億。
耳邊傳來不滿的言論,陸良笑而不語,既然接受5,接受25,只是時間的問題。
李哲凱面露思索,與好友商討,率先站出來表態:“陸總,我們三家可以接受,希望能認購十份。”
由於上一代港資很高傲,導致他們現在這一代港資,已經很難融入內地的圈子。
陸良雖然沒有明說,但態度很明顯,三號的認購份額,優先從一二號中挑選。
也到他們表態的時候,如果不站出來,最後可能落到他們嘴裡就沒有幾口。
半年時間,226.54%的收益率,哪怕多付出5%的收益管理費也是值得。
5%的上漲,陸良也會想着多勞多得。
小超人率先搶跑,沒等陸良迴應,一個個叫嚷道:“陸總,我們也沒意見。”
五十億美元雖然多,但在場足足有37位投資人,陸良自己也一定會跟投。
假設按照二號基金的認購分配方案,陸良獨佔五份,港資獨佔十份。
那麼只剩下35份,平均下來每人都不足一份,他們斷然不可能答應。
陸良嘴角上揚,面露笑意:“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就這麼決定了。”
稍後,他又告知三號基金的認購方案,以及認購的所需條件。
依舊採用‘隨機’挑選的模式,認購意向的時間定在27日上午。
但需要先驗資,每一份都需要提供不低於7000萬美元的資金證明。
陸良給那些流動資金不足一億美元的投資人,預留三天的籌款時間。
他不希望有些人,簽署認購合同,到募資期卻拿不出應有的資金。
一億美元畢竟不是小數目。
衆人一臉無語,倒不是因爲驗資,驗資是很常見的行爲。
只是陸良的‘隨機’,聽聽就得了,說白了還是看人下菜碟。
六點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