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禮部

三個朝廷大員,寶鋆是禮部侍郎兼內務府大臣,兩個職都是正二品銜,陳孚恩的兵部尚是從一品,而桂良是正一品的東閣大學士。再加上桂良是恭親王奕?的岳父,身份尊貴。所以,今天談判,朝廷方面,仍然是桂良這老賊做主。

“李老弟帶來的洋人口信,恭王爺已經知道了。巴夏禮在刑部受了傷,朝廷賠付點醫藥費倒也在情理之中,這事,恭王爺已經許了。”桂良說到。

“那就最好,這筆銀子付的越早,談判也能越快進行”李明峰說到。

“李老弟從圓明園過來,那裡局勢到底如何?”桂良問到。

李明峰沉吟了一下,還是決定實話實話,讓這些人認識到事情的嚴峻纔好,否則他們再生出其他心思,事情又會繼續惡化。

“圓明園已經被英法聯軍攻破,裡面的太監宮女基本全被殺死,無一活口。明峰從圓明園來時,英法聯軍正在其中搶掠,恐怕等到和議達成,朝廷接收回來時,休想再見到一件珍寶。”李明峰沉聲說到。

三人聽了這話,臉上陰雲密佈,兵部尚陳孚恩更是冷哼到:“哼洋人性同犬羊,不知禮儀…….”

沒等陳孚恩繼續說下去,寶鋆在旁邊連忙咳嗽了一聲。

“無妨,無妨”李明峰知道,寶鋆如此做就是把自己當成洋人那面的人了,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情形。

“在下畢竟是食的是朝廷俸祿,受的是聖上恩典,對朝廷絕對是忠心不二。至於在洋人帳下效力,也是爲了朝廷着想。”李明峰說到。

看這三人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李明峰繼續解釋到:“諸位大人,今年初,我被下了大獄,罪名沒有別的,就是說我勾結洋人,出賣大清。實際上,諸位大人也都知道,我出海長達一年,哪有時間出賣大清呢?更何況,我一個小小的副將,又哪有出賣大清的權力呢?”

看到三人都露出了一絲絲微笑,李明峰繼續說到:“把我拿了,無非就是因爲我與洋人關係頗爲緊密罷了。但是,在下之所以交好洋人,就是因爲看到朝廷中有些人極力主戰,才被迫如此。”

陳孚恩也是主戰派,聽了李明峰這麼說,反問到:“你勾結….恩….你交好洋人,與朝廷中的大人們主戰有何關係?”

“當然有關係”李明峰理直氣壯的說到:“桂中堂知道,我曾經做過洋人的翻譯,對洋人的力量所知甚深。如今的英格蘭與法蘭西,國力之強,遠非朝廷那些庸官可以想象。與洋人求和,尚且可以損失些許利益,換來和平無事。與洋人開戰,結局嗎,大家也都看到了,大清精銳之師損失過五萬,京師被攻陷,天子北狩,圓明園也被劫掠。當然這只是現在的結局,如果要是再戰,那…….呵呵。”

李明峰面露微笑,不再繼續說了,不過,他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再戰下去,大清都可能滅亡了。

聽了這話,陳孚恩臉色非常之不好看,桂良和寶鋆也皺眉沉思。

“在一些大人眼中,與洋人媾和是賣國,所以他們想砍了在下。可是在明峰眼中,最該被砍的,是那些主戰的庸官若無他們,天子豈能蒙塵?若無他們,京師豈能被陷?若無他們,圓明園豈能遭劫?”李明峰越說聲音越大,最後竟然站了起來。

老李一連三個反問,陳孚恩最開始有些怒氣,後來卻嘆了口氣,低頭不語。雖然不滿李明峰所說,但是事實勝於雄辯,經過北塘之戰,大沽之戰,通州之戰,八里橋之戰,圓明園之戰,經過這一連串的戰役,陳孚恩也不得不承認,洋人確實不可力敵。

這些戰役,綠營上陣了,蒙古八旗上陣了,滿洲八旗也上陣了,就連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都動用了,仍然是一敗再敗。此時,任何人都不能否認洋人的力量強橫了。

看到成功爲自己脫了‘漢奸’的罪名,李明峰繼續說到:“諸位大人,如今可不能再生其他心思了,只要老老實實的與洋人談判,京師不日就可平定,到時候,再恭迎聖駕回鑾,諸位也是大功一件啊。假如再出其他差錯,洋人定會一把火焚了圓明園,那時再和談,可就晚了”

桂良嘆了口氣,說到:“哎今日聽李老弟一番話,覺老弟仗義執言,確實是忠君愛國之臣。和談一事,聖上也從熱河下了上諭,要求抓緊辦理。恭親王也認爲應該從解決,奈何洋人前些日子總是不願與我等談判,只是一味勒索,這可如何是好?”

前幾日,恭親王派人求和,要求聯軍退回通州,然後再談判。額爾金爲了儘快達成協議,所以宣稱只有放聯軍入城纔可談判,最後,恭親王並未應允。今天,朝廷將巴夏禮送還,聯軍也入了城,本以爲可以開始和談,哪料到,洋人竟然絕口不談撤軍的事,單單隻要求賠付白銀。桂良等人實在是摸不透洋人到底是如何想的,心中也是忐忑不安。

李明峰暗自偷笑,看來洋人着急和談,朝廷也着急。這樣,兩方總算有共同點了。李明峰就可以偷偷的利用這點來從中撈點好處了。

“諸位大人,洋人重利,要想和談儘快達成,還需要多使銀子,疏通關節”李明峰說到。

桂良說到:“銀子的問題不大,洋人在圓明園劫掠一場,我大清損失的銀子起碼是幾千萬兩,只要洋人儘快撤軍,花些銀子倒是無妨。不過,我等不熟路徑,恐怕還要仰仗老弟了。”

“爲朝廷效力,明峰義不容辭”李明峰說到。

“那明日,我們便押送五十萬兩的賠銀和疏通用的財物一起赴聯軍軍營,你看如何?”寶鋆問到。

“如此甚好,只要諸位大人配合,明峰定要促成此事,好讓天子早日迴鑾”李明峰朗聲說到。

第18章 再回林家第252章 擒獲第289章 輸血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323章 勸降第346章 歇多萬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15章 逃命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22章 廣州城第81章 局勢變化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9章 貪得無厭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163章 入京第195章 婚慶第258章 忠義軍第136章 困境第79章 刑部第82章 長春園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10章 心憂天下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4章 四國代表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51章 韋志俊第36章 再遇故人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261章 太師府第306章 內宅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4章 四國代表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80章 探監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305章 回家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33章 再會二相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13章 再遇敲詐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99章 恭王府第58章 浮樑城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136章 困境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252章 擒獲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66章 翻臉第29章 授權談判第234章 朝陽門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292章 埃米爾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39章 毀約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53章 夜談(上)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122章 追擊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127章 破綻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