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寒鬆賦

李紳

李紳(772—846),字公垂,潤州無錫(今江蘇無錫市)人。元和元年(806)進士,授國子助教,又爲潤州觀察使李錡從事。歷校書郎、右拾遺、翰林學士、戶部侍郎等職。遭構陷貶端州司馬,徙江州長史,轉壽州刺史。又爲浙東觀察使、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河南尹、宣武軍節度使、淮南節度使。會昌二年(842)入朝爲中書侍郎平章事,再鎮淮南,卒於任所。有《追昔遊詩》三卷。《文苑英華》存賦兩篇。

此賦載《文苑英華》卷一四五、《全唐文》卷六九四。《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賦即發揮此意而成。

鬆之生也,於巖之側,流俗不顧,匠人未識。無地勢以衒容[1],有天機而作色[2]。徒觀其貞枝肅矗[3],直幹芊眠[4],倚層巒則捎雲蔽景[5],據幽澗則蓄霧藏煙。穹石盤礴而埋根[6],凡經幾載;古藤聯緣而抱節[7],莫記何年。於是白露零,涼風至,林野慘慄[8],山原愁悴[9]。彼衆盡於玄黃[10],斯獨茂於蒼翠,然後知落落高勁[11],亭亭孤絕[12]。其爲質也,不易葉而改柯[13];其爲心也,甘冒霜而停雪[14]。葉幽人之雅趣[15],明君子之奇節。若乃確乎不拔[16],物莫與隆[17],陰陽不能變其性,雨露所以資其豐[18]。擢影后凋[19],一千年而作蓋[20];流形入夢,十八載而爲公[21]。不學春開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亂曰[22]:負棟樑兮時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諒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23]。

(《文苑英華》卷一四五,中華書局影印本)

[1]衒容:炫耀姿容。

[2]天機:天性。

[3]貞枝:堅韌耐寒之枝。肅矗:肅然直立。

[4]芊(qiān)眠:光色鮮明貌。

[5]捎雲:拂雲。

[6]盤礴:盤踞牢固。

[7]聯緣:聯綿纏繞。

[8]慘慄:悽慘而戰慄。

[9]愁悴:憂傷憔悴。

[10]玄黃:病貌。《詩經·周南·卷耳》:“陟彼高岡。我馬玄黃。”

[11]落落:高超不凡的樣子。

[12]亭亭:聳立貌。

[13]易葉改柯:《禮記·禮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

[14]停雪:保留雪,上面積着雪。停爲停留意。

[15]葉:通協,符合。

[16]不拔:不可改變。

[17]隆:盛,尊崇。

[18]豐:繁榮茂盛。

[19]擢影:挺拔的身影。後凋:《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20]作蓋:《抱朴子·對俗》:“千歲松樹,四邊枝起,上杪不長,望而視之,有如偃蓋。”

[21]爲公:《三國志·吳志·孫皓傳》裴松之注引張勃《吳錄》:“初,(丁)固爲尚書,夢松樹生其腹上,謂人曰:’鬆字十八公也,後十八歲吾其爲公乎?‘卒如夢焉。”

[22]亂:辭賦篇末總結全篇要旨的部分叫亂。

[23]斯焉取斯:語出《論語·公冶長》:“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這是一篇詠物賦,借賦寒鬆寓託情懷。作者先寫寒鬆不爲世人所知,再寫寒鬆經歷秋冬而不改柯易葉的品質,最後點明主題:寒鬆可爲棟樑,敢冒霜雪,卻不爲世人所用。可知此賦所寄託的就是寒士有奇節高才卻不能施展抱負的感慨,在構思上顯然受左思《詠史》之二“鬱郁澗底鬆,離離山上苗”的啓示。李調元評“不學春開之桃李,秋落之梧桐”之句說:“公垂立朝,蓋不肯苟隨流俗者,觀其與韓吏部爭臺參事可知,庶幾不負斯語矣。”(《賦話》卷一)

(尹佔華)

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47章 感舊賦並序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75章 醉賦並序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92章 大明宮賦第25章 美人賦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28章 汝州薛家竹亭賦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109章 水輪賦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101章 杞菊賦並序第56章 出門賦第40章 紙鳶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106章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71章 夢歸賦第109章 水輪賦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12章 青苔賦第31章 白鸚鵡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50章 夢渴賦第20章 登長城賦(2)第97章 夢舞鍾馗賦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26章 石賦並序第7章 塵賦並序第36章 拔河賦第50章 夢渴賦第2章 唐五代賦概述(2)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47章 感舊賦並序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40章 紙鳶賦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109章 水輪賦第62章 別知賦第56章 出門賦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106章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第36章 拔河賦第50章 夢渴賦第92章 大明宮賦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49章 茶賦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36章 拔河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4章 遊北山賦並序(2)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76章 秋雲似羅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103章 霍山賦並序第69章 寒鬆賦第2章 唐五代賦概述(2)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105章 春愁賦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30章 吊軹道賦並序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100章 後雪賦第32章 奉和鶻賦並序第31章 白鸚鵡賦第86章 阿房宮賦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24章 雲中古城賦第89章 蝨賦第24章 雲中古城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46章 含元殿賦並序(4)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71章 夢歸賦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