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不必去贅述,前人照抄百科水字數的太多太多了。使節團過山海關這個大站,就算進了永平境內,距離燕京真的就不遠了。
論理說這時節,使節團是不必去燕京的,要麼去避暑山莊,要麼去圓明五園。滿清的皇帝天氣轉熱以後一般就不在燕京皇城內居住了,到了秋天還要去木蘭圍場秋狩,召見蒙古王公。
不過這次有所不同,嘉慶原配皇后去世,如今冊立新後鈕鈷祿氏,所以使節團一點冤枉路都不用走。直接甩開腿,大路朝燕京走去就行。
連走了六天,李禧著雖然是顛着走的,但他是行商出身,終究身體還可以。而且幹這行的,沒有一個不是性格堅毅之輩。能在李朝北部做行商,身體不好性格不堅的根本做不了。
有個小故事是說這些揹着貨物在羣山中穿行的行商人,李朝北部的冬天有多冷不需要廢話吧。可是再冷也要過年啊,再冷也有生意要做啊。
有人專門從海邊收買幹鮁魚等年貨,然後在過年前冒着及膝的大雪,往咸鏡道平安道的山間城鎮送年貨。
冬季野外天冷,不僅晚上冷,白天也冷得很。很多行商人爲了在嚴寒中保持清醒和身體溫熱,居然在舌尖下含着砒(屏蔽)霜!
用砷化物的劇毒來刺激自己的身體,保證身體的狀態。所以很多行商人五十歲時就會身體狀況快速敗壞,有些人甚至會在某個冬天,在渾身刺骨的疼痛中去世。
而此刻李禧著不過二十歲的樣子,正是精力最足,身體最好的時候。雖然捱了一頓毒打,甚至還有內出血的症狀。但一口蔘湯吊住了命,大夫也是好大夫,幫他止住了血。
如今兩個人已經能一道躺着,抵足而臥,開始談天說地。
洪大守以前根本沒有文人圈子混,沒有字號。李禧著是個中人行商,更不可能有字號。倒也不用虛頭巴腦的以字稱,喚雅號了。
“山海關古稱榆關,一直是幽燕之咽喉。”洪大守過山海關就順口提了一句。
“是啊,女直能入關,皆賴山海關吳賊獻關而降,不然哪有他們定鼎中原的好事。”
“吳賊嗎?你也知道易代故事?”
“走南闖北,總是能見到一些。”
這下洪大守來了興趣,乾隆年間可是XX獄的巔峰。爲此而死的人數以萬計,很多易代的故事都被強行掩蓋,或者篡改。
就李朝而言,雖然有一定的記載,但是很多事情也不爲普通人所知。畢竟不是什麼網絡普及的年代,像史書這種東西,平民一輩子也不可能看到,甚至連史書長啥樣,封面是藍皮紅皮,可能都不清楚。
李禧著一箇中人,就算走南闖北,見識的人情事故很多,但怎麼會知道一百多年以前的歷史呢?
“卻是稀奇,我從書中也不過知道一二罷了,你是從哪兒?”洪大守明清易代的事知道的清清楚楚,只不過故意藏拙罷了。
“你知道鹿兒島嗎?”李禧著還不能動彈,只能偏過頭,問洪大守。
“鬼石曼子島津義弘!”
“洪大哥果然見識廣博,通曉古今,連這些都知道。”
鬼石曼子這個稱號算是中朝一起送給島津義弘的,因爲島津二字發音是“西媽茲”,然後就寫作或者傳作“石曼子”。
所以除開豐臣秀吉之外,在李朝頂頂有名的還真就是島津義弘,而不是天下布武的織田信長以及開創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
“你難道去過鹿兒島?”一開始島津貴久在清水城,後來轉內城,最後薩摩藩築鹿兒島城。所以薩摩藩又稱鹿兒島藩。
李禧著也許是不清楚薩摩國的稱呼,而當時一國一城令,薩摩國全部和大隅國部分領地上只允許有鹿兒島一座城。自然大家也都叫鹿兒島起來。
“隨東萊的柳成用大房大爺去過一次。”
“倭國不是閉關鎖國嗎?”洪大守一愣。
“清國難道沒有閉關鎖國?”李禧著也一愣。
“哈哈哈哈哈哈,是我着相了。”
滿清就算閉關鎖國也有四個口岸對外通商,只不過英、美、法、荷、瑞典、丹麥、西班牙等國的商船都只能去廣州而已。造成了只有廣州一港的印象,實際琉球、朝(屏蔽)鮮的洋船是從浙海關、閩海關而來。
日本的閉關鎖國雖然僅限於長崎一港,但是實際上尤其以島津家爲首的西南外樣大名,一個個偷偷摸摸的和外國做生意。甚至連前田家這樣代代和幕府通婚的外樣都偷偷和李朝做生意。
最窮兇極惡的就是薩摩島津家,只要能賣的東西,沒有他不敢賣的,硫磺這種軍用品,只要李朝商人肯出錢,直接就賣。
至於更出名的鹿銃(兩種說法,鹿兒島銃或者打鹿的火銃。),那更是撒歡着賣。不僅南洋海盜裡很多人手持鹿銃,連臺(屏蔽)灣不久前剛鎮壓的林爽文之亂也有鹿銃。
李朝雖然能自產火繩槍,質量也稱得上不錯,但對於這種製作精良的倭銃照樣很是喜歡,偷偷摸摸裝備了不少。
而李朝商人過去還能買到砂糖、白檀、硫磺、紅銅等緊俏商品。更不要說,私藏日本銀,偷帶回國了。
白花花的銀子到東萊港,歷任的東萊府使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清官,銀子到手誰還管你走私?就算有一個清官,面對能爲國家創收貴重金屬的萊商,加上銀彈攻勢,要不來多久就與之合流了。
“鹿兒島還有許多我國當年被擄的百姓,以及大明亡國時不甘的遺民。”
“城下有這些町人?”
“有的,很多,我國很多百姓世代以燒瓷爲業。至於明國遺民,甚至有人開辦塾館,教授武士町人子弟漢字漢籍。”
“遺民尚懷念故國?”
洪大守知道有人不甘剃髮,流亡日本,爲江戶時代朱子學的傳播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很多大名藩主甚至高薪禮聘這些遺民中的儒生,來傳授漢學。
“這,衣冠尚是中華,對故國的懷念卻不勝往昔了。”
“啊,這樣嘛…………”
洪大守大約能理解,故國滿地腥羶,又想要着大明衣冠,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