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無本生意最好做

過了XX江,對岸也有一道門,不過說是門,其實類似於牌樓。可以理解爲清國的邊檢站,已經有一隊兵丁在此等候。

閔廷爀會漢語,雖然語音有些拗口,但和別人交流是沒啥問題的。加上他們這種兩班士大夫,說話講究字正腔圓,不疾不徐。對面的清國官員就算語音聽的有些彆扭,也完全沒啥問題。

洪大守這種身份自然不會靠前,靠前的都是正副使節,有官職在身的。別看閔廷爀在李朝國內是堂堂的正三品堂上官,人人都要尊一聲令監。可到了清國,那就是個弟弟。

帶這隊兵的不是官,或者說不是在任官。他全名應該是“奉某憲/鎮差委護送朝(屏蔽)鮮國恭賀使臣專員”。

就是宋代俗稱的差遣,在清代也一樣,官多缺少,連這種臨時的差遣也是香餑餑。

眼前這位鐵定是個滿員,看那個五品的頂子還是個千總。可一個區區的千總,管他在任不在任,能搶上這麼一個美差,不是上面有人,就是上面有人。

和林尚沃事前說的一樣,以閔廷爀爲代表的李朝官員,紛紛送上用木盒盛裝的禮物。這算見面禮,回國的時候還有一份“京禮”,反正甫一見面上千兩銀子的好處費先收了。

官員們送完,各商團的主事和洪大守這等隨員,也上去請安,但不用下跪,打個千即可。人家也不在乎你跪不跪,剛收完第一輪禮物的護送委員,正等着第二輪呢。

洪大守問了問林尚沃,隨後取出兩張狐皮,捧在手裡。列着隊,跟在這二三十人的隊伍裡,向那名委員低頭行禮。

那名委員一個一個查看所呈上的物品,對於不滿意的就不讓隨從的家人收下。有一個抱着一卷細紋棉布的隨員,應該是花錢進的使團,沒人教他各種規矩,一臉茫然的看人家略過他。

委員大人自然不會怎麼樣,但他的家人可是毫不猶豫的就把那人拎出來,在旁邊指着臉直接痛罵,還把那件棉布扯過來丟在地上。等那人取出一塊雞卵大小的紅松香以後,才停止噴人。

一把奪過紅松香,那個家人繼續跟着委員檢視禮物,看到洪大守的狐狸皮。那個委員微不可查的輕哼一聲,但等家人上去掀開,發現是兩張以後,就點點頭收下,優哉遊哉的繼續收禮。

兩輪東西收完,按林尚沃的說法,少說三千兩白銀往上。

正在鬆一口氣,感嘆自己有熟人帶的洪大守,卻看到剛剛那個家人去而復返,把丟在地上的棉布撿起來,帶走了。(真事嗷,雖然是李朝方面的記載,不過送的東西是一頂帽子。)

最後就是雜役們了,佔據使團絕大多數員額的雜役們的錢是不由委員收的。由他底下的那隊官兵收,這也是爲什麼有些旗兵都是從九品的藍翎長了,也要過來做大頭兵的緣故。

說起來也有些意思,這些兵丁不是明要,而是所謂的“公平買賣”。

怎麼個說法呢?東北有三寶,人蔘、貂皮,鹿茸角。這是我們現代的說法了,擱清代則不同。

這會子說的是人蔘、貂皮、烏拉草。

烏拉草是一種莎草,經過捶打壓制之後用皮革做面,內填烏拉草,就可以當成窮人的棉靴了。可以抵禦東北最誇張零下四十度的寒冷天氣,是窮人們禦寒的法寶。

起先李朝使節團來,有人給他們賣這種草靴,那時候付完錢,還真有靴子的。如今則完全不同了,那些兵丁搬着一大捆草,就放路邊,一個人五十個小平錢,換一把草。

明碼標價,公買公賣,服氣不?

金斗吉拿五十個乾隆通寶換回來一把草,雖然早有預料,但還是臉喪的難看。他本以爲他在鐵山放救荒米,已經是低本錢高回報的買賣了。如今見識了大清的官兵,這才知道什麼叫沒本的買賣,一把草五十錢。

宰的就是你們使節團!

你們以爲這就結束了嗎?當然沒有,這點錢怎麼能算結束呢,連開始都沒有開始呢。

護送的兵丁吆喝一聲,大約是滿語。然後所有人站起,但不歸齊,意思是開拔了要,請掏錢!

這下子即使閔廷爀也不能免俗,繼續一人五十錢。取出來多少份之後,就有一個兵丁站齊了歸隊,等所有開拔費給清,那麼隊伍也就排列成了。

往前走不超過一百米,護送的隊伍停了下來。因爲李朝使節團要過“朝(屏蔽)鮮門”了,清方要覈對人員。

李朝這邊的護照名冊取出來,自閔廷爀以下,開始唱名。同時清方也要寫一份文書,證明此人是合法入境。

每開一張文書,紙張五十錢,唱名五十錢。反正就是掏錢!

短短几百米的路,走了兩個多小時,使節團上上下下,全部破財。

“沒想到吧?”看着臉色極臭的金斗吉,洪大守雖然也被勒索了一筆,但還是想笑。

“真是沒本的生意最掙錢,當官的生意最好做!”金斗吉滿臉多麼痛的領悟,就差配個樂唱出來了。

“嘿嘿,這纔剛開始呢。”林尚沃雖然掏了二百個錢,可卻一點沒變顏色。到底是經歷過好幾次的人了,還有心情開玩笑。

“難道這路上真要平白花銷掉白銀三十兩?”

“白銀三十兩?差不多,看運氣吧,哈哈哈哈哈哈。”

兩個人一前一後,一個追着問,一個輕聲笑,倒是和諧的很。

以前說過現在新義州對面是安東,之所以叫新義州是因爲如今的義州其實和它差不少路。純脆是由於修南滿鐵道支線的時候,中國這邊是安東縣,對面沒得城市。但由於鐵路經過嘛,漸漸就形成了新義州。

如今的義州對面是九連城,過了九連城,經沙河嶺、蛤蟆塘、五龍背、湯山,然後就要通過邊柵,越舊明的高麗門,中途只有一個張家堡,即到達重鎮鳳凰。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設置的鳳凰巡檢司,隸屬岫巖通判,乃是李朝使節團進入清境內的第一個大站。

3.院中一番口舌爭1.行前先舉韓三石32.收攏礦丁編行伍13.金斗吉精明會算11.九人蒸汽機小組45.遣歐少年留學團28.恰有文學清華缺14.還要振奮思前路7.嘉慶直呼了不得14.大災之年豐收年11.實則閣郎頗不同38.國立仁川北學校35.夤夜催人填溝渠23.老父母寶城宣煙4.李禧著舉兵響應8.漢陽血淚發家史4.李禧著舉兵響應26.主上可願決死戰44.英吉利不好相與7.官民率次投軍前6.朝中有人好定案22.行前淘換京銀錢34.如此一部豆漿機27.漢陽喪鐘已敲響22.水營戰船借商人23.可獻韃酋於宗廟37.德川家齊頗不快30.王大妃撤簾歸政18.且讓貴秭做我姐12.迂迴擇議宮莊田9.京商團夕陽落幕35.行前天下第一關29.洪妃傳遞密信來28.日本國王作大君6.不約而同趨安州14.卻把桔梗做山參11.此人真一筆好字28.命做夷船三十條39.平山之事行跡露6.黎民士庶皆可應21.各自懷揣精明意14.蒸汽機萬難推廣41.大監戲言願通榜14.公開對立無可救20.花住教我如何奏5.不在嘉山多淹留16.結親王室以緩和3.院中一番口舌爭11.燕行之路不輕鬆31.漢陽一朝傾倒盡27.清白人家怎談這36.不意峰迴又路轉13.磨坊產業大升級18.攻摧驛站釋官奴17.天平一朝換傾倒20.商量鑄幣機等項27.孃舅猛打老岳父21.各自懷揣精明意19.林尚沃居中斡旋8.一場造化在眼前38.一字避諱生煩惱15.聚田莊謀改田制26.鋪裝枕木安鐵軌20.屹立四朝之洪妃21.我與小趙論行止13.誘敵深入退城去18.三足鼎立最安穩23.雙腳踏上清國土25.閔屯村說金楓皋43.一力破開漢陽霧33.洪妃猶自不鬆口35.夤夜催人填溝渠10.江原一道盡慘白12.御門前臣有本奏48.自大狂遇小肚腸15.大明恩情說不完14.四處林林請託來38.三輪火銃全軍潰48.此功當賞錢一枚28.大監可識蒸汽機26.原來也無大代差10.訓練營至大同江14.蒸汽機萬難推廣32.爲鄭神師所裹挾8.錢囊空空赴義州20.舍科夫喚我親朋32.爲鄭神師所裹挾25.旅途困頓摧人折11.此人真一筆好字6.曹允大告老還鄉2.韓五石衣錦還鄉18.敵來我往爭勝機12.御門前臣有本奏18.三足鼎立最安穩39.鯛魚穩固兩邦交10.口蘑一斤同白銀8.漳州口似可輕取16.原州鄉班大誇贊5.不在嘉山多淹留52.囚徒困境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