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金在昌用力一擊

趙萬永用日本通信使作爲例子,其實不太恰當。日本有通信使那是因爲朝鮮被日本揍得鼻青臉腫,不得已而爲之。現在朝鮮上下還把日本當做倭寇蠻夷之地,認爲自己纔是禮儀之邦,去日本那就等於是去宣揚教化。

而且和日本的通信,主要集中在德川幕府的徵夷大將軍病故繼承這樣的大事上面,有可能二三十年都不通一次使節。最近一次正好洪景來還去過,乃是爲了冊立世子一般的將軍家繼承人才成行,不然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往來。

日本方面有什麼大事,都是作爲日朝中間人的對馬島宗氏代爲傳遞,並不做直接的聯絡。

不過這好賴是個成例,把“藩臣無外交”的論調給敲開了一條縫,起碼朝鮮是有外交的,並且還是世人皆知的外交,並不是隱晦的私下的。

“日本國到底有所不同,並不能一以概之。”閔景爀不置可否。

“抱歉抱歉,來遲一步,來遲一步。”輕輕敲門進來的是金在昌,他似乎是因爲手邊事情太多,來晚了。

可他走進來,就發現屋內的情勢不太對勁,包括洪景來在內的衆人面色有些凝重。而站在場中央的趙萬永則一副慷慨激昂的樣子。

“坐吧,你先看看這個。”洪景來示意金在昌坐下聊。

金在昌接過李禧著的上書一瞧,登時就明白了場內這幅景況的原因。肯定是對於開港外交的事情談不攏,於是起了爭執。

“雖然日本國與荷蘭夷有所不同,但是隻是通信的話,又哪裡能影響到使國家穩如磐石的《經國大典》呢?”趙萬永繼續發言。

“《經國大典》乃是國本,只要不指明違背的話……”金平淳在一旁點頭。

“既然說到《經國大典》,那麼諸位,爲什麼不將此事稟呈主上,聽一聽主上的意見呢?”金在昌突然開口。

“稟報主上?”洪景來好像捕捉到了什麼。

“是啊,主上乃八道之君,天下士人之領袖,若是主上能認可,明發教旨,那反對的聲勢就會大大消減。”金在昌也是老官僚了,有自己的見解。

在這個有明朝鮮國,整個國家最大的封建保守派領袖是毋庸置疑的,一定是李王!李王是誰?自然是被洪景來擁立起來的李。若果說李願意站出來爲仁川開港背書,那麼約等於封建保守派勢力中的相當大部分人接受並認可了此事。

當然即使這樣做,還是會招致許多士人的反對。結合小趙提出來的增開黃柑試,安撫士人的情緒,把吵得最兇的那些個人,弄進體制內,丟給他一個窮縣,有的是辦法炮製他。

這等於就是先把反對的保守派從內部分化開來,大大降低了洪景來解決這一矛盾的困難程度。至於李本人會不會答應幫洪景來站臺?他也不瞧瞧是誰扶他上位的,這點事情都不肯幫忙答應,那麼保不準兒洪妙妊生了兒子以後他哪天就被猝死!

“此言有理!”趙萬永不可否認是有點自負的,畢竟有本事的人那不叫自負,那叫自信。今天他想到了一層,沒曾想金在昌幫他想到了第二層。

“主上那邊,確乎也是關鍵一環。”閔景爀也認同金在昌的說法,他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個保守派,但是他是不堅定的保守派。

他不期望改變,是因爲他現在掌握了權勢,登頂了朝鮮的權勢中心。現在就很好,爲什麼要改變這“美好”的一切呢?反正他也四十多了,再活個十來年就該蹬腿了。快快樂樂的優遊人世,纔是他的追求。

洪景來要改革,要變法,閔景爀反正不反對,只要不影響到他做這個“美官”,那麼不反對就是實際上的支持。

“好!既然如此,咱們內部意見能否統一!”洪景來要先把自己勢道內的同僚都說服。

“若是主上願意明發教旨,那麼老夫覺得尚可推行。”閔景爀點頭。

“不得違背《經國大典》之條目即可。”金平淳也表態。

“最好也不要直言外交,曲寫爲通信。”洪守榮其實還是不大同意,但是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也不便再反對。

“石厓你呢?”洪景來示意趙萬永。

“那麼向主上稟報的上書就由在下來草擬罷!”趙萬永當仁不讓。

幾位武將那是跟着洪景來的風向,無人反對,趙萬永當即取過紙筆,洋洋灑灑,寫了一封上書。衆人讀過,表示認可,便由洪景來親自帶進昌慶宮,向李面奏。

趙萬永和閔景爀也親自跟着一道入宮,做說客,保證李動搖時,在旁協助,一舉功成,免得橫生枝節。

宮中的李其實也不是毫無權勢的,畢竟他有一幫子宗親和保守派官吏的支持,現在得了嘉慶的冊封,位置已經坐穩了。一般的政務,洪景來也都會向他稟報之後,尊重他的意見,再予施行。

而且因爲精心挑選送入宮中的王妃洪妙妊很是會琢磨人心思,外加又長得不錯。二十來歲血氣方剛的李當然會把持不住。反正是封建政治婚姻,談什麼感情,這強扭的瓜只要解渴就成,況且嚐了以後還挺甜。

所以現在李和洪景來還是處於蜜月期,至今沒有發生過什麼衝突,洪景來給他辦典禮,那都是實心實意花錢辦的,一點兒不含糊。

“沒錯,現在北學日新,頗有些能助力農工的學問,當通信遣學。”洪景來也不說什麼讓人不懂的,那蒸汽機磨面那麼快,是不是很有利於生活啊。

“是否要稟明清國?”李想了想。

37.宮門外羣龍無首19.急入宮來拜洪妃10.華陽萬人疏驚世35.大赦八道官奴婢49.區區己身不足惜5.樸凖源病危請封22.趙萬永察訪江原29.紅頂皇商富貴傳39.金錢至此不足惜24.趙萬永外放全羅7.鐘匠說打發條簧34.一言能決人生死4.李禧著舉兵響應18.敵來我往爭勝機14.卻把桔梗做山參4.感慨家中有好手17.韓丞教我取任賄8.漳州口似可輕取29.定獎敘功正當時33.是反其道而行之10.江原一道盡慘白34.朝會痛哭哀思悼22.昌慶宮外進士科15.暫宿荒村野店中20.身隕漢陽終命絕21.各自懷揣精明意4.何必定要服六孫4.何必定要服六孫48.自大狂遇小肚腸20.洪氏旌表爲節婦3.書院七百遍八道1.各有職守定大局23.奉天倡義大元帥41.兵臨昌慶弘化門11.誰叫小說掙錢多48.自大狂遇小肚腸35.幸好嘉慶隨意問18.半路殺出程咬金16.撿起一座慶興城18.抄家八道得暴富22.行前淘換京銀錢4.巧言變色金家奴54.所謂議會不當開15.夕陽落幕萬東廟17.柳大房裡通外國9.一番話動兩人心34.讚歎楓皋得賢才(爲愛吃油燜大蝦加更)20.泮宮舉發大事件1.風起東萊新篇章14.訓練營進退搖擺11.燕行之路不輕鬆2.天下第一關與官14.卻把桔梗做山參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32.爲鄭神師所裹挾19.握有現銀思他處23.竟有神仙來助我23.漢陽已然有佈置36.官授堂上副承旨26.金斗吉尋得出路30.宣惠廳常平僉正27.密不透風老朱珪28.古邑誠然真大勝43.米澤彈正可聽聞20.君父神宗顯皇帝15.聚田莊謀改田制32.世兄意有所指乎17.吃一塹能長一智24.如今變法甚輕易1.東萊巡海備倭判12.審問刑曹諸囚犯42.菱刈金山可續命24.趙萬永外放全羅34.裹挾民壯謀瑞興30.嘉慶年景愈漸衰11.神話一夕即破滅1.登壇誓師出兵去27.密不透風老朱珪35.規劃仁川大都市15.終究再世何爲人13.金斗吉精明會算27.清白人家怎談這2.天下第一關與官2.李玜問我年何歲26.常明替補升川督12.金芝淳三路進兵34.堂堂正正用陽謀36.官授堂上副承旨8.請老爺暫借幾個15.竟敢甩鍋給乾隆22.沉迷自我做明君7.刑場騷亂衆驚慌24.嘉慶問話似平常15.竟敢甩鍋給乾隆13.誘敵深入退城去5.今科我意選良民30.嘉慶年景愈漸衰17.暗忖已身患風寒8.曠野傳道洪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