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車停的時間有點長了。
好在終於輪到了方宇他們。
方宇的車剛停下來,正打算推開車門,結果門自己開了。
外面是有專門爲嘉賓開門的人員。
方宇擡頭,看了眼面前穿着制服的小哥,輕聲道謝。
然後安靜地站在原地,像是等待着什麼。
這個流程是劉雅婷先前交代的。
他現在站在這邊等待,就是爲了等他的紅毯搭檔——辛玲玲下車。
方宇的腦海中浮現出有關辛玲玲的資料。
作爲同公司的藝人,辛玲玲要比方宇早出道兩。
就音樂作品來說,她在這方面是不如方宇的。
她的創作能力偏差,但唱功方面、很厲害。
由於嗓音出衆的緣故,她在出道後的第一張專輯,賣得相當不錯。
可第二張專輯沒太多特色,以至於銷量不好。
但在去年發佈的第三張專輯中,她敢於突破自我,換了一種新的唱腔後,立馬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
總得來說,她應該屬於那種進展曲折的藝人……也是比較符合娛樂圈常態的藝人。
她這次被“華夏音樂獎”提名的,是最受歡迎的女歌手。
當然,她自己心裡也清楚,這次很可能是陪跑。
另外幾位提名的人選中,有兩位是擁有歌后稱號的女歌手……
……
他們兩個是公司安排走紅地毯的搭檔。
主要是爲了照顧方宇,畢竟方宇從來沒來過這邊,得有人引導。
天娛傳媒這次被提名的人不是很多,辛玲玲應該是最適合成爲方宇搭檔的人選了。
劉雅婷和杜月自然沒有出來,他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把車開到別的位置。
等會兒他們同樣是可以進入會場的,只是坐在比較靠後的位置。
不可能跟方宇似的,坐在前排……
方宇站在原位上,耳邊不斷響起拍照時的咔嚓聲。
能清晰感覺得到,在方宇出來的瞬間,場上的氣氛變熱烈了起來。
閃光燈不斷。
好多人甚至在呼喚着他的名字。
大概是他的粉絲。
他回頭看了眼跟在後面的那輛車,辛玲玲也是剛從車裡走出來。
在她面前的,同樣是工作人員爲她看門。
她彎身表示感謝,順便捋了捋因下車低頭弄亂了的頭髮。
衆人目光關注下的辛玲玲,一襲淡藍色的禮服,將她的身材展示出來,精緻的臉龐上。
纖細的手臂上,掛有幾件精巧的裝飾。
光芒籠罩下,看上去也是嬌豔動人。
她擡起頭,看向方宇所在的方向,然後微微一笑,朝着他走了過來。
見此,方宇表現出足夠的紳士風度,臉上帶着和煦微笑,也朝着對方走去。
兩人目光交匯,笑着打了個招呼。
鏡頭閃光燈再次聚集在他們兩位身上。
方宇將右手臂微微擡起,留出了空擋,目光看向辛玲玲。
辛玲玲立馬領會到了她意思,緩步走上來,伸手搭上他的胳膊。
兩個人站在一起,朝着面前的衆多攝像頭含笑點頭,表示對這些記者粉絲的感謝。
一個是2018年度最大的潛力黑馬,另一位是圈內備受好評的實力女歌手。
論相貌,兩人都屬於帥哥美女級別的。
此時站在一塊,別說,還挺般配的。
片刻之後,方宇朝着旁邊的辛玲玲表示,應該可以走了、
辛玲玲回以眼神。
然後兩人便朝着會堂方向走了過去。
他們的步伐不快不慢,相互照顧下,反而顯示出兩人的儀態風度。
講道理,耳邊的喀嚓聲跟閃光燈沒有聽過,在行走途中、碰到喊他名字比較大聲的,方宇還會朝對方看去,報以微笑。
拍照呼喚在持續,直到他們兩人走後,這才停下來。
他們要等接下來的兩位下車。
紅地毯可不是誰都能上來的。
那是一種榮譽。
能走在上面,是華夏音樂界的一種認可和肯定。
如果是那位爲搏眼球、沒有資格上去、卻硬要上去的,往往下場都不會太好。
出名是出名了,但絕對沒人會用她。
這邊是規矩。
……
兩人走到了會場入口,腳步稍稍放緩。
“走得不錯嘛~”
辛玲玲笑着說道:“不敢相信,你是第一次走紅地毯呢……”
方宇臉上帶着和煦笑容,低聲道:“那是玲姐你帶得好~”
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自然是要保持絕對的風度。
雖說已經進入到門裡面了,但誰能保證,這會場裡面沒有攝像頭呢?
有位前輩說得好,做戲就要做全套。
兩人一邊往裡面走,一邊說兩句。
在進來大廳後,立馬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走過來。
他們手裡拿着人員名單和對應的席位。
這樣主要是爲了方便安排座位,受邀請的人有很多,觀禮的人更多。
在這種情況下,先一步安排好座位就很有必要。
入場時間倒是沒有錯開,但雙方的入口是不同的。
當然,那些擁有邀請函的人,他們知道自己的位置,只是需要有人引導在哪片趨於就好。
方宇跟辛玲玲兩人都是在B區。
辛玲玲在4座,方宇則是在7座,兩人的位置差得不遠。
相互打過招呼後,自此分開。
方宇張望了一下這個典禮會場。
地方大倒是挺大的,不過真要說正式受邀的嘉賓,其實也沒有很多。
方宇一個人佔了快十分之一了,別的人沒他這麼猛,但也有不少提名是重複的。
再掃視周圍,發現了不少老熟人。
比如何家煥。
比如孫琦。
比如陸鑫、唐一、朱元、馬曉、汪曉遠。
他們哥兒幾個都過來參加了,此時正坐在C區。
原本在着天,看到方宇過來後,立馬笑着跟他揮手打招呼。
方宇朝他們使了個眼色,然後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定。
通常在這個時候,便是相互間寒暄客套的時候,當着衆多攝像機面前,通常會表現出自己寵辱不驚的姿態。
可以看見,在會場裡,有很多攝像頭架着,來自於各家各戶的。
還有各個電視臺,以及那些報社雜誌社的記者。
他們正在不停地拍照,將會場上的細節保留下來,留做他用。
每家過來的工作人員都是由明確分工的,有的在外面吹着冷風,有的在裡面享受着熱流。
別問爲什麼這樣分工,在職場裡,從來就沒有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