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榆鐵公司的改制(求訂閱,5更之3)

安排好研發方向的事情,李河川草草吃了午飯,鐵生早已在等他了。

鐵生找他,是因爲榆鐵車輛配件有限公司改制的問題。

雖然在“重整山河”計劃中已經對此做了詳細的規劃,縣裡也派人去做了工作,但真正涉及到職工利益的事情,還需要坐下來詳談。

安排在下午的企業改制會議,參會的有三方人員。

鐵路局改革辦,此次鐵路改制的執行人,代表了鐵路方向的利益。

礦海集團,以訂單爲推手,促進企業從集體所有制轉爲股份制。

企業職工代表,作爲改制的收益或受損者,是決定改制成功與否的關鍵力量。

其實還有一方,那就是政府,不過政府只提供了場地和後勤保障,最終的改革會議,還是要這三方來談。

鐵路局改革辦是一個臨時的議事協調機構,主任是一名四十多歲的老幹部甘鐵路,一聽這名字就知道,其父母是早年的鐵路職工,纔給他起了這麼個奇葩的名字。

實際上,甘鐵路的父母還真是鐵路行業的,不過並非鐵路職工,而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鐵道兵。後來鐵道兵整體轉業成爲鐵道部的十多個工程局,甘鐵路也成爲鐵路子弟,上了鐵路子弟學校,畢業於鐵路工程學院,最後又分配到了陝省鐵路局。

由他擔任主任,一是他的身份地位足夠起到協調鐵路內部關係,二是他本身也是科班大學畢業,由系統學習過工商管理,在歷次鐵路改革中都能提出適宜的見解,因此擔任改革辦主任也是名至實歸。

爲了協調各方關係,改革辦的級別算是正處,估計處理完這事,甘副處長就會名正言順的成爲正處長了。在鐵路系統論資排輩情況嚴重的大形勢下,四十多歲的正處長並不多見。

所以甘鐵路聽說是和礦海集團談判時,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下定決心要談出一個對鐵路局有利的方案來。

看到李河川如此年輕,他決定先搶佔談判的先機,從氣勢上壓倒李河川。

“鐵路局三產是鐵路最好的資產,榆鐵公司近三年的財務報表在這裡,你也看得出來,它每年至少有1億的營收。無論是工裝設備流水線,還是人員素質,榆鐵公司都價值5個億之上。”他率先漫天要價,等着李河川就地還錢。

不過他的話一出,榆鐵公司的副總經理張曉旺倒是率先一皺眉頭,對甘鐵路獅子大張口的做法有些不滿。

鐵路改革,涉及到榆鐵公司近400人的飯碗,就目前而言,也僅有礦海集團有意向,報價太高嚇走了礦海,甘鐵路就哭去吧。

李河川微微一笑,打開手中的報表說道:“榆鐵公司每年的工資總額支出是2000萬元,也就是說,出去人員這一塊,榆鐵公司價值4.8億了?”

甘鐵路一愣,李河川沒有在榆鐵公司價值上討價還價,而是直接說起了人,這讓他感覺有點不妙。“李總,賬不能這麼算。”他解釋道,“榆鐵公司每年銷售配件、維修鐵路軸承,能取得上億的營收,人和設備是分不開的。”

李河川看向張曉旺,淡淡地說道:“張總,如果我保證將工人的工資總額提高到3000萬元,你們能整體脫離鐵路局嗎?”

張曉旺心中一動,不過搖了搖頭,說道:“榆鐵轉制事關400職工的切身利益,鐵路局是國企,礦海是私企,我個人倒是無所謂,但恐怕員工們不理解。”

甘鐵路也說道:“人和設備是不能分開的,再說了,人員是鐵路局辛苦培養出來的,從價格上說,也價值1億,3000萬,那只是工資而已。”

甘鐵路看過李河川的方案,是以訂單爲談判的籌碼,通過第三方審計報告,加上合理的轉讓價,一次性支付給鐵路局一定的費用,將榆鐵收購,進而完成股份制改造。

鐵路局也想通過這樣的方案甩掉榆鐵這個包袱,所謂的1億營收,那只是鐵路局車輛段爲了避稅,進行的內部走賬而已。脫離了鐵路局,榆鐵公司能不虧損就不錯了。

來之前,鐵路局內部也有討論,儘量能拿到3個億的轉讓費,最低也要2億才行。

李河川的打算卻在鐵生的提醒下悄悄做了改變,榆鐵公司擁有完備的軸承檢修線和各類機械裝備,甚至還有小型鍋爐,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夠生產採煤設備的部分消耗件,甚至連部分檢修業務都能承接。

他微微一笑,在紙上寫下一個1字,然後說道:“按照甘主任的意思,人工這塊價值1億,也就是廠房、設備等等價值4個億了?”

“沒錯。這個價格是公允的。”甘鐵路心中說道,這個價格是偏高的,就看你怎麼講價了。

李河川說道:“參照人工2000萬,價值1億的算法,廠房設備可以算是8000萬資產,鐵路局準備賣4億了?”

甘鐵路不知道李河川爲什麼這麼說,不過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現在的產值倒是差不多8000萬元。“李總如果覺得價格貴,咱們可以再討論。”

甘鐵路知道雖然是談判,但底線卻是不能談崩,這中間的平衡卻很難把握。

李河川看了一眼鐵生,說道:“鐵生,你說一下我們的方案吧。”

鐵路打開電腦,對着大屏幕說道:“礦海每年的訂單量不少於5億,考慮到榆鐵公司本身的價值,所以設定新組建的榆鐵公司總股本爲5億,工人工資總額保持不變。礦海佔股4億也就是80%,職工工會佔股20%,支付鐵路局2.2億費。不過考慮到鐵路市場,礦海的新方案爲礦海公司佔股不變,職工工會佔股10%,鐵路局佔股10%,支付轉讓費2億。”

鐵生的方案一出,甘鐵路和張曉旺對看了一眼,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同時身子輕輕擺動,離彼此遠了一些。

張曉旺迅速算了一下,5億的訂單至少能帶來5000萬的純利潤,即便留下一半的資本公積,也有2500萬可分配利潤,20%就是500萬的分紅。可是如果降到了10%,卻只有250萬的職工分紅了。

甘鐵路也是算計了一翻,多要10%的股份,雖然一次性收入少了2000萬,但每年多了250萬的紅利,而且資本公積也算未分配利潤的,這麼說來每年有500萬的紅利,這要比多要2000萬划算。只是現任領導估計只會注重眼前的利益,這就難辦了。

“甘主任,榆鐵雖說是鐵路局的三產,卻是集體所有制的,如果你不想400名職工天天煩你,我覺得不如職工集資2000萬,鐵路局拿2.2億走人!”張曉旺常年和工人打交道,有的是辦法算計這些路局領導。

甘鐵路眼中閃過一絲憤怒,不過想到自己的名聲,他一咬牙,說道:“一週之內,鐵路局要拿到2.2億的現金!”

張曉旺呵呵一笑,說道:“甘主任果然是爽快人,400名職工肯定念你的好的。要知道這些鐵路子弟的親戚大多在路局,甘主任的名聲傳到他們那裡,說不定下次就高升爲甘局長了。”

李河川微微一笑,衝着鐵生點了點頭。

“成交!”鐵生看了一眼李河川,笑呵呵地說道。

第198章?預警機不過是玩具第127章?開創鐵路研發的奇蹟第5章 煤礦協會的主意第244章 這裡是華夏的硅谷第244章 這裡是華夏的硅谷第148章?地火第118章 還缺少一點名望值(求訂閱,5更之4)第132章?以假亂真的騙子第27章 45號合金支柱訂單第137章?兼併安成化肥廠第126章?交叉杆的研發第215章 葛家河水電站第65章 防治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3章 瀕臨破產的礦海煤業第193章?顛覆性發現第238章 媒體採訪第269章 三種方案第126章?交叉杆的研發第127章?開創鐵路研發的奇蹟第80章 賭徒的末日第28章 合則兩利第130章?夕陽下的吳曦月第126章?交叉杆的研發第261章 視察第142章?趙繼科的獎勵第141章?一日千里的項目第178章?超導電纜示範工程第116章 進軍煤化工領域(求訂閱,5更之2)第81章 長林煤業的股份第140章?網運分離第158章?飛速發展第168章?小姑娘的心結第88章 重新推選董事長第29章 採煤機滾筒訂單第141章?一日千里的項目第136章?激進的項目推進計劃第16章 改善職工伙食第161章?開始打電網的主意了第133章?地宮第254章 圈層第62章 環保臨檢第266章 星辰探索計劃第10章 張所長的小提醒第29章 採煤機滾筒訂單第226章 海川的未來第122章 運煤通道主導權之爭第174章?機械師馮飛第154章?梧桐河的隱患第68章 定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第184章?500億投資第76章 賣磚賣到手軟第14章 洗煤廠升級改造完畢第204章?西三局第177章?超導電纜第116章 進軍煤化工領域(求訂閱,5更之2)第99章 小嵐鋼鐵廠的失策第216章 資源交易平臺第120章 是誰在算計我?(求訂閱,加更)第96章 成套大采高採煤設備第46章 簽訂託管協議第244章 這裡是華夏的硅谷第239章 專題報道第152章?意外第207章?共處一室第260章 送卡第208章?鄉村教師與感恩孩子第27章 45號合金支柱訂單第212章?大基建項目第87章 救人附帶播放廣告第133章?地宮第65章 防治污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194章?能量因子力學應用第210章?照顧第29章 採煤機滾筒訂單第140章?網運分離第225章 只出讓不打包第241章 晚間新聞的專題第17章 親吻纔是西方禮儀第152章?意外第83章 以設備入股第166章?導電材料提前完成第131章?有我在,你放心第224章 來自白渡的要約第271章 交換第179章?於佔勝的煩惱第236章 李河川的川付寶第51章 全面接手第269章 三種方案第42章 租賃廠房第59章 建材設備研發完畢第190章?能源領域的降維打擊第237章 租下隔壁的辦公室第123章?成立礦海鐵路運輸公司第188章?礦海要上天了第187章?管理模式的輸出第87章 救人附帶播放廣告第126章?交叉杆的研發第99章 小嵐鋼鐵廠的失策第84章 各有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