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願意學着愛蒼生。
黑熊精心中黯然,他心知他沒有這樣的覺悟。
世間萬千,何爲真正的長生大道。
也許,曾經的觀音也無法給他答案。
半是生死之際的貪生怕死,半是修煉數百年的迷茫,黑熊精應下了。
尋尋覓覓,總能得長生大道。
而觀音禪院中的起了殺人放火之心的僧侶們也得到了自己應有的報應。
柳搖金線,山澗花香,笙歌終於等來了孫悟空。
但是,這一次,是以豬頭的形象。
孫悟空一陣兒閃神,就好似千萬年前的一場風吹到了今日。
這一幕,似曾相識。
笙歌眼神明亮,只是在看到洪江龍王時有些詫異。
這……
金蟬子深藏功與名,並沒有開口解釋笙歌的身份。
“大聖。”
脆生生的聲音與這副肥頭大耳的模樣甚是不相配。
孫悟空瞳孔放大“笙歌?”
熟悉的聲音,熟悉的氣息,就連這副模樣,他甚至都覺得曾在夢中見過。
洪江龍王:Σ(дlll)
緊接着,笙歌言簡意賅的解釋了她替被貶下凡天蓬元帥入棋局。
洪江龍王忍不住在心中感嘆,還真是藝高人膽大啊。
故人相逢,總是喜慶的。
不久之後,最後一位護經人也在流沙河歸隊。
自此,西行取經的隊伍徹底成型。
一路走去,食取經人之肉可得長生不死的消息,幾乎妖魔鬼怪盡知。
長生不死這四個字,吸引着無數妖怪前赴後繼。
但,罪大惡極者,皆成了金蟬子的杖下亡魂。
一來,十世輪迴的記憶覺醒,金蟬子的性情已不再軟弱無能。
二來,身側的,除卻流沙河收服的護經人,多多少少都算是他的長輩。
一個是師父,一個是師父的至交,一個是父親的恩人。
所以,他出手理所應當。
一路西行,一路闖關。
西行隊伍上的異樣終於引起了靈山的注意。
取經隊伍裡,莫名其妙的冒出了又一個大聖。
一模一樣,無論是外貌還是神通。
就連大聖過往所經歷之事,大大小小,知之甚詳。
言行舉止,更是分毫不差。
金蟬子戲謔一笑“要不都留着?”
反正,西行隊伍上,也需要苦力。
“罷了,還是得分出真假,師父不願看到旁人頂着這張臉。”
笙歌不慌不忙,這世上她可以認不出任何人,但絕不會錯認大聖。
靈山既然搞出了這種花樣,那他們奉陪就是。
真假孫悟空並沒有吵鬧着要去找人辨真假。
可偏偏諦聽,十殿閻羅,就連觀音都輪番上陣,皆束手無策,臨了丟下一句“唯有到靈山釋迦如來處,方可辨出真假。”
假孫悟空倒是想去,但真孫悟空該吃吃該喝喝。
等來等去,沒有等到真假孫悟空前往靈山求助的如來,只好一尊靈身降臨。
靈身一來,金蟬子尷尬了。
他是該裝呢,還是該裝呢?
金蟬子低頭,一本正經的行佛門禮問好。
如來的靈身本來對金蟬子還有些許懷疑,但注意力很快便被笙歌所吸引。
當年天界的小猢猻?
這等粗淺的變換形體之術,自然瞞不過他的法眼。
這些年,觀音究竟在做什麼?
護經人被堂而皇之的替換,觀音竟然一無所知!
如來有心動怒,笙歌身上的衣衫隨心而動,攤開掌心,素色雲界旗仿版出現。
這隻小猢猻,如今不止有太上老君做靠山,竟連瑤池的王母都將親制的素色雲界旗送出。
這隻小猢猻,有後臺,不是他能隨意抹殺的。
不着急!
如來又擡眸看向了孫悟空,這下越發惱火。
金箍?
他親手賜下的金箍,竟無半分神通。
如來的心中再一次怨怪觀音行事不利,且眼盲心瞎。
他明明多次囑咐觀音,要對取經隊伍多家關注。
如來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控制好情緒,慈眉善目,莊嚴神聖道“取經人求取大乘佛法之心虔誠,本座特來此爲取經人解疑答惑,辨明真僞。”
如來靈身看向了比他記憶中明顯壯碩硬朗了許多的金蟬子,眉眼帶笑。
這是他對二弟子,受他佛法薰陶,想來就算輪迴轉世失憶,也必不會讓他失望。
金蟬子的眉頭皺了皺,一臉的驚喜,還伴隨着淡淡的不解“得見佛祖,貧僧惶恐。”
“無需惶恐。”如來微微擡手。
金蟬子輕笑“貧僧樂意惶恐。”
“另外,貧僧心中並無疑惑,也無真僞要辨。”
“那假的孫悟空肯變換模樣加入取經隊伍,想必也是一心向佛,我佛慈悲,願渡世人,更遑論是這樣誠心之人。”
如來:說的好有道理。
看來,十世輪迴,金蟬子還是改變了很多的。
這張嘴,可比當年在靈山能說會道多了。
“大乘佛法精妙絕倫,豈能被心懷叵測來歷不明之人覬覦。”
如來的靈身反駁道。
金蟬子再次行禮,一聲阿彌陀佛“佛祖,衆生平等。”
“佛法存於世本就是爲了教化世人,一心向上,若能陰差陽錯渡化一人,也是一樁善緣。”
“還是說在佛祖心中,佛只渡有緣人?”
如來的面上依舊端着莊嚴慈祥“佛法可傳,但真僞亦得辨。”
“世間萬物,都需去僞求真。”
“你身爲高僧,更應以身作則。”
金蟬子後退一步,淡笑道“看來佛祖今日前來只爲心中認定之事,並不願聽信徒所願。”
“那佛祖,請便。”
金蟬子的話音落下,如來的臉色有一剎那的僵硬。
片刻如來才侃侃而談道:“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
此處無人捧着如來,如來就只好自顧自接着道“四猴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