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一衆學者們交流學術,大家暢所欲言,都快忽略了羅晟。
而這個時候纔回過神來,才意識到羅晟不僅僅是精通商業的企業家,還有更大的隱藏屬性,那就是技術大咖。
羅晟顯然沒有說完,他盯着修改後的數學模型繼續道:“還有一點,既然都是拿耗盡層的硅,插入一層氧化層,那麼爲什麼非要放上一堆沒用的硅在下面呢?直接在氧化層底下再弄一個柵極,兩邊夾着溝道,豈不是更爽?”
衆人錯愕了一陣,回過神來之後無不拍案叫絕,而羅晟補充道:“這還不夠,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必要非得把氧化層埋在硅裡面呢?我完全可以把硅弄出來,像三明治一樣包裹上絕緣層,外面再放上柵極,豈不是爽爆了?”
一位半導體研究學者激動萬分的說道:“簡直是天才般的設想,這樣的方案不僅僅大大降低了漏電流,而且因爲又多一個柵極,這兩個柵極一般都是連在一起的,因此等於大大地增加了前面說過的那個絕緣層電容,也就是大大地提升了晶體管的開關性能,我敢下決斷,這種三柵極晶體管,絕對是一次是在架構上的革命式的進步,不但是45納米,在32納米、22納米、14納米都有極大的想象空間,是摩爾定律的再次勝利。”
值得一提的是,半導體業工藝節點的演進是可以被預測的,摩爾定律也應運而生,也就是下一代芯片多少納米。
例如130納米、90納米、65納米、45納米、32納米、22納米、14納米、10納米、7納米(5納米),會發現這是一個大約以0.7爲比的等比數列,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這只是一個命名習慣,跟實際尺寸還是有差距的。
此時此刻,與會的一衆研究學者都很興奮,不過在興奮過後有人已經迴歸理性。
一位學者戰術扶鏡並說道:“這是個天才般的設計,基本上不用超算模擬驗證我也敢下判斷是可行的,但難的是實現這個設想。爲什麼呢?因爲豎起來的那一部分硅,也就是用作溝道的硅,太薄了,只有不到10個納米,不僅遠小於晶體管的最小尺寸(目前),也遠小於當前最精密的光刻機所能刻制的最小尺寸,如何把這個方案弄出來纔是真正的難題啊。”
此話一出,其它興奮的研究員們也都冷靜了下來。
是啊,這個問題是沒法迴避的,最後繞來繞去又回到了光刻機這個難題上,目前最精密的光刻機都搞不定,何況華國根本就不可能買的到最先進的光刻機設備。
目前這個領域華芯國際是國內的領頭羊,可讓人無奈的是外國人已經在能夠量產32納米工藝的芯片了,而華芯國際現在連65納米芯片都不能量產,這還是在引進光刻機的情況下,自己還造不出製造65納米工藝的光刻機。
羅晟笑道:“各位理解錯了,具體介紹起來需要很多張工藝流程圖,但基本原理是,這部分硅不是光刻出來的,而是長出來的。它先用普通精度的光刻刻出一堆‘架子’,然後再沉澱一層硅,那麼在架子的邊緣就會長出一層很薄的硅,然後選擇性的刻蝕,把多餘的材料弄走,剩下的就是這些立着的、超薄的硅了,就這麼簡單啊。”
當衆人聽到這麼一套方法的時候,所有人都愣了好長一段時間。
徹底給跪了,這智商太碾壓人了。
羅晟見衆人全都無言,不由得微笑着補充道:“其實這種三柵極和環柵晶體管物理模型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的時候,伯克利的胡正明教授,這是他最早提出來了的,但至今爲止沒有人實現,但這個方案可以實現的。”
徐至軍振奮的說道:“甭說其它,把專利安排的明明白白再說其它問題。”
這可能是目前藍思半導體爲數不多能夠拿得出手和世界頂尖半導體廠商叫板的解決方案,赫然便是FinFET的解決方案,即鰭式場效晶體管,一種新的前沿的互補式金氧半導體晶體管。
專利是必須的。
藍思半導體在國內半導體公司當中可以說是領頭羊,但和國際大廠比起來依舊是個弟弟,薄弱的專利底蘊就能體現出來,基本上沒有什麼拿得出的頂尖專利。
累積的太少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在羅晟的主導下,不論是藍思半導體還是蔚藍海岸實驗室,研究學者們全面開戰,羅晟把工藝流程圖陸續搞出來,爲了確保萬無一失,過了幾道超算驗證,然後研發團隊們開始用暴力的方法,找許多種奇奇怪怪的材料一個一個測試。
不然怎麼叫暴力的方法呢。
這沒辦法,除了掌握技術的那幾家企業,外界根本沒人知道,只能暴力嘗試,石墨烯材料是非常優異的選項,錫烯材料也很不錯。
但目前的技術條件根本沒法制備,成本也降不下來,自然在當前不具備競爭力。
如果這些材料能夠搞出來,不亞於一場以新材料發起的顛覆式變革,第四次工業革命可能就要提前到來了。
新材料搞是肯定要搞的,不論是石墨烯還是錫烯,這些新材料的研發都是羅晟未來佈局的一環,但飯還是要一口一口的吃。
現在還是硅芯片的時代,而且硅材料的性能還沒有發揮到極致,目前主流工藝還在45納米階段,32納米工藝也沒有全面鋪開,摩爾定律依舊堅挺。
研發團隊卯足了勁試錯,幾乎每天對十幾種材料進行嘗試並拿出結果。
……
科技綜合體大廈。
大廈底層的超算室,上百名工程師正在此地忙碌,這些人大部分來自曙光科技,羅晟也在場。
最近的工作重心無疑是第三代蔚藍手機的芯片設計和生產的問題,不過羅晟不會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埋頭在一個模塊死磕,家大業大的,他還得管海底數據中心方面的問題,方方面面的核心技術幾乎都有他的身影在裡面。
也就不難怪羅晟爲什麼會感覺人才永遠都不夠用了,尤其是高端人才。
這時,曙光科技的一名負責人來到羅晟身邊,帶着一臉擔憂的表情說道:“羅總,這麼搞真的可行嗎?”
因爲羅晟推翻了曙光科技的解決方案,這讓他們很擔心,萬一計算機搞廢了可就麻煩大發了。
羅晟正盯着一塊液晶顯示面板,在鍵盤上敲擊了幾下,調出了一列數據查看,頭也不擡的說道:“按我說的做就是了,其它的你們不用管,折騰壞了我不會找你們打官司,這算我自己弄壞的,合同已經簽了你們慌什麼?”
對方一聽他這麼說也是一時語塞,也不說什麼了。
只能說有錢任性了,這可是一臺超級計算機,不是民用PC計算機。
行吧,你都這麼說了,反正這是你的私人超級計算機,你要瞎胡來,不按乙方的建議來幹,到時候計算機被你弄壞了曙光科技不背鍋。
某種意義上來講,要是羅晟把他的超算弄壞了,對於曙光科技來說反而是好事,因爲肯定得額外花更多的錢,那曙光科技肯定能額外大賺一筆。
既然羅晟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那位技術負責人也就乖乖閉嘴了。
行吧,甲方梭了算!
“羅先生,華芯國際的張總登門拜訪,您是否要接見他?”就在羅晟搗騰他的超算升級的事情時,綜合體大廈的管家來到他旁邊耳語告知此事。
羅晟點點頭:“嗯,知道了,你先接待一下,讓他等等,就說我在處理事情。”
如今想見他的人多了去,等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