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張院士真傳
簡單參觀完生產線後,一行人便來到了會議室,康馳也終於說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當聽到康馳想讓他們幫忙代工運20的改進型時,董俊差點就當場腦溢血了……
持嬌恃寵地拿了他們的圖紙說去研究,然後反手丟回來讓他們代工?
這種騷操作試問有誰能受得了?
董俊看了一眼裴恆生,見他不但情緒冷靜,還對他使了使眼色,因此只好強行控制住自己的怒火,儘量不當場發飆。
板着臉從康馳手中接過硬盤後,董俊當場打開了圖紙,會場裡其它幾個人,包括蔡耀斌也忍不住湊了上去,想看看康馳所謂的運20S到底長什麼樣。
第一眼看上去,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這特麼不就是運20嗎?
不過很快,董俊就發現了它和運20最大的區別。
雖然這份圖紙,只有機身沒有引擎,但通過機翼的設計和線路佈局,他立即就發現了這架所謂的運20S,竟然只有兩個引擎!
然後他就徹底懵了。
這是什麼神仙改良?
只裝兩個引擎,肯定也能飛起來,但估計只能空重起飛……
運20可是運輸機,裡面是要裝幾十噸東西的!
他是嫌胖妞太能裝了,還是壓根就不懂造飛機?
忍住,忍住……
董俊深吸口氣,再次強壓下隨時都要暴走的情緒,沉聲說道:“康總……你這設計不合理吧?”
“運20可是運輸機,你只裝兩個引擎怎麼飛?難道你能造出比渦扇20高足足兩倍的引擎?”
蔡耀斌和裴恆生這些看不懂圖紙的人,在聽到董俊的質疑後,也頓時愣住了,然後用和董俊一樣,用奇怪的目光看向康馳。
“嗯,其實不止兩倍,我計劃造個有50噸推力的渦扇-30。”
50噸推力?!
聽到康馳的話,在場的人頓時又愣住了。
康馳見狀,又連忙補充道:“如果介意我沿用你們的名字,我可以改個名字。”
“……”
這是名不名字的問題嘛?
董俊迅速思考了一下50噸推力發動機的可能性。
首先,這東西確實有搞頭。
統用電氣航空發動機公司早在1995年,造出的GE90推力就高達84700lbf(37.6噸),後來的衍生型號一個比一個強,GE90-115B在2001年的地面臺架試驗中,更是以56.9噸的最大推力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爲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航空發動機。
後來這個大棒,由GE9X接了過來,它的推力是61噸。
但GE系列的發動機畢竟是爲大型民航客機量身打造的,不一定能經受住軍用飛機的那種惡劣工況,因爲大推意味着大旁通比,也就是大直徑,像GE9X的進氣道直徑,就高達4.5米,這不利於維持發動機的離地間隙,容易捲入砂石,因此比較挑機場。
但你說它香不香?
當然香了!
不管康馳提出的這個50噸推力發動機,到底能不能用在軍用運輸機上,也不管它的油耗之類的性能到底怎麼樣,只要能搞出來,對華國的航空工業發展來說都是巨大的推進。
尤其是民航領域。
一直以來,民航客機基本都被西方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兩大公司壟斷,華國以前買的飛機就不算了,畢竟錢都已經花出去了……
但如果往後看的話,根據統計,未來20年華國至少還需要大約8560架新客機。
其中支線客機350架、窄體單通道幹線客機6470架、寬體客機1550架、貨運飛機190架,總價值約11萬億,如果加上保養維修之類的售後服務市場,則至少還得再加個5萬億。
而這,還只是華國市場而已。
通過壟斷全球的民航客機市場,波音和空客小日子過得有多滋潤了就可想而知了。
這麼大一塊蛋糕,我們如果不搞,那就永遠只能看着別人吃,甚至自己就是被吃掉的一塊。
爲了打破這個壟斷和卡脖子,商飛也就應運而生。
而商飛的發展路線,也是腳踏實地地從小到大,首先造出來的是支線客機ARJ21。
但支線客機拉的人少,航程小,單價便宜,市場需求量也不大,所以並不賺錢。
於是後來又有了C919,這款已經拿到多國適航許可的客機雖然號稱國產大飛機,但實際上它只是一款窄體單通道幹線客機。
所謂的幹線客機,就是最大載客量在200人以內,飛行里程6000KM以內的中短途航線,在民航客機領域,其實只屬於中型客機。
不過這種客機的需求量,也是最大的。
至此,客機的壟斷和卡脖子,其實已經算是解決了一半以上。
剩下的就是像A380這種,最大載客量在300以上,能夠進行遠程跨洋飛行的的大型寬體客機,這也是航空製造業的頂級產品。
它的需求量看似較少,數量只有18%左右,但是頂不住它一架頂兩三架的高單價啊。
但這種大型寬體客機的研發製造難度太高了,哪怕華國也不是那麼有信心,於是最後拉上了航空技術底蘊比較足的老毛子,雙方一起合作研發CR929。
但雙方磕磕碰碰了十多年,最終還是不歡而散,CR929項目也變成了C929項目,首飛日期更是成了個未知數。
所以在康馳已經搞出T1200超級碳纖維材料的情況下,如果又搞出了個50噸推力的渦扇航發,那光是C929項目的問題,至少就解決了一大半。
但問題是,這東西哪有這麼好搞?
C929的CJ-2000發動機設計推力是35噸,尚且都讓商飛頭大了這麼多年,你這上來就是50噸。
步子是不是太大了點?
“康總,不是說我不相信你,然後這款發動機到底適不適合運20也暫且不論,畢竟咱們搞科研的也不怕試錯。”董俊有些無奈地說道,“但問題是你這步子邁這麼大,要多久才能搞出來?發動機還沒開始搞,就讓我們造機身,是不是太心急了點?我們這產能也是有限的……”
“產能不是問題。”康馳直接反駁道,“蔡總就在這,如果伱們是因爲幫我造運20S而耽誤了運20的交付,蔡總絕對不會怪你們的,對吧蔡總?”
“啊?嗯……對!”
“……”
“還有,我也不是白嫖你們,幫我造機身該是多少錢,我一分不少地付給你們,至於我的發動機要多久才能造出來……”
康馳腦子迅速轉了轉,開口道,“反正肯定比你們造機身快!”
果然不出康馳所料,聽他這麼說後,董俊當初就忍不住反駁道:“這不可能!”
“不信?那要不我們比個賽,看誰先造出來?”
“比就比!” 不錯不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看到已經上套的董俊,康馳也頓時鬆了口氣。
這人一旦中了激將法,就不怕他陽奉陰違拖延了自己的計劃。
爲了再上一道保險,康馳又主動提議道:“既然是比賽,不如就設點小獎品吧……你們想要什麼?”
“我們想要什麼?”
董俊頓時遲疑了片刻,才最終鼓起勇氣說道:“你要是輸了,就把銀鶴的圖紙也給我們學習學習唄。”
康馳頓時笑了笑。
果然,他們雖然表面上沒什麼,但爲運20圖紙的事情,心裡始終有個疙瘩,找到機會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來個以牙還牙找回面子……
“沒問題,但如果你們輸了,就得當着你們項目部所有人的面,大喊三句:康總牛逼!”
此話一出,所有人頓時都尬住了。
這……
這麼不要臉的嗎?
其實康馳也挺尬的,但他知道對於這些科研人員來說,沒什麼比面子更重要了,因此相比於實質性的獎懲,這種涉及臉面的東西,反而更具殺傷性。
只要他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果然,當董俊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面後,頓時渾身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咱……能不能換個?”
“這麼快就認輸了?”
“不是……我……我們沒意見!”
——
離開西飛後,蔡耀斌立即忍不住對康馳豎了豎拇指,笑着說道:“康總牛逼!不知道的,還以爲你得了張達遠院士的真傳呢。”
“哈哈,這招也確實是和張院士學的。”
康馳隨後又笑着和蔡耀斌講述了當初搞EUV光源的時候,張達遠的瘋狂拉怪操作,聽得蔡耀斌忍不住大笑道:“這事還真是他才幹得出來,張味十足!”
不過在笑過之後,蔡耀斌又忍不住有些擔憂道:“不過你確定你真能這麼快搞出來嗎?”
“你可別小瞧了董俊他們,能這麼快搞出大運的團隊,真要較起勁起來,說不定一兩個月就給你造出來了……”
“畢竟運20的生產線是現成的,哪怕你改動再大,也是在運20的基礎上改的,大部分東西他們都能直接套用。”
“怎麼?你也不相信我?”
“那也不是……就是,感覺稍微有點不太現實……”
“那就是不相信咯。”
“……”
在康馳走後,董俊等人也立即對康馳給出的設計方案展開了詳細的分析。
一架大型飛機畢竟不是普通的設備,這是個非常系統工程,任何改動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雖然運20S只是從四發改成雙發,聽起來只是少了兩個發動機而已,造出來可能外形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實際上裡面涉及到的小改動非常多。
剛剛董俊他們也只是看了個大概,沒有仔細研究每個設計的改動到底是否合理。
隨着研究的深入,董俊和池金亮兩人的內心,也逐漸開始越來越震撼。
他們項目組十幾個工程師,聚在一起研究了半天,愣是沒找到這份圖紙有什麼紕漏的地方。
在仔細過完一遍圖紙後,池金亮忍不住揉了揉略顯乾澀的眼睛,驚歎道:“無論我們能不能找出問題,光是從這份圖紙就能看出,他對我們的運20圖紙,確實已經基本上吃透了……”
“難怪剛剛參觀車間的時候,他竟然什麼都沒有問。”
“這都不是問題。”董俊卻表情凝重地搖了搖頭:“畢竟是能造出EUV光刻機的,我從來不覺得吃透圖紙對他來說是什麼難事。”
“但問題是,學會和靈活運用完全是兩碼事,他怎麼就能這麼快把圖紙吃透,還完成改良設計?真有人的悟性這麼可怕嗎……”
“哎……只能說人比人氣死人,現在華國科研界誰不知道他這個怪胎,這變態幹什麼領域都好像沒有瓶頸似地,而且一旦他出手了,其它人最明智的決定,就是趕緊提桶跑路……我聽說小本子的那幾個造相機鏡頭的,都已經準備今年全面退出華國數碼相機市場了……要不是大秦光學進不去歐M市場,這幾家公司不死也得扒層皮。”
“嗯,這事我也聽說了。”董俊嘆了口氣,“好在這次看他的意思,應該是隻負責發動機的研發,機身還是交給我們,所以哪怕他真搞出來了,我們應該也不至於像哈飛這麼慘……”
“咳咳……董總,你該不會就認輸了吧?”
“認輸?”董俊頓時愣了愣,隨後立即打起精神說道,“我可沒這麼說,我只是承認了,以他的實力,確實有可能能搞出大推力的發動機。”
“但就算他再怎麼變態,也不至於比我們造機身的速度還快吧?從今天開始,抽調項目部一半的人來幫他造機身,我就不信這都能輸!”
池金亮聽後頓時驚訝道:“一半的人?!”
“對,反正剛剛蔡耀斌不是也表態了,耽誤了運20的交付速度,又不關我們的事,我倒是要看看,這所謂的運20S,到底值不值得我們耽誤運20交付。”
“……”
——
離開西飛後,又經過了足足8個多小時的飛行,康馳他們才終於來到了哈飛。
只能說,運十二250Km/h巡航速度是真的慢,2000公里的航程中途還要降落一次加油,這讓康馳對銀鶴拿到試航許可的期待感更高了。
這次來哈飛的主要原因,是之前蔡耀斌在電話裡,幫華國航空工業集團試探了一下康馳的態度。
其實也很簡單,電動旋翼機取代傳統直升機已經是個趨勢了,哈飛和昌河兩個直升機製造基地,就顯得有些尷尬了,這麼大的生產基地,這麼多張嘴要吃飯,能不關停肯定最好了。
所以航空工業就想讓康馳,用電動飛機的製造技術和設備入股哈飛和昌河,把他們改成銀鶴的製造基地。
其實這個想法,康馳之前也有過,畢竟有現成的製造基地和人手,對銀鶴的量產肯定是有利的。
但怎麼說呢……
他們畢竟是國企,
如果由康馳主動提議,多少有點影響不好,容易讓人覺得他是在侵吞國家資產。
而等他們主動提出來,含義就不一樣了。
如果康馳不提供技術,他們都快要被時代淘汰了,那還何來侵吞一說?
而且等他們主動提出來,康馳也能佔據更多的主動權,將來在兩家公司裡的話語權也更大,避免出現有些不聽話的人阻礙了他的計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