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聽了,似乎有些失望,又有些不相信,她問:“既然能把黃嬤嬤請來,想來六爺的故交也有些家世吧?”
張謙把漱口的杯子放下,說道:“還好吧,這也不是多大的事情,不過是請人教導家裡的女兒,一樣的掙銀子,不難辦。就算是相熟的幕僚、有身份的家僕,也能做到。”
姚氏眼含懷疑之色,卻還是笑道:“哪有六爺說的這麼簡單,家僕和幕僚也就是能幫着打聽。不是有身份的人出面,這些有後臺家世的教養嬤嬤,可不會來咱們府上做事。”
“嗯。”張謙應了一聲,“大概是吧。”
姚氏接着問道:“既然六爺有得力的故交,那咱們府上的買賣,他們是不是也能幫襯一些?”
張謙的回答不置可否,“嗯,做買賣嘛,只要路子對了,總會有起色的。”說着就站起身,“好了,你們也收拾收拾,都歇着吧。”
這是又要去錦繡院了,姚氏張了張嘴。張謙身體痊癒之後,一個多月都是在錦繡院過夜的,她都是一臉淡漠的不加過問。這個時候有心挽留張謙,竟然怎麼也說不出口。
無奈,姚氏把張謙送走,又遣散了其餘人。
都收拾利索了,姚氏靠在榻上,問徐嬤嬤:“那楊冬兒也沒什麼過人的容貌,不過是中上之姿。嬤嬤說,六爺是不是貪戀楊冬兒年輕?要不,咱們撿個過了及笄的美貌女孩子,再給六爺納個妾回來,也許能讓六爺不是總貪戀楊冬兒一人。”
哪有那麼簡單。徐嬤嬤嘆了口氣,說道:“您還是問六爺一聲的好,不要六奶奶一心爲了六爺,擅自擡回來一個姨娘,卻招了六爺惱怒。”
“六爺現在的心思都在楊冬兒身上,問他也是白問。”姚氏說道。如今,她不願意惹張謙不高興,難道這事還得先放一放?
徐嬤嬤見姚氏眉頭緊鎖,提議道:“要不,六奶奶先挑揀着,有年齡適合又美貌的小丫頭,咱們先買進來,就留在上房伺候六爺,若是六爺動心了,就能順着六爺的心意,收了房。”
也是恰巧有合適的,嬌滴滴的女孩子是買來了,可是張謙卻開始忙碌起來。他只在女孩子買來的第一天,看了那俏麗水嫩的小丫頭一眼,連問都沒問一聲。之後,就把那個嬌嫩的女孩子當做了老人,連看也不多看一眼了。
只把姚氏氣得夠嗆。姚氏氣惱之餘,接下來發生的一系列變故,也讓她徹底沒了籠絡張謙,對他懷柔的心思。
冬兒也開始規律的每天出去做事。謀逆案平息時間不長,張謙也不敢做太惹眼的買賣,冬兒就把雜貨店做了些規整,不算小的雜貨店,分成幾個區域,分門別類的把貨物放置在主顧方便觀察的地方,添了幾個活計看顧。
冬兒把雜貨店限制在副食糧油方面,再加上些相關的輔助用品,漸漸把生意做的紅火起來。三個月後,盈利的銀子買下隔壁一個鋪子,兩個鋪子打通,增加了乾貨買賣,都是做的和吃食有關的生意。
另一個留在張謙手裡的鋪子是腳行。過去的腳行,對於冬兒和張謙來說是個小買賣,只是爲着自家貨物進出方便,才經營的這個營生,不怎麼上心。
如今流錦行充公,小買賣也得撿起來做。冬兒把腳行做事的工人歸攏,在自家的木器加工作坊,做了很多獨輪車,大大增加了單人工的運輸量,也減輕了扛活兒工人的勞動強度。她借鑑物流運輸方面的做法,在京城周圍的一定範圍內,增加了幫客戶送貨、取貨的經營項目。
在張謙入獄期間,接受錦繡院施捨的十幾個乞兒,本就是冬兒看好的,品行不錯的孩子。過年時,就被冬兒收攏到腳行,簽了僱用文書,凡是距離不太遠的小宗物件,就由這些孩子們結伴遞送。他們的日常吃住就在腳行,不但解決了孩子們的住宿,院子和庫房有事,還能幫着護院看個門什麼的,也算是一舉多得。
小染坊和雜貨店、腳行漸漸運作起來,不到半年的時間,居然又有了業界的佼佼者勢頭。雖然和流錦行那樣的買賣沒法比,但是,在京城同樣行業之中,的確算得上小有名氣,頗具規模。
張謙的幾家小買賣又做成了賺錢的買賣,不但姚氏覺得不自在,就連侍郎府也大爲遺憾。當時,他們沒敢動流錦行,是怕惹了衆人的眼,所以撿幾個收益不錯的買賣,據爲己有。當時也着實的賣了不少銀子,但是,那些銀子是死物,不能生錢啊。
這時再看留個張謙的幾個不起眼的小鋪子,又做的有聲有色,姚侍郎當然就沒那麼滿意了。能把那樣的小鋪面,做成賺錢的買賣,而且,看勢頭,過一兩年做成個大買賣,也是有可能的。所有這些,都是因爲張謙的妾室楊姨娘。
姚侍郎不禁暗怪姚氏無能,連自家妾室的身契都拿不到。若是有身契,在張謙入獄期間,他們就能把楊姨奶奶弄到手。那麼,現在自家也能做賺錢的買賣了。
就算張謙出來了,身契已然轉手,也就意味着人也易手。量他張謙遭逢大難,沒了勢力,又沒有楊姨娘給他賺錢,就算心有不甘,他也沒辦法,只能忍氣吞聲的認命。
侍郎府的姚侍郎和吳夫人是這麼抱怨的。姚氏回孃家,替兒子聯絡感情的時候,吳太太也就這麼對姚氏說了。
姚氏聽吳夫人說的這麼理直氣壯,驚愕之餘,也感覺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機。若是父母執意要楊冬兒,張謙絕不會放手,她夾在中間,兩方面都不會落到好。父母自然會嫌棄她無能,張謙更會遷怒於她,而她又何其無辜。
如果楊冬兒真的能離開張家,她固然能清靜些,少了礙眼的賤婢。可是,誰知道楊冬兒離開之後的際遇會怎樣。無論是誰,得到楊冬兒都是爲了讓她管理買賣。楊冬兒還年輕,沒準兒就能讓她找到找到翻身的機會。
姚氏對吳夫人說道:“母親,這個事情不太好辦。咱們不能把六爺惹怒了,六爺給若水找來的教養嬤嬤,一看就是大家子出來的,聽說在唐尚書府做了好幾年,尚書家的孫女大了,被六爺託故交說給咱們府上。母親也知道,一個好的教養嬤嬤有多難請。從這個事情上看,六爺還是有些人脈的,若是把他惹惱了,恐怕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