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天字第一號種龍

大明的艦隊在晉江靠岸,在海上飄久了剛一上岸劉鴻漸便提議步行回安平,腳踏實地的感覺着實不錯,鄭森以及身後的十數個親衛都有說有笑。

剛沒走多久途經白沙村時但見村子中央聚集了不少百姓,百姓中央還站着個上了歲數的老頭,似乎在宣佈什麼事情。

“大木,走咱去瞧瞧。”飄了那麼久,許久沒有接觸百姓,讓劉鴻漸頗有種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的錯覺。

鄭森身爲小弟自然沒有意見,只是牛壯、闊端等幾個親衛多少有點緊張,畢竟人多而雜,安防上難度係數增加,二人猜測應該是估計這個村子也就這麼些人了。

一個親衛扒拉開後排的幾個百姓,外圍的百姓一開始還面帶慍怒,但見來着似乎別有派頭都知趣的給劉鴻漸讓開道路。

劉鴻漸一邊跟幾個大叔報以歉意的微笑一邊跟鄭森擠到了最前頭。

但見一個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的老頭指着牆上的一句標語侃侃而談。

“知道這上頭寫的什麼嗎?”老頭捋了捋鬍鬚似乎在故意賣關子。

“村正您就別賣關子了,咱們村就您一個人識字,快給俺們說說,朝廷這是寫的什麼?咱還等着下地幹活兒呢!”一個年輕人帶着竹帽扛着扁擔催促道。

年輕人說完其餘百姓多有起鬨者,畢竟正值水稻插秧的季節,冬季一家人的吃食可全靠這一季的收成。

但居村正說,這是上頭的命令,以後每天辰時全村人都要來此‘學習’。

“這條啊,念‘要想富,先修路!’”村正老韓頭也不含糊,指着牆頭上的第一條標語道。

“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如果你們啊,想有錢花、想吃飽飯,首先村裡得有條大路通縣城。”村正按照上頭人給自己的吩咐如實道。

“有了大路就能有錢花、就能吃飽飯,俺怎麼聽着這麼玄乎咧,爲啥啊,村正?”一個老嫗似乎沒聽明白,但這是朝廷下發的命令,她也不敢亂說。

“這個…這個…這既然是朝廷下的詔令,肯定是我朝的肱骨啊深思熟慮才定下的調子,總之啊,聽朝廷的準沒錯兒?你看看,咱們是不是現在就不捱餓了?”

老韓頭似乎被問住了,他也只是一個上過兩年私塾的童生,又怎麼會明白朝廷的大計。

不過好在這難不倒他,老韓頭只略一皺眉便給底下的百姓解釋完畢。

百姓們聽完大多都不自覺的點頭,這兩年朝廷不僅給他們重新劃分了田畝,而且還免除了一半的田賦,日子跟三年前相比簡直是天差地。

這時的百姓們沒有什麼野心,唯一的念想就是能吃飽飯,能將家裡的孩子養大成人,是以只要朝廷不是給他們加賦稅,對於朝廷的其他詔令自然無不遵從。

按照上頭人的指示,每天辰時下地前全村人都要來這裡聽村正宣讀標語,每條標語至少要村裡一半人都明白大致意思纔可循環下一條。

村民們有了吃食也不差這點時間,對村正也很配合,只是剛進來的劉鴻漸就不樂意了,這很明顯是在應付差事。

“忒!老頭兒,俺覺得你說的不對!”見劉鴻漸給他使了個眼色,牛大棒槌推開前排的人擠了進來道。

“恩?這位壯士何出此言?”老韓頭見有人反駁本來還滿臉不悅,見出來這漢子雖然五大三粗但儀表不俗,人老成精馬上變了口風。

“何出此言,俺剛不是說了嗎,你這解釋的不對。

要俺說,這村裡通了路啊,縣裡的商人才能有機會來咱們村兒,村裡的百姓也能從這些人口中得知更多外頭的消息。

比如哪裡糧食能賣個好價格,哪裡的布匹便宜,就是咱們村兒有什麼土特產也能被周圍人知道,用俺的話說,這叫交通、叫科學。

你們若是明白了這裡頭的學問,嘿嘿,又怎麼能吃不飽肚子咧?”

牛大棒槌拍了拍自己的肚皮,認真的對在場的百姓解釋道,說完還不忘看一眼劉鴻漸,見劉鴻漸對他點了點頭才鬆了一口氣。

由於常年跟在劉鴻漸身邊,這些東西也是他經常聽劉鴻漸跟其他人解釋才明白了個大概。

“這位壯士說的有理,是老夫膚淺了。”老韓頭見這粗漢說完還看了一眼人羣中一個年輕人,馬上便知道此人定非常人。

又想到那日內廠的官爺說會不定期下來巡防,不覺縮了縮脖子。

“這條標語你們都要記住了,這也不耽誤諸位幹活兒,待會兒下地都要反覆的背熟了,明日老夫要抽查,好決定是不是學習下一條標語!”

見牛壯只是來解釋一二便退到了那年輕人的身後,老韓頭悄摸揮袖擦了擦額頭的汗如蒙大赦。

“這位老伯,請問還有些什麼標語,能否拿出來看看?”劉鴻漸饒有興致的對那村正道。

“這……也罷,既然這位公子有興致,那老夫便拿出來給公子看看。”老韓頭說完從桌子上小心翼翼的展開一條新標語,又認真的將標語掛到了牆上。

劉鴻漸瞄了一眼差點笑出豬叫聲。

只見這標語寫着‘一對夫婦至少生三個孩子!’。

老韓頭渾然不覺,又將另外幾條標語相繼掛出。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的土窩’。

‘爹親孃親不如陛下親’。

‘跟陛下走,聽陛下話,走致富路’。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

沒看出來,張國興還真是有兩把刷子,劉鴻漸一一看完後強忍住笑意心道。

這第一條一對夫婦至少生三個孩子,其實是朝廷鼓勵生育,去歲戶部按照劉鴻漸的提議完成了人口普查,大明經過數十年的內亂、瘟疫、戰爭,戶籍在冊的人口約有六千多萬。

雖然在這時已經是超級人口大國,但劉鴻漸卻不是很滿意,按照目下大明的發展速度,以後需要更多的人口來完成那個宏願。

張國興這標語讓劉鴻漸發笑的另一個原因,他總覺的這標語有點熟悉,因爲小時候他在牆上見過,只不過那時候牆上寫的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

之所以標語的名義都是以小朱,而不是以朝廷,也是劉鴻漸曾經與張國興商量好的,大明以後走帝國主義,皇帝自然不能受臣屬太多束縛,這必然要拉攏百姓的力量。

這些標語乍一看簡簡單單,可卻更容易讓本來見識就不多的百姓們理解,時間久了,這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將變得格外強大,天下萬民就是朱慈烺的強大後援團。

想改變以往儒家掌控天下輿論的劣勢,此計甚妙。

一句話,內廠牛逼!

第138章 封賞(求推薦票)第141章 另起爐竈(求推薦票)第425章 委曲求全第514章 祖宗不足法(二合一)第548章 本王對錢不感興趣(第三更,300張月票加更)第442章 來吧,顫抖吧第797章 何不食肉糜第343章 羣起攻之(第一更)第561章 上窮碧落,下追黃泉第210章 伴君如伴虎第797章 何不食肉糜第286章 不服來幹我啊第157章 功高震主(求推薦票)第610章 鄭芝龍的決定第175章 皇帝的家宴第772章 分歧第855章 最重要的是儀式感第456章 瘋狂的崇禎(第三更,打賞加更)第102章 發財大計(求推薦票)第826章 裝逼時刻(第六更,爲白銀盟加更20/20)第645章 錢莊第388章 用最強硬的語氣,說最慫的話(四千字大章)第159章 科學狂人(求推薦票)第51章 動了誰的蛋糕?第639章 這個人遠去了第600章 萬物之理,物理之學第438章 臣打累了,想歇一歇第138章 封賞(求推薦票)第151章 全面開工(一)第550章 血腥鎮壓第786章 歡迎來到大明(第三更,爲白銀盟加更5/20)第263章 我次奧,快跑!(第四更,打賞加更)第682章 告狀第815章 你們都要記住今日的仇恨(第四更,爲白銀盟加更11/20)第412章 還是一戰吧!第424章 敕令晉封第71章 血戰山海關(一)第793章 田川家第168章 老古董?新發明(第四更)第497章 愛你所愛(爲盟主全世界我老婆最美加更 1/3)第460章 相互制衡(第四更,戒菸失敗加更2/3)第134章 家宴第37章 密謀第683章 風口浪尖上的豬第297章 崇禎的心願第158章 宣遼總督(求推薦票)第358章 綠帽王的妥協第739章 劉鴻漸式打法第249章 瘋狂的錦衣衛第539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462章 鴻門盛宴(一)第366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873章 六國調停第452章 爾等想造反嗎第881章 任重道遠(第五更)第888章 漫漫歸途(第七更)第25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67章 爲生民立命第164章 欺我無人(求推薦票)第805章 新任大名第32章 悲催的太子第417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708章 血書第637章 地裂天崩第811章 誰來老子就打誰(第三更,白銀盟加更9/20)第688章 就像當年的父皇一樣第647章 昧心銀子,西山商合不要第883章 僱傭兵團(第二更)第139章 定策(一)第19章 瘋狂的鏡子(求推薦票)第408章 便宜了你這渾人第658章 專治腰疼第247章 前進,還是後退!(第五更,打賞加更!)第519章 民憤?官也會憤!(第三更,打賞加更)第682章 告狀第694章 輿論導向第878章 狐狸尾巴第389章 本官的套路就是瞎幾把打(600月票加更)第646章 與民爭利(第三更,爲盟主秋夜大人最喜歡看書加更2/3)第325章 還是我大明牛逼第808章 木工頭莫走,我們去島根第447章 於心不忍(第一更)第855章 最重要的是儀式感第498章 儒教誤國(二合一大章)第266章 這麼早起來打炮?第210章 伴君如伴虎第404章 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第三更,打賞加更)第636章 她是長輩,當得此禮第274章 海路漫談第628章 朝廷不是背鍋俠(第三更爲盟主秋夜大人最喜歡看書加更1/3)第67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13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90章 當一把推銷員第720章 熱蘭遮城第859章 漫漫補給線第522章 高薪養廉,剝皮實草(第三更,上週推薦票加更)第491章 秦淮二豔第293章 硬是睡不着第613章 朝廷不想開戰,但不怕開戰第322章 上當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