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千秋功罪,誰人評說

“哼!我再不親自來,這天都讓你捅塌了!”見自己兒子一臉笑嘻嘻,劉德隆便氣不打一處來。

“爹說的哪裡話,您看這天高雲淡的多好,來人,看茶!”這天底下估計也就自己老爹敢如此對他說話了,劉鴻漸倒是也絲毫不生氣。

“甭跟老夫打哈哈,說,是不是你建議聖上改制科舉的?”劉德隆仍舊一臉兒子欠他錢的表情,端起茶水來喝了一口又覺自己該嚴肅點,隨即又放了下來。

“兒還當是什麼事兒,兒都好些日子沒上朝了,這科舉改制的事兒也是剛聽說,怎麼能是兒的提議呢!”劉鴻漸端起茶水重又放到了劉德隆手裡,溫言道。

“兒這幾日啊,一直在張羅咱那西山商合,如今啊,西山商合的攤子鋪開了,南南北北只錢鋪子就開了幾十處,掙銀子多好呀,兒哪兒還有心思關心朝政是不是?”見老爹一臉狐疑,劉鴻漸補充道。

朱慈烺昨日宣佈改制京營、改制科舉的事兒,壓根就沒提前跟他打招呼,其實這也怪劉鴻漸,京城離西山騎馬也得半個時辰,這廝又極少往宮裡跑。

朱慈烺見自己劉兄並未有新消息傳來,還以爲劉鴻漸是在考驗他,於是乎便一鼓作氣的將那日商議好的章程全部宣佈了出來。

這廝倒是也不傻,本來嘛,裁撤宮中侍衛、改制京營事關宮中安危,貿然提出來朝臣肯定不同意。

但與科舉改制一起提出來就不一樣了,用句老話說這叫以毒攻毒,京營的改制與科舉的改制相比,實在是太不入朝臣們法眼了。

畢竟京營改制與他們這些士大夫其實沒有半毛錢關係,頂多是關乎宮中皇帝的安全,可改制科舉就不一樣了,這關乎的是他們的名望。

作爲已經從科舉苦海中登陸的朝廷官員們來說,作爲既得利益者科舉改制並不能讓他們在待遇上有所降低,受害最大的乃是仍舊在苦海里掙扎的後生們。

但倘若他們這些爲官者不去極力反對,不去爲那些苦苦掙扎的後生們討個公道,最先蒙受天下文人謾罵的肯定是他們,名譽受損的不僅僅是孔聖人,還是他們。

爲了自身安危不肯站出來的就是軟骨頭,這是爲文人所不齒的。

是以京營改制與科舉改制剛一被朱慈烺提出來,朝臣們馬上便跳了出來,高喊反對科舉改制,卻都對京營改制隻字不提。

原因很簡單,倘若宮裡真因爲換了侍衛導致出了什麼幺蛾子,比如皇帝再落個水不治身亡什麼的,那肯定是安國郡王這個始作俑者的責任。

小皇帝死了,必然就沒有人來主持科舉改制的事兒,順帶着那囂張的安國郡王也要倒臺,這對朝臣們來說簡直太妙了。

總結爲三句話,第一,科舉制度不能改,第二,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聽話的皇帝,第三,他們不希望頭上有個手持屠刀的安國郡王。

因爲改制科舉的事兒,朝中鬧出了軒然大波,劉鴻漸作爲錦衣衛指揮使,宮中的任何風吹草動自然逃不過他的眼睛。

京營改制後,宮中除卻虎賁軍作爲統一的侍衛營外,錦衣衛作爲衛所制度崩坍後僅存的衛所,自然而然的承擔起了紫禁城儀仗隊的重任。

“真的嗎?你可不能唬老夫。”劉德隆見自己兒子說的也不像假話,不禁心裡又犯嘀咕。

自己兒子什麼德行劉德隆是最清楚的,雖然被雷劈了後有些改變,但唯一沒變的就是個懶,能不管事就不去管閒事。

就說上朝吧,別的有權勢的朝臣,哪個不是天天上朝去了解聖意,去參與各種事來加強合鞏固自己手裡的權力,自己這兒子倒好,十天半個月都不上一次朝。

就說現在吧,朝廷的天都快塌了,自己這懶兒子還在睡懶覺,捫心自問的想一想,倘若這事兒是他提議的,他哪裡還能安生的在家裡睡懶覺?

“哪兒能啊爹,我騙誰也不能騙您不是?爹莫要小瞧了聖上,臣看啊聖上這是雄才大略,一眼便能鍼砭時弊。”劉鴻漸隨口道,一點也沒有因爲騙了自己老爹而感覺臉紅,真叫個喪心病狂。

他也是沒辦法呀,倘若真的如實招來,這被科舉制度貽害了大半輩子的老爹肯定要發飆,其他人的面子可以不給,自己老爹可咋整。

畢竟這世上,除了三個還咿呀學語的兒女外,就只有老爹這一個血親了,前世身爲孤兒,讓得此時的劉鴻漸格外珍惜。

有個老爹關心,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兒。

“屁的雄才大略,這是要出大亂子的!老夫不管這昏招兒是不是你提的,你今日就要進宮去勸阻聖上。”劉德隆一聽立馬拍了桌子。

狗屁的雄才大略,他纔不信一個十八歲的娃娃能有什麼雄才大略,就是秦皇漢武雄才大略的時候也不是這個年紀。

劉德隆雖然不入朝堂,但畢竟也完完整整的經歷了崇禎朝,在他看來,這新登基的小皇帝與先帝崇禎一樣的執拗。

小皇帝可以不見其他朝臣,可以不聽朝臣們的勸諫,但肯定不會將自家兒子拒之宮門外不是?

只要能化干戈爲玉帛,一切的問題都將煙消雲散,兒子還能緩和一下與朝臣、與天下舉子們的關係,這簡直太合適不過了。

“爹呀,兒今日還要去軍械所呢,都與宋老說好了的,要不兒明日再進宮如何?”劉鴻漸遲疑了一下打算忽悠過去。

現在進宮,開玩笑!

如果說現在的朱慈烺是那風口浪尖的豬,倘若他去了宮裡,那風頭浪尖上就會多一頭豬。

現在朝臣們是懷疑,倘若他去了,那幾乎他們就能肯定了,肯定了科舉改制定然是朱慈烺與他狼狽爲奸搗鼓出來的,所以,宮裡去不得。

“不行!必須今日去,老夫一會兒便去軍械所與宋老弟說道說道。”劉德隆自然不肯,一句話便封死了兒子的退路。

正待這時,院子外邊似乎又來了人。

“王爺,內閣首輔李邦華李大人求見。”丫鬟小白進來通報道。

哎呀我次奧,這李大炮真是雪中送嘆呀!劉鴻漸心道。

第243章 徵虜大將軍(第一更)第467章 爲生民立命第822章 朕想跟你商量個事兒(第二更)第136章 朝會(求推薦票)第541章 流亡者墨家第488章 所有漢人都需牢記(第四更,300張月票加更)第102章 發財大計(求推薦票)第742章 不用等十年(爲盟主李佩雲加更1/3)第855章 最重要的是儀式感第273章 大明敢死隊第234章 前屯攻防戰(九)第371章 在建虜那邊過的可好?第387章 炮決第237章 怒不可遏第444章 蒙古獒第110章 遲來的援軍第197章 不負父輩威名!第465章 父愛如山第723章 鹽巴交易第525章 居安思危,精忠報國第351章 戰略反攻(第四更,推薦票加更)第358章 綠帽王的妥協第15章 世襲罔替第496章 示威(二合一大章)第789章 貨幣戰爭(第六更,爲白銀盟加更8/20)第718章 神兵天降第273章 大明敢死隊第272章 本候要打閃電戰第238章 皇上,我要復仇!第42章 昭告天下第892章 媒婆(第十一更)第890章 秦王(第九更)第158章 宣遼總督(求推薦票)第478章 朝鮮國主第842章 不死不休第440章 手中有槍,背後有人第752章 拉偏架,立標籤第636章 她是長輩,當得此禮第456章 瘋狂的崇禎(第三更,打賞加更)第121章 震精!老朱發財了第218章 舌戰鍵盤俠第483章 是非功過,後人會與評說第76章 終於開光了(求推薦票)第155章 垂垂老矣(求推薦票)第56章 祖仇清的身世(求推薦票!)第327章 掙點銀子不容易(第一更)第859章 漫漫補給線第622章 金蟬脫殼第590章 山海關號起航第514章 祖宗不足法(二合一)第209章 崇禎也土豪第357章 復讀機的吶喊(二合一大章,今天加班時間不足,望諸位海涵)第856章 切爾諾格的陷落(一)第528章 買票,登船第366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768章 星星之火第54章 朱純臣的膽量第318章 安國公,開槍吧(第二更)第888章 漫漫歸途(第七更)第706章 友誼?屁都不是第377章 三千勇士第759章 終將載入史冊第68章 爲誰而戰(求支持)第666章 娘娘這是什麼意思第376章 以逸待勞第434章 腐化問題(第三更,打賞加更)第52章 徵兵令(求推薦票)第948章 一支雪茄第496章 示威(二合一大章)第835章 溫室的花朵第757章 人力拖拉機第700章 錦囊妙計第743章 南洋水師提督(爲盟主李佩雲加更2/3)第611章 給你鄭家三個選擇第539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776章 戰書第353章 還看今朝第163章 察哈爾部(求推薦票)第446章 崇禎的煩惱第199章 最後的白桿兵(二)(爲盟主 聽葉飄雪 加更1/5)第342章 你們只管去諫第504章 早晚要征服你(二合一)第773章 絕境(第三更,爲盟主華雪鑑加更1/3)第490章 劍指復社第484章 清君側,肅宮廷?(第三更,打賞加更)第765章 信仰永不斷絕第472章 失敗是成功他娘第345章 朕還能信誰(第三更,400月票加更,求訂閱!)第135章 郎情妾意(求推薦票)第478章 小老弟太夠意思了第81章 讓人頭痛(求推薦票)第839章 小鋼炮首秀第453章 寧殺錯,不放過第60章 絕望的崇禎(求推薦票)第534章 大叔的新愛好第778章 這個怎麼騎(第二更)第147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671章 滅不臣,報皇恩,有死無生第794章 賜名鄭林第256章 兩千年前的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