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又起流匪(二合一)

“張某拜見王爺,許久不見,王爺的聖眷愈發的昌隆了。”張瑾見劉鴻漸行來,趕緊起身行禮。

才一年不到,從侯爵晉級爲郡王本就前無古人,再加上家主此番的叮囑,不由得張瑾不慎重。

“哈哈!勉強混日子而已,跟你家老爺的逍遙快活相比,本王差得遠呢!哦對了,如果本王沒記錯的話,你是叫劉瑾吧?”

劉鴻漸看着這人眼熟,但上次見面已經過去半年多記不清了,因爲覺得劉瑾很耳熟便脫口而出,誰知道剛說完面前這中年人臉色就變了。

“鄙人姓張,名叫張瑾!”張瑾壓住心裡的鬱悶沉聲道。

什麼劉瑾?上次就認錯,這次怎的還能認錯?老子長得就那麼像那個禍國殃民的死太監嗎?

身爲鄭府的座上賓,便是大明的伯爵、侯爵如果敢這般跟他說話,他都能讓這人吃不了兜着走,在福jina,鄭家就是王。

可這是京城,面前之人他惹不起。

“哦,本王記性一向不好,張老兄莫在意,此番你家老爺派你自福jian而來,所爲何事?”劉鴻漸坐在主位上,兩個僕人分別給二人看茶。

“回王爺,那叛賊徐允禎一家意欲經福建逃往海外,恰好被我家老爺碰上,此賊出四十萬兩銀票,意欲請我家老爺着人護送其逃亡。

但我家老爺世受皇恩,自不肯做這等不仁不義之事,是以命在下連人帶財物一併送往了京城。

我家老爺還再三交代,若到了京城一定要拜訪王爺您,以示通家之好。”張瑾言語平靜,似乎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本王還倒是南安伯看了本王寫的信才幡然悔悟,原來是感念皇恩啊,倒是本王小覷你家老爺了。”劉鴻漸拱手錶達歉意,但臉上卻滿是輕蔑。

通家之好?誰特麼跟你老鄭通家之好?

明明是被本王找到了軟肋不敢不從,還偏要說的這般冠冕堂皇,你老鄭的臉皮厚度都能趕上京城的城牆了。

“在下聽大公子說,在南jing時大公子曾與王爺您相談甚歡,大公子還讚歎王爺有經天緯地……”張瑾怎麼聽不出劉鴻漸的嘲諷,但他也不知那封信究竟寫的什麼,只能繼續套着近乎。

“少說這些沒用的廢話,本王很忙,你家老爺讓你來找本王作甚?可有運糧食過來?”劉鴻漸哪裡有空跟這廝打太極。

如今北方大旱,並且比預料中的更嚴重,四處皆缺米糧,江南的稻米根本供應不上,昨日首輔李邦華還跟他嘀咕這事兒。

“這……不瞞王爺,如今南洋也不太平,荷蘭人和弗朗機人霸佔了暹羅、蘇祿,致使鄭家在那邊的生意受損,糧米產量也大幅下滑。”張瑾躬身解釋道。

“也就是說沒有運糧來?”劉鴻漸瞪了一眼張瑾,心知這廝沒說實話。

二人又聊了兩句,張瑾掏出一封鼓鼓囊囊的信封,言明是鄭家的一點心意。

得,搞了半晌是來送銀子賄賂他的,劉鴻漸心中冷笑。

也是,鄭家能否安安穩穩的在福jian發大財,他的態度至關重要。

劉鴻漸接過大致看了一眼,這老鄭也真是捨得下本,一次便出了六十萬兩。

並且這張瑾還聲明,只要鄭家長存,每年都會送來至少這個數字的銀兩,爲了讓劉鴻漸放心,還專門說這是鄭森的意思。

劉鴻漸打了個哈哈便笑納了,不收白不收,不到萬不得已,現在還不是與鄭家鬧翻的時候。

大明需要時間,小鄭也需要時間。

張瑾走後,劉鴻漸不敢耽擱,當即去了一趟皇宮,把銀票往崇禎的桌案上一擺,直接把鄭芝龍的齷齪事擺到了檯面上。

雖然他深受崇禎信任,但什麼銀子能收、什麼銀子不能收他還是分得清楚的。

這事兒跟崇禎說了就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兒,若是不說,真待別有用心之人捅到崇禎這兒,依崇禎大叔的性子,誰知道會如何想。

“呵呵,佑明倒是有心,只不過這銀子既然是那鄭芝龍送與你的,你收下便是,朕,不缺銀子。”崇禎心情不錯,一來對於這臣子的坦誠開心,二來他這話說的也理直氣壯。

事實上早在昨日鄭家獻俘時,崇禎便召見了鄭家的人,鄭家人直接獻了白銀一百八十萬兩,銀子都已經入庫了。

經劉鴻漸帶兵下南方,前前後後死了上萬衛所兵、數千勳戚家僕,外加上有劉鴻漸的威脅,老鄭心裡也忐忑。

大明水師是不行,但他鄭家陸軍也不行,真要是被朝廷驅逐,那是老鄭不想看到的。

“嘿嘿,那臣就卻之不恭了。”崇禎難得大方一回,劉鴻漸當然也不會矯情。

“佑明,水師之事看來得抓點緊了,朕聽聞天jin那新建成的寶船廠已經在開始打造戰船?”半年多來的經歷,使崇禎少有的開始關心起水師來。

“是啊皇上,這還多虧了工部的大力支持,從南方調集來大部老船匠,如今天jin寶船廠同時建造着四艘主力戰船,其排水量與鄭家的主力戰船相當。

而且軍械所打造的加農炮火力比之原有的弗朗機炮射程更遠,臣最近還在與軍械所研究,想在這戰船周身貼附一層鋼板,製成鐵甲戰艦。

若此舉能成,咱們大明水師的底子就出來了。”說起水師,劉鴻漸少有的認真。

一年多來的南征北戰並未讓劉鴻漸有多麼興奮,大多數時候都是被動的不得不打。

可是面對海洋,劉鴻漸眼中都能燃起火花兒來。

“嗯,此事交給你朕放心,需要什麼原料且與戶部工部知會,有什麼難處,跟朕說。”崇禎不懂兵事,更別提水師。

“此是何物?”崇禎指着桌案上的一個木盒道。

剛纔劉鴻漸入殿時,除卻帶來了鄭家的賄銀外,還提着一方木盒。

“這是臣給皇上帶來的禮物,是咱的玻璃工坊研製出的新玩意兒,皇上肯定會喜歡的,你看!”

劉鴻漸放下水師之事,打開了木盒,從中取過一副老花鏡遞給崇禎。

老花鏡鏡片兩邊用白銀固定,眼鏡腿兒則是用上好的金絲楠木,木工雕琢的細緻,甚至鏡片兩邊的鍍銀上還描了花邊。

由於不知道崇禎遠視多少度,此番帶來的十副眼鏡度數各不相同。

崇禎還是第一次見這玩意兒,疑惑的拿在手裡反覆觀摩不知是幹嘛用的。

劉鴻漸笑而不語,起身走到崇禎身後親手把眼鏡架到了崇禎的鼻樑上。

“呀——”崇禎睜開眼嚇的一哆嗦。

乾清宮大殿雖然已經全部換成了玻璃,但到底是沒有日光光線好,平日裡崇禎批閱奏疏都必須先衝着光,把奏疏放老遠才能看清朝臣們寫的小楷。

但如今戴上了這古怪的小東西,看東西竟然變得從未有過的清晰,崇禎還以爲見了鬼,他連劉鴻漸下巴冒出的青色胡茬都看了個清楚,不由嚇了一跳。

劉鴻漸見崇禎大叔的窘態也是噗嗤一笑,然後給他解釋了這眼鏡的用途,崇禎得了這神物心裡喜的沒邊兒,以後批閱奏疏再也不用那般費勁了。

他總共拿來十副眼鏡,本來還想着給大叔選一副用,其餘的讓大叔賜給朝臣,也好給他的新產品打打廣告,可崇禎哪裡肯應,直接把十副眼鏡全部收入囊中。

一邊讓王二喜把眼睛送入內帑庫房,一邊還信誓旦旦的說着自己的理由。

萬一壞了怎麼辦?

這時的工藝水平有限,從鏡片打磨到鏡框、鏡架的雕琢,全部是手工製作,產量極低,單單是鏡片打磨都要耗費極大的功夫。

崇禎說的倒也在理,這時的鏡片質量也不如後世,這玩意兒掉到青石地面上一準兒得壞。

劉鴻漸沒法子,只得決定回去再讓匠人們打造一些,好送給朝臣以作宣傳。

“佑明,有一事朕前後思量估計還得讓你去辦。”崇禎樂了一會兒把眼鏡取下來放到了桌案上,似乎是想起了什麼難事。

但大明前前後後彷彿都只有劉鴻漸一人在真忙活,崇禎自己都感覺有點對不住這小子,畢竟依他對劉鴻漸的瞭解,若不是他逼着劉鴻漸去忙活,估計這小子不知在哪逍遙快活。

“皇上有事直說便是,臣身爲臣子,自當爲您解憂。”劉鴻漸也不含糊,現在南方北方皆太平,朝廷又有了銀子,還能有啥事?

有啥事是銀子解決不了的嗎?

答案是,還真有。

“北方持續乾旱,自上月蝗災起如今已經蔓延到了山dong,江南的米糧告急暫時無法運抵北方。

山xi、河nan二地還好,水渠已經通上了水,雖然這季冬麥是趕不上了,但至少河nan還有山xi的土豆、紅薯支援,可山東……”崇禎說到此微微嘆了口氣。

真不知是蒼天故意懲罰大明,還是故意懲罰他。

在位十八年,北方沒有一年不鬧災的,旱災鬧完鬧蝗災、蝗災鬧完又來鼠疫,鼠疫才倒過去,竟又來了旱災。

“如今山dong餓殍滿地,流民響馬四起,竟又有燎原之勢,朕本欲出京營之兵剿匪,但又擔心京營兵殺伐氣過重,又入往年般賊匪越剿越多,以至民不聊生。”

崇禎這幾年算是怕了這些流民,在爲十八年,至少有十五年在剿匪,剿來剿去,越剿越多。

十幾年來秦兵、天雄軍、關寧軍,什麼狠人都幹過這差事,沒有一個幹成的,崇禎想來想去,這事兒還得指望劉鴻漸。

“山dong自來多響馬,唉,都是土地兼併惹的禍呀皇上!”前半句劉鴻漸的是實話,但又有些言不由衷。

他心中明白,並非山dong百姓匪性重,有吃的有喝的,誰喜歡幹那把腦袋別褲腰帶上的勾當?

大明缺戰馬而出馬政,自成祖時期山dong便是馬政的主要區域,家家爲朝廷養馬,可人都吃不飽,馬又怎麼能養好。

朝廷越罰,底下百姓就越怨聲載道,人都要餓死了,乾脆便去做了響馬山賊,反正家家都有馬,來去如風之下,朝廷那些衛所兵還真沒辦法。

上百年來一直都這麼鬧騰着過來,只是朝廷沒作爲,山dong百姓依然是吃不飽穿不暖。

才倒是南北動亂平定,本來還想着大夥兒都能安生着過日子,可一場大旱外加蝗災卻是又讓山dong百姓走了老路。

“朕已經下令着戶部優先丈量河nan、山dong的田畝,儘快將重新分配給兩地的百姓,只是如今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戶部報,江南最快的一批米糧,也要到一個月後方能運抵山東,朕希望佑明你先去山東穩定住局勢,萬不可再落入前幾年的境地。”

崇禎眉頭都皺成了一團,百姓們受餓,他自己心裡也難受得緊。

“山dong無糧,朝廷亦無糧,臣就算去了又能作甚?去殺那些沒糧食吃的所謂賊匪嗎?”劉鴻漸雖知崇禎心裡難處,但他自己心裡也很牴觸。

都是些窮苦的要餓死的百姓,在餓死和搶奪食物面前,又有幾人會選擇餓死,可只憑這些,就要去殺了他們嗎?

誰都有活着的權力呀!

崇禎無言,他知道這確實不是什麼好差事。

親兵、天雄軍、關寧軍在關外名聲赫赫,可到了內地剿匪,到現在各地還傳着這些軍隊的壞話,百姓不管你多麼牛逼,你去殺人家,就沒人念你的好。

“如果皇上準允臣就地徵集米糧救濟百姓,臣便去。”劉鴻漸知道崇禎也是沒了法子纔開了這口,只得開了個條件。

賊匪不會去搶窮人,百姓本來就沒什麼家產,據他所知,這些響馬賊皆是打的劫富濟貧的口號,而且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舍小家爲大家而已,賊匪做得,他劉鴻漸更做得,唯一的信條只有一個,爲生民立命總是沒有錯的,即便揹負一時罵名,總有一日終會名揚鄉里。

“這……”崇禎一時語塞,他哪裡還不知劉鴻漸打的什麼主意,自己這位肱骨,是想把劫富濟貧的套路發揚光大呀。

山xi時是如此、陝xi時亦是如此,就連最近打壓勳貴也是如此。

“唉,你看着辦吧!”崇禎沒同意,但也沒拒絕。

這事兒說到底不怎麼光彩,勳戚還好說,畢竟算是他的家事兒。

可山dong的士紳地主沒惹朝廷呀,朝廷要收回土地,人家也沒反抗,再說崇禎自己也說了,凡是交出土地者,以往過錯既往不咎。

現在,怎麼又要拿人開刀?朝廷的信譽呢?

“如此,那臣便跑一趟吧。”劉鴻漸無奈只得應下此事。

唉,本來說好要在家好生陪陪老婆孩子,劉鴻漸出了皇宮慨嘆一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

第692章 漲姿勢了(第三更,爲盟主AsukaRan加更2/3)第691章 舔狗一時爽第127章 大順國,滅第228章 前屯殉難(三)第441章 吃了麻辣燙還想跑?第519章 民憤?官也會憤!(第三更,打賞加更)第652章 天朝上國第319章 嚇尿了(第三更,打賞加更2/3)第135章 郎情妾意(求推薦票)第831章 劉鴻漸的真傳(第十一更,爲書友們的月票加更5/5)第648章 百姓又有何罪第491章 秦淮二豔第787章 生不逢時(第四更,爲白銀盟加更6/20)第643章 永別了,大叔第142章 太子,吃個雞腿吧第312章 有我罩着,放心便是(第五更,打賞加更1/3)第615章 史可法的陰謀第351章 戰略反攻(第四更,推薦票加更)第667章 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第33章 棒槌!揍他(求推薦票)第243章 徵虜大將軍(第一更)第212章 一腔好心餵了狗第421章 打回原形第463章 鴻門盛宴(二)(第三更,戒菸失敗加更3/3)第574章 厄爾口和議第303章 邊軍的狂歡第404章 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第三更,打賞加更)第820章 這就是命(第九更,爲白銀盟加更16/20)第220章 這纔是你的依仗第743章 南洋水師提督(爲盟主李佩雲加更2/3)第80章 手機亮相(求推薦票)第30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67章 極度囂張第114章 一家人啊(第三更,求推薦票)第606章 幕後黑手另有其人第299章 軍械所,擴張!擴張!第410章 艹翻這羣狗韃子第527章 韋小寶他岳父?第878章 狐狸尾巴第97章 木匠也有前途第790章 信用貨幣第338章 可憐沒人愛第533章 膽大的昭仁,悲催的胖虎第148章 開眼看世界第538章 白菜被豬拱了第859章 漫漫補給線第548章 本王對錢不感興趣(第三更,300張月票加更)第264章 紅褲子兵教你做人(第五更,月票加更)第886章 最後佈置(第五更)第340章 魔術師第93章 犯賤的範建(求推薦票)第569章 尼布楚之戰第835章 溫室的花朵第591章 實戰演習第662章 就叫朱和平吧第82章 表字佑明第822章 朕想跟你商量個事兒(第二更)第724章 獵物衝突第505章 曹化淳的助攻(近五千字二合一大章,求訂閱呀,要死了……)第569章 尼布楚之戰第769章 顧佳日記第348章 一刀兩刀三四刀(第一更)第896章 安排(第十五更)第119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947章 油錢都不夠第318章 安國公,開槍吧(第二更)第525章 居安思危,精忠報國第45章 寒門崛起(求打賞!)第221章 別開生面的演講第315章 喜訊頻傳第154章 罄竹難書(求推薦票)第762章 你怎麼倒下了?第168章 老古董?新發明(第四更)第221章 別開生面的演講第873章 六國調停第789章 貨幣戰爭(第六更,爲白銀盟加更8/20)第187章 鬱悶的范文程第434章 腐化問題(第三更,打賞加更)第793章 田川家第133章 小別新婚第7章 換成錢行不行第764章 印加帝國第947章 油錢都不夠第392章 古人誠不欺我第35章 好貴的船票(求推薦票!)第768章 星星之火第702章 土魯番願降第460章 相互制衡(第四更,戒菸失敗加更2/3)第756章 窩邊草第786章 歡迎來到大明(第三更,爲白銀盟加更5/20)第29章 各懷鬼胎(求推薦票,求打賞)第583章 巴巴喇的請求(第二更)第349章 打破記錄(第二更)第403章 神兵天降第816章 劉鴻漸的未雨綢繆(第五更,爲白銀盟加更12/20)第710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126章 兵臨城下第67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52章 御駕親征(第五更,推薦票加更)第657章 帝國應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