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定策(二)

明《河間志》記載,“一夫更田二三十畝,畝收麥一石以上。”

也就是說,一個身體強健的農夫耕種一畝良田,一年能收大概兩百來斤麥子,而一戶人家若想維持基本的溫飽,如果沒有個二三十畝地,怕是還要餓肚子。

南方的稻田產量倒是高些,但也不過畝產四百來斤的樣子。

土豆和番薯呢,不僅營養豐富,可以作爲主食,最重要的是產量高達三千到四千公斤,當然這是後世科學種植加上培育良種的結果。

但就算在明朝,木有化肥,大糞總有吧,產個一千公斤總沒有問題吧?就換算成明朝的石,一畝也能產十五六石。

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以前需要三十畝地方能養活一戶人家,現在一兩畝地就夠了。

而且土豆不似麥子、水稻般對水土有較高要求,只許簡單的切吧切吧栽種到土壤中便可成活,紅薯則更簡單,以藤做秧,皆是拈手可得!

什麼是神器?這便是了!

聽完劉鴻漸的一番解釋,崇禎與諸位閣老皆是瞠目結舌,以一種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劉鴻漸。

“愛卿,此話當真?”看了一會,崇禎終於意識到面前的年輕人沒有跟他開玩笑。

“皇上,臣再強調一次,這,是真的,皇上若能把此兩種作物推廣開來,則天下無饑民矣!”

在山西遼東見多了餓的骨瘦如柴的百姓,能爲他們謀些福利,劉鴻漸也是極爲鄭重。

“王二喜擬旨,年後,不,戶部即刻派人去南方,收購土豆與番薯,價格皆以愛卿所說,按一兩銀子一斤算!”

王二喜與戶部尚書倪元璐拱手領命。

“若愛卿所言不虛,當是又爲大明立了一個大功,朕,都不知如何賞賜你了,愛卿你說吧!想要什麼?只要不越禮制,朕都答應你!”

只天下無饑民一項,便足矣功蓋千秋,崇禎極爲高興,甚至有些失態。

“皇上,臣遼東、山西一行見餓殍滿地,亦是心有慼慼然,能爲百姓謀些好處,臣也開心,至於什麼獎賞,臣現在並不缺什麼。

只是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鴻漸猶豫了一下,因爲接下來要說的,無異於割皇上的肉。

“愛卿但說無妨!”崇禎倒是極爲爽快。

“微臣記得年初時查抄貪腐,除卻銀兩財物外,那些貪腐官員皆有良田無數,不知這些耕地有多少,均在誰人手中?”

劉鴻漸剛說完,崇禎面色便有些不自然了。

“侯爺,這個本官記得,共抄沒良田八百七十萬四千餘畝,皆已併入皇莊!”戶部尚書不知劉鴻漸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只是如實說出。

劉鴻漸看了看崇禎,這纔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啊!

“皇上,百姓無地可種啊!徒有良種奈何?”

劉鴻漸沒有明說,但崇禎豈能不明白。

大明一多半的良田皆掌握在權貴、士紳手中,百姓不僅無地可耕,還要承擔賦稅,年景好的時候靠着給地主當佃戶,還能勉強度日。

遇到災荒除了造反,就是等死了。

地在勳貴、士紳手中,你讓人家種勞什子土豆、番薯人家就種?要知道這官府有收米麪的,可曾聽說過收土豆、番薯的。

這是什麼玩意?沒見過!能吃?醜不拉幾的!讓老子上千畝良田種這玩意?開玩笑!年底要賠個傾家蕩產啊!

如果貿然下令,估計所有的地主心中都會是這個想法!

雖然劉鴻漸想過用鐵血手段把國內的阿貓阿狗都犁一遍,但不現實啊,兵力不足、兵備也沒比其他人優越多少。

現在只能努力發展生產、練兵、然後改進火器,先忍一忍吧!

“愛卿,你太小瞧朕了,朕距離亡國之君僅差一步之遙了,不就是些許土地吧,朕全交給你了,要如何處置朕一概不過問,需要朝廷支持,且向戶部報與即可。”

崇禎坐在御座上揉着太陽穴,不知在想些什麼。

“謝皇上信任,半年後,皇上會驚訝的,臣保證!”

劉鴻漸鄭重的接下了這一差事,如果以皇莊的名義帶頭種植番薯、土豆,再加上劉鴻漸在山西、陝西的個人威信,想來那邊的阻力會少許多了。

山西、陝西如今士紳、地主、官僚皆被連根拔除,百姓就等着熬過這個冬季,開足馬力搞生產。

至於其他的地主,有了這兩個省份外加皇莊的產出,至少能保得住北方人吃用了,再說,待得明年土豆番薯豐了收。

這些精明的地主會不眼熱?

劉鴻漸突然爲自己感到幸運,雖說穿越的時間選的不咋地,但起碼能直達天聽,經過這一年的拼搏,皇上也很信賴他。

“皇上,臣還有兩件事需要得皇上準允。”

“愛卿且說來聽聽!”

“臣想辭去薊遼督師之職!”劉鴻漸想了想。

“不準,這是爲何?”剛纔還穩坐御座的崇禎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幾位老尚書也是深感詫異。

崇禎被朝臣們忽悠來忽悠去矇騙了十七年,好容易祖宗垂憐給了他這個既年輕又能幹的的臣子,才僅僅不到一年便收復了陝西、山西。

如此功績,又年紀輕輕的,不幹了?你不幹了誰能守的住遼東?誰?

崇禎有時候恨不得給眼前這個小子一點野心,怎的在他人眼裡恨不得緊緊抓牢的權力,在這小子眼裡卻如此缺乏吸引力?

“皇上,臣不是那塊料啊,臣沒讀過啥兵書,也不會練兵,更不愛穿那重的要死的盔甲!”

遼東之行他是不得已而爲之,而且不論是遼東還是山西,每每以手中的犀利火器出奇制勝,好在運氣好,李自敬也夠草包。

打仗講究戰略、戰術、地形地勢、排兵佈陣,劉鴻漸簡直對這些一竅不通,拿什麼去跟建奴拼?那一百把akm嗎?

若真要讓他去扛着ak硬肝建奴的城牆,估計槍管子打融化了也不可能破城,僅僅山西一戰akm就報廢了十多支,接下來呢?

但他擔心的不僅僅是這些。

劉鴻漸解釋道,他如今要管理農事,待會還要說第二件事,如果再要加上兵權,即使現在崇禎相信他,朝臣的腹議也足以令他身陷囹圄。

以後呢?人言可畏、衆口鑠金、三人成虎、唾沫星子淹死人……

“誰說你不是那塊料?誰說不讀兵書便不能打仗?朕不同意!”崇禎氣壞了一巴掌拍在了金絲楠木椅背。

“是啊,安國候,如今北方只是暫時平定,長城以北,那建奴已經與蒙古各部結盟,時勢不容樂觀啊!”

兵部尚書李邦華最緊張此事,要知道遼東若出了事,首先背鍋的肯定是兵部尚書,崇禎一朝十幾年來向來如此。

“皇上臣說的實話啊,而且臣並非撂挑子,臣會給皇上舉薦一人,此人無論才幹、能力皆在臣之上,且驍勇善戰,忠義無雙,定能受得住遼東!”

劉鴻漸不得不祭出擋箭牌。

“誰?”不止崇禎,李邦華等幾人也是看着扯着脖子問。

啊,求推薦票!

第75章 犒賞三軍(求打賞啊!)第279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三更,月票加更)第867章 年輕就是希望(第二更,4000字大章)第769章 顧佳日記第121章 震精!老朱發財了第219章 到底誰怕誰第732章 勇者爲王第397章 讓建虜與愛斯基摩人爲伍第460章 相互制衡(第四更,戒菸失敗加更2/3)第514章 祖宗不足法(二合一)第284章 綠帽親王第96章 感冒了就吃白加黑第379章 你特孃的打歪了第169章 平頭哥的抉擇(第五更)第81章 讓人頭痛(求推薦票)第789章 貨幣戰爭(第六更,爲白銀盟加更8/20)第525章 居安思危,精忠報國第378章 打幾炮給本官聽聽響兒第133章 小別新婚第232章 前屯殉難(七)第818章 俺下輩子還要給你當家丁(第七更,爲白銀盟加更14/20)第75章 犒賞三軍(求打賞啊!)第497章 愛你所愛(爲盟主全世界我老婆最美加更 1/3)第94章 薅晉商羊毛(求推薦票)第30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24章 敕令晉封第428章 將了一軍第520章 木頭也能當錢花第119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832章 低配版跑車(第十二更,爲書友們的推薦票加更1/2)第345章 朕還能信誰(第三更,400月票加更,求訂閱!)第471章 房地產大佬第866章 無敵總是寂寞(第一更高,4000字大章)第536章 飛蛾撲火、螳臂當車第247章 前進,還是後退!(第五更,打賞加更!)第861章 南北二炮(第一更)第309章 第一次當爹沒經驗(第二更)第108章 苦戰(二)第832章 低配版跑車(第十二更,爲書友們的推薦票加更1/2)第780章 後裝底火(第四更,爲數月前兄弟們的白銀盟加更1/20)第697章 小雞燉蘑菇第404章 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第三更,打賞加更)第296章 本侯不信第641章 叫我一聲兄長,還你一片河山第292章 成事不足的玩意兒第479章 一出好戲(第三更,1000均訂加更)第840章 富貴險中求第72章 血戰山海關(二)第736章 你沒聽到我說的話嗎第808章 木工頭莫走,我們去島根第629章 奉命打劫(補更 1/2)第405章 血狼傭兵團第543章 皇上,咱得去滅了他們第175章 皇帝的家宴第896章 安排(第十五更)第182章 天工不開物第24章 殺雞儆猴第336章 奪舍之嫌第458章 資本積累靠傾銷第124章 土改宣言(二)第683章 風口浪尖上的豬第853章 順者不昌,逆者亡第548章 本王對錢不感興趣(第三更,300張月票加更)第842章 不死不休第537章 坤興大婚第121章 震精!老朱發財了第9章 接着忽悠(求收藏!求打賞)第175章 皇帝的家宴第830章 無恥的朱慈烺(第十更,爲書友的月票加更4/5)第684章 千秋功罪,誰人評說第175章 皇帝的家宴第889章 旨意(第八更)第452章 爾等想造反嗎第872章 人道主義寫給參與衆籌書友的話第348章 一刀兩刀三四刀(第一更)第108章 苦戰(二)第536章 飛蛾撲火、螳臂當車第109章 苦戰(三)第174章 天字第一號漢奸第127章 大順國,滅第706章 友誼?屁都不是第404章 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第三更,打賞加更)第751章 天字第一號種龍第847章 主將與我們同在第227章 前屯殉難(二)第572章 飲馬貝加爾湖畔第751章 天字第一號種龍第82章 表字佑明第563章 有朕在,卿勿慮第732章 勇者爲王第894章 家常(第十三更)第728章 本王會去搶第682章 告狀第531章 西山養老院第897章 協定(第十六更)第418章 又是鄭家第291章 東江鎮總兵第586章 崇禎禪位,行文天下(第五更,爲盟主天忉酬勤加更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