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資料1

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軍一手製造的駭人聽聞的血腥慘案。它被稱爲是“現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現代史上破天荒的殘暴記錄”。南京大屠殺充分暴露出日本軍國主義者的野蠻和兇殘,也反映出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欺凌和宰割的深重苦難。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在佔領上海、蘇州、杭州等地之後,又攻陷南京。在南京城裡,殺人成性的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血腥大屠殺。他們首先對已經失去戰鬥力的中國守軍成批成批地進行槍殺,接着在全城進行瘋狂的大搜捕,槍殺了無數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殺人殺紅了眼的日本侵略者,甚至衝進國際委員會爲救助難民而申請劃定的“安全區”,對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難民進行殘忍殺戮。

日本侵略者的殺人手段慘絕人寰,令人髮指。他們把大批大批的俘虜和難民集中到一起,或用刺刀亂捅,或用機槍掃射,或趕進土坑活埋,或用汽油澆淋後焚燒……喪心病狂的侵略者,還把殘殺中國人當作取樂消遣。他們把汽油澆在被害者身上,再開槍射擊,使之中彈着火遍體燃燒,被害者痛苦奔竄,而那些殺人狂則在一旁哈哈大笑,以爲娛樂。他們還有的則先將難民的眼珠挖掉,或割掉耳朵,然後再將之擊斃。他們甚至把中國人當作活靶子進行射擊和刺殺演練。在這場大屠殺中,日本侵略者們居然舉行所謂“斬殺百人競賽”,以殺人多寡來決定比賽勝負。有兩個日軍暴徒分別連續槍殺了105人和106人,另一個日軍頭目,一個人就殺了300多人。此外,日本侵略者所到之處,獸性大發,瘋狂強姦、迫害中國婦女,有的日軍將被他們強姦後受害者剖腹,或用刺刀捅死。連老弱病殘者,甚至嬰幼兒他們也不放過,瘋狂的殺戮,使南京城裡屍橫遍地,街道上無法通行。

據1946年遠東國際法庭不完全統計,六週內,中民被集體射殺、火燒、活埋達19萬人,零星屠殺15萬人。

南京大屠殺是在日本華中派遣軍司令鬆井石根和第六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進行的。抗日戰爭勝利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屠殺南京人民的罪魁給予了應有的懲罰。鬆井石根被判處絞刑,谷壽夫被引渡到南京受審,於1947年被處以死刑。

侵華戰爭持續了8年之久。但鮮爲人知的是,從1937年7月開戰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的4年間,中國政府和日本政府竟然都沒有宣佈進入戰爭狀態,也未正式宣佈絕交,這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原因何在?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以後,中、日兩國政府對宣戰問題十分小心,各自都進行過充分的醞釀和討論,結果還是考慮到各種因素而沒有正式宣戰,也沒有正式宣佈絕交,雙方只是在外交上把各自的駐對方大使召回。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沒幾天,蔣介石曾指示外交部針對日本的侵略發表一個聲明。當時,北平冀察當局已和日軍簽訂了停戰協定。外交部在討論蔣介石的指示時認爲,地方政府已與日軍簽訂和平協定,而中央政府卻在調兵遣將宣佈對日作戰,顯得中央與地方之間互不聯繫、互不協調。這時中央非但不應宣佈對日作戰,而應表明和平願望。外交部將這一意見轉報給了蔣介石,發表聲明的事遂作罷。

1937年7月16日,國民政府行政院召開會議,討論對日宣戰問題。何應欽在當晚召開的軍政部會議上和與會人員討論了此事,但不得要領。17日上午,外交部召集有關部門負責人繼續討論,最後作出的決定是:不宣戰,不絕交。其理由是:宣戰和絕交後,中、日之間即爲交戰國。中需品不能自給自足,要靠外國輸送,如果宣戰,首先,日本可以交戰國的身份通知各國禁止一切軍需品和軍需原料輸入中國。日本海軍相比中國海軍佔絕對優勢,中國沒有能力保護外國援華物資由海上輸入中國。其次,中國在日本的僑民將被驅逐或拘捕,中國又無運載僑民回國的船隻,僑民得不到應有的保護。相反,日本在華僑民及日本租界的日本人,則可遷入英、法等國的租界內,仍可繼續爲其國家的侵略政策效勞,中國政府無法驅逐和干預。總之,宣戰絕交後,對中國弊多利少。

幾乎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就宣戰、絕交問題進行過討論。8月14日,日本內閣會議上有人提出有無必要對中國宣戰的問題。8月25日,首、陸、海、外四相會議就宣戰問題交換意見。由於宣戰對日本的利害得失錯綜複雜,會議的一致意見是把這個問題擱置起來,待召開第72屆(臨時)議會時,在開幕式上由天皇下達詔書向國內外闡明日本的立場。

8月13日,淞滬會戰展開以後,日軍參謀本部和陸軍省的一些人要求政府對中國宣戰,但遭到許多人的反對。9月中旬,近衛總理大臣認爲,從一個國家應有的行動和求得早日結束戰爭來看,宣戰也許是可行的。他指定官房長官風見章同陸、海軍方面協商此事。但是,陸、海軍的一致意見是以不宣戰爲宜。理由是:宣戰雖然可以阻止中國與第三國之間的經濟往來,但日本是一個資源缺乏的國家,大部分軍用物資的原料靠外國進口,如宣戰,日本所需軍用原料進口將很不自由,將會對國防力量造成損害。

戰爭發展到10月,在中國作戰的日本軍隊又提出了宣戰的要求,理由是不宣戰有諸多不便,如對佔領地的海關、郵政、金融等不能接收,作戰方面也受到制約;在佔領地區組織傀儡政權,一些親日派懷疑日本的決心,因而不大熱心等。對此,日本政府於11月1日在內閣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有關宣戰問題的委員會,人員由企劃院總裁、次長及各省次官組成,同時在陸、海、外三省也進行同樣性質的研究。

11月上旬,研究得出一致結論:宣戰對日本方面不利。日軍佔領南京後,日本政府於1938年1月16日發表了“今後不以國民政府爲對手”的聲明,不承認國民黨政府代表中國。這時國內外流傳說日本發表了宣戰佈告。18日,日本政府又發表了一個補充聲明,對於宣戰問題,聲明說:“雖有發佈宣戰佈告的流傳,但帝國對無辜的中國民衆並不敵視。又因爲採取不以國民政府爲對手的立場,所以更不需要發佈宣戰佈告。”當日,日本政府命令川越大使回國。中國駐日大使許世英也於1月20日離開橫濱回國。這就是說,日本對一個不被承認的政府宣戰是沒有必要的。以後,日本推出了汪精衛傀儡政權,日本政府就更不能對中宣戰而打自己嘴巴了。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以一名士兵不見了爲名,要進城搜查。29軍不準,日軍就向當地中國駐軍第29軍發動進攻,第29軍奮起抵抗。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從此開始。8月13日,日軍又進攻上海,同樣遭到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至此,中國結束了對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讓的不正常狀況,開始了有組織的全面抗戰。中國面對民族危亡的嚴重形勢,率先捐棄前嫌,主張國共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共同挽救中華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國發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並就此同國民黨進行了多次談判。1937年8月,中央在陝北洛川召開*擴大會議,通過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作爲領導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根本方針。在中國的倡議和督促下,1937年9月,國共兩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宣告成立。經過第一階段: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是戰略防禦階段。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戰的序幕。當時,日本侵略者把國民黨作爲主要作戰對象,所以由國民黨軍擔負的正面戰場是抗擊日軍進攻的主要戰場。在全國抗戰初期,國民黨表現了一定的抗日積極性,先後進行了平津會戰、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武漢會戰等重要戰役,並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阻滯了日軍的推進,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但是,由於國民黨在政治上實行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的片面抗戰路線,在軍事上則採取單純防禦的戰略方針,所以,儘管國民黨軍隊的許多官兵對日軍的進攻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戰場的戰局仍非常不利,先後丟失了華北、華中的大片領土,國民政府亦遷都重慶。而中國代表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條依靠人民羣衆的全面抗戰的路線。1937年8月下旬,領導的紅軍主力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八路軍全軍共四萬六千人,下轄三個師:第一一五師,任師長,聶榮臻任副師長;第一二零師,賀龍任師長,蕭克任副師長;第一二九師,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10月間,南方各省的紅軍游擊隊也改編爲新四軍,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開赴華中前線。八路軍和新四軍深入敵後,開闢敵後戰場,主要從戰略上配合國民黨軍作戰。1938年6月蔣介石命令在花園口炸開黃河南岸大壩。此舉雖然暫時阻擋了日軍南下,但是也造成了黃河下游的大規模水災,造成上百萬民衆直接死亡或間接因饑荒而死,造成當地民衆對國民黨的不滿。第二階段:從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戰略相持階段。隨着戰局的擴大,戰線的延長和長期戰爭的消耗,日軍的財力、物力、兵力嚴重不足,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敵後游擊戰爭的發展和抗日根據地的擴大,使日軍在其佔領區內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線和一些大城市,廣大農村均控制在以八路軍、新四軍爲主的中隊手中。1938年9月,中國召開了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中國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問題,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堅持了獨立自主的原則,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進行。在此階段,日本的侵華方針有了重大變化: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於打擊在敵後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而對國民黨政府則採取以政治誘降爲主的方針。日本侵略軍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幾乎全部僞軍,對中國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大掃蕩”。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了艱苦的鬥爭,堅決地進行反“掃蕩”、反“蠶食”鬥爭,敵後戰場逐漸成爲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在黃土嶺戰鬥中八路軍利用大兵團伏擊的戰術與日軍第二混成旅作戰,擊斃日軍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在日本政府的誘降下,國民政府內親日派頭子汪精衛公開投降。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僞國民政府,組織僞軍,協同日本侵略軍進攻抗日根據地。國民政府組織的三次長沙會戰和1940年底的百團大戰對日軍造成重大打擊,1940年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殲滅日僞軍4萬多人,其中日軍傷亡2萬多人;1940年的棗宜會戰中,張自忠將軍率部血戰到底,不幸犧牲。1941年薛嶽指揮的第三次長沙會戰殲滅日軍5萬多人。這些大捷一度改變了當時中國國內的抗戰士氣。一些不受兩黨直接指揮的民兵組織(如蒙古抗日遊擊隊等)也開始逐步壯大。至1940年7月,第18集團軍已發展至近40餘萬人,並擁有約1億人口的抗日根據地和近200萬的民兵組織。成爲華北方面日本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百團大戰後,侵華日軍將視線轉移至它們的後方,控制的華北地區。開始將前線作戰的日軍抽調至華北,以維護對美、對華戰爭物資的流通,1941年底,華北日軍兵力達到47萬,並集中了傀儡政權中投入戰場的全部僞軍。爲應對方面的游擊戰術,採用了“保甲制度”來斷絕軍隊與當地民兵的接觸,設立無人區,進行三光政策來壓制八路軍的活動空間。爲達到這個目的,日本軍隊希望利用屠殺來震懾抗日力量,在華北進行了大量的屠殺慘案。並使用了違反國際法的生化武器來作戰。其中1942年的冀中“五一大掃蕩”,八路軍和冀中根據地遭到最嚴重的損失,八路軍傷亡1萬多人,日軍也傷亡2萬人之多,有1萬多青壯年被日軍抓走充當苦力,戰後八路軍主力被迫撤離冀中,日軍暫時控制了冀中平原。1942年太行區反掃蕩中,八路軍司令部遭到巨大損失,副參謀長左權犧牲,副總司令彭德懷驚險突圍。中國政府根據1941年12月《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應英國政府請求遂以第五、六、六十六軍,共十萬餘人組成遠征軍。由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羅卓英和同盟國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指揮,於1942年2月先後入緬作戰。另一方面,國民黨的****傾向也日漸增長,蔣介石採取“消極抗日,積極****”的政策,掀起了三次****,妄圖消滅和敵後抗日根據地。中國堅持“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領導解放區軍民一面抗擊日僞軍的“大掃蕩”,一面打退了國民黨的三次****,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根據地。至1943年12月,日軍在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被迫收縮戰線,華北方面軍停止向抗日根據地的進攻。第三階段:從1944年1月解放區戰場局部****至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是戰略反攻階段。1944年,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僞軍普遍發起局部****。與此同時,國民黨正面戰場的豫湘桂戰役卻出現了大潰敗的局面,先後喪失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豫湘桂潰敗的同時,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發起了滇西緬北大****。1944年5月,由衛立煌將軍指揮的中國遠征軍強渡怒江,發起滇西****,先後攻克日軍堅固防守的松山、騰衝、龍陵,收復西南失地,將日軍逐出國門。由史迪威和鄭洞國指揮的中國駐印軍也在緬甸北部發起了****。中國駐印軍先後在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和密支那取得大捷,全殲日軍名震東南亞的第18師團,戰果輝煌。1945年1月23日,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在緬甸芒友會師。中隊收復滇西失地,打通中印公路,取得滇西緬北****的勝利。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春、夏季攻勢,擴大瞭解放區,打通了許多解放區之間的聯繫。當時,由於國民黨軍隊主力分散在中國的西南、西北大後方地區,日軍佔領的大部分城鎮、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區都處在解放區軍民的包圍之中,因此全面****的任務,自然地主要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人民軍隊來進行。1945年5月,蘇軍攻克柏林,德軍正式向盟軍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戰爭宣告結束。1945年8月,美隊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日作戰勝利,逼近日本本土。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了兩顆原子彈。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8月9日,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要求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在一切可能的條件下,對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美、英、蘇、中四國政府,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正式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9月9日,在南京陸軍總部舉行的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上,日本駐中國侵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代表日本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並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至此,抗日戰爭勝利結束。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僞軍118萬人。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僞軍146萬餘人。關於八年抗戰中國的損失,抗戰勝利後,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此數尚不包括東北、臺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及41。6億美元的軍費損失和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此外,七七事變以前中國的損失未予計算;敵後抗日所受損失也不在內。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8月15日爲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951年8月13日,周恩來總理簽署中國人民政府政務院通告,規定9月3日爲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結果審判戰犯戰後,盟國在東京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但由於日本跟美國的政治協商成功,所以只對東條英機爲首的28名日本甲級戰犯宣判有罪,而不少真正犯下戰爭罪行的戰犯卻無罪釋放(當時日本天皇甚至不需要上庭作供或辯護)。中國戰區則成立南京軍事法庭對日本乙級戰犯和漢奸進行了審判。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對關押在太原和撫順的一千餘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無一人被判處死刑。最終於196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所有戰犯釋放回國,開創了處置二戰戰犯的先例,爲日本右翼勢力復興埋下了隱患。中日和約1951年,美國主導並邀請52個國家召開舊金山和會。和會的結果是48個戰勝國與戰敗國日本於1951年9月8日簽訂的對日《舊金山和約》,但與會的越南、朝鮮、蒙古宣佈不承認該條約。周恩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也不承認《舊金山和約》的合法性。直到197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爲和日本建交,於是建交時聲明放棄向日本提出戰爭賠款要求(當時與黑田壽男的對話:“日本的南鄉三郎見我時,一見面就說:日本侵略了中國,對不住你們。我對他說:我們不這樣看,是日本軍閥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因此教育了中國人民,不然中國人民不會覺悟,不會團結,那末我們到現在也還在山上,不能到北京來看京戲。就是因爲日本“皇軍”佔領了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別無出路,才覺悟起來,才武裝起來進行鬥爭,建立了許多抗日根據地,爲解放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條件。所以日本軍閥、壟斷資本幹了件好事,如果要感謝的話,我寧願感謝日本軍閥。”。至此,這場中日戰爭在法律形式上結束。

第35章  戰1第51章  逍遙派2第56章  資料2第14章  足夠裝備一個師團的裝備1第45章  伏擊第22章  正面交鋒第10章  混亂中的掙扎第42章  仇恨開啓2第1章  覺醒第44章  調查內奸第47章  何爲仙神第26章  殘陽界,通天神脈1第56章  資料2第53章  反擊開始2第37章  慕容雨燕第6章  真正的獵殺者第23章  黑鋒山1第56章  資料2第26章  殘陽界,通天神脈1第15章  足夠裝備一個師團的裝備2第36章  戰2第59章  南京事變1第34章  日軍後續憲兵第23章  黑鋒山1第7章  組建初級勢力1第18章  來自新月縣城的恐慌1第4章  相約郊外第51章  逍遙派2第2章  野心第56章  資料2第52章  反擊開始1第7章  組建初級勢力1第41章  仇恨開啓1第49章  修仙世家第3章  香榭樓第20章  第一次與日軍交鋒1第54章  反擊開始3第46章  你到底有多強大第50章  逍遙派1第18章  來自新月縣城的恐慌1第52章  反擊開始1第22章  正面交鋒第34章  日軍後續憲兵第29章  迴歸葉楓1第37章  慕容雨燕第40章  等待復仇第27章  殘陽界,通天神脈2第24章  黑鋒山2第27章  殘陽界,通天神脈2第22章  正面交鋒第50章  逍遙派1第16章  足夠裝備一個師團的裝備3第24章  黑鋒山2第37章  慕容雨燕第46章  你到底有多強大第55章  資料1第12章  葉楓山脈中的資源2第23章  黑鋒山1第4章  相約郊外第34章  日軍後續憲兵第42章  仇恨開啓2第4章  相約郊外第24章  黑鋒山2第23章  黑鋒山1第42章  仇恨開啓2第58章  資料4第26章  殘陽界,通天神脈1第53章  反擊開始2第16章  足夠裝備一個師團的裝備3第37章  慕容雨燕第10章  混亂中的掙扎第22章  正面交鋒第30章  迴歸葉楓2第21章  第一次與日軍交鋒2第39章  屈辱2第17章  足夠裝備一個師團的裝備4第60章  南京事變2第35章  戰1第11章  葉楓山脈中的資源1第21章  第一次與日軍交鋒2第24章  黑鋒山2第49章  修仙世家第9章  組建初級勢力3第60章  南京事變2第43章  增援第34章  日軍後續憲兵第50章  逍遙派1第20章  第一次與日軍交鋒1第34章  日軍後續憲兵第17章  足夠裝備一個師團的裝備4第15章  足夠裝備一個師團的裝備2第21章  第一次與日軍交鋒2第19章  來自新月縣城的恐慌2第22章  正面交鋒第32章  皇者的陰冷1第23章  黑鋒山1第16章  足夠裝備一個師團的裝備3第18章  來自新月縣城的恐慌1第36章  戰2第15章  足夠裝備一個師團的裝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