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日本首相、外相、陸相、海相四相會議,決定了《處理中國事變綱要》,決定擴大華北和華中戰局,設想通過10月攻勢,迫使南京『政府』議和,以結束戰爭。日軍部署對上海的兵力:1、以3個師團向大場鎮攻擊;2、第11師團進入楊涇一線,迴旋掩護其右側面;3、以第13師團作第2線,在主力的右翼之後;4、攻擊大場鎮,進入蘇州河一線,向南推進;5、進攻目的是進入蘇州河一線,消滅上海北面的中國軍隊,封鎖上海西南面,進而攻擊南翔。
據上海《立報》訊:“八一三”以來,日軍傷亡已逾3萬人。日本『政府』的外務省發表聲明,拒絕國際聯盟對中日戰爭的調解。同日,當日,日軍中央統帥部命令板垣徵四郎率華北方面軍第5師和察哈爾派遣兵團進攻太原。並命令關東軍以一部兵力歸華北方面軍指揮,參加進攻太原的作戰。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遵令於當日晚間下令第5師團並指揮進入內長城以南的關東軍向太原發動進攻;接着命令第1軍突破石家莊一帶中國守軍防線向南追擊,以一部進入井陘以西地區策應第5師團進攻太原的作戰;命令第2軍從滏陽河左岸地區發動攻勢,攻擊石家莊地區中國軍隊的側背。
同一天,『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調第14集團軍(衛立煌部)至忻口與日軍會戰。第2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爲保衛太原,決定重點在晉北忻口地區組織防禦,另以一部兵力在晉東的娘子關地區佔領陣地,阻擊日軍進攻。
10月1日的早晨,羅店當面的日軍改變了進攻戰術,先以大小口徑火炮對我軍陣地轟擊,後是飛機對整個羅店地區進行無差別轟炸。一時之間,我軍陣地上到處硝煙四起,爆炸聲震耳欲聾。在炮火掩護下,日軍以開掘機和人工進行土工作業,企圖挖掘戰壕『逼』近守軍陣地。
羅店地區的戰鬥一直持續不斷,連續的衝鋒和反衝鋒無論進攻或防守,兵員和彈『藥』的損耗相當巨大。日軍仗着不斷的增援有生力量而保持着進攻的銳氣,中國守軍這時候人員傷亡已過半數,有的部隊只剩下三分之一。
這兩天,11師部隊戰鬥最激烈的地方是羅店鎮西三裡地的東林寺。東林寺地勢較高,這是一座古廟,東南北三面有小河環繞,是整個陣地的突出部,在這裡眺望,可瞰視和『射』擊日軍的要點陣地。雙方都認識到這個要點對於羅店整個陣地的重要『性』,敵我都投入大量的兵力,反覆拉鋸式爭奪這一高地。
10月1日,敵軍整日攻擊,多次衝鋒都被守軍擊潰。第二天一早,日軍的炮火對着東林寺的殘牆斷壁又轟擊了十多分鐘。接着,日軍組織的敢死隊頭上綁着白布條,赤.『裸』上身,端着步槍,不顧我軍的還擊火力,拼死衝鋒向前。由於守軍兵力單薄,中尉排長鬍玉政帶着5名士兵奮勇抵抗,日軍的一部分衝到廟內。日軍中尉富田義信衝了進來,他望着滿身鮮血的胡玉政驚愕了。胡排長急速掏出手槍,可手槍發生了故障。沒等富田反應過來,胡玉政『操』起身邊的一把鐵鍬,用力劈將過去,富田義信一聲慘叫腦漿迸裂!從廟堂後殺過來的班長徐愛山,悄悄地轉到一個敵兵身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動作,從日軍的背後抽出他的戰刀,揮手便砍,一連砍死兩個日軍!上等兵劉益山已經被日軍刺了兩刀,他不顧傷痛和鮮血,仍端着刺刀和敵人肉搏,一口氣刺倒了兩個日軍!
正當餘生的三個日軍驚慌之際,增援的敵軍蜂擁而來,冤家路窄,陳簡中新任團長的66團也趕到了東林寺,中士班長潘玉林架起機槍一陣猛掃,20多名日軍應聲而倒。在手榴彈和機槍火力下,敵人的衝鋒被打退了。
可是,62團3營已全部傷亡,增援的66團3營因無立足之地,廟宇林木成了一片瓦礫,只能在暴『露』在外,倉促設防。日軍的大口徑密集炮火象犁地一樣,反覆在這個小小的高地上來回反覆轟擊,終於『蕩』平了這片高地。官兵幾度反攻,終因血濺陣地,傷亡過於慘重,實在無力支持,殘兵含恨退守。
10月2日,(太原會戰)(忻口戰役)日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混成第2旅團從代縣向崞縣(今崞陽鎮)進攻,遭遇中國守軍第十九軍頑強抵抗。日軍上海派遣軍總司令鬆井石根,限部屬3天內佔領嘉定、瀏河、劉行、大場、閘北、浦東等處。敵集中兵力向羅店、劉行發動進攻;我軍沿滬太公路撤退約1000餘米。晚,敵以輕型戰車30餘輛,協同步兵1600餘人,由北四川路衝入我方警戒線。英國倫敦華僑推行“大中華運動”,支持中國抗戰。
11師在敵人的不惜代價,不計傷亡的瘋狂進攻下,雖然,竭盡全力與敵人反覆爭奪每一寸陣地,但是,終因傷亡過於巨大,部隊無力繼續戰鬥下去,遂奉命連夜向張家村、林家宅轉移,並切實佔領該處構築工事。第11師師長彭善以梅春華31旅(原旅長王嚴在助攻羅店時負傷)先行出動,一面戰鬥、一面轉進。在轉移中,擔任掩護任務的第62團1營1連遭到日軍突襲,該連官兵在戰至只剩六人後仍堅持不退,與突入之日軍展開肉搏,最後全部壯烈犧牲。10月3日晨,第11師順利完成任務。
10月3日,(淞滬會戰)中國守軍左翼軍兩次調整部署,於3日拂曉前轉移至蘊藻浜右岸亙陳家行、楊涇河西岸、瀏河鎮之線。晨,日軍向滬太公路東西兩側進攻,使用毒氣及達姆彈。敵艦駛入常、澄交界的段山港,向岸上民房轟擊。
10月4日開始,(淞滬會戰)日軍以大場鎮爲目標發起攻擊。其主力兩個師團猛攻蘊藻浜南岸中國左翼軍和中央軍左翼陣地。中央守軍側後受到嚴重威脅。第3戰區即令由後方增援的川軍第22集團軍加入該方面作戰。經10餘日反覆爭奪與激戰,左翼軍傷亡甚重。日外務省特派在野外交家伊藤等10餘人抵滬,誘脅我軍停止抵抗。戰鬥仍在羅店、劉行附近進行,敵企圖渡薀藻浜。第78師467團迎擊渡河日軍,1個連在10分鐘內就全部陣亡!
10月5日,我國弱小的空軍,趁着夜『色』的保護,主動出擊,轟炸了日軍的陣地。血戰連日的國軍將士,爲此歡欣鼓舞。同日,華北的日軍部隊攻佔德縣。
10月6日,美國國務院宣言,斥責日本在華侵略行爲實際破壞《九國公約》與《非戰公約》。國聯大會通過關於中日衝突事件的議決案,譴責日本,聲援中國。同日,淞滬戰場的敵主力分2路進犯:一路由羅店沿滬太公路,經施相公廟向嘉定進攻;在劉行方面之敵,經廣福鎮向嘉定進攻。一路由顧家宅強渡薀藻浜,抵南岸進襲廟行;張華浜之敵西進,威脅江灣、閘北之線。
10月7日,敵第3、第9兩師團在優勢炮火掩護下,由薀藻浜北岸向我第87師及第1軍正面強行渡河,被我軍擊退,成拉踞戰。我軍冒雨反攻黃浦江沿線,炮戰激烈。
10月8日,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官鬆井石根發表所謂聲明,稱日軍進攻之目的,在於強迫中國『政府』與抗日軍隊改變對日態度。
10月9日,國聯邀請13國在北平舉行“九國公約會議”,尋求解決中日爭端辦法。日軍犯廣福鎮、西六房宅,均被我擊退。
10月10日,日軍佔領石家莊。中國外交部照會國聯,聲明接受“九國公約會議”的邀請。連日來,閘北的六三花園、八字橋、浦東、薀藻浜等地均在激戰。
10月11日起,(淞滬會戰)大場爭奪戰開始。大場是上海市區中國守軍北翼第一道防線的要地。中國守軍奉命撤至此防線。日軍開始進攻,中國守軍在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白崇禧指揮下與日軍激戰於蘊藻濱南岸,直至次日,我軍取得初步勝利,予敵重創,渡過蘊藻濱的日軍部隊主力傷亡甚衆。同日,華北戰場上,忻口戰役和娘子關戰役正式打響。
10月1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佈,南方8省13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爲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10月13日,中國軍隊進行正太路防禦戰。
10月14日晨,(太原會戰)(忻口戰役)中央軍第21師向南懷化、新煉莊日軍出擊,在日軍強大火力壓制下,傷亡嚴重,師長李仙洲負傷,出擊受挫,即退出戰鬥到後方整補。
10月15日,國民『政府』軍委會發布訓令:“前方自應奮勇應戰,如有擅自退卻者,當予依法連坐,其餘戰地文武官佐,亦應各本天良,一致抵禦。如有擅退或抗擊不力等情事,決不寬貸。”標誌在全體國民革命軍序列內,正式全面實行連坐法。日軍突過蘊藻浜深入守軍陣地約5公里。老蔣急調剛剛從廣西晝夜兼程調來的桂系第21集團軍10個師加入中央軍序列,以其3個師從大場附近向南路日軍反擊,另以左翼軍4個團在廣福南側向北路日軍反擊,均未突破日軍陣地。
10月16日,(太原會戰)(忻口戰役)南懷化,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的第9軍軍長郝夢齡、第54師師長劉家祺和獨立第5旅旅長鄭庭珍以身殉國,相繼由第61軍軍長陳長捷、第19軍軍長王靖國接任中央兵團總指揮,始終堅守忻口陣地。
10月16日-23日每日晨,(太原會戰)(忻口戰役)日軍飛機對守軍陣地輪番轟炸,掩護其步兵實施對壕作業。守軍在夜間組織步兵小分隊對日軍陣地進行襲擊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