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堡內,鄧尼茨召集了納粹高級軍官們商討巴爾幹的戰局,他非常的失望,沒想到他的軍隊這麼不堪一擊,以前元首在的時候也沒有這樣,爲什麼現在就這樣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你們說說,爲什麼會這樣,一萬多軍隊守城,居然三個小時就被殲滅了,別跟我說那裡都是老弱病殘,我知道不是的。?.”
“總統,我們的兵力百分之八十集中在西線和東線,在自從清理斯拉夫人之後,我們就不認爲中部地區會有大的亂子,因此我們的兵力一方面安排在東線防禦中國,剩餘的兵力大部分在西線跟盟軍作戰,戰爭剛剛結束,我們還沒有來得及將軍隊調往巴爾幹地區鎮壓南斯拉夫起義。”
“這不是理由,在巴爾幹地區有幾十萬,而且我問的是爲什麼我們一萬多人守衛一座堅固的城池會在短短三個小時就失守了,這樣一來敵人用不了一個星期就會佔領整個巴爾幹了,那個時候巴爾幹的各族就會起來反抗我們,你們知道後果嗎。”
“總統,根據守軍發來的電報,蘇軍的火力太過於強大,幾乎每一寸地方都有炸彈落下,所以大部分守軍並不是在戰鬥中死亡的,而是沒有見到敵人就被炸死了,加上後來蘇軍幾萬人不要命的進攻廢墟般的城市,才導致失守的。”
鄧尼茨是實打實的從小兵升到元帥的再到希特勒接班人的總統,對於戰事非常清楚,其實三言兩語他就知道事情的大致,
“你們要多久將蘇軍敢下海。”
“這個不太好確定,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大軍抵達之前他們有多少人登陸。”
鄧尼茨看看地圖阿爾巴尼亞陷落,意味着蘇軍很快就會朝南斯拉夫地區打,然後跟南斯拉夫起義軍匯合,這樣他們的力量就會增強至少一倍,
南斯拉夫大多數就是跟蘇軍一樣的斯拉夫種族,而且之前這些人比蘇聯境內的斯拉夫人還要難對付,一旦合二爲一,加上這裡距離意大利只有一海之隔,恐怕那個時候要想阻止蘇軍就不補付出慘重的代價,
但是戰爭從來不是兩家的事情,誰他媽知道到時候盟國或者中國會不會捲進來呢,這個纔是鄧尼茨擔憂的,
“總統,眼下我們會盡快將軍隊調過去,我認爲蘇軍雖然戰鬥力不錯,不過他們畢竟人數打一個少一個,威脅不了我們。”
戈培爾也道:“盟國纔是幕後的黑手,如今我們有得罪了中國,現在可以說是孤軍奮戰了,蘇聯人不過是蘚疾之患,我們的重點還是要防禦中國和英法美的介入,另外柏林方面的叛賊應該儘快誅滅,否則德意志將會不得安生。”
戈培爾的話令衆人心悅誠服,攘外必先安內,德國內部如果分裂的話,那就很難在世界上立足,隨時都有可能被強國兼併,
而此時此刻在柏林,施陶芬貝格和貝克等人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劃他們的計劃,
他們的實力弱小,因此會等巴爾幹戰爭全面打響之後纔會行動,憑藉戈林個希姆萊在納粹黨內的威望,他們已經拉攏了相當一部分人,另外還有很多人屬於那種隨大流的,這些人雖然不會幫助他們但是照耀他們獲得政權,這些人就會順從,
戈林和希姆萊已經達成諒解,關於誰在新政府中擔任總統和總理誰也沒有服誰,不過根據大家的決議,誰在這次行動中出力最大,大家都會看得到,到時候投票選舉,票數最高的擔任總統,另一人擔任總理,
對於這點雖然他們不是很慢,認爲自己有足夠的威望擔任未來德國的總統,但是眼下局勢非常的微妙,搞不好就要掉腦袋,他們不可能繼續無休止的爭執下去,非但沒有任何結果,反而失敗之後會一無所有,對於這個折中的辦法,他們還是能接受的,
自從這個條件出來後,雙方都在拼命的聯絡之前的舊部,
德國國內特別是軍隊現在非常矛盾,一方面很多人對於施陶芬貝格炸死希特勒非常的憤怒,但是另一方面鄧尼茨上臺之後大肆清算原來納粹的高層,使得這些人的部下對鄧尼茨也缺乏好感,沒有對希特勒那樣的忠誠,如今軍方很多人是即討厭柏林,又討厭新柏林,但是他們沒辦法組建政府,也不想因此導致德國大亂,一次他們現在只有隨大勢了,
不過鄧尼茨等人卻認爲要想打敗盟國支持的蘇聯,恐怕短時間沒有辦法,所以還是先解決柏林方面比較好,
對於解決柏林方面戈培爾認爲雖然那些反叛的人都有罪,但是如果要完全消滅這些人,就算只是屠殺,德國也會損失30萬精銳士兵,這對於現在的德國來說是不能承受的,所以還是原諒他們,給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次只誅殺施陶芬貝格等刺殺元首的罪魁禍首,
鄧尼茨立即同意了戈培爾的建議,接着戈培爾命令宣傳部門對柏林開展了大規模的宣傳,一時間柏林叛軍內人心浮動,
德國的宗教革命家馬丁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即使我知道整個世界明天將要毀滅,我今天仍然要德種下我的葡萄樹”,這句話充分顯示了德國人的埋頭苦幹、不肯苟且的精神,
德國的國徽是一隻尖嘴利爪的鷹,鷹的特性是勇猛,德國的公園、車站以及其他公共場所用以裝飾的銅像,多半是獅子、馬和肌肉結實的男人,很少用女性作宣傳的,這都是德國民族性格的寫照,世界上存在着形形**的人種,其性格特徵也是千奇百怪、千差萬別的,作爲一個擁有八千多萬人口的德意志民族,其性格也是不可能一致的,德國人有的深沉、內向、穩重,有的開朗、豪爽、風趣……
但多年來受到德國文化的不斷薰陶塑造,使德國人養成了一些較爲共同的特點:實在、勤奮、準時、節儉和做事一板一眼,
先看他們的踏實勤勞,德國人講求踏實,萬事都從誠實可靠着眼,拿他們的房屋建築爲例,雖然在式樣上並不美觀,但樸實無華,整齊大方,每一種材料,如玻璃、鎖、鉸鏈、搭鈕、開關、燈罩、窗簾、衣架等等,縱然是極微末的,也都堅牢穩固,毫不馬虎,他們寧可失之笨重,極不願敷衍潦草,
在德國,任何一座建築、一件傢俱、一項設備,似乎都爲百年大計打算,因戰爭而破壞的東西,修復的時候都要恢復原樣,這並不是爲守舊,而是表示德國的東西堅牢可靠、不易損壞的優點,
此外,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
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德國人具有勤勞整潔的生活習慣,一般人家黎明即起灑掃庭院,起居室整理得井然有序、一塵不染,
有一個笑話:在半夜12時開車,看見紅燈還停車的,全世界只有德國人,這一方面說明德國人在遵紀守法方面具有很強的自覺性,同時也說明德國是一個執法嚴格的國家,在德國,人們視遵紀守法爲最高倫理原則,人們普遍存在着求穩怕亂、安於現狀、自滿自足的心理,這一心理的形成是有其一定的歷史淵源的,縱觀德國的發展歷史,歷次改革或革命可以
說都是自上而下進行的,
從俾斯麥以";鐵血政策";統一德意志到獨裁者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極權和獨裁導致下層百姓普遍存在着一種";順從精神";或稱";臣僕意識";,
盲目服從、馴服地跟隨統治者,就像德國曆史劇中描寫的“官吏們既已作出決定,皇上也已首肯,服從就是我們的天職,貫徹帝王聖旨,想必無上榮耀。”
由此可見德國人並不是一個喜歡反叛自己政府的民族,他們就算一時間被忽悠,但是內心還是很清楚,如今政府決定不再追究他們反叛的罪責,只誅殺施陶芬貝格爲首的刺殺德意志民族未來的亂首,這讓柏林方面上至高官,下至士兵的心思活絡了起來,
希特勒至今在德國人心中都是英明高大的,他帶領德國人民從經濟危機走出來,讓人人有飯吃,有衣服穿,從三流任人欺負的國家一躍成爲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國,報一戰之恥,爲德國打下了大半個歐洲,如果沒有被施陶芬貝格刺殺的話,相信歐洲早晚是德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