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再拉德國援助

羅斯福就目前亞洲的形勢跟斯大林交換了意見,關於中國領土問題,斯大林一直避而不談。羅斯福猜想斯大林一定咽不下這口惡氣,估計還在想着報仇,另外損失幾萬人對於蘇俄來說算不了什麼,斯大林絕對不會輕易的交出

那些土地。

羅斯福不好直接要求斯大林歸還中國的領土,但是斯大林還是告知了斯大林自己的意見,爲了保證打敗軸心國,必要時還是要先容忍的,否則一旦中國加入軸心國陣營夾擊蘇俄,那蘇俄未必能應付的了。

而斯大林則要求英美等過迅速反攻歐洲大陸,他當然知道英美不管怎麼做,怎麼想,目的只有一個不被德國滅亡,在目前的局勢下,如果蘇俄被德國擊敗,那麼英美就再無勝算了,所以英美必然不會坐視蘇聯被滅亡。

抓住了這一點,斯大林光棍了很多,當然他也不會完全寄希望於英美,要想活的更長久還得靠自己,斯大林也有自己的一套盤算。

中國軍隊的勝利令德國高層眼前一亮,這場戰鬥的規模不算大,但是也不算小,一晚上就殲滅了蘇軍那麼多人,希特勒等人認爲這跟德國的大力援助是分不開的。

原本還有很多人對於大力援助中國提出了質疑,甚至非常的不滿,但是中國終於用行動證明了德國人的援助沒有白給。王漢章在這裡這麼一打,斯大林再也不敢把大量的物資調往歐洲了,因此蘇聯的行動必然會被束縛,這對德國來說大大的有利。

目前莫斯科戰役已經大大的有利於德國,在列寧格勒(聖彼得堡)的德軍也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希特勒相信只要不出意外,那麼德軍完全有能力在嚴冬到來之前躲取莫斯科,甚至是列寧格勒。

到時候德軍在東線戰場就會立於不敗之地,不過這並不代表德國就安全了,根據情報顯示,英美在北非快速的集結部隊和物資,看樣子是要反攻歐洲大陸,在蘇俄沒有被擊敗之前,如果英美大舉侵入歐洲大陸,那麼德國的處境將是瞬息萬變的,德國目前的物資非常的緊張,兵員也達到了擴充的頂點,可以說已經無法在強大了,如果被耗在東線戰場,那麼德國很可能被拖死。

美國人的飛機數量十分的龐大,本土又沒有遭到戰爭的破壞,美國人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飛機對德國進行戰略轟炸。在之前的戰略轟炸中德國損失慘重,重打擊了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損,德國的戰爭潛力也受到了制約。

希特勒明白蘇聯實在太大了,如果明年英美髮動反攻,那麼就算德國拿下了莫斯科和列寧格勒這樣的戰略要地,也並不能阻止蘇聯的反攻,何況有龐大的飛機羣對德國實行戰略轟炸,那德國的戰爭資源將會很快的枯竭,然後就像一戰那樣因爲前線的士兵沒有彈藥,沒有物資而投降。

希特勒需要中國在亞洲夾攻蘇俄,在長達幾千公里的邊境線上,中國幾乎可以威脅到蘇俄在亞洲的任何一個工業區,只要這些地方被摧毀或者直接被戰領,斯大林投降是必然的。斯大林那時將無法承受德軍的雷霆一擊,只要蘇聯被擊敗,德國就將控制蘇聯的龐大遺產,無數的工廠,無數的戰略資源,德國有了無數的油田,到時候英美不是要想着怎麼反攻歐洲大陸了,而是要想想怎麼怎麼才能承受的住德國的進攻。

在華夏三國大肆的宣傳收復外蒙之戰初戰告捷之時,王漢章命令秦國首輔文人跟德國接觸,讓德國最大限度的支援技術和設備,這樣華夏就能在明年開春如期的對蘇聯進行反攻。

漢斯很快將秦國的要求上報了希姆萊,希姆萊早已完全負責這一條,秦軍的初戰告捷讓他備有面子,這說明他的辦事得力,正是由於他的遠見支持了華夏纔有了這次的勝利。

今天被幹掉的只是幾萬蘇軍,將來就是幾十萬、幾百萬,原本一定要德軍去幹掉的蘇軍現在被華軍幹掉了,德軍的損失定然會小很多,德軍也將有足夠的兵力去保證勝利的果實。

希姆萊相信自己間接的等於是幫了軍隊的大忙,軍隊必然會對自己好感倍增,到時候軍隊要是能夠支持自己,這對於自己將來接任元首之位有着莫大的幫助,當今的元首不就是靠着軍隊的支持才能迅速的穩定德國,打到了反對派嗎!

對於秦國的要求,希姆萊基本上都答應了,至於很關鍵的技術,希姆萊不敢擅自做主張,而是聽取希特勒的意見,這種事情自然要經過元首的同意,除了什麼事情也有元首在前面頂着。

“元首,漢斯發來電報,說秦國根據剛剛對蘇軍的戰鬥,認爲只要德國全力援助中國技術和設備,那麼秦國將完全有能力在明年開春完全對蘇俄發動攻擊。”

希特勒道:“希姆萊,這種事情你去辦就好了,不必請示。”

希姆萊道:“元首,這次秦國要求提供德國最新式的飛機技術,他們希望製造更多的飛機對蘇俄的境內進行戰略轟炸,而不是擔當牽制任務。我個人認爲值得援助,只要擊敗了蘇俄,那麼我們的東線將永無後患,德國將再也不用面臨兩線作戰。沒了蘇俄,英國必然獨木難支,投降用不了多久,至少他們會放棄英倫三島,這樣就算我們一時半會兒打不到美洲,但是美國人也不能利用英倫三島來威脅德國了。”

“相反,如果我們不支援華夏,那麼他們就算想要進攻蘇聯,奪回失地也會有心無力,如果他們不能對蘇聯構成實際上的威脅,斯大林是絕對不會投降的,如果蘇聯繼續存在,現在英美又在非洲準備反攻歐洲大陸,到時候我們就面臨兩線作戰,那個時候形勢怎麼變還不清楚,但是對於德國來說恐怕不會很有利,所以我們一定要儘快結束東線戰場才能徹底立於不敗之地。”

希特勒看了看希姆萊,感覺希姆萊的腦袋確實靈光了很多,居然還有戰略頭腦,希特勒道:“如果我們把最好的技術,設備援助給了華夏,萬一他們倒戈了來對德國怎麼辦?”

希姆萊道:“元首,那也是有可能的,不過華夏一直被基督世界打壓、侵略,就算他們真的幫助了英美來對付德國,那麼英美在打敗德國之後,難道就會放過他們,從此地球就太平了嗎?另外我們同意將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地區給中國,如果同盟國勝利了,那就是蘇聯勝利了,難道蘇聯願意看着自己大半領土被割讓出去嗎?我想不會,絕對不會,否則就是不斯拉夫人了,與其留下一個永遠的威脅,他們還不如幫助我們一起擊敗同盟國,這樣他們就能獲得無數的利益,而且德國統一了基督世界還不會難爲他們。”

“如果沒有英美蘇數百年的侵略,我還不敢斷定華夏會倒向哪一邊,但是有錢這幾百年的困難經歷,我想華夏人會作出正確的選擇的,消滅英美蘇是他們唯一的出路,否則德國戰敗,那麼基督世界將會把下一個苗頭對準他們,不管他們如何表現,也阻擋不了基督世界對他們的打壓,要知道最後徹底消滅他們。”

希特勒點點頭,“那就支持吧!”

希特勒當然不會留後手了,德國援助的技術,比如說飛機技術全書螺旋槳飛機的技術,但是德國已經在研發噴氣式飛機,這種飛機的速度將是劃時代的,就算中國到時候腦子犯糊塗,希特勒也不怕。目前只要儘快幹掉蘇俄,解決了目前的困境,到時候德國就真正的一統歐洲,而除了美國之外,世界上的工業基本上就集中在了歐洲,憑藉華夏那點工業底子是無法撼動德國的。

另外有了華夏進攻蘇俄,歐洲人必定會更加的排斥華夏,華夏要是敢進攻歐洲,必然會遭到歐洲人的一致反對,華夏軍隊是不可能進入歐洲的,除非歐洲各個地方的人一致歡迎他們。

得到希特勒的允諾,希姆萊也就大大方方的支援華夏了,而文人知道王漢章對於猶太人還是非常同情的,同時華夏也需要猶太人的技術,目前限制華夏發展的最大的缺點就是華夏沒有什麼技術人才,因此很難有突破性的發展。

文人要求希姆萊將猶太的技術人員和科學家以及他們的家屬送給秦國,幫助秦國發展可以,以便秦國能發展的快一些,否則德國給莪技術再好,秦國沒有人將這些技術轉化爲武器也沒有用。

希姆萊自然大方的同意了,雖然他很討厭猶太人,所以一直在屠殺猶太人,不過現在猶太人有了新的利用價值,可以爲德國貢獻,那他自然願意放他們一馬。

希姆萊相信打敗了蘇聯,德國將會有更多的人皮燈罩……

第8章 進去外蒙第26章 轟炸勘察加第28章 追擊阿拉斯加艦隊第28章 追擊阿拉斯加艦隊第54章 時間最短的百萬人戰爭第65章 撕破臉皮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41章 日本又焦慮了第8章 確立合作第56章 嫁給中國男人第12章 孫立人戰溫都爾汗第62章 冬季攻勢(二)第18章 進攻溫哥華島第62章 驚詫小日本第23章 刺殺希特勒第25章 沒有希特勒的德國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4章 橡樹嶺風雲第67章 中東內亂第29章 猶太建國談判(二)第22章 怒江空戰(下)第67章 如何處理第23章 石油大發現第59章 空中支援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11章 英、日的對策第10章 關心中國人,閒的蛋疼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57章 橡樹行動(一)第24章 海戰第62章 籠絡人心第51章 進攻第45章 文人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31章 頂級會面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48章 生活從來不同情弱者第13章 外交第23章 質問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13章 奪取溫都爾汗第2章 ,三巨頭會議(中)第36章 迎頭追擊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61章 籠絡軍心第29章 收復失地第26章 日本的對策第62章 大幕拉開第37章 局勢微妙第25章 沒有希特勒的德國第54章 時間最短的百萬人戰爭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58章 局勢轉安第27章 對德國人要強硬第4章 空中絞殺(下)第28章 不要臉是做大事的基本原則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63章 龍式步槍生產第29章 裕仁死後第54章 追擊麥克阿瑟第49章 開戰第1章 北太平洋的風聲第53章 高爾察克投降(中)第39章 中東戰爭(三)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15章 日蘇勾結第51章 對日條約第27章 英美蘇密約第26章 果敢土司第20章 英雄歸來第5章 遠征軍不潰第26章 日本的對策第29章 貨幣金融第39章 中東戰爭(三)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32章 到底還是美國人奸詐第23章 先發制人第32章 歐洲爛局第51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下)第48章 奪取塔納諾河北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33章 有何詭計第10章 關心中國人,閒的蛋疼第18章 美國人的決定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5章 斯大林的想法第11章 海上大戰(上)第11章 白人的本質第32章 仰光大屠殺(下)第47章 隊友是用來賣的第47章 見龍雲(二)第71章 溫哥華第44章 先發制人還是後發制人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11章 再拉德國援助第52章 日軍慘敗第35章 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