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選德還是選蘇!

bookmark

“不如直接將這個問題拋給英美蘇?”外務大臣突然開口說道。

外務大臣的提議讓巴列維陷入了沉思。

將問題拋給英美蘇,這確實是一個大膽的想法。

從一方面來看,英美蘇作爲大國,在國際事務中有着重要的影響力。

如果波斯將德軍要求投降的問題擺到他們面前,或許能引起他們的關注和干預。

這些大國可能會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對德軍施加壓力,從而爲波斯爭取到一定的緩衝空間。

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這樣做也存在風險。

英美蘇的反應難以預測,他們可能會選擇坐視不管,或者提出一些對波斯不利的條件。

而且,將問題拋給其他國家也可能會讓波斯在國際上顯得軟弱無力,失去一定的自主性。

巴列維在心中權衡着各種利弊。

他需要考慮到波斯的國家利益、國際關係以及未來的發展。

這個決定將對波斯的命運產生重大影響,他必須謹慎做出選擇。

在這個緊張的局勢下,巴列維感到壓力巨大。

他知道,每一個決策都可能改變國家的走向,他必須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做出明智的決策。

“你覺得英美蘇會有什麼反應?”巴列維開口問道。

“應該不會坐視不管,別的不說,剛剛發現的油田,已經被證實是真的,一旦德軍拿到這些油田,恐怕德軍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外務大臣看的很透澈。

幾百億桶的石油,他不信英美蘇不動心。

不!

蘇軍已經動心了,甚至不惜得罪英美,派兵南下。

只是因爲眼看着要陷入消耗戰之後,又將部隊撤回來了。

現在找到英美蘇,蘇軍肯定非常動心,絕對會同意派兵南下幫助他們抵抗德軍。

但代價嘛,恐怕不是他們能夠承受得起。

至於英美,他倒是不敢打包票,因爲現在英美自己也陷入泥潭之中。

對於是否會積極響應並派兵協助波斯,確實難以確定。

此時的波斯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是德軍的強大壓力,要求其投降;另一方面是向英美蘇求助可能帶來的未知後果。

油田的存在如同一個巨大的籌碼,吸引着各方勢力的關注,但如何運用這個籌碼,將是對波斯一個巨大的考驗。

“如果英美無動於衷呢?他們現在還有餘力派兵前往波斯麼?”許久,巴列維纔開口繼續問道。

“恐怕沒有,根據得到的消息,他們已經從古老的華夏抽調了一支部隊進駐了波斯灣,這說明他們應該是黔驢技窮了。”外務大臣雙手一攤。

聽到這話,巴列維眉頭皺的更深。

排除了英美,那就剩蘇德了。

要麼投降德軍,要麼自此以後緊緊跟隨蘇軍後面,成爲他的小弟。

再想要左右逢源,怕是沒希望了。

向德軍投降,意味着國家的命運將完全掌握在德軍手中,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而跟隨蘇軍,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保護,但也會失去部分自主權,且未來的發展充滿不確定性。

巴列維在心中反覆權衡着這兩個選擇,他深知每一個決定都將對波斯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先將德軍要求我們投降的事情,通知英美蘇,看看他們反應,如果真的像我們分析的那樣,那再做決定。”良久,巴列維搖了搖頭,覺得還是先將問題拋給英美蘇,看看他們的反應。

“是。”

等到一衆大臣離開之後,巴列維詢問身邊的親信。

“你覺得德軍能贏麼?”

“希望很大。”親信自信的說道。

親信自信地給出“希望很大”的回答,這一回應無疑給巴列維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壓力。

親信的判斷或許基於當前的戰爭局勢、德軍的軍事力量以及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

然而,戰爭的結果往往充滿不確定性,僅僅憑藉當前的形勢難以確定最終的勝負。

巴列維聽到這個回答後,心中的糾結可能更加深重。

如果德軍真的如親信所言有很大的獲勝希望,那麼投降德軍或許是一個較爲明智的選擇,以避免國家在戰爭中遭受更大的破壞。

但同時,他也會擔憂成爲德軍的附庸後,國家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另一方面,如果不投降德軍,而選擇繼續抵抗或跟隨蘇軍,又面臨着巨大的風險和挑戰。

“可是我總覺得盟軍能贏。”巴列維想了想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管是人口還是工業實力,盟軍的實力遠遠超過德軍。”

巴列維提出自己認爲盟軍能贏的看法,理由是盟軍在人口和工業實力方面遠超德軍。

這一觀點有一定的合理性,畢竟人口和工業實力在戰爭中起着重要的支撐作用。

然而,目前的局勢對盟軍並不樂觀。

德軍佔領了整個歐洲大陸,工業實力得到極大提升,並不遜色於盟軍。

而且,德軍麾下組建了四國海軍聯合艦隊,實力與盟軍不相上下。

更關鍵的是,德軍已經越過蘇伊士運河,兵鋒直指波斯,給巴列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巴列維的判斷面臨着嚴峻的考驗。

他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戰爭的走向,權衡各方的實力和利益。

是選擇投降德軍,還是寄希望於盟軍最終的勝利,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國王陛下,要不詢問一下阿爾伯茲?”親信突然問道:“駐紮在波斯灣的部隊,應該是那位上校的部隊。”

親信的提議讓巴列維陷入思考。

阿爾伯茲與東方上校關係不錯,這或許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契機。

詢問阿爾伯茲關於東方部隊的態度,可能會爲巴列維在艱難的抉擇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參考。

如果阿爾伯茲能從東方上校那裡得到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或者瞭解到東方在這場戰爭中的立場和可能的行動,對於巴列維來說無疑是有益的。

然而,這也並非沒有風險。

一方面,東方部隊的態度可能並不明確或者對波斯的局勢影響有限;另一方面,過度依賴外部力量的意見也可能會讓波斯在決策中失去自主性。

“嗯,讓他去詢問那位東方上校。”

“是。”

………

“阿爾伯茲又來了?”對於這位波斯特使,寸雲生還是有些瞭解的,原本以爲對方不會再來,沒想到這一次又來了。

“他怎麼會來?”孟煩了疑惑的問道。

“應該是跟孫立人的部隊抵達波斯灣有關,或者說,應該牽扯到德軍。”

孟煩了的疑惑也反映出阿爾伯茲的到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寸雲生經過沉思後給出判斷,認爲阿爾伯茲的到來可能與孫立人部隊抵達波斯灣有關,或者與德軍有所牽扯。

這一判斷顯示出寸雲生對局勢的敏銳洞察力。

孫立人部隊的到來必然會對波斯灣地區的局勢產生影響,而德軍的動向也是當前局勢中的重要因素。

阿爾伯茲作爲波斯特使,很可能是爲了瞭解這些變化對波斯的影響,或者尋求某種合作與支持。

在這個複雜的局勢下,阿爾伯茲的到來爲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懸念和變數。

寸雲生和孟煩了等人需要謹慎應對,通過與阿爾伯茲的交流,瞭解波斯的意圖,同時也爲自己的行動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先見一見吧,探一探對方的口風。”寸雲生沉思了一會,吩咐道。

“是。”

沒多久,阿爾伯茲就來到會議室,在這裡又再次見到了寸雲生。

剛一見面,阿爾伯自己就是各種恭維的話,這讓寸雲生有些不好意思。

“阿爾伯茲閣下,你我都這麼熟了,也不用這樣恭維我,說吧,找我有什麼事?”寸雲生懶得跟他饒繞圈子,直接問道。

阿爾伯茲的恭維或許是一種策略,試圖拉近與寸雲生的關係,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請求或傳達某種信息。

而寸雲生的直截了當則顯示出他的務實和果斷。

雙方的互動充滿了張力。

阿爾伯茲需要在不引起寸雲生反感的情況下,巧妙地表達自己的目的。

而寸雲生則要從阿爾伯茲的話語中分辨出真實的意圖,以便做出恰當的迴應。

接下來,阿爾伯茲的回答將成爲關鍵,它可能會揭示出波斯在當前局勢下的關切和需求,也可能爲寸雲生等人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

“寸將軍,我的國王陛下比較好奇那支駐紮在波斯灣的部隊,有什麼目的?”阿爾伯茲深呼吸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果然!

寸雲生頓時心裡有數了。

“當然是爲了阻止德軍繼續前進,畢竟德軍進入中東,已經影響到了盟軍的戰略。”

阿爾伯茲的問題反映出波斯對這支新出現部隊的關注和擔憂。

他們需要了解其行動意圖,以便更好地應對可能的局勢變化。

寸雲生的回答簡潔明瞭,強調了部隊的戰略目標。

這一回答既符合盟軍的整體利益,也向波斯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這支部隊的存在是爲了維護地區的穩定和安全。

然而,這個回答可能只是表面的解釋。

在更深層次上,這支部隊的行動可能還涉及到更多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因素。

寸雲生需要在後續的交流中,進一步向阿爾伯茲解釋部隊的具體行動和計劃,以消除波斯的疑慮。

但是在這之前,他需要清楚波斯的誠意。

“原來如此,不知道閣下怎麼看待德軍?”阿爾伯茲深呼吸一口氣,隨後又繼續問道。

聞言,寸雲生眉頭微皺,想了一會,冷笑道。

“你們的國王是不是猶豫,到底是投降德軍還是選擇加入盟軍?”

“還想繼續當牆頭草?”

寸雲生的反應顯示出他對波斯當前處境的洞察。

他敏銳地察覺到阿爾伯茲的問題背後隱藏着波斯在戰爭中的搖擺不定。

這種搖擺不定可能源於對自身利益的權衡和對戰爭結果的不確定性。

然而,寸雲生的嘲諷也可能會引起阿爾伯茲的反感。

畢竟這樣的言語可能會影響雙方的關係。

但同時,也表明寸雲生對波斯的態度並不完全認同,他可能更傾向於讓波斯明確立場,加入盟軍一方。

對於阿爾伯茲來說,寸雲生的迴應是一個挑戰。

他需要巧妙地迴應寸雲生的指責,同時傳達波斯的立場和考慮。

這可能需要他在維護波斯利益的同時,尋求與寸雲生的共識和合作。

“不不不,我們只是想知道您對德軍的態度。”阿爾伯茲連忙搖頭。

這是拿我當傻子?

寸雲生心裡冷笑一聲,表面很平靜的問道。

“你的態度呢?”

聽到這話,阿爾伯茲沉默了一會,隨即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德軍應該贏不了。”

阿爾伯茲沉默片刻後表達了德軍贏不了的看法。

這一點寸雲生並不意外,畢竟瞭解盟軍實力的人都會對盟軍抱有期望,同時也能看到德軍面臨的巨大挑戰。

“爲什麼?”寸雲生繼續反問道。

這時,阿爾伯茲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從大的戰略層面來講,盟軍在全球範圍內的資源調動能力是很強的。

比如在工業生產上,盟軍可以利用其龐大的工業基礎,生產出大量的武器裝備、物資等。

像美國的汽車工廠可以迅速轉產飛機、坦克等軍事裝備,其生產規模和速度都是驚人的。

在人力資源方面,盟軍有着廣闊的人口基數可以徵兵。

而且盟軍還包括了多個國家,這些國家的軍隊可以相互配合、協同作戰。

比如在歐洲戰場,英軍、美軍等不同國家的軍隊能夠聯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

相比之下,德軍雖然佔領了歐洲大陸的大片土地,但它的統治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去維持。

而且隨着戰爭的持續,德軍面臨的抵抗力量越來越多,其戰線也拉得過長。

就像德軍在東歐、北非等地都有戰場,兵力分散,補給線也容易受到攻擊。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使得德軍的處境越來越艱難,所以阿爾伯茲認爲德軍難以取勝。

“不錯,不錯,非常不錯,看樣子阿爾伯茲閣下,也不是那麼平庸啊。”寸雲生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第67章 太闊了,不知道怎麼打了!第142章 區區一面聯隊旗幟而已!(第二更)第466章 爲何不用當地的土著呢?第460章 預料之中!第47章 這裡不缺的就是炮彈!第372章 澳洲的資源令日軍眼紅!第1章 不一樣的團長!第109章 在你身上丟失的,要從其他地方找回!第85章 算盤打的真響!第88章 親人啊,終於把你們盼來了!第284章 什麼是團結?(第二更!)第251章 總督,日軍襲擊了我們的軍火庫!第128章 這次要坑十餘萬英軍?(八千字大章!)第80章 我們有這麼猛?第261章 總不能是我們的人乾的?(第二更!)第447章 打輸了,說不定人家才投降呢?第371章 這個項目可以試着投資一下!第272章 升官?准將?(第一更!)第392章 多賣點東西給日軍!第349章 能不能贏就看你們的雙腿了!第299章 不知道長官有沒有這個膽子!第251章 總督,日軍襲擊了我們的軍火庫!第298章 日軍突襲了美軍主力艦隊?第258章 一環接一環!(第一更!)第47章 這裡不缺的就是炮彈!第10章 從此以後我就是你哥!第380章 讓我南下天竺?開什麼玩笑?第52章 圍三闕一!第413章 選德還是選蘇!第220章 這是定金!(第一更!)第347章 讓第九戰區扛在前面!第279章 這是波斯軍?不,這是土軍!(第一更!)第238章 還想牽着我們的鼻子?想太多!(第二更!)第192章 海軍不是給你們擦屁股的!(第四更!)第474章 黃昏見證忠誠!第278章 老實人也是好惹的!(第二更!)第172章 你知道你在說什麼?(第一更!)第311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319章 土軍的春天!第504章 抉擇!第2章 又來了一個大爺!第454章 真正的潛力!第155章 借一個炮營來了兩個!(第四更!)第257章 如果88mm高射炮裝在坦克上就好了!(第二更!)第205章 川軍團到底想幹啥?(第一更!)第407章 我們的艦載機不如對方!第153章 一百門不夠,那就兩百門!(第二更!)第90章 如此熱情,都不好意思坑人了!第136章 您是不是又打算坑美國佬?第496章 新的戰略!第73章 要麼接受整編,要麼滾!第275章 才分了這麼一點?第97章 正直而又無恥!第17章 軍火的暴利!第370章 除非海軍交出航母的指揮權!第413章 選德還是選蘇!第322章 這還是曾經的第四軍麼?第233章 四百多億桶的石油不香麼?(第三更!)第443章 規模龐大的海戰!第498章 準備登陸!第38章 會有這麼倒黴?第448章 意軍想要投降了!第15章 迷龍的不解!第211章 全都是王牌?(第一更!)第121章 生猛的死啦死啦!第217章 一句驚醒夢中人!(第一更!)第196章 我是來跟你們做生意的!(第一更!)第435章 怒懟史迪威!第12章 這叫沒錢?第410章 寸雲生的安排!第251章 總督,日軍襲擊了我們的軍火庫!第338章 破防的山下奉文!第254章 令人無解的壕溝!(第二更!)第85章 算盤打的真響!第359章 接下來看你們六十軍了!第215章 萬物皆可搓?(第二更!)第349章 能不能贏就看你們的雙腿了!第189章 不能破壞別人追求獨立與自由!(第一更!)第158章 用廢墟來迎接史迪威!(第三更!)第51章 深謀遠慮!第274章 分田纔是刺激戰鬥力的最好方式!(第一更!)第140章 預判了我的預判!第117章 難以自處的第五軍!第482章 帝國鐵壁也頭疼!第415章 這是對我們的警告!第271章 十萬?不,我要五十萬!(第二更!)第73章 要麼接受整編,要麼滾!第347章 讓第九戰區扛在前面!第233章 四百多億桶的石油不香麼?(第三更!)第418章 忽悠蘇軍!第86章 盟軍司令部就是擦屁股紙!第169章 被嗆的鬼哭狼嚎的日軍!(第二更!)第49章 壓力輪到孟煩了!第289章 五個美械師?我可是準備了六個美械師啊!(第二更!)第504章 抉擇!第290章 英軍也不過是披着虎皮的貓!(第一更!)第307章 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美械裝備?第205章 川軍團到底想幹啥?(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