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大家一起來革命!(求訂閱,求月票

“校長,這個新會縣境內最大的地主就是鵝塘都黃家村的黃萬霖黃老翰林。他家不僅在新會佔有大量的土地,在新寧、新安兩縣也有不少莊子。擁有的田畝總數超過五萬畝,多半是香山、新寧、新會三縣最大的地主了.只要咱們用雷霆手段拿下了這一家,那其他田主就不敢反抗咱們了!”

新官上任沒多久的新會縣知縣周昌,正坐在一條航行在西江上的官船船艙內,很盡職的和王忠孝說着新會縣的均田形勢。

王忠孝這次是會集精兵強將外加殺雞的牛刀,還挾着濠澳大捷的餘威,專宰香山、新會、新寧三縣的土財主!

之所以要“宰”他們,當然是爲了鬧革命了。

王大校長現在要搞的,可不是一場換湯不換藥的造反,而是一場革命,一場均田革命!

而均田革命的目的,從來都不限於通過均分土地,讓百姓都有田可耕,可以安居樂業。均田制對於統治者而言,最大的用處則是同士紳地主或是士族地主爭奪人口和土地的控制權!

換句話說,就是統治者要通過均田制,直接掌握一部分的土地和上面的人口!

也就是說,要一腳踢開士紳地主和士族地主這樣的中間層,直接從掌握的土地、人口那裡獲取財富和兵源。

通常情況下,朝廷直接掌握的土地、人口越多,財力和兵力也就越強。反之,朝廷的財力、兵力也就越弱。

中國古代的許多王朝都會實行抑制兼併的政策,目的也在於減緩人口、土地被少數豪強地主所控制的趨勢,以保持國家的兵力和財力。

歷史上許多一度強盛的王朝,在其初期都實行過均田或是以控制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政策其中也包括大明!

大明初年搞起來的衛所制,就是爲了將大量的人口、土地置於朝廷的直接掌控之下,並且指定用途——軍事!

所以明初的那些年,明軍的戰鬥力還是相當有保障的,而且那一代打遍天下的明軍老兵,對於土地的渴望也一定是相當強烈的。

土地嘛,誰也不會嫌多,特別是農耕民族。

但是由於朱元璋所執行的保守的對外政策,使得明初的明軍戰鬥力無法轉化爲新的領地或新的朱姓藩國.

當然了,受限於統治集團自身的種種侷限,其可以直接而且有效控制的土地、人口總是有限的。

如果超出這個限度,那麼中央集權的帝國就必須引入更多的分封制的成分了.

不過王忠孝現在實際控制的地盤只有香山、新會、新寧三縣。暫時還沒有管不過來的問題。

根據粗略的統計,三縣戶口總共不過數萬戶,數十萬口。在沿海遷界之前登記在策的良田數目也不過一百數十萬畝,戶均不過三四十畝。

這個數目,完全是王忠孝的拉扯起來的軍政集團可以充分掌握的!

數十萬人口可以提供的兵力和一百數十萬畝良田(其中包括大量的優質水澆地)可以提供的糧食,對於天地會爭奪兩廣統治權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須牢牢掌握!

所以新會黃家這樣的“惡霸地主”,那是絕對不能放過的!

只有鬥倒了新會“黃霸天”兼“黃扒皮”,王忠孝才能震懾住香山、新寧、新會的其他大地主,迫使他們接受天地會提出的“換地均田”方案。

所謂的“換地均田”,其實就是類似於漢朝“遷陵”的損招!

就是把各縣最大的惡霸地主直接給你遷走,連根拔!不僅人要趕走,土地也給你置換了!

不過王忠孝現在還沒有“陵”,所以他就計劃用擴大後的“粵海關道直轄澳門商市”內的土地再加上還沒有“收復”的香島商市內的土地,置換惡霸地主們的良田。

一比一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二十比一或十比一如果黃惡霸願意拿澳門戶口,那就二十比一了。可以拿點濠江兩岸的土地(濠江西岸的一部分土地也被劃入商市了)搞個碼頭,也許還可以搞個賭場什麼的

如果黃惡霸願意等等,等將來香島收復後拿香港戶口,也許可以給個十比一的置換比。

以後黃惡霸的子孫後代可以混箇中環收租、半山看海的待遇不過前提是黃惡霸家能拿住這些土地。

當然了,如果黃惡霸願意再多等幾年,也許可以給塊淡馬錫島的土地——就不知道荷蘭人是否願意那這塊地換澳門商市內的一小塊租界了?

雖然王忠孝拿出來置換的利益,其實是足夠的——他也不是不好意思明搶,而是他也需要把資本集中到濠澳、香島、王家坡這樣才能促進資本主義發展呢!

不過,那些利益現在的人是看不到的!

他們只會看到王忠孝搶了他們的利益搶人土地,猶如殺人父母!大清的惡霸地主可都是孝子!

所以這個鬥爭是不可避免的!

“黃老翰林?他是什麼時候的翰林?我可不記得翰林院裡面有姓黃的掌院學士或試讀、試講學士。”王忠孝聽見“黃老翰林”這四個字兒,就有點犯糊塗.有這個人嗎?沒聽說翰林院有姓黃的。

周昌笑道:“哦,他當過翰林院編修,還當過一陣直學士學問還是很好的。”

“直學士?本朝有翰林院直學士?”

“本朝沒有直學士,這個黃老翰林的編修是明朝的,直學士則是闖賊的.所以他在北京官場上還有一個不大好聽的綽號,叫‘賊翰林’。”

“原來是李自成的翰林啊!”王忠孝臉色一沉,“必須得好好查查,得看看他是不是李自成的黨羽!對了,他現在在籍嗎?”

“在籍,在籍,”周昌說,“他在家結廬守孝呢!”

“守孝.”王忠孝想了想,“那他有什麼把柄嗎?”

“有!”周昌笑道,“這個賊翰林的兒子叫黃植生的,是康熙三年的進士,去年好像當了澧州知州。”

“澧州?前兩天好像說被我老丈人吳國貴打下來了?”王忠孝說的事兒是從邸報上看來的——廣東這邊對於湖廣的戰局非常緊張,就吳三桂拿下湖廣後和孫延齡、祖澤清、吳三畏、鰲拜一起圍攻廣東。所以凡是湖廣的消息,都在官場上到處傳播。

“那個黃植生一定是當了貳臣!”周昌道,“這個黃植生的父親和祖父都是三朝家臣,投過李闖,又投了大清。而且他的祖父,也就是黃萬霖守孝的那個,還曾經認過魏忠賢當幹爺爺。”

“哦,還是魏公公的後人.看來那個黃植生一準是當了貳臣!”

“校長英明!”周昌道,“咱們不如就拿這個事兒來發難!”

“好!”王忠孝笑道,“培公,這個惡人我來!等到地方就發兵抓人先扣個反賊的帽子,然後把老黃家的人打包發去香島交給何天然,在香島給他們分幾千畝地就行了。”

王忠孝這次可不是兩手空空去新會的,而是領着抽調廣東新軍精銳組成的精武堂學兵標的一個營一起上路的,整整五百名來自陝甘的精兵跟着,動起手來是不會留情的。

另外,現在吳三畏和何天然已經拿下了新安全縣!

而他倆的軍隊,實際上也是天地會的武裝隊伍上的總兵、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等軍官,都是天地會的門徒。

而新安縣,當然也是天地會掌握的根據地了。

和香山、新寧、新會三縣相比,新安遭受沿海遷界的傷害要大的多,除了縣城還有點人口外,其他地方几乎沒什麼人口。香島上的人口更少,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分配所以王忠孝就打算把香山、新寧、新會三縣最頑固的地主都發去香島。

王忠孝的計劃終究是趕不上事情的變化,因爲他想抓的那個黃萬霖黃老太爺壓根不在新會,而是在澧州和他的兒子黃植生一起,現在也正在鬥地主呢!

不過這對父子現在還沒想到有報應這回事兒.

“姓黃的,你和伱爹都會遭報應的!”

“姓黃的,你個三姓家奴.不得好死!”

“姓黃的,你剛收了我們三千兩說要抗賊,現在卻帶頭從了賊,還要幫助賊人分我家的土地。你你你你家不也是廣東大田主嗎?”

黃植生這個時候正在澧州城外的合口市上鬥地主呢!

合口市也是個商市,就在澧江岸邊,澧江兩岸出產的稻米要往外賣,首先就會運到合口市來。所以澧江兩岸的許多大地主就會在合口市上搞個大宅子,平日就往那裡一住,吃喝玩樂方便,要回鄉作威作福也比較近。

可惜,他們這些土豪劣紳的好日子現在就算到頭了!

今兒一大清早,黃植生就領着一百名凶神惡煞一樣的“小營兵”——就是老營兵的二代們,他們沒有父輩的作戰經驗,但是卻比父輩們更兇!

他們是差一點擁有一切的“貧二代”,現在有了翻身的機會還不得加倍努力?

所以他們人一到,馬上就照着名單抓人,一下抓到幾十個“惡霸地主”,全都給拎到一處巡檢衙門,交給黃植生髮落了。

黃植生有點同情地看了這些人一眼——他也沒辦法!

他現在已經“投錯降”了,只能爲虎作倀,一條道到黑了。

這個時候巡檢衙門外面已經聚集了許多鄉民,都是來看熱鬧的.這些被抓的土豪劣紳當然都是爲富不仁,作惡多端的主兒。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明清交替的亂世中累積起那麼多的財富啊!

實際上,這些地主都是可以發動鄉勇的!他們現在被抓的原因,只是沒想到那個“濃眉大眼”的吳三桂真的要均田分地了.這個吳三桂有一整個四川的土地,還不夠分?跑湖南來分什麼地?

“奉西王令旨,遷澧州富戶往重慶府定居!”黃植生板着面孔咬着牙,就開始“假傳令旨”了。

吳三桂壓根就沒下過這樣的旨.這都是李自成琢磨出來的陰招!

李自成多恨吳三桂?如果不是吳三桂開山海關引清兵進來,他現在還是皇爺呢!

所以在陰吳三桂的問題上,李自成可不會留手,所以他就來了個假傳令旨——要遷湖廣富戶往重慶府定居!

把澧州的富戶趕走,均田不就容易了?

嘿嘿,這損招又不是新鮮出爐的,誰還能不知道?

至於湖南其他地方的地主會不會在得知自己要變成四川人後組織湘軍對抗吳三桂的養子吳國貴,李自成纔不管呢!

他現在就想着儘快把澧州根據地搞起來,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在澧州設立軍府和節度使司——李自成的大順朝抄了不少唐朝的制度(都是老李家嘛!),所以在地方上搞均田府兵和節度使的組合.好像也挺正常的。

黃植生咬咬牙,收起來他的不值錢的同情心,然後提起嗓門大聲對着看熱鬧的百姓們道:“西王令旨,將在澧州行均田府兵制設立澧州、石門二軍府,然後再計口授田分田當兵!

凡入府當兵者,優先於本鄉授田,在冊府兵先授丁口田三十畝,職田八十畝。府兵上番服役之後,另有口糧賜下,也不需要自備器械甲冑.建立功勳後不僅可以賜予勳田,還可以做官!有人願意入府當兵嗎?”

“有!”

“願意.”

“願隨西王反清復明!”

立即就有不少聲音給出了肯定的回答這澧州,後來也是出過不少湘軍的,民風還是相當尚武的!

漢中府,南鄭縣,西王行轅。

剛剛抵達南鄭的吳三桂,這個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已經開始和地主階級對着幹了——他雖然也準備分田分地,但他沒打算直接把有主的土地分了,他要分的是四川的無主之地。

而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他的次子吳應麒、庶孫吳世琮一直都在漢中府張羅着成立“分田衛所”的事兒。

吳三桂是明軍將領出身,自然最懂衛所制度的利弊了。所以他照着《天朝田畝制度》設計出來的田制,其實是改良版的衛所制。

他的衛所製取消了衛所軍官的世襲制,而是改爲考覈加軍功晉升的辦法。同時還在衛所內部實行“均田”,以確保軍戶的利益——每個軍戶授田一百到一千畝不等,具體授田多寡,根據軍功和職位來確定,而授出的土地不得買賣,但允許繼承如果衛所官兵擁有爵位,則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

實際上,吳三桂設計出來的衛所制,就是一個個封建土地軍事貴族集團!

每個衛所都有四千至五千之數的衛所軍戶,如果出兵作戰,則可以最多組成一個四五千人的“鎮”,在不充分動員的情況下,也能出兵一營、一標、一協。

而根據吳三桂的命令,他麾下的十五萬大軍將會組成三十個衛.每個衛都有一個大將軍、上將軍或將軍統領。而吳應麒、吳世琮兩父子則各自得到三個衛,兩個總共擁有六個衛,成了吳三桂手底下僅次於他本人的大山頭。

另外,吳三桂還打算給吳應熊也搞六個衛,給吳國貴分四個衛.這樣三個兒子一共掌握十六個衛,各自負責一個方面。

將來吳應麒、吳應熊之中,誰能脫穎而出,就看他們的本事了。

而沒有脫穎而出的那兩個(包括吳國貴),就讓他們帶着自己的衛封得遠遠的.要麼去安南,要麼去朝鮮,總之別自相殘殺就行。

現在,吳三桂自己也領着剛剛組成的八個衛來了漢中,和吳應麒、吳世琮匯合後,總共十四個衛,將近七萬大軍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出兵攻打大清了。

他的這些個衛,都是可以隨時移動的“移動衛”!

不過就在吳三桂即將出兵的當口,幾個讓他意想不到的消息,也從直隸、湖廣和兩廣這三方面傳來了.

第53章 鰲太師來了!(求收藏,求推薦,求追第10章 大清朝,你的世凱來了! (求收藏,第368章 蒙古東印度公司(求月票,求訂閱)第252章 吳三桂,你無恥!李自成,你卑鄙!第431章 福全斯基的辮子軍(求訂閱,求月票第112章 反了,反了,實在太反了!(求訂閱第504章 康熙重生記完了,鰲拜投胎轉世了!第64章 把誰辦成鰲拜的同黨呢?第134章 鰲拜只有一個,在浙江,雲南就沒有第52章 奉旨造反去!(求收藏,求推薦,求追第308章 皇上萬歲,攝政王是逆賊!(求訂閱第294章 耿精忠,你知罪嗎?不,我就要當皇第84章 圖海,你不終啊!第418章 皇上,您又欲造反乎?(求訂閱,求第348章 吳三桂,要頂住啊!(求訂閱,求月第241章 康熙,你的計劃好像有點意外!(求第83章 吳三桂加鰲拜,大清要完!第291章 頂住,新大明就要誕生了!(求訂閱第219章 敵在秦淮河!(求訂閱,求月票)第361章 吳應熊,你是拿到崇禎的劇本了?(第186章 不好了,平南王和鰲拜一起反了! (第183章 分了地,當了兵,有了槍,仇人還送第175章 吳應熊,你去威震中原吧!(求訂閱第472章 不好了,鰲拜來殺皇上啦!(求訂閱第57章 鰲拜,你會永遠活在康熙皇帝的心中!第319章 再加吧,兄弟!再見我們就是敵人了第95章 朱三太子,你要幹票大的!第316章 這纔是真親爹啊!這纔是好兄弟啊!第132章 陰魂不散鰲衛帥,又精又忠耿精忠(第507章 康熙重生記康熙,你深合朕意!第375章 殖什麼民?大明是在輸出進步的共和第45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借!(求訂閱第212章 反清復元,反清復明,總有一個能成第40章 當終臣遇到反賊!(求收藏,求推薦,第49章 爹,我們幫皇上和鰲拜造反吧!(求收第169章 這回可是奴門大開,皇恩浩蕩了!(第204章 先對個賬,有人見過真鰲拜嗎?(求第122章 四藩!你們知罪嗎?(求訂閱,求月第324章 吳三桂詐病坑李闖!(求訂閱,求月第416章 路易十四,你不講武德!(求訂閱,第342章 快說,東大洲怎麼走?(求訂閱,求第224章 大清要完,我們還是快點學蒙古語吧第334章 老爹頂住,機不可失!(求訂閱,求第426章 教宗,你來給俺路易評評理!(求訂第487章 西班牙要完之大海戰 上(求訂閱,求第189章 阿瑪別怕,孩兒孝順!(求訂閱,求第508章 康熙重生記當康熙遇上華盛頓第291章 頂住,新大明就要誕生了!(求訂閱第257章 要變壞,要變得更壞!(求訂閱,求第83章 吳三桂加鰲拜,大清要完!第319章 再加吧,兄弟!再見我們就是敵人了第489章 現在可以宰割日本了!(求訂閱,求第12章 吳三桂,給他們兇一個!(求收藏,求第229章 三國演義,四國大戰,優勢在我!(第43章 這是如假包換的終臣笑子啊!(求收藏第146章 吳應熊,跟我喊:反清復明!(求月第510章 康熙重生記小日本,一分幾?李中堂第306章 大清“兩面忠”,福全“鈔能力”!第469章 孔聖公,我們一起送康熙上路吧!(第146章 吳應熊,跟我喊:反清復明!(求月第72章 吳應熊賣爹 上第64章 把誰辦成鰲拜的同黨呢?第231章 額不當皇爺,額要當大明忠王!(求第52章 奉旨造反去!(求收藏,求推薦,求追第22章 福大爺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第472章 不好了,鰲拜來殺皇上啦!(求訂閱第189章 阿瑪別怕,孩兒孝順!(求訂閱,求第372章 朱長寧,你和吳玄燁怎麼都變成蒙古第177章 皇阿瑪,都是你的錯!(終於碼完了第122章 四藩!你們知罪嗎?(求訂閱,求月第396章 真沒想到,你們原來是紙老虎啊!(第37章 小桂子公公(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第447章 苦大仇深阿茲特克的崛起!(求月票第45章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纔開張!(求收藏第419章 勝則康熙大帝,敗則康熙坦丁?(求第494章 新世界的第一強國!(求訂閱,求月第83章 吳三桂加鰲拜,大清要完!第410章 福全的野望!(求月票,求訂閱)第443章 奇襲,共和國有危險!(求訂閱,求第172章 額們是吳三桂派來的,你們還不歸順第238章 神聖大明,六爹議政(求訂閱,求月第57章 鰲拜,你會永遠活在康熙皇帝的心中!第362章 吳應熊自掛樓梯間!吳國貴無奈當西第43章 這是如假包換的終臣笑子啊!(求收藏第447章 苦大仇深阿茲特克的崛起!(求月票第219章 敵在秦淮河!(求訂閱,求月票)第71章 太好了,黨爭又來了!第334章 老爹頂住,機不可失!(求訂閱,求第422章 太陽王,還是搶錢痛快啊!(求訂閱第451章 報告大本營,大捷啊!(祝花好,月第288章 敵在東王府!敵在莫愁湖!(求月票第55章 皇上,你忤逆不孝,我要告訴你阿瑪!第162章 奉天討胡大將軍鰲拜!(求訂閱,求第244章 打到南京去,活捉朱老三!(求月票第288章 敵在東王府!敵在莫愁湖!(求月票第328章 吳三桂要來江西,李自成率衆上山(第54章 有埋伏,鰲太師快跑!(求收藏,求推第267章 我們背後有人,還很多!(求訂閱,第25章 王大頭,你五天後來面試大清忠臣第368章 蒙古東印度公司(求月票,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