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早朝

bookmark

另一邊,回到賢良寺的黎文海關緊了門窗,和黎荃、趙仕欽二人在屋裡密談着。

“大人,陛下召見所謂何事?”趙仕欽率先開口問道。作爲黎文海的師爺,他是瞭解黎文海的,見黎文海一路緊皺着眉頭,他便知道發生了事。

“本官被人整了。”黎文海陰沉着臉說道。

趙仕欽聞言一愣,連忙問道:“是誰?”在他的印象中,自家大人一直是一個老好人,本着誰都不得罪的態度。此番被人整,倒是出了他的預料。

“西南總督,杜文煥!”黎文海咬牙切齒的說道。

黎荃、趙仕欽聞言齊齊一愣:“杜文煥?”

沉默了一會兒,黎荃才說道:“如果是他的話,老奴可能知道原因。”

“哦,說說看。”黎文海聞言心中一動。

“老爺,如果老奴所料不錯,他應該是在打咱們家工坊區的主意。”頓了頓,黎荃接着說道:“前段時間,二少爺已經抓了無數的探子,其中有一部分便是杜文煥派出的細作。”

“唉,那些文官當真腐敗到如此程度了?爲了一個工坊區,竟然想要我全家的命。”黎文海聞言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趙仕欽見狀問道:“大人,當真嚴重到如此地步?”

“是啊,這杜文煥竟然說安明得了神仙傳承,今日陛下召見,主要就是打聽此事,如果不是陛下聖明,我今晚可能就出不了皇宮了。”黎文海陰沉着臉說道。

“什麼?其心可誅啊!”黎荃聞言也是一怒。

“是啊大人,他這是想把我們往死裡整啊,如果陛下信了少爺得了神仙傳承的傳言,依陛下現在求仙心切的心思,那少爺可就完了啊。”趙仕欽也是頗爲憤怒的說道。

黎文海見狀擺了擺手說道:“你們也不必擔心,好在我已經應付過去了,再說,看陛下的樣子,他應該也是不信的,不然就不是召我進宮問話了。”

“現在就看明天的朝議了。”頓了頓,黎文海看着眼前的燭光說道:“你們準備一下,明日朝議過後,爭取兩日內把該拜訪完的拜訪完,然後就啓程回去。”

“是,老爺(大人)!”黎荃和趙仕欽連忙應道。

想了想,黎文海又交待道:“還有,老荃,你準備一份厚禮,送去李永貞府上,今天要不是他提點,我還不知道會怎樣呢。”

“放心老爺,交給老奴便是。”黎荃應道。

............

當晚寅時,程明早早的就來叫醒了黎文海。“伯夷,快些,一會兒就要點卯了。”

每天都上早朝這個規矩就是朱元璋定下來的,他是農民出身,逆襲當上了皇帝,在廢除丞相後,擔心遭人矇蔽,所以制定大規模早朝正是要體察民情,免受矇蔽。之後也有幾個皇帝把每天上早朝當做祖制來遵守,再加上文官們的監督,皇帝一不上朝就公開指責,所以皇帝只能天天早朝。

據大明會典記載: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牀,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寅時,也就是凌晨3點多,大臣必須到達午門外等候。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卯時也就是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啓。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但自明英宗以後,明朝皇帝就越來越不喜歡上早朝了。明英宗朱祁鎮即位的時候只有八歲,上早朝也是幹坐在那裡,處理政事的任務只能交給太后和大臣們,早朝就喪失了存在的意義。後來皇帝也都嫌天天上早朝太累,所以就改爲通過批閱奏章來處理各類事務,早朝只是偶爾舉行。更狠的比如嘉靖和萬曆,二三十年都沒上過早朝。

程明擔心黎文海一會兒出錯,便交待道:“伯夷,一會注意跟着我做,千萬別做多餘的動作,那些個御史的鼻子可比狗還靈。”

“多謝兄長,小弟省的。”黎文海連忙道謝道。

明朝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門,爲御門聽政。“御門聽政”,顧名思義,就是皇帝在家門前聽大臣們彙報工作,而不是在殿內。

隨着鐘聲響起,黎文海站在武官隊列的末尾,跟着進入了太和門廣場等候。

等了沒多久,太和殿正殿之中,一個內侍持拂塵而出,清聲誦道:“聖上駕到。”

下方已經候了許久的的羣臣們整肅衣衫,拜伏於地,山呼萬歲。萬曆皇帝看了這些臣子一眼,緩緩地走到龍椅前坐下,說道:“都起來吧。”

“謝陛下!”羣臣謝道。

作爲一個三十年怠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所謂六不做的皇帝,今天難得來上一次早朝,大臣們當然要使出渾身解數把積累已久的問題通通拋了出來。不過朝議大多都是吵架頗多,各黨官員相互攻訐。

最後聽得黎文海都快睡着了時,才終於說到了遼東戰事的問題。

“啓稟陛下,兵部接到遼東經略熊廷弼的奏摺,說遼東兵力吃緊,希望朝廷能再增兵遼東。”內閣首輔方從哲遞上奏摺稟告道。

萬曆從內侍那裡接過奏摺看了看,隨意的問道:“你們的看法呢?”

“啓稟陛下,老臣以爲,遼東戰事要緊,可以考慮從各地調兵前往。”方從哲回道。

“臣等附議!”關於遼東的事,暫時來說各黨的意見都是一致的。

萬曆看了一眼羣臣,道:“遵義軍民府威遠衛指揮使黎文海何在?”

“微臣在!”黎文海聞言一愣,不過還是立馬反應了過來,連忙出列回道。

出來少許官員,衆官員都不知道爲何一個三品的駐軍指揮使也會來早朝,紛紛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黎文海。

“你是西南的駐軍官員,你來給衆卿說說西南的局勢吧!”萬曆說道。

“微臣遵旨!”接着,黎文海便把昨晚給萬曆說的關於西南局勢的話,又給衆大臣說了一遍,最後,他說道:“陛下,各位大人,微臣的建議是,可否調派西南的土司兵北上?”

。。。。。。。

(求收藏、求推薦!)

第二百五十四章 教育爲本第一百五十三章 鋼鐵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外發展第二百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二百五十五章 決戰來臨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薯(求首訂)第二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一十章 商會成立第一百五十五章 蒸汽研究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薯(求首訂)第二百三十三章 工匠精神第七十九章 平亂第七十七章 熊廷弼第一百二十二章 信仰第七十九章 平亂第九十五章 拜訪第三十七章 夫妻雨聊第一百七十二章 洞房花燭(月票加更)第六章 謀劃未來第一百五十章 婚事第五十五章 海島大建設第四十七章 購炮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防戰第二十五章 抵達第二百二十八章 顆粒火藥(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九十六章 援軍?第八十章 夜襲第二百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一百零七章 醫學第一百章 見天啓第二百二十章 西南第二女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谷(求首訂)第一百九十六章 援軍?第三十八章 紅夷大炮第六十一章 拜訪第一百七十六章 加緊訓練第一百八十七章 進攻第二百三十六章 成都城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一百五十章 婚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二十章 清剿第一百九十五章 成都決戰第四十四章 湯若望第八十七章 肥皂第一百二十五章 再臨濠鏡澳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啓元年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第一百零三章 香水第一百八十八章 夔門激戰第二百章 守城第五十五章 海島大建設第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章 打穀機(求首訂)第四十八章 打撈第二百三十三章 釣魚城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備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謀第八十七章 肥皂第九十八章 獻禮第二百四十三章 百年大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教育爲本第一百七十二章 洞房花燭(月票加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臼炮第六十四章 槍炮坊第一百二十三章 整頓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西出兵第二十三章 初戰 (打賞加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登陸第一百七十一章 成婚(打賞加更)第二百三十二章 援助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奠 (求首訂)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之地第二百五十六章 絕望第四章 家人第七十五章 情報部門第五十九章 合作第五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二百三十七章 奢崇明的抉擇第七十九章 平亂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七十章 板甲第一百零九章 岱山會第四十七章 購炮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勝(月票加更)第七十四章 分身乏術第一百五十二章 無心之過第八十一章 吳由良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七章 融入時代第一百三十二章 紅丸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城破第五十八章 徐爾覺第一百五十一章 漢唐客棧第五十一章 岱山島第八十二章 抓捕第四十章 萬奴行第一百六十章 白蓮教第一百五十三章 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