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眼鏡 (求推薦、求收藏)

bookmark

“回少爺,荃叔也不知道您什麼時候到,從哪裡到,所以他在所有城門每天都派人去守候,我們已經等了您五天了,荃叔說今天您要是再沒到,他就要派人出去找您了。”陸勇聞言連忙恭敬的回道。

聽了他的解釋,黎安明這才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那少爺我們這就回住所?”陸勇見狀試探着問道。

黎安明聞言點了點頭:“走吧,回去得好好休息休息,對了,還有多遠?”

“回少爺,府上的店鋪不在城了,而在東南門的碼頭邊,所以得穿過整座城才行。”聽到黎安明的問話,陸勇有些尷尬的回道。

“沒事,正好逛逛這繁花似錦的廣州城。”黎安明聞言卻是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說道。反正現在急也沒用,就權當無所事事的增強見識了。

來到這個時代,黎安明還是第一次見識這樣的大城市,在這一點上他同黎江等家丁一樣,都是沒進過城的鄉巴佬,走哪看哪都覺得新鮮。

道路行人摩肩接踵,兩旁的街市傳來此起彼伏的叫賣,甚至還有整整一條街上全是食鋪子的街市,賣海魚河蟹穿着藍、黑等素色布帛衣物的商賈將水產放在缸裡擺出來叫賣;賣烤乳豬、薰豬肉、燉狗肉的商販將做好的整頭豬掛在鋪面外以招攬食客;賣蛙的農人用解腕短刀從蛙背上刺開口子挑出皮肉動作飛快........

最讓黎安明感到神奇的是他居然看到穿着綢緞健僕隨行的豪商大賈鼻樑上帶着一副眼鏡!雖然他知道這個時候已經有眼鏡了,但他還是第一次在大明看見。

“咦,少爺,那人怎麼把玻璃戴在眼睛前?這樣不難受嗎?”黎江等人顯然也看見了,不過他們的關注點有些不同罷了。

黎安明聞言笑了笑正準備回答,不過因爲距離不遠的緣故,那人顯然也聽到了黎江等人的話,頓時撇了撇嘴,嘀咕了一句:“土包子!”

說完,那人便趾高氣揚的推了推眼鏡,帶着他那一羣吆五喝六的隨從離開了。

“哎~我.........”黎江見狀氣不過,正準備找那人理論,黎安明連忙阻止道:“算了,別惹事,那不是玻璃,叫眼鏡,應該是水晶做的。”

“少爺英明,那眼鏡正是水晶製作而成,價格奇貴,前段時間我們拍賣玻璃製品時,那製作眼鏡的店家派人來聯繫了我們,希望與我們合作,不過荃叔怕打亂少爺您的計劃,不敢做主,加上正好還有其他事情需要少爺您來做主,所以這才寫信給少爺您的。”陸勇見黎安明知道,便連忙笑着拍了一個馬屁。

“知道製作這眼鏡的店鋪嗎?”黎安明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問道。

確實,玻璃器皿和鏡子對黎安明來說只是一條來錢的路子而已,他真正在乎的是玻璃能做的望遠鏡、顯微鏡等東西。望遠鏡黎安明已經安排人在做了,不過由於沒有會打磨鏡片的匠人,所以到現在也還沒有出過成品。

黎安明也不會,在現代他只是一個廚子而已,要是什麼都會的話,他早就是千萬富翁了。他可不像他以前看過的那些小說裡的主角那樣,穿越過去什麼都會,就像是萬能的一樣。他可不行,除了能看懂那些他下載的資料外,讓他去做他是不會的,也只得從頭開始學而已。

好在他爲了寫小說,很是無聊的收集了很多資料,不然他穿越到這個時代來,除了有一點遠見外,其他恐怕什麼都不會了。

所以大多數時候,黎安明都是把相應的資料給那些匠人講解一遍,然後再把資料和相關的圖紙交給那些匠人,讓他們自己按圖索驥,所以這才導致了很多東西現在都還沒有做出來。

既然在這裡發現了會打磨鏡片的匠人,黎安明總得想辦法挖一些人才去遵義才行。

聽到黎安明的問話,陸勇四下看了看纔回道:“回少爺,在前面一條街上應該就有製作眼鏡的店鋪。”

果然,沒走一會兒街市上赫然有一處店家門前左右打着白幡,上書‘兩洋奇物’,店內正有一人對着日光試着副鏡片墨黑的物件架於鼻樑,這不是墨鏡又是什麼!

黎安明記得,在南宋時就已經出現過眼鏡這東西了,南宋宗室趙希鵠《洞天清錄》中提到“靉靆{音:愛戴},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而我國眼鏡的發源地應該是姑蘇,這時應該叫蘇州府。廣州應該是因爲海洋貿易的關係,使得各種東洋、西洋奇物涌了進來。

到了那眼鏡店前,黎安明留下其他人看守馬匹,自己帶着黎江和陸勇兩人走了進去。由於一路風塵僕僕的趕路,黎安明身上的衣物顯得有些破落,而黎江和陸勇二人則是穿着家丁的衣服。

所以,當黎安明三人走進去的時候,店家見三人不像是有錢人的樣子,雖說不上冷淡卻也沒多少熱情,黎安明見狀也沒在意,隨意的看了看。發現這果然不是玻璃眼鏡,鏡片爲水晶製成,說是來自西番的物什,他問了問價,得到的答案卻是令他咂舌,單單一副簡陋銅框眼鏡便要價五十多兩銀子。

不過隨即他想到自己的玻璃製品不也是暴利嗎?這玩意兒還沒自己的物件值錢呢,想到這兒,他就釋然了。

“走吧!”大概的看了一下這個時代的眼鏡是怎麼個情況後,黎安明也沒心思繼續研究了,反正接下來他準備花錢挖人,到時比這好的眼鏡他也能搞出來。

出了店鋪,陸勇擡頭看了看天色,見已經是傍晚了,隨即對黎安明說道:“少爺,我們得抓緊時間出城了,不然等會兒宵禁了就出不去了!”

黎安明等人到廣州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此時又逛了半城,時間不知不覺間就已經快黑了。

元朝破壞了宋朝時豐富的商品經濟,形成歷史倒退施行宵禁政策。明朝沿襲元代,儘管商品經濟日趨繁華,但空有經濟總量邊疆時常有警,使得有明一朝始終施行夜禁。不過夜禁主要在於城內,城外要鬆弛很多,諸如勾欄院、賭檔多開在城外,故而明朝的城外多比城內繁華。

黎安明也知道這個時代像這種大城市一般都有宵禁,所以便說道:“那走吧,不逛了,直接去店裡!”

第二百一十章 糧食第一百五十三章 鋼鐵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亂世將起第一百六十二章 急報入京第四十九章 遭遇海盜第二百二十六章 番茄、花生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招兵第七章 融入時代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西出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羅氏土司第二百五十七章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第二百三十章 思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演戲第四十章 萬奴行第八十五章 暖棚第二百二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五十九章 眼界第二百零六章 楊愈懋進永寧第一百四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二百三十二章 試驗第九十章 進京事宜第二百零八章 開州磷礦第六十二章 問魔怔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想和太陽肩並肩(十月票加更)第七十三章 談心第八章 謄抄公第七章 融入時代第二百一十四章 投井自殺第一百七十六章 加緊訓練第七章 融入時代第一百四十九章 漁翁得利第五十二章 大魚第十九章 訓練第十二章 程家第九十五章 拜訪第五十章 購島第一百五十五章 蒸汽研究第一百九十七章 城破第一百三十六章 重慶陷落第二百三十三章 釣魚城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結陣以待第一百六十三章 水西安氏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之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成都決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薯(求首訂)第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外發展第二百五十四章 教育爲本第一百八十四章 臼炮第五章 摸清家財第四十九章 遭遇海盜第五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二百一十六章 想和太陽肩並肩(十月票加更)第二百零八章 開州磷礦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理第一百九十章 西進合江(30月票加更)第四十六章 兄弟第二百一十九章 酉陽冉躍龍第二百二十五章 清剿第一百六十章 白蓮教第二百二十五章 清剿第四十四章 湯若望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遠志的改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後裝燧發槍第四十章 萬奴行第一百九十五章 成都決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顆粒火藥(二合一章節)第七十三章 談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烏江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會晤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豐收(求首訂)第七十七章 熊廷弼第七章 融入時代第九章 玻璃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見孫元化第二百四十章 順利第二百四十三章 百年大計第五十八章 徐爾覺第五十二章 大魚第二百五十四章 教育爲本第二百零七章 熊廷弼到遵義第三十九章 濠鏡澳第七十五章 情報部門第六十九章 水力第五十四章 巨利第三十一章 孫元化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防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軍魂(打賞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香水第六十九章 水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蜀王(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三十四章 經略去職第二十八章 廣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紅丸案第一百八十四章 臼炮第一百三十四章 經略去職第一百一十九章 剿寇第九十四章 抵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豐收(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