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紅土

探險是個新詞,反正楊兆龍是從陳沐的信裡看見的,這個詞一聽就很刺激。

抱怨歸抱怨,抱怨完了楊兆龍還是要執行,一來是陳沐一口咬定新明有足以改變天下的礦山,還要再派更多的人到新明島,楊兆龍小胳膊哪裡拗得過大腿;二來,則是楊兆龍自己的原因。

在土司家族,能夠繼承土司的只有長子,因此不但要接受家學對統治地方的教育,還要去往北京國子監學習忠於帝國的教育,但作爲次子的楊兆龍就不一樣了。

他也要學習很多知識,從如何率領軍隊到如何統治百姓,但他要學最重要的一點並非領導,而是服從。

就是聽話。

在這樣一個家族裡,通常次子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學水西安氏兄弟相爭,弄死大哥二弟就能當大哥,要麼就老老實實一輩子聽兄長的話,指哪兒打哪讓宗族更強大。

放蕩不羈愛自由的楊兆龍給自己找了另外一條路,但其實殊途同歸,無非過去聽兄長楊應龍的話,如今聽姐夫陳沐的話。

陳沐給他的建議是,準備二百人一年糧食,沿岸環遊新明島,重新尋找適合居住的地方——在給陳沐送信的船隊中,留下十二艘滿載水糧的福船,兩個來自海軍講武堂的畢業學員陪同測繪地圖作指引,一切準備就緒,拎包就能上船。

甚至連後顧之憂都幫楊兆龍解除了,船隊還有南洋大臣高拱派來的三甲同進士出身的文官,名叫李化龍。

陳沐可沒想到調過來的是李化龍,他只是給高拱寫信希望南洋大臣能從南洋任職的知府、縣官中選出一人出任新明,代楊兆龍治理百姓,興許是高拱覺得二人名字合適吧,便將已於呂宋任三島知縣一年的李化龍調了過來。

楊兆龍換好衣物穿戴甲冑,婢女左右跟從、苗人武弁擡着箱子,被簇擁着走出釘南洋軍府下發‘楊來灣衛衙’牌匾的屋子,便見一人帶一名武士等在外面。

其人年不過二十出頭,嘴邊剛蓄起短鬚,額頭寬大臉頰有肉,腰板挺直神態自信,足蹬黑靴身着青官袍,頭戴烏紗此時正攥一卷書向遠處未曾見過的奇景看着。

聽見耳邊異響,轉過頭看見楊兆龍前呼後擁地出衙門眼中閃過些許異色微微挑了一下眉毛,轉瞬神態恢復平常,微微拱手,道:“在下李化龍,暫任楊來灣知縣。”

“好年輕啊!”

楊兆龍臉上帶着輕佻的笑對身旁婢女說着,笑過了纔對李化龍拱拱手,道:“雖然你很年輕,但不用擔心,楊來灣很好治理,大家都忙着吃飽飯,既沒有進攻咱的敵人,也沒有好去搶奪的地方,治理這裡不難,安心住下。”

在他眼中,七品知縣與尋常百姓沒有任何區別,在他老家,長官司正六品長官就是個跑腿兒上貢的。

也就是看李化龍年紀輕輕,這纔出言安慰幾句,在楊兆龍心裡,自己這已經是禮賢下士了。

他並不知道,在另一個時空的二十二年後,他的兄長率領播州反叛肆殺,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那時已歷任遼東巡撫、兵部侍郎,被朝廷啓用爲三省總督四川巡撫,將播州楊氏一舉拔除。

眼前,李化龍沒半點諂媚,拱手道:“在下任職南洋,分內之事自會盡力而爲,還望指揮能費些時間,將楊來機要事務與我明白。”

李化龍沒別的意思,就是單純看東洋大臣這小舅子一副帶着小妾家丁出門踏青的樣子,覺得不靠譜。

巧的是,楊兆龍也覺得李化龍太年輕不靠譜。

“無妨,此次航程兩三萬裡,再加上測繪地圖探查沿海地勢,短則半年長則一年,楊某定是要給你交代清楚,去港口的路很長,送送我,邊走邊說。”

李化龍擡眼看了看二里外的港口,還未來得及說什麼,就見楊兆龍突然對婢女說了句什麼,婢女小步走回衛衙,他才說道:“給你拿份現在的楊來灣地圖,向東最遠到八十七裡,那有高山,我試着爬過,沒爬上去,又懶得繞,你可以爬上去看看。”

“向西南有二百多裡,沿岸四千多百姓居住,有捕魚的有伐木的,還有種菜種糧的,不過這土不好,雖然是紅色,但紅土只有一鏟子厚,下頭石頭倒有近丈厚,不過這邊好打井,挖七八尺就能打出水來。”

“所以這邊種食兒很難,能長糧食的地不多,倒適合長草,可以建牧場,養牛養羊養馬都行。”

正說着,婢女已將地圖拿出來,其實就一張紙,還沒副畫大,畫着一個‘T’字型區域,標註着海岸線上的都掌人聚落與向南延伸的探出地形,楊兆龍道:“那是我走過的地方,往南走了四百里,南邊很漂亮,會經過一小片草原,雖然看上去很大,都是紅土地,但更遠的地方其實是大漠,紅土大漠,沒見過吧?你要去看一看。”

李化龍拿着地圖,傾聽着楊兆龍說着他的‘功績’,越聽眉頭皺得越厲害,終於忍不住問道:“陳帥難道不是讓閣下至此探明土地搜尋礦山,楊來灣似乎並未做這件事?”

“你在這待上兩年就明白了。”

楊兆龍並不像他哥哥那樣容易動怒,起先面上還掛着微笑,但隨後笑容便消失不見,張開手臂似乎環繞這片天地,道:“這是一塊不毛之地,種什麼死什麼,比國朝任何一塊土地都要貧瘠,土人連衣服也不穿、什麼都不會,牲畜都愚蠢至極,你見過敢一個人衝擊軍陣的麼?那見過一隻畜生敢衝擊軍陣的麼?這的大兔子就敢。”

“前些時候土人給我搬來一塊永樂年的壽星石雕,不是商賈就是三寶公來了又走,姐夫非說這有鐵礦,那太虛無縹緲,這現在都成流放地了,不是都掌叛軍兩廣流匪,一個個送到這我還要管他們吃喝,能讓他們安填飽肚子就費盡力氣了,探鐵礦……你來吧。”

說着,二人已經走至港口,楊兆龍看着岸邊停靠的艦隊,回頭對李化龍報以微笑,道:“我要去帶着艦隊環島了!”

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二百零三章 捲鋼第四百六十五章 端午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六章 何方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三十五章 消失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二十一章 計劃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七十章 寒毛第一百章 樣炮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六十一章 雲南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一百零一章 機會第七十九章 霹靂第二十九章 歃血第十四章 蜈蚣第二百八十三章 獵場第十九章 圖紙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七十八章 標準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十三章 廣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二十九章 餓死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二百六十三章 熊貓眼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九章 控制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六十五 換鐵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六章 何方第八十三章 陳學第十六章 主教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七章 隊列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第四十七章 掩殺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三十二章 偉大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十九章 道德第四十六章 小小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九十章 草蓆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二百三十章 鬼域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一百二十七章 腦補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一百二十三章 航線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四百三十八章 繞過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八十二章 蘭花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三十五章 徹查第四百五十八章 利息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三十三章 新年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二百八十六章 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