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西征

bookmark

俞大猷又復起了,領廣西總兵官,屯兵鎮南關。

陳沐派遣義子陳九經向俞帥送去微薄賀禮,同時問詢聯軍進攻的思慮。

陳沐都忘了這是俞大猷第幾次復起爲總兵官了,反正嶺南一有難解決的戰事,戰事開始之前俞大猷總是處在罷黜的位置上,戰事來了俞大猷又總是穩坐總兵官。

而陳沐能做的,就是每次俞大猷被罷免,派人送些禮物安慰;每次俞大猷復起,送些禮物祝賀。

挑選禮物也是件難事,復起的時候,送禮要輕,越不值錢越好,幾冊書、一根筆,必須流於形式,否則俞大猷不會收。

遭貶的時候就容易多了,楊青鸞帶醜得別緻、特別便宜的首飾直接去俞大猷家後院送給老夫人,沒別的意思,生計困難了去合興盛在廣州府的當鋪當掉,能維持生計。

俞大猷的清廉人人誇,俞家怎麼過日子沒人管。

至於劉顯那邊,陳沐沒派人問,他們離得太遠碰不到面,倒是俞大猷自鎮南關出兵,南邊與海岸接壤,別管輜重還是兵力,都能有部分支持。

俞大猷是老將了,送還給陳沐的建議就是將進攻推遲半月,傳檄先行,發往安南百姓、軍兵,一告天軍勢大、二告莫氏篡位、三責其苛政、四述我軍正義。

安南這個地方別管是誰來,都是苛政,地狹人衆,不收重稅養不起兵,尤其在南北割據用兵亂世,這種罪責一告一個準兒。

別說征戰時節了,就照大明平和時期的稅率來,成祖時期不是沒試過,一年僅收上七萬兩白銀,連一萬軍隊都養不活,怎麼可能支撐莫氏養兵十萬?

俞大猷請幕僚撰寫的檄文送到南洋,陳沐看着就想笑。

他覺得這檄文如果改個名,討伐黎氏也能用,估計檄文傳到安南南邊,黎氏舊臣看着都害怕。

別的不說,南洋軍府策動之下,雲南兩廣,三省之地兵戈大起,劉顯在雲南募雲、貴、川三省之兵數逾十萬,分兵扼守西面隴川、南甸等地。

布好面向緬甸的防務,劉顯率部移防雲南臨安府,徵五土司之兵,於萬曆二年四月越過國境,兵進宣光。

廣西的俞大猷則省事得多,他任廣西總兵官,掛徵蠻將軍印,端坐鎮南關。

起高平等地三縣之衆,派遣軍兵扮作商賈向西滲入,沿途張貼檄文,擾其軍心。

四月下旬,先鋒將王世科率軍兵三千出鎮南關,都指揮戚繼美、楊照等徵浙東鳥銃手、湖廣永順鉤刀手及狼兵兩萬,各自掌軍鼓譟而出。

比起雲南、廣西的動作,陳沐要慢一些,畢竟他沒有直通的陸路來運輸輜重,糧草軍備也沒人給他調撥,全靠自己運籌。

從劉顯傳書欲同攻緬甸,南洋軍府便徵召合興盛大福船二百艘,統合輜重向瓊州、馬六甲運送,待安南事起,減緩向馬六甲輸送,主輸瓊州西部,立囤糧大營。

同時徵調各方軍兵,軍府衛發三千戶閤家丁四千,率艦隊移瓊州;呂宋、蘇祿、婆羅洲九衛合發旗軍九千,由鄧子龍、邵廷達、黃德祥、婁奇邁各率艦隊入瓊州。

另有石岐部率千戶入馬六甲,接手關防軍務,他和接下來安南之戰沒關係了,爲緬甸做準備。

四月,劉顯已經發兵,陳沐的軍隊還窩在瓊州,僅遣婁奇邁船隊合廣西八百餘艘漁船掃蕩莫氏沿岸船艦,尋找沿岸適合登陸的地點。

因爲他派去清化與黎氏舊臣商議聯軍的人手回來告訴他清化已經被莫氏名將莫敬典攻下,戰線進一步向南轉移,漁民又多了一項使命——幫他打探莫氏與黎氏的戰線究竟進展到什麼地方。

四月底,廣西俞大猷部已兵出鎮南關,陳沐將得到的新情報經由廣東廉州火速發往鎮南關。

莫氏大將莫敬典發兵十萬,兵圍清化,遣部將阮倦南下乂安威脅順化,幾乎要將黎氏攻滅。

但這對明朝而言,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五月三日,陳沐於瓊州府儋州西港登壇祭拜,親率戰船兵分三路,開向安南。

陳沐主力艦隊兵發乂安直面阮倦,鄧子龍部兵斷乂安北部演州,最後一路則是陳沐麾下剛剛在廣東熟悉全套新式兵裝的‘海軍陸戰隊長’林滿爵。

“林將軍,你此行之處最爲危險,爲演州北部與清化接壤一帶,此時那爲莫氏大將莫敬典控制之地,登陸之後你的南面是鄧將軍截斷阮倦部後路的戰場,你的北面則是莫敬典數萬大軍包圍下的清化。”

“你不需死戰,白帥已先一步將海上敵船肅清,沿海盡爲我漁民戰船,你需要的補給出海十里應有盡有,目標只有一個。”

距海岸尚有百里路程,三支龐大船隊尚未分開,陳沐將林滿爵召至赤海艦上,指着鋪開的地圖道:“莫敬典南下之時,若我尚未擊敗阮倦,要你儘量拖延其南下行程,幾日即可。”

“如果拖延不住,你就開船繞至敵軍後方,請白帥相助,斷其糧道,正面戰事自有陳某與鄧將軍作戰。”

林滿爵所去之處雖然危險,但只要不被包圍,跑到沿海有艦隊相助,機動不是問題。

聽到陳沐這樣的命令,讓林三佬心中稍有輕鬆,大鬍子笑得一顫一顫,道:“陳帥此次將領,倒比關島輕鬆許多。”

“輕鬆是輕鬆,可惜戰事沒給你部熟悉軍械的時間,現在只能讓你在戰事中熟悉了。”陳沐拍拍林滿爵的肩膀,道:“如果燧發銃不合用,我在你們船上備了火繩銃,不行就再換回來。”

陳沐說着,家兵從船艙端出一隻木盒,打開後其間放一杆裝飾精美的燧發手銃,與衆不同的是其中有六子轉輪,他遞給林滿爵道:“軍器局的新東西,打完一發手轉彈倉,能放六銃。”

“雖已儘量精造還是有些漏氣,十步勉強破甲,沒甲能打十五步,再遠打不準,拿着防身。”

這支銃不看技藝,僅看裝飾就知極爲貴重,林滿爵收下手銃拜謝道:“多謝大帥贈銃!”

打造這個太費時費力,列裝旗軍不合成本,倒是將校再有一年半載拿着防身還算可以。

陳沐頷首,道:“去吧,林將軍,替我好好收拾他們!”

他望向一望無際的海面,他也要參戰了!

-

最早的燧發左輪實物爲1597年製造,彈倉與槍械一體,能轉不能取下,現存挪威利勒哈默爾的麥豪根博物館。

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十三章 廣城第三百八十章 殺陣第六十章 彈劾第七十六章 紅土第四十章 大亂第二十九章 海盜第二百二十六章 覺悟第十七章 胭脂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九十一章 取捨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四百零二章 幫助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軍第四十九章 座次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二十八章 壯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三十四章 去信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六十八章 單騎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五十章 引商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六十九章 祭天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竅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三百零一章 迴應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三十五章 駐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八十章 女婿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十九章 硫磺第一百零三章 難辦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一章 懸賞第四百章 正義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頭第一百一十三章 倒爺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五十章 炮操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十七章 聯軍第五十章 海難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老薑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十五章 軍宅第一百六十七章 俘虜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斷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八十三章 就藩第十四章 狂病第二百零二章 車陣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八十六章 首功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三十八章 怪異第一百零五章 傭兵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三百七十五章 義烏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七十九章 神目第十三章 錯船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