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

其實陳沐一直覺得自己身邊有一種吸引穿越者的能力。

過去他對海瑞的認識,是個古板、刻薄、媽寶、程朱理學的直男癌,一個不受重用、也沒什麼用的好人。

可實際上,海瑞是陸王心學的急先鋒、大規模實踐一條鞭法第一人;政務技能尤其卓越,於江南抑制土地兼併、治理長江百年水患,使蘇、滬長治久安,無海瑞則無上海。

整個人像是個土改工作隊穿越來的老幹部,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打壓豪強、拆解土地兼併者,鼓勵寡婦改嫁,同時嚴禁溺嬰。

就差設立婦女救國會串聯了。

尤其在陳沐充分了解海瑞的履歷之後,海瑞就在他心裡變得更加恐怖了。

這個人沒背景、不是進士、沒名氣,妥妥的官場上三無人員。

他在嘉靖二十八年中舉,嘉靖二十九年會試落榜,嘉靖三十三年會試再次落榜,同年放棄考進士,受廣東布政使司委派,至福建延平府南平縣當教諭。

沒有品級,往低了說是在編教師,往高了說也不過縣教委主任。

嘉靖四十一年,升任淳安知縣,正式進入官場,正七品。

嘉靖四十五年,被選拔爲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進入官場第四年,正六品。

同年,寫了《治安疏》,坐牢去了。

隆慶元年,出獄官復原職,改兵部、改大理寺,而後調往通政司,先後任左通政、右通政之職,進入官場第五年,正四品京官。

隆慶三年,升調右僉都御史、外放總督糧儲、提督軍務,巡撫應天。

這是海瑞進入官場的第七年。

第七年,海瑞巡撫應天、蘇州、松江、鎮江、常州、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安慶十府,總督杭州、嘉興、湖州三府稅糧,大明大半個糧倉,就這麼交到這個步入官場僅有七年的人手中。

這要是不受重用、沒什麼用,幹了五年常勝知縣不得寸進的鄒禿子得拿腦袋磕牆磕死,上下五千年沒用七年從地方到中央再外放地方封疆大吏的都是庸人。

身邊有如此一尊大神在東洋軍府鎮着,亞州全境可謂八方太平。

現在又來了李贄。

其實陳沐確實挺想見見李贄,畢竟他認爲此時正是大明孕育出新思想的時刻,它該孕育,也需要孕育。

甚至有可能已經孕育出來了,只是遠在海外的陳沐與廟堂之高的萬曆都不知道。

在常勝的港口,趙士楨看見了李贄,李贄也看到了趙士楨。

他們二人雖互不相識,卻都在第一時間發現對方,隨後倆人都陷入了懷疑。

李贄很容易發現趙士楨。

人來人往的常勝港,港口棧橋、炮廟與倉場的守衛是肩扛鳥銃的大明東洋旗軍,街頭巷尾的崗亭裡站着黑衣着甲的巡檢。

巡檢們幾人一隊,有持矛者、有挎弓箭按腰刀者,每個小八角巡檢亭裡都有一條黃犬被熱得吐着舌頭。

隔着遙遙萬里,大明本土的律令被省略至最簡,幾條街上到處是身着錦衫亮紋大花的商賈,當街帶着飾品精緻的女子在商館選購物什。

沒人能分得清那些男子女子哪個是本土移民、哪個是亞州土民,人們穿着一樣風格的衣裳、戴着同樣手藝的飾物、說着同樣口音的官話,就連審美都一模一樣。

除了這些人,茂密的棕櫚樹下來來往往的都是工人。

那些工人頭戴發巾、身着各色短打、小腿扎着行纏。

有些人坐在車轅上趕着穿鮮豔衣裳的小毛驢,拖着車駕沿海岸邊修出的路向更北邊緩緩行進,向常勝縣的商鋪運去剛從船上卸下的貨物。

還有些人更加豪放,將短打扒開披在腿上,袒開精壯的胸口與胳膊,毫不介意地露出滿身刺青,推着懸掛風帆的獨輪手推車哼着小曲兒進入灌木中開闢的小路,把貨物送去移民的村莊。

整個港口很少能看見閒雜人等,人人都忙於自己的工作。

趙士楨試圖用目光在不大的常勝港搜尋一個五旬有餘、曾任知府的老者,但沒有找到。

後來他想,可能是李贄生得年輕、錦衣玉食保養得好;要麼操勞過度,衰老的很。

便放寬標準,尋找一個四旬到七旬之間,有儀表、有禮儀的老先生,可依然沒有找到。

直到他和一個老頭對視,確認過眼神。

在這個每個人都很忙碌的港口,閒人並不多。

李贄發現有人跟自己對視,是個後生。

這後生穿着大明官袍才用的暗紋錦緞料子,腳踩膠底官靴,網巾發扣是精雕獅子藍寶石,鼻樑上架玉雕蟾宮折桂墨片遮陽鏡。

他腰帶上左邊斜彆着一隻牙雕摺扇,右邊掛着鞣皮銃囊上有徐渭畫的葡萄、葡萄旁邊還有趙士楨手書‘天下太平’,露出精雕着幅仕女圖的拋光木柄。

身後還有兩名赤紅兵衣披掛胸甲的北洋騎兵充當武弁,鉢胄的馬鬃辮又黑又亮,亦步亦趨牽馬立在他身後。

李贄心裡感到懷疑:這後生,難道就是東洋軍府來接自己的官員?打扮比他泉州老家的那些年輕海商還要新派。

趙士楨心裡也懷疑,他倒不覺得這個看向自己的人就是要找的目標,只是納悶這老頭爲何要盯着自己。

閒人並不多的常勝港,這老頭搬着馬紮坐在顆棕櫚樹下,似乎是因爲太熱了,他的長袍與內裡的素色中單都敞着,露出平坦的胸口與微微鼓起、皮膚下垂的肚皮。

他披散着頭髮,左右沒有侍者,搭在大腿上的一隻手還拿着只木篦子,顯然前一刻還在篦頭髮上的蝨子。

在他身邊,堆着兩箱子書,也不知道是誰給他搬過來的,書箱上還放着只碼頭工人常喝的大碗茶。

現在,他披散頭髮的縫隙裡露出一雙直勾勾盯着趙士楨的眼,看得趙士楨懷疑人生。

趙士楨一步一步走到跟前,擡起食指把墨鏡往下勾了勾,眼神中露出狐疑,問道:“閣下可是……可是卓吾先生?”

老頭不慌不忙地起身,木篦子往書箱上一放,隨手扯過束帶,輕鬆自然地將衣裳束好,擡手將披散前額的頭髮向後一攏,作揖道:“老夫李贄,有禮了。”

趙士楨只覺頭暈目眩,邊回禮邊心裡想呀:東洋軍府,往後有倆老瘋子咯!

第十七章 標準第一百零六章 浪費糧食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七十四章 重賞第六十章 廣海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二十一章 胡安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一百四十三章 助教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四十章 人禍第一章 丁家莊第一百二十一章 困獸第二百一十三章 搗亂第一百七十五章 結義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人第三百零六章 馳騁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一章 明朝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二十四章 行軍【盟主‘厚朴1‘加一更】第十三章 廣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三十一章 穗槍第二十二章 租借第九十章 草蓆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四百零四章 計算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涉第十六章 佳餚第三百一十章 赤足隊第六十八章 單騎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四十七章 永安第五十章 野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一百一十一章 隱歧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四十三章 劉綎第三百二十章 先鋒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十七章 瞭船第十五章 陳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開明第五十八章 勳章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六十章 廣海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談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巡第五十章 如期第四十章 落空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九十九章 百廢第四十九章 書坊第十三章 廣城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八章 遊擊第六十九章 漁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六十二章 煩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六十二章 炮鳴第一百零四章 封神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三十章 營房第八十四章 置換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四十七章 重銃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藝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一百零四章 搖旗第一百三十七章 瓦剌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別第二百一十章 順差第四百二十章 小道第二十章 無恥第六十一章 編書第五章 白鹿第四十五章 調度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七十章 軍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