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雙帝同輝

“其名雖國,其實不國。”

聽着這硬邦邦的話,甚至都不用去分辨音色,李世民就知道這話定然是出自於魏徵之口。

作爲一個儒生,尤其還是出身山東河北奉行王道的儒生,對這蒙元有意見簡直再正常不過。

在李世民看來,這元朝雖脫胎於蒙古,但其身上的草原習氣也實在是太過明顯。

草原部族之內頭領威望無兩且無法度,幾乎任何事皆可一言而決,本質上來說不就與這吏進法差不多?

這忽必烈在位長久卻未除此弊病且用兵頻頻,可想而知無論是朝堂還是軍隊,其要職恐怕都被勳貴們把持了個乾淨。

其最終導致的問題,一如前漢。

黔首爲豪強奴婢,只知豪強而不知有君,最終便是豪強與中央大動干戈。

再與前漢相較的話,這元帝手腕差了漢君就不止一籌。

既不知用酷吏,也不知與民生息,空想靠一紙君命革除弊病,但卻從未想過天子威從何處來。

結果就是漢君三代削豪強抑兼併除封國,成了漢武之功績。

這元帝在位三年被弒,元廷之亡再無可避讓。

唏噓之下李世民也禁不住對兒子耳提面命:

“承幹須知,朝堂如疆場,革弊如戰爭,能以成事者,須流血死命也。”

這話很有分量,但對於十四歲的太子來說無疑還是太超前了一些。

對此李世民也不以爲意,畢竟他還有大把的時光,有的是時間來慢慢規範這個太子。

而且這話只需記在心裡,那日後便自有想起來的一天。

這後世只說那蒙古權貴的利益受損時如何如何不願,可難道天子太子就能心甘情願接受自身利益受損乎?

等承幹遊歷天下遇了貪腐之官吏損其威,自會明白今日之說的含義。

一旁的魏徵聞言張了張嘴很想說點什麼,但是回想一下由光幕所知的宋元之事,最終還是嘆了一口氣。

杜如晦似是猜到了魏徵的想法,輕聲道:

“柔仁好儒非人之短,乃君之短,更足以亂漢家。”

魏徵頓時一激靈,他也熟讀史書,自然知道杜如晦說柔仁好儒乃是《漢書》中對太子劉奭的評價,宣帝更是因此嘆“亂我家者太子也”。

那如何才能不亂家?魏徵輕聲複述出了漢宣帝當時教育太子的話: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元朝正兒八經父死子繼長子繼承的,元英宗是唯一一個,還被刺殺了。

但認真說的話,他老爹推那個“延祐經理”連一年都沒撐下來,就已經說明了元朝內部問題有多大。

而元英宗所面對的問題也還是宋朝變法的老調重彈,利益的重新分配註定要伴隨着流血,你不讓權貴們流血,權貴們就只能讓你流血了。

蒙古勳貴們在謀殺的水平上有多強,那在政鬥上的水平就有多菜。

皇帝都殺了,那下一步自然是扶植一個傀儡皇帝了,而若論最容易掌控的無疑就是乳臭未乾的小孩,東漢幼兒園已經打好了一個範本,照着抄就行了。

但蒙古勳貴偏不,他們刺殺了二十歲的皇帝之後,將太子真金三十歲的大孫子給擡了上來。

元泰定帝上任之後毫不猶豫就是反手一刀,將扶他上位的造反派們殺了個乾淨,但是落在具體執政上,這位又是元朝歷帝漢化程度最低的一位,所以又使得元朝陷入了漢化不漢化的掙扎裡。

但這一切都不怎麼重要,因爲同樣拜蒙古優良作風所賜,元泰定帝在位八年後就匆匆離世,接下來的事情基本基本將元朝這個草臺班子的本質暴露無遺。

泰定帝前腳剛死,後腳輔政宰相看着九歲的太子就覺得,這皇位俺如何不能坐坐?

但在篡位的路上,有王莽曹操曹丕司馬懿司馬師等無數人給他做範本,這個大元宰相卻選擇了最蠢的一條,強行壓着不讓太子舉行登基儀式,使得帝位空懸一個月有餘。

這就給了另一個宰相燕帖木兒可乘之機,他光速把元武宗的兒子給迎了到了大都即位,也就是元文宗。

這一手打了輔政宰相個措手不及,只能匆匆給九歲的太子舉行了登基儀式,打算先乾死亂臣賊子再說。

雙帝相爭,輔政宰相這邊光速落敗被砍了腦袋,勝利的元文宗表示按當初老爹和叔叔的約定,這個皇位本來就應該是我的,你們纔是亂臣賊子。

泰定帝父子被元文宗剝奪諡號廟號並扔出祖廟,這也是如今如此稱呼他們的原因,用的是年號。

但元文宗整的活還沒完,可能儒家書看的太多了,他表示哥哥纔是嫡長子,自己是次子,皇位應該讓哥哥來坐,於是硬把在漠北草原放羊的哥哥和世唻給迎了回來送上皇位,史稱元明宗,文宗帶着哥哥當了三個月皇帝之後正式退位。

文宗自願退位,被讓位的明宗很是驚喜,封了弟弟爲皇太子,表示哥哥不白拿你的,這皇位最終還是會給你滴。

結果文宗玩兒完這一套,以太子身份站在臺階下跟文武百官一起向哥哥問安的時候,他又後悔了,好好的皇帝不做硬是自降太子要等哥哥死,這是不是賤?

於是僅僅三個月後,元明宗暴亡,元文宗再次順利登基,後世一致認爲元明宗是死於元文宗和宰相帖木兒合力謀殺,畢竟蒙古嘛,這一手也算老本行了,不稀奇。

但元文宗整的活兒還沒完,僅僅在位三年後就被酒色熬垮了身體,臨死了又後悔說自己對不起哥哥,要把皇位還給哥哥的後代,當時元朝的大臣們都麻了,有完沒完?

不過元文宗的皇后力排衆議,把元明宗七歲的兒子找來送上了帝位,但這個倒黴小孩兒在位兩個月就再次暴亡,即元寧宗。

幼帝暴亡,大臣們只能捏着鼻子費盡千辛萬苦把元明宗的長子從廣西迎了回來,這位便是大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元惠宗,但現在一般稱呼朱元璋御賜的另一個諡號:元順帝。

咱們前面也說了,從泰定帝死後元朝同時出現兩個皇帝起,這王朝的命運就猶如脫繮野狗一般剎不住車。

這一年除了泰定崩殂雙帝同輝這件大事外,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安徽鳳陽燃燈寺村的老朱家生了個兒子,被起名朱重八。】

第107章 立學之約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279.第279章 蘇定方:有演員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第21章 涼州大馬第415章 風雲起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706章 難熬時光255.第255章 留在人間第407章 亂世呵350.一日請假條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第9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480章 小年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522章 義務教育第781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437章 又是玄武門第742章 不好意思放錯了271.第271章 新的時代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419章 升級咯294.第294章 弩機與物理學169.第169章 六位帝皇完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277.第277章 王玄策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第796章 你每自做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289.第289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第52章 江陵之謀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681章 終入潁川112.第112章 南中半策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第66章 兼職武聖第543章 共勉海疆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第14章 跨躡第65章 虎符 符牌第446章 復見玄武門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237.第237章 北伐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第519章 龍韜豹略第85章 玄德念陸遜第646章 時代盡頭第617章 三祭三逃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257.第257章 虯髯客李世民第639章 幸災樂禍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第732章 謝謝大哥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第744章 略懂一二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81章 病從口入154.第154章 單刀邀約張翼德第663章 欲圖東進當北上第803章 奉天靖難148.第148章 萬里徵人盡漢歌167.第167章 太陽之子孫仲謀第711章 國祚第二258.第258章 大唐國師李靖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20章 功名傳萬世第682章 臨河叫罵第73章 國亡而身死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第20章 功名傳萬世第37章 聲名絕代無第556章 十二金牌斷壯志第690章 二鳳勿念第500章 察微方能顯物第447章 兄友弟恭與父慈子孝第774章 國力比拼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第814章 盛唐標準第513章 驢車天子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第96章 水軍陸戰第577章 家與天下第515章 金匱之盟